职业教育大发展背景下的高职英语课程定位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0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定位高职英语课程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从人才培养模式的“三性“说起,强调以职场交际为目标,突出英语职业能力和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的关键是融入行业英语内容教学,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实训”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贯彻开放性、职业性和实践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双向思维;双师;双证;项目实训;任务驱动
  作者简介:左步雷(1965-),男,江苏淮安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校区基础部,副教授,教育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育、第二语言习得;李金英(1978-),女,广东肇庆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校区基础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江苏 苏州 215332)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立项课题“高职行业英语项目开发与实施问题研究”(项目编号:Y10080)的研究成果。
  
  仔细研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笔者发现,关于职业教育这一章,有许多关键词,如“要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把职业教育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质量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等等。可以说,针对近几年我国职业教育事业规模急剧扩张的现状,《规划纲要》十分注重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关注“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关注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同时指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强调通过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来提高质量;通过课程、教材、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的创新,推进就业创业教育,实现人才培养方式转变,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大力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那么,作为培养职业能力素养和职场就业能力的通式教育课程之一的高职英语,应该如何定位呢?
  一、职业教育大发展对高职英语的要求
  1.学校层面
  高职院校办学历来以教育服务为宗旨,服务学生未来,服务社会实践需要,办学方向则坚持“双向思维”: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校企合作),着力培养一线高级应用型人才(订单培养的高技能人才),俗称高级蓝领。
  但是长期以来,高职英语教育没有自己的特色,高职英语课程成了学校公共基础课的“鸡肋”。从内容看基本上是大学英语的“压缩饼干”;从课时分配看,随意加减,成为填补就缺的“饲料”;从教材上看,往往受制于利益驱动,沿用本科教材或改编版的高职英语教材,不足以应付三级、四级考试,面对职场需要更是严重“贫血”;根本不能满足当今改革开放的社会对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中高级复合型、应用型和国际型人才外语能力的需求。
  为此,需要端正意识,还高职英语于“技能实训”中来,而不是局限在“应试技术”泥潭中。实践证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以实用为主、突出行业应用的英语教学才符合高职人才总体培养目标。在英语技能方面,既要注重养成学生的语言知识技能,纠正其学习策略和习惯,还要坚持语言基本技能训练和 “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方针。
  2.教师层面
  我国高职英语教师队伍现状不容乐观,要么是学院派的骄子,要么是中等学校升格后的教师,英语能力强,但是职业/专业能力和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薄弱,因此,培养“双师”素质型的教师就迫在眉睫。
  而培养“双师队伍”唯有两条路:“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 就是要让英语教师进企业、下工厂,了解一线行业英语需求,扩展自身行业经历,拓展行业英语适用空间,开发适合职场需要的教材和实训素材。“请进来”是引进行业方面的专业人士,有针对性地传授英语知识和技能。
  采用以上策略,将有助于缓解人才培养压力。因此,各级各部门应该适时地推出并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教师本身也要端正人才观,坚持以就业为目标,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着力培养学生创造性运用英语的能力,同时教师自身要积极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及对相关行业的了解,切实提升“双师”素质。
  3.学生层面
  如果学校要有“双向思维”,教师有“双师素质”,那么学生得有“双证资格”。比如体现基本英语能力的应用能力等级证书,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反映职业/专业能力的职业英语资格证书,如“托业桥职业英语考试”、“BEC”(商务英语证书)、“BULATS”(博思考试),或者研发各级各类别的校级或校际间的行业英语证书考试,以提升学生们的谋生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高职英语课程定位的思考
  对于高职英语课程,教育部于1993年制定第一个教学指导性文件《普通高等专科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在2000年颁发《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2009年又制定出《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可以说每一次与时俱进的修订与颁布,体现了政府对高职英语教育教学的重视。2009年颁布的这个文件明确要求在公共英语教学中融合基本英语(EGP)和行业英语(ESP)的教学,并特别指出高职英语中的行业英语不同于纯粹的英语专业中的专业英语教学,它应该涉足该行业“泛”界或“跨”界方面的听说读写译之训练。而且建议行业英语实践教学时数应不低于总学时数的40%。目前市面上出现的各类面向高职学生的行业英语教材似乎是专业英语的压缩版本,对专业技术方面的英语要求较高,不利于开发和拓展学生职业英语方面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爱好。
  究其原因,可能还是课程定位不太准确。我们常常把高职英语定位于“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以职场交际为目标,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体现开放性、职业性和实践性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定位看起来很好,问题在于如何解读这样的定位,如何落实“三性”。
  1.教学要求上要体现实践性
  现在许多高职院校将高职英语平均课时量压缩为180学时,远远低于《基本要求》中规定的180~220学时的标准。其中又要求不少于72学时的行业英语教学任务,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可以自然衔接,也可以尝试着将行业英语教学渗透教学全过程,不分时段。制定行业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框架表,依专业需求度不同,适当调整教学要求。设置不同达标要求:基础的、一般的和较高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面,则采用 “基本技能实训项目为目标导向,职业主题任务为活动驱动”的英语教改模式,构建以英语语言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为课程目标的基本教学理念。整个教学改革将体现全新的高等职教理念:通过“教学内容(融入行业英语情境)改革体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职业性;课堂教学方法改革(针对实训项目灵活选用和增减补充教材)体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开放性;教材处理改革(围绕技能实训项目展开的系列活动)来体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性”。
  2.课程设置上体现职业性
  高职英语课程设置上也要体现职业性。可以分成基础英语阶段、行业英语阶段两部分进行,也可以把行业英语内容渗透到基础英语的技能实训项目中去。但是总教学时数原则上不低于180学时。
  3.评价模式上体现开放性
  在网络化时代,需要积极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引入多元性、开放性的评价体系,重视表现性、发展性评价,关注态度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的达成,把学生在学习策略和学习行为方面的表现纳入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考评体系中来。
  落实好课程定位的“三性”要素,需要从实践环节上挑战以往“重知识轻能力”、“重教授轻交际”、“重教学轻学习”、“重结果轻过程”、“重语言轻文化”、“重书本轻实战”和“重输入轻输出”的教育教学质量观。“行业主题任务驱动、技能实训项目导向”式的尝试,应该说走在了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前面。教师需明确,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立足若干个技能实训目标,通过选择教材内容来进行听说训练、阅读训练、写作训练和应试训练,指向技能实训目标。尽可能地发挥语言学科平台、多媒体和语音室等硬件条件,来发展学生的软技能。Ellis(1992)指出,现在外语教师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外语教学中考虑的重点不应该再是我们该教些什么,如何设计一个大纲、一套教材来教这些内容,而应该是:促进外语学习的条件是什么;我们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王朝红(2006)认为,我国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往往不考虑教学实际,忽视高职学生的自身特征,沿袭本科英语教学的教学理论与模式,从而导致教学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所以,本着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倡导学生“做中学”,提升他们的职业英语交流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便成为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Ellis,R.Learning to communicate in the classroom[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92,(14):1-23.
  [2]普通高等专科英语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桂诗春.我国外语教学的新思考[J].外国语,2004,(4).
  (责任编辑:刘辉)
其他文献
摘要: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高等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只要具备了某项核心竞争力,自然能在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提高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沟通;时间管理;职业规划  作者简介:李承杰(1970-),男,北京人,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教育与管理;张海锋(1983-)
期刊
摘要:计算机网络技术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体,理论性很强。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院校对该课程的教学必须对理论与实践进行折中,优化理论,突出实践。本文就是从这个思路出发,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现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方法、考核方法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经过几届学生的实践,效果良好。以网络来教网络,边学网络边用网络,通过网络将课堂和实验室延伸到宿舍,既增加了理论的学时又增加了实践的学时。同时,将
期刊
摘要:多媒体教室是高校实现多媒体教学的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运行与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推进教学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撑平台。对多媒体教室管理维护者而言,在管理和维护任务日益加重的情况下,探索和寻求提高多媒体教室的使用效率尤显重要。  关键词:多媒体设备;管理;维护   作者简介:何冰(1982-),男,四川遂宁人,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助理工
期刊
摘要:学生幸福的内生机制主要从幸福唤醒力、幸福体验力、幸福创造力和幸福自我效能感四个维度展开。幸福唤醒力涉及感知的触发、注意的选择和想象的催化;幸福体验力涉及情绪的自主疏通、情感的真切共鸣和情操的渐进提升;幸福创造力涉及自我实现的动机、创造性的思维和健全的人格;幸福自我效能感涉及环境选择、经验体认、归因方式。  关键词:学生;幸福唤醒力;幸福体验力;幸福创造力;自我效能感  作者简介:袁亚兵(19
期刊
摘要:本文在大学新生中选取三个样本组,所选样本的英语高考成绩基本相当,但三个样本组所在专业对英语有不同的要求。研究大学生英语成绩分化成因的方法是:首先摸清所选样本英语水平的初始状况,分析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措施,采用类似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经过两年学习后的入选样本的英语水平进行对比,发现三个样本组的英语水平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在分析造成样本之间英语成绩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对大学英语
期刊
摘要:本文尝试对31年来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18种外语研究期刊上刊登的关于英汉对比分析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的文章,从研究数量、理论基础、研究内容、研究结果和研究方法五个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指出其中的不足,提出了对于未来研究方向的思考。  关键词:英汉对比;大学英语写作;句法负迁移  作者简介:王京京(1986-),女,辽宁鞍山人,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李
期刊
摘要:为提高工业设计专业学生产品设计能力,本文针对国内设计教育与产业需求严重失衡,设计人员需求增大与专业化的设计队伍及合格的设计人才却相当缺乏等现状,结合西安石油大学的实际情况和就业环境要求,基于校企结合理念构建了产品开发设计课程群,以满足“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地学习方式”开展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尝试,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于CDIO理念开展考核方式改革,为课程群教学模式
期刊
摘要:独立学院是有别于纯民办院校或母体学校的二级学院,必须采取分类指导,针对独立学院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实际,从七个一级指标,十九个二级指标,四十个观测点,一个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特色项目来构建独立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评估体系。  关键词:独立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评估体系  作者简介:陈水生(1949-),男,广东电白人,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高级政工师,主要研究方向:高校党建与思想
期刊
摘要:“工程造价”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造价课程教学内容的重建应适应市场需求与外部政策环境的变化,实现“三个转变”和“一个结合”,即定额计价模式向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转变、工程造价向以公路工程造价为主、兼顾整个建筑行业工程造价的转变、定额管理向造价管理的转变,实现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工程量清单计价;教学内容  作者简介:
期刊
摘要:以EDA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电子设计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实现创新实践的工作平台,本文对其应用过程中实验项目设置、实验教学策略、实验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创新积极性,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关键词:现代电子设计技术;大学物理创新性实验;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柴明钢(1973-),男,浙江慈溪人,南昌航空大学测试与光电工程学院,讲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现代电子设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