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响

来源 :中学文科·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tez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学段的写作提出这样的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在2006年各地中考作文命题的要求中,“独特感受”、“真切体验”这些关键词语频频出现,对新课程标准作出了积极而具体的回应,例如吉林省中考卷就明确提出“要自由地、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可是批阅了2006年中考作文,阅卷老师普遍认为“怦然心动”的感觉鲜有出现,倒是作文的“假”、“平”、“空”、“俗”等弊病依然大量存在。那么,怎样才能使阅卷老师“怦然心动”呢?答案是:你必须让自己指尖流出“真心”、“真情”之韵,拨动“个性”、“创新”之弦,弹奏“感受独特”、“体验真切”之曲。
  一、选材——“劝君莫奏前朝曲”:人无我有。人有我特。所谓“特”,是指有特色的材料。“特”色材料就在普通平常的生活中,关键是看你是否具有一双发现之眼和一颗善悟之心。
  1.选校园生活之“特”。很多同学都抱怨校园生活“三点一线”、“枯燥乏味”,这个观点比较片面。江苏省盐城市2006年语文卷提供了一篇散文诗,文中虽然没有出现“和谐”字样,但实际上就是要求你以“和谐”为话题写作,只是给了一个小小的限制——“联系生活实际”——不能改编名著,不能创作小小说,不能文中没有“我”。除此之外,你尽可以围绕“和谐”放胆构思,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张扬自己的个性。有位考生把目光投向自己所在的班级,拟题《江湖热》,三个小标题分别是“华山派”、“峨嵋派”和“逍遥派”,用的是武侠小说语言,表现的却是同班同学的侠骨柔情和挥斥方遒的书生意气,大家一同奏出了一曲百花齐放的和谐之歌,使得作文生活气息浓厚,班级之“特”,感悟之“特”尽在其中。有位考生更是眼光独特,推出课间十分钟师生上演的一幕短剧,演绎“和谐”主题,叫人看后忍俊不禁。请欣赏下面这篇加上评点的原文:
  课间
  语文课上,老师正卖力地讲评着“38”——全国各地的38套中考模拟卷。每份考卷都凝结着出卷的那个地方最优秀的中学老师的智慧与心血,凝结着他们对来年中考的预测,了不得。为了巩固讲评效果,老师还特地搞了“有奖征问”活动。(先写“课前”,用作铺垫。)
  好不容易挨到下课,我迫不及待地到讲台上向老师请教。我问的是改病句的那道题:“三年前,电脑上网对人们可能是陌生的,但对今天的小学生都是很熟悉的了。”老师说,这一句不对。很多同学没有选这一句,都不对。大家见我向老师请教,也都朝这个方向涌来。一会儿,便把讲台围得水泄不通。时不时地听到有同学大叫:“让一下,请让一下嘛!”“喂,我要上厕所,别挡道……”(如果说所写是一出短剧,那么这就是矛盾的开端。气氛热烈,引人入胜。)
  老师说,这种主客体颠倒的逻辑病句正确的表达应该是“三年前,电脑上网可能是陌生的。”或者:“三年前,人们对电脑上网可能是陌生的。”或者:“三年前,电脑上网对于人们来说可能是陌生的。”可以插入“来说”二字。(老师的讲解不能说不仔细,备课不能说不充分。)
  我不理解为什么要加“来说”,一些同学也不理解,议论声唧唧喳喳。
  老师没说出什么理由,只是说:加上“来说”是习惯用法。
  大家又七嘴八舌地围在旁边议论起来。
  有个同学说:“这种习惯用法对于我们是陌生的。”(好机灵喔!)
  老师没有反应过来,接着解释下一个选项。
  一些同学都笑了:“老师,‘这种习惯用法对于我们是陌生的’,这个句子要不要加上‘来说’?”
  我们的老师是一位将近五十的老“先生”。他被绕口令似的句子搞糊涂了。(短剧的矛盾向前发展。)
  有个同学说:“这标准答案对我们是陌生的。”(好调皮呀!)
  这下老师觉察到了:“不要纠缠这个句子了,纠缠这类句子对考试并不重要。”(跌入“陷阱”,矛盾发展趋向高潮。)
  有的同学马上接茬说:“老师,‘这个句子对考试并不重要’,要加上‘来说’!”(好“厉害”喔!)
  全班哄堂大笑。(轻松之“笑”,师生同乐之“笑”。高潮。)
  在学习之余,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调节自己的学习,度过一个时间不长却快乐的课间,你会发现初三生活虽然枯燥,但有时也会充满欢笑;虽然单调,但有时也会绘出色彩斑斓的画页。(点题。)
  这位考生深谙“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之道,没有选“课间”进行的一场游戏,一次偶发事件带来的惊奇,或是继续攻克难题带来的快乐……而是把镜头对准师生间的一场喜剧。你看,下课了,关于一句病句的讨论还在继续。老师时而“较真”,时而糊涂,学生时而虚心请教,时而幽默顽皮。剧中,没有厉声的斥责,没有恶意的攻击,有的是“老先生”的和善耐心和同学们的机灵调皮,有的是并不含讥笑之意的“哄堂大笑”,幽默风趣,妙趣横生。读后我们感到文中的人物都很真实可爱,这样的人和事就发生在我们周围,甚至会觉得文中的情景和魏巍的《我的老师》一文中的场面相似——这就是我们追求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呀!阅卷老师读到这样的佳作,多少会从中找出自己的影子,而报之以会心的一笑。这就是“感受独特”、“体验真切”所描写的带来的艺术魅力!这篇作文的成功启示我们:校园生活之“特”,必须远离老气横秋、死气沉沉,远离“少年生活成人化”;必须原汁原味地反映初中生的生气、灵气,生动凸现少男少女个性化的心理特点。我们相信:只要你以积极的心态和人文的情怀去拥抱生活,校园就是一座蕴含特色宝藏的富矿!
  2.选时代活水之“特”。2006年天津市考命题作文《生日》,众多考生争着释放由“生日”带来的个人的幸福感,而有的考生却从属于自我的“生日”中走出来,去拥抱地球的山川自然,怜悯世间的弱小困顿;让“生日”的庆典音乐送到纷飞的战火中,捎去对同龄人的抚慰,释放穿越时空的爱意……这些材料之“特”,就在于紧扣时代脉搏,溢出当代气息。2006年江苏省启东市课改区考话题“超越”,有位考生先叙写一个实验:容器中的跳蚤很容易跳出;加了玻璃盖后,跳蚤经一次次失败后调低了高度,跳蚤始终不能再跳出……文章以“现实生活中,人也如此”一句过渡,转入相似联想,将眼光投向当代,把飞人刘翔引入文章——刘翔的惊世一跨不仅“跨越”了12秒91,而且“击碎了相传已久的偏见和人为的神话,跨越了历史,跨越了消极心理支撑而成的一根根标杆”;“跨越已跨越者,这就是刘翔版超越,的真谛!”这些应和时代脉搏跳动的论述呼应跳蚤例,强化了“不要自我设限,要勇于超越自己无形的心理高度”这一中心论点。由于刘翔例这一论据当代性强,引用时切人的角度又不同一般,读者顿觉时代气息扑面而来。这就启示我们:当代性与创新性紧密相连,当代中学生如能做到“风声雨声声 声入耳,家事国事事事关心”,并融入自己的独特思考,就能写出把握时代脉搏、体验真切新颖的佳作。
  3.选文化积淀之“特”。这绝不意味着可以不加选择地和盘托出,而是指文化积淀经过审题和构思之网的过滤,筛出体现自己个性思考的材料,做到“人有我特”。2006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要求以“歌”为话题作文,那些注重课内外阅读,历史文化知识积淀较为深厚的考生驰骋古今,引用自如,巧妙地将阅读所得融会于文。《最后的古琴》就是这样的一篇佳作。小作者从古琴切入,充分展示“人无我有”的文化积淀的独特魅力,让我们欣赏原文:
  不同的音乐形式通常来源于不同的文化。如果说巴洛克音乐是西方古典的象征,摇滚乐是快餐文化的产物,那么能代表中国五千年悠悠文化的恐怕只有俞伯牙、钟子期的古琴了。细听古琴琴弦拨动的声音,一种深沉却飘然出世的感觉会立刻占据你的心头,仿佛一切尘嚣都已远去,只有心灵在接受一次洗礼。
  几乎可以这么说:古琴身上所寄托的,是千百年来华夏儿女们不尽的古典文化。这种文化积淀,也决定了古琴的高雅。漫游于古琴的乐声中,你就仿佛听到了杏坛下孔子的声音、西关边老子的争辩、长江畔孙武的怒吼和成阳内韩非的发号施令。一切如歌,却离不开古琴的伴奏。中国古文化就是在古琴的伴奏声中,一波三折地把歌唱到现在的。
  可是现在,这伴奏的歌声都听不到了。中国古文化的歌声已经同古琴的伴奏一起被掩埋在如潮水般涌来的其他各色音乐中了。说唱、摇滚、嘻哈已经占据了人们的听觉领域,古琴那点微弱的声音已被淹没在遮天蔽日的外来音乐声中了。
  我选择留在回忆里继续与古文化的歌和古琴的伴奏共游。我也不时如范仲淹一样无奈地说一声“微斯人,吾谁与归?”可惜无人理睬。当耳机里古琴的声音被外面的音乐掩盖时,我会回到自己一手构造的古文化净土,回到古代的时光听古文化给我唱歌。当潮水般的讥讽、嘲笑扑面而来时,我也只得假借尼采的“走自己的路,别管他人说什么”聊以自慰。有个乡土作家说回忆有毒,事实也大概是如此吧——一个只能听古文化唱歌的我已经与时代格格不入了。
  最后的古琴,已经无力再为世人唱歌——它想唱,但被现实打得遍体鳞伤。也许古文化的歌已经随风而逝?抑或它已被大江东去的浪淘出了主流?还是它如即将西下的夕阳——最终只能将带血的美丽的余晖轻轻洒在地上,然后坠入深沉的黑暗?
  我不知道。但这支歌将永远响在我的心中,永不消逝,因为我同高傲的它一样,永不屈从于大流。
  最后的古琴,愿你还有机会重把自己的声音播种到世上,让它再次开花。
  你看,这位考生是一个多么可赞可爱的民族文化的守望者啊!他在倾听,他在寻根,他在忧虑,他在呐喊,他在执著地呼唤精神家园的回归。金矿一经筛选淘洗,立即闪光;文化积淀一经点染,顿放异彩。这些“异彩”只属于这位作者,别人难以“克隆”。别人可能也会写到古琴,但不可能融入如此个性化的思考。由此可见,文化积淀之“特”,不仅“特”在选用的材料,更“特”在材料所承载的独特的思考和体验。
  二、构思——“横看成岭侧成峰”:独具慧眼,巧选角度。如果囿于常用的观察点,那么庐山只能给你固定不变的老面孔;如果调整视角,“横看”、“侧眺”,那么奇岭异峰就会出现眼前,给你“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审美愉悦。写作如同观山,只有采用与众不同的视角,才能构思出感悟独特、体验新颖的佳作。
  1.化大为小。以小见大。2006年中考作文的题目有的很“大”,如“责任”(四川内江)、“付出与回报”(山东日照)、“怦然心动的感觉”(江苏南通)等。这些话题既给考生自由发挥的广阔空间,又有可能使考生感到无从下手,把作文写得面面俱到,大而无当。正确的构思应是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化大为小,以小见大。例如上述江苏南通考题,许多考生把构思的眼光投向大场面、大冲突、大矛盾,结果很难驾驭,所写大多空洞无物。有位考生慧眼独具,选择了一棵不起眼的郁金香作为“怦然心动”感觉的引发物,却获得了颇有新意的生命体验。让我们一起欣赏:
  舞起轻盈的蓝纱裙
  初学种花,精于园艺的老姐就抛给我一颗大蒜。我满腹狐疑:“学种花还得先学种大蒜?”“蒜?好意思说!这是最好养的一种郁金香。”“郁金香?”我的惊异溢于言表,被尊为花王的郁金香竟孕育在如此不起眼的“蒜头”中,原来生命的高贵也可以在平凡中绽放。
  耐心地把“蒜头”种下,耐心地重复着浇水,施肥……十几天后幼芽破土而出。我好奇地观望,即使两片叶子已经凋谢,却比已盛开的花高贵了数倍,原本仗着老姐的宠爱而傲慢放肆的玫瑰也因自惭形秽而收敛了许多。
  每天放学,我都要到花圃边,听这株幼苗放歌,记录它成长的瞬间。小芽每天成长着,别的花每天嫉妒着,我每天快乐着……
  原来生命存在最直接的意义是不断接受别人给予的恩惠,同时又竭尽自己所能带给别人快乐。
  又是一个隆冬,转眼又到春末,花圃中各色花卉又竞相开放了,唯一沉寂的,就是那高贵的郁金香,可我没机会等待它的第一次开放,因为我得拼搏中考了。
  繁重的功课使我无心再侍弄它们。“各位,自生自灭吧!”我叹息。幼苗也仿佛知道什么似的,颤抖了一下,随即又沉寂了。
  五个星期过去了,也许信奉多年的上帝也眷顾我可爱的花草们,竟然阳光柔和,雨水充足……
  昨天,中考前一天,身心俱疲的我,机械地把身体拖进临花圃的书房,刚坐下就嗅到一股暗香。是山茶?但这可怜的娇小姐,几天前就掉了;是腊梅?这风雪傲客可不会轻易改节在这潮热的初夏盛开;是月桂?这位浓妆艳抹的少妇散发的香味充斥着市侩与腻味……可这香味清新脱俗,淡得近乎清水,若不是空气被挤压得变态污浊甚至疯狂,是决计闻不到这味道的,难道是哪种不知名的野花的芬芳?
  我带着几许迷恋与好奇,跨进花圃,是它——郁金香!我怦然心动:也许是早晨,也许就是刚才,它开出了自己的第一朵花!翠绿的细芽上的美丽的花,紧凑的花瓣微微泛出蓝色,在阳光的映射下显得模糊却透明,仿佛一件轻盈的蓝纱裙,在风中尽情摇曳,叶片上残留的水珠似耳垂似宝石,衬托着这迷人的蓝衣天使,在群芳中闪烁着高贵庄重又不失娇艳的光芒……
  怦然心动中,一种生活的哲思漾遍全身:原来,环境的优劣好坏总难如愿,但每一个生命都可以绽放属于自己的灿烂,只要坚持
  看,文章没有惊天动地、激烈壮阔的场面描写,只是写了作者“无知”、“好奇”、“观望”、“快乐”、“叹息”直至“怦然心动”的过程;引发作者“怦然心动”感觉的,只是一棵从“破土成长”、“归于沉寂”直至不经意间绽开笑脸和浮动暗香的郁金香,事物何其小,文笔何其轻,但角度何其巧,给人的启示何其大!结尾处 的一句“哲思”由花及人,正如文中隽永清新的灵秀之气,芬芳可人,给人深刻的人生哲理。这种哲理因为凭借着曲折细腻、富有诗意的描写,所以远离了图解概念和直奔主题,体现出独特性和新颖性,使文章本身成为一株轻盈摇曳独一无二的郁金香,这些都显示了“小中见大”的构思魅力。
  2.弃陈求特。避俗求新。2006年江苏省常州市考半命题作文“告别”,一般考生都把“告别”看作带宾语的动词,写成《告别母校》等,运用的是常规思维,难免平淡和老套。有位考生避俗求新,别出心裁,拟题《告别之美》,把“告别”作定语用,使之成为“美”的载体,使读者眼睛一亮。作者以诗化的语言述说荆轲、屈原和陶潜的经历,以“告别之美,美在易水寒风之中……告别之美,美在‘士为知己者死’的慷慨悲壮;告别之美,美在泪落江畔……告别之美,美在‘上下求索’的真诚执著;告别之美,美在远山菊海中……告别之美,美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恬静”串联全文,感悟独特,新人耳目。
  3.别出心裁,反弹琵琶。2006年江西省上饶市考“追求”话题,很多考生的第一构思都会青睐“飞蛾扑火”和“流星划空”这两个比喻,但有位考生却辟出新论,对它们说“不”:“飞蛾,固然勇敢,可是光和热并不可能属于它,飞蛾的固执只能留下一堆烧焦的碎片。流星的确让自己发光发热,可是那只是一闪而过,之后便灰飞烟灭,除了给人们增添一道瞬间划过的弧线的记忆,别的什么也没有。这是一种悲哀。有的人正是为了追求自己不可能得到的东西(如巨额金钱等)而自取灭亡,如飞蛾一般;有的人正是为了追求那一时的风光(如虚有的名声等)而付出过高的代价,正如流星一般。这些追求,不要也罢。”这篇题为《飞蛾?流星?树根!雄鹰!》的文章至此笔锋一转,由抑转扬,热情颂扬树根乐于奉献的追求和雄鹰充满自信的追求,以生动的文字作正面立论。作者取此视角反弹琵琶并非哗众取宠,而是对现实作冷静观察和深刻思考的产物,因此能自成一说,具有强烈的思辨性和哲理性。这种个性化的构思,能不令阅卷老师击掌称妙?当然,这种反弹琵琶不是信口开河,必须“反”得有理,“弹”得入耳,奏出令人颔首的乐章。
  三、立意——“早有蜻蜓立上头”:荷尖倩影。耐看耐品。“意”为文之“魂”。感悟独特、体验真切之“意”才能铸就个性鲜明之“魂”。小荷尖尖角上的蜻蜓,美就美在清新洒脱,美在姿态独特,美在“立”人所未“立”。作文同样如此。我们怎样才能使中考作文成为耐读耐品的“荷尖倩影”呢?
  1.深入一层,胜人一筹。当你的思想比别人多了一面或深了一层的时候,你文章内容的深刻和新颖就会胜人一筹。当然这里的“多”不是指杂乱无章地堆砌观点,“深”也不是指故作高深,而是指多立面的思想理念能由表象进入本质,由外观进入内涵,由幼稚进入理性,构成一串高艺术品位的项链,而不只是散落在盘中的零星珍珠。例如2006年福建省厦门市考题“那一次,我尝到了——的滋味”,其实这里的“滋味”可实可虚,你可大胆发挥想像,草木山水、诗书礼乐等等都能有“滋味”,关键在于你能否赋予它较为丰富深刻的人生哲理。例如有位考生拟题“那一次,我尝到了池水的滋味”,作者从池水的宁静、清澈、融洽和从容中感悟到“人如池水,水如人生”,领悟到和谐、大度和宽容的人生哲理,平中见奇,一般中见深刻。由此可见,立意能否深入一层,首先取决于平时的积淀和作者感悟生活、提炼思想的水平。又如吉林省考命题作文《真挚》,有位考生与众不同,对“真挚”作多角度的诗意化描绘,在感悟的多立面、深层性上胜人一筹。请欣赏其中的第一部分:
  真挚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那份真情。
  真挚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那声祝福。
  真挚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那种情怀。
  真挚是“如果你正承受不幸,请你告诉我”的那种呼唤。
  真挚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的思念。
  真挚是成功时爸爸脸上的微笑,妈妈的鼓励和嘉奖。
  真挚是失败时爸爸额上的皱纹,妈妈眼中的泪珠,兄弟姐妹的一双双支持的手。
  真挚是回家时爷爷脸上灿烂的笑容,奶奶抽屉里香甜的糖果。
  真挚是中秋节时从故乡捎来的圆圆的月饼,以及亲人的声声问候。
  真挚是春节中四面八方发来的条条短信,以及朋友的由衷祝愿。
  看,无形的“真挚”在作者笔下美态纷呈,摇曳多姿。作者接着又将“缺少真挚”有形化,形成正反对比。全文形散神聚,散中见活,广中见深,思想火花不时闪出,耀人眼目,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的广度、深度和结合度明显比同龄人胜出一筹。
  2.袒露心迹。以“我”取胜。作文中的“情”应是心事的自然倾诉,是心曲的真诚歌唱,是心扉的坦然展开。一句话,要以真感人,打上“我”的印记,切忌人云亦云,千篇一律。例如话题作文《“怦然心动”的感觉》(江苏省南通市考题),你怎样记叙独特的心灵一颤?“我”深夜攻读备考,年迈的奶奶悄悄端上一杯咖啡;“我”生病住院妈妈陪护在旁,发现妈妈早生白发;考试失败“我”沮丧回家,妈妈没有责怪,一长段安慰的话语……这些已有万千考生“心动”之后留下的“感觉”,阅卷老师读其开端就能知其结局,阅卷时对这类作文怎么会有好印象?你所记叙的“怦然心动”,必须只属于“我”,不可“克隆”。一句话,要以“真”、“新”、“我”取胜。有位南通考生拟题《在等待“怦然心动”的日子里》,文章袒露的心迹令人动容,发人深思。请欣赏:
  看到“怦然心动的感觉”这一话题,我真的“怦然心动”了——我回到了那期待“怦然心动”又不可得的日子……
  教室的后门轻轻地开了,一位同学从我身边过去,走出教室。我真羡慕那些同学,每次考试之后,老师就找他们去谈话。到了初三,老师已不可能把心思放在像我这样的困难生身上了。我很孤独,也很沮丧。后门又被推开……唉,我什么时候能被呼叫一次,来一回“怦然心动”呢?
  那一次,我鼓足勇气去办公室,想请老师帮我分析分析学习现状。老师正谈笑风生,旁边的两位同学眉开眼笑,一脸的自信。我悄悄地立在一旁,老师似乎看到了我,可不知怎么那目光很快又移开了。一会儿,上课铃响了,我揣着未了的心愿直奔教室,觉得同学们似乎都用异样的目光看着自己。此时我倒是“怦然心动”了——伤心?失望?恼怒?自责?惭愧?反正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我用书遮着脸,悄悄地哭了。此时我多么希望有位老师递给我一块手帕,然后拍一下我的肩膀,温和地劝慰一句……可是没有。老天哪,这“怦然心动”的感觉为什么这样难以降临到我的身上呀!
  又一个晚自习,我正在看那一道道深奥的题目。忽然,我的余光里出现一个影子,正向我走来,我把眼睛悄悄地斜了斜,是老师! 我的心怦怦直跳:老师找我谈话了,老师找我谈话了!果然,老师走到最后一排,在我身边停住了!他轻轻地敲敲我面前正在看的书。我忽地从座位上弹了起来。老师一惊,然后示意我坐下,又敲着我旁边的位置说:“××怎么没来上课?”啊!老师原来不是找我的。我顿时要晕过去了,又羞又恼的泪水刷刷地往肚里流:什么时候您能留心一下像我这样的学生,让我享受一次“怦然心动”的感觉呀!
  看,作者期待“怦然心动”又不可得,真实感人,情出由衷,如此立意凸现“人有我无”之“新”,而文末揪心的呐喊,不仅给读者“怦然心动”的强烈震撼,也引发人们对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教育方法等问题作深层次思考,这就显示出“真情”的社会意义。此文之“特”,“特”在“真情”;此文之“新”,“新”在“真我”。
  3.驰骋想像。亮出“大气”。想像力的高低往往决定着个性的强弱。中考作文的稚化往往是考生思维不开阔、想像力不足的结果,而那些视野开阔、个性鲜明、给人大气之感的佳作则往往伴随着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想像。2006年河南省考“交流”话题,有位考生跳出与父母交流、与老师同学交流的写实框框,让思维的翅膀伴随着文成公主在历史的隧道里飞行,给阅卷老师带来一阵清新之风。文章的“题记”就亮出立意的“大气”:“每一次民族的交流带来的总是人类的和谐。”正文开篇点明时间、地点、人物和背景后,想像开始振翅翱翔——公主出发场景铃声可闻,泪眼可睹:“那天,你在车前,在城墙下停留,不舍。你不曾离开过它半步,而今你即将离它而去,也许将一去不返。于是你怅然地环视这陌生而又熟悉的一切,也就是此刻,你才发现眼前这坚厚的城墙如此亲切,又如此可望而不可即。你知道墙的那面有泪眼婆娑的母后,有无可奈何的皇兄。风起了,马儿脖子上的铃儿丁当响,头顶上崭新的皇旗在呼啦啦飞。于是你转身走向车,留给长安最后一个回望,最后一颗泪,马儿走了,车子走了,你义无反顾……”想像继续驰骋,公主的百结愁肠与沙漠的冷风零星交替出现,使读者如身临其境:“风在吼,马在嘶,车在颠簸,你在车中垂泪,此刻只有悲伤寂寞与你相伴,只有天边那数点明星与你相依。就这样,你任由风儿把思绪吹回长安:曾经你是那么的快乐无忧地度过时时刻刻,曾经你在那热闹非凡、莺歌燕舞的春宫度过了一年又一年,然而这曾经的曾经都已烟消云散,无影无踪。除了孤独,你只有哭泣。这并不能阻止飞跑的马车,它要把你带到一个很遥远的地方,一个只有贫穷落后、野蛮强悍的民族。你开始恐惧。一阵疾而冷的风从窗子的帘下钻入,直扑你苍白而美丽的面颊。你不禁颤抖了一下,你不敢想像那位大唐驸马——松赞干布是什么样子。英俊还是丑陋?体弱还是强健?你也不敢想像那里的人民与生活,但你隐约感觉那里是贫穷的,是艰苦的。你害怕,你不知道将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一切。你不知道……也许你想得太多了,你也太累了,于是你轻轻掀起窗帘:天边依然零星点点,远处也有几点在闪耀,然而正是这零星之光把黑暗照淡了,把你的忧愁驱散了。你感到从未有过的舒畅,于是你把头深深埋入双臂渐渐睡去……”小作者深知想像离开了思想是苍白的,于是借助公主的“没有想到”,将“魂”巧妙地融入想像,文章进一步现出“大气”:“雄鸡啼破了黑暗,迎来了拂晓,惊醒了梦中佳人。你揉揉惺忪睡眼,再次掀起窗帘,你吃惊了:辽阔的草原,一望无垠,小草绿得逼你的眼。你从未看见过这样的世界,于是你知道:从此你将弃轿从骑,你将成为吐蕃一员。一只鹰滑过天空,一声呼啸划破宁静,你欣慰地笑了。也许,你并没有想到,你,一个民族的代表,一次义无反顾的交流,将两个民族的血液融为了一体。”“交流”是外延很广的概念,“民族交流”堪称“交流”话题立意之“高位”,作者凭借高超的想像技艺,让创意在“高位”自如地运行,其间的感悟和体验自然是属于作者“这一个”了。
  4.“虚”中寓理,以“趣”取胜。作文还可以写“生活的真实”,即考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积累,或所见所闻,或道听途说,或辞章典籍,或历史典故等创造生活,虚构故事,理寓其中,用笔诙谐,凸现理趣,这也是个性化立意的常见方法。广东省惠州市考命题作文《笔》,有位考生让自己手中的笔的笔芯、笔杆与弹簧在中考前一天发生争吵,再写到它们后悔和和好的过程,点明“团结产生力量”的主题。考场上的作者面对作文题多机灵呀!文中虚构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完全符合各自的特点,遣词造句幽默而充满情趣,借物明理又自然贴切,融故事性、哲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这一切都离不开小作者的个性——只有懂得欣赏生活的人,才能写出这样逗人的作文。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中考作文中的“独特感受”、“真切体验”就是使人“怦然心动”的“接天莲叶”、“映日荷花”。愿考生在考场上都能画出使人“怦然心动”的画页,奏出使人“怦然心动”的乐毒!
其他文献
教师角色是一个复合体,它综合体现于教师的道德、学识和行为之中。语文教学是一台戏,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    一、桥的角色  教师这座桥就是让学生走近教材,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和教材产生感情、认知共鸣。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地理解教材。教师首先要带头对课文质疑。有了教师的带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迅速地被带动起来。然后,教师有计划地引
课后练习题是教材编委针对教材内容设置的知识要点、能力训练点和教学的重难点,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落实基础、提升能力的前沿阵地,也是教师备课时的指南针。   一、善用“文本研习”确立“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   “文本研习”提供经典性的阅读文本,创设阅读对话情境,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对话,表达交流阅读的体验、感受和思考,侧重于提高学生解读文本、鉴赏作品的能力。“文本研习”重在“研习”,主要指向文本的研读与欣
在语文教学中,适时给语文课堂以静默的空间,让学生在静默中感悟,在静默中想象,在静默中品味,如此,就能真正落实知识,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成为有思想的人。试想,如果一节课没有10分钟至15分钟左右是安静的,学生怎么有时间去想,怎么有时间去记呢?所以说,静默可以掏“金”。  一、感悟在静默中进行  情感教育即情感领域的教育,它是教育者按一定的教育要求,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和学习氛围,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
有一天,一家著名的珠宝店来了一位看起来财大气粗又有些粗鄙的客人。他一边嚼着口香糖,一边用命令的口气指使店员拿各种珠宝。店员忍气吞声地应付着。  突然,那位客人一不小心把手里的一小袋钻石掉到了地上。他吹了个泡泡,一边不怎么诚心地道歉,一边蹲下和店员将钻石一粒粒捡起来。这时,店员发现有几颗钻石是假货。店员坚信那几颗钻石被那位客人调了包。他喊来保安,又调阅了监控录像。可是,保安仔细检查了那位客人,也没有
引入的目的看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杨振宁教授曾经说过“成功真正秘诀在于兴趣!”所以要使学生掌握一门功课,就应该让学生对这门功课有兴趣.一堂课,引入得好,整节课就活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就显得融洽、和谐;反之,一上来吸引不了人的话,整节课就找不到感觉,师生间的互动就会出现阻碍.  一、利用知识的横向迁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到初一有关垂直的知识时,我会用王维《使至塞上》引入:“单车欲问边,属国过
语文学习中积累很重要,而背诵是最有意识、最有目的的积累。这其实是就表达而言,表达需要一定的语言积累作基础。首先要积累“建筑材料”:从词汇、成语、俗语,到诗文、名言警句,甚至“建筑样式”——独立而多样的篇章形式。其次要通过积累熟谙“建筑规则”:从语法、逻辑,到文法、修辞。背诵是积极而有意识的积累,效果最佳,然后才有“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的表达自由。此外,语文不同于数学,言语活动有大量的“
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跃出教科书框架,学活书本,学出能力,从而使学生拥有自主学习能力,具备创新思维能力,这已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当今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所谓创新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开拓新领域的思维能力,亦即在人们的思维领域中追求最佳、最新知识独创的思维。按爱因斯坦所说,“创新思维只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而且能清楚地勾画和解决问题的思
谈起菲利普这个人物,人们总是习惯于把他对于勒由“穷”到“富”再到“穷”的不同态度变化(由“撵”到“盼”再到“躲”)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菲利普对于勒前后态度的鲜明变化,充分表现了他虚荣、势利、自私的性格,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然而,作者的写作意图果真如此吗?菲利普真是一个虚荣、势利、自私,为世俗所难容的人吗?认真阅读、细心体会就不难发现,他对于勒由“穷”到“富”再到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这一环节是为了引导、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情感而设。好的导人傢一把新奇、神秘的钥匙,能打开课堂知识的宝库。    一、导入应遵循的原则    1 “激”情原则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从内心流淌出来的文字才是最美的甘泉。“激”情是课堂中的一种策略,就是用教师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若要学生动心,教师必要先动情。心理学家的研究告诉我们,青少年的内心世界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基本理念.所以,让学生快乐地参与,大胆地体验,真正地成为学习数学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