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外一位教育家曾说过“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技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 ” 西方学者德加默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 有效的提问,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维,还能及时反馈学生学习信息,发现学生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和不足,便于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要进行有效提问,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提高问题的质量;二是用好提问的策略.
一、提高问题的质量
问题要重质量,而不是数量. 提高问题的质量,是提问的有效性根本保证.
1. 问题要有思考性
思考性是问题的本质特征. 有问题就必有思考,只是不同问题的思考性程度不同. 我们在设计问题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出对学生现在思维水平来说有思考性的问题. 如:我在教学小数除法(除数是小数)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完成如下3道题:31.2 ÷ 2 = ( ), 10.8 ÷ 9 = ( ), 5.4 ÷ 12 = ( ),学生因刚学过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所以这3道题学生完成的很好,我再给出16.8 ÷ 0.12 = ( )这道题让学生算,学生动笔算时才发现与前面的几题不一样,一时不知从何入手. 这时我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16.8 ÷ 0.12这道题与前面几道题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2)你在计算16.8 ÷ 0.12时遇到的困难是什么?(3)你能把这道题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吗?怎样转化?这三个问题都具有较强的思考性,且层层递进,把学生思维聚焦到“除数是小数如何进行转化”的本质问题上来,学生在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既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又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2. 问题要有适度性
问题的适度性指的是问题适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及恰当问题数量. 为此就要考虑两个方面:问题的质与问题的量的问题.
问题的质就是问题有质量,能促进学生思维,理解掌握知识,感悟思想方法,简言之就是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有望而生畏不敢思考之感,又不能让学生有不动脑筋就能轻易得的懈怠之感,而是要让学生感到“三分生,七分熟,跳一跳,能摘到”.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既感到思考的困顿,又能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如在教学“3的倍数特征”时,学生猜测3的倍数特征的数,它个位上的数应是3、6、9,教师不急于评判,而是出示33、156、789等数字让学生验证是否是3的倍数,经过验证得出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正在学生欣喜之时,教师提问:“那同学们再验证一下这几个数:43、56、239,看看它们是不是3的倍数?”结果学生一算都不是3的倍数,教师:“刚才同学们得到的结论正确吗?3的倍数到底有么特征呢?”这个问题质量就很高,它引起了学生认知冲突,促使他们要另辟路径,放弃“看个位上的数”来判断的思路,从而促进学生更有质量地思考,进而得到3的倍数的特征.
问题的量就是指恰到好处的掌握提问的频率,问题的数量适当,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教学中不能提问不断,否则学生将无法冷静有效地思考. 因此每一个提问后,教师都要有一定的停顿时间,以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对问题考虑得全面周到.
3. 问题要有渐进性
逻辑是数学的生命,没有逻辑就没有数学. 提问作为一种数学的教与学的方法,也应具有严密的逻辑. 因此,教师所提的问题应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环环相扣. 如在教学“通分”一课时,可设计如下的问题让学生思考:① 怎样比较同分数的大小? ② ■和■能直接比较大小吗?为什么?③ 怎样才能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④ 什么是通分,通分时应先求什么,然后怎么办,根据是什么?学生通过对这些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问题思考解决,学生不仅了解了通分的意义,掌握了通分的方法,而且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潜移默化的培养.
二、用好提问的策略
1. 优化氛围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过,在人的所有情绪中,最强烈的莫过于渴望被人重视. 要有强烈的学生主体意识,“问”为“学”服务,学生回答欠佳时,教师要以宽容的心态体谅他们,启迪他们,引导学生更深入、更细致地思考,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回答心理,形成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 同时要改变观念,提出问题并不仅只是为了获取正确答案,提问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引导、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从而获得新的发展. 因此,教师要创设学生思考问题的环境,让学生没有害怕回答错误而被批评或嘲笑的心理压力,而是放松心灵,却紧张于思考问题之中.
2. 学会等待
研究表明,教师提出问题后和学生回答后,进行等待,学生在回答问题中,就会发生一些重大的变化,一是学生会作出更长的回答,他们的答案容量会随着回答问题时间的增加而有所增加;二是会有更多的学生自愿回答问题,一些后进生参与回答问题的次数会增加,三是学生回答会更有针对性,创造性和评价性,并且学生会出示更多的论据,会提出更多的说明;四是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的现象有所减少;五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成就感明显增强.
老师在课堂提问中要学会使用等待这种技巧. 一是老师在提出问题后,被提问的学生答不上来时,不要重复问题或指定别的学生来回答,而是等待3~5秒钟,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时间;二是学生回答问题后,老师也等待3~5秒时间,再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或再提出另外的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来详细说明、斟酌、补充或者修改他们的回答,从而使他们的回答更加系统、完善.
3. 把握时机
学生在思考的进程中,必然会遇到困难,遇到困难之后,教师要进行引导点拨,促进学生能有效深入思考. 但在点拨时机上却是有讲究的,如果学生一遇到困难,教师就进行引导点拨,学生思维虽然得以顺利地进行,但思维的含量便大大降低,失去了提问的意义. 学生在思考遇到困难之后,教师不要急于给出提示或答案,而要让学生独立思考一段时间后,还没有办法解决,学生的思维处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愤悱的状态,这时教师通过提问进行引导或点拨就是最好的时机,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4. 面向全体
课堂提问要以学生为本,兼顾全体学生,所谓深者得之深,浅者得之浅,均有所获. 课堂提问的设计一般以学习成绩中等学生思维水平为基点,兼顾优、差生. 例如:对优生提出一定难度的问题,如理解性的、发散性的、综合性的等;对中等生则以一般性问题为主,以帮助他们掌握、巩固知识,提高学趣,培养良好的思维情绪;而对后进生,则以一些浅显的问题为主,如简单的判断的、叙述性的、比较直观的问题为主,并设法启发他们思考,使他们在成功中勃发思考的激情. 总之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课堂的学习之中,都有思考与发表见解的机会.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 一节课中基本上是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这样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的. 而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有效教学从有效提问开始. 为此,我们要围绕提问进行深入的研究,让提问更有质量,促进学生有效深入的思考,成为点燃学生思维的火把.
一、提高问题的质量
问题要重质量,而不是数量. 提高问题的质量,是提问的有效性根本保证.
1. 问题要有思考性
思考性是问题的本质特征. 有问题就必有思考,只是不同问题的思考性程度不同. 我们在设计问题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出对学生现在思维水平来说有思考性的问题. 如:我在教学小数除法(除数是小数)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完成如下3道题:31.2 ÷ 2 = ( ), 10.8 ÷ 9 = ( ), 5.4 ÷ 12 = ( ),学生因刚学过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所以这3道题学生完成的很好,我再给出16.8 ÷ 0.12 = ( )这道题让学生算,学生动笔算时才发现与前面的几题不一样,一时不知从何入手. 这时我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16.8 ÷ 0.12这道题与前面几道题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2)你在计算16.8 ÷ 0.12时遇到的困难是什么?(3)你能把这道题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吗?怎样转化?这三个问题都具有较强的思考性,且层层递进,把学生思维聚焦到“除数是小数如何进行转化”的本质问题上来,学生在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既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又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2. 问题要有适度性
问题的适度性指的是问题适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及恰当问题数量. 为此就要考虑两个方面:问题的质与问题的量的问题.
问题的质就是问题有质量,能促进学生思维,理解掌握知识,感悟思想方法,简言之就是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有望而生畏不敢思考之感,又不能让学生有不动脑筋就能轻易得的懈怠之感,而是要让学生感到“三分生,七分熟,跳一跳,能摘到”.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既感到思考的困顿,又能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如在教学“3的倍数特征”时,学生猜测3的倍数特征的数,它个位上的数应是3、6、9,教师不急于评判,而是出示33、156、789等数字让学生验证是否是3的倍数,经过验证得出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正在学生欣喜之时,教师提问:“那同学们再验证一下这几个数:43、56、239,看看它们是不是3的倍数?”结果学生一算都不是3的倍数,教师:“刚才同学们得到的结论正确吗?3的倍数到底有么特征呢?”这个问题质量就很高,它引起了学生认知冲突,促使他们要另辟路径,放弃“看个位上的数”来判断的思路,从而促进学生更有质量地思考,进而得到3的倍数的特征.
问题的量就是指恰到好处的掌握提问的频率,问题的数量适当,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教学中不能提问不断,否则学生将无法冷静有效地思考. 因此每一个提问后,教师都要有一定的停顿时间,以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对问题考虑得全面周到.
3. 问题要有渐进性
逻辑是数学的生命,没有逻辑就没有数学. 提问作为一种数学的教与学的方法,也应具有严密的逻辑. 因此,教师所提的问题应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环环相扣. 如在教学“通分”一课时,可设计如下的问题让学生思考:① 怎样比较同分数的大小? ② ■和■能直接比较大小吗?为什么?③ 怎样才能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④ 什么是通分,通分时应先求什么,然后怎么办,根据是什么?学生通过对这些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问题思考解决,学生不仅了解了通分的意义,掌握了通分的方法,而且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潜移默化的培养.
二、用好提问的策略
1. 优化氛围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过,在人的所有情绪中,最强烈的莫过于渴望被人重视. 要有强烈的学生主体意识,“问”为“学”服务,学生回答欠佳时,教师要以宽容的心态体谅他们,启迪他们,引导学生更深入、更细致地思考,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回答心理,形成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 同时要改变观念,提出问题并不仅只是为了获取正确答案,提问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引导、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从而获得新的发展. 因此,教师要创设学生思考问题的环境,让学生没有害怕回答错误而被批评或嘲笑的心理压力,而是放松心灵,却紧张于思考问题之中.
2. 学会等待
研究表明,教师提出问题后和学生回答后,进行等待,学生在回答问题中,就会发生一些重大的变化,一是学生会作出更长的回答,他们的答案容量会随着回答问题时间的增加而有所增加;二是会有更多的学生自愿回答问题,一些后进生参与回答问题的次数会增加,三是学生回答会更有针对性,创造性和评价性,并且学生会出示更多的论据,会提出更多的说明;四是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的现象有所减少;五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成就感明显增强.
老师在课堂提问中要学会使用等待这种技巧. 一是老师在提出问题后,被提问的学生答不上来时,不要重复问题或指定别的学生来回答,而是等待3~5秒钟,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时间;二是学生回答问题后,老师也等待3~5秒时间,再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或再提出另外的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来详细说明、斟酌、补充或者修改他们的回答,从而使他们的回答更加系统、完善.
3. 把握时机
学生在思考的进程中,必然会遇到困难,遇到困难之后,教师要进行引导点拨,促进学生能有效深入思考. 但在点拨时机上却是有讲究的,如果学生一遇到困难,教师就进行引导点拨,学生思维虽然得以顺利地进行,但思维的含量便大大降低,失去了提问的意义. 学生在思考遇到困难之后,教师不要急于给出提示或答案,而要让学生独立思考一段时间后,还没有办法解决,学生的思维处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愤悱的状态,这时教师通过提问进行引导或点拨就是最好的时机,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4. 面向全体
课堂提问要以学生为本,兼顾全体学生,所谓深者得之深,浅者得之浅,均有所获. 课堂提问的设计一般以学习成绩中等学生思维水平为基点,兼顾优、差生. 例如:对优生提出一定难度的问题,如理解性的、发散性的、综合性的等;对中等生则以一般性问题为主,以帮助他们掌握、巩固知识,提高学趣,培养良好的思维情绪;而对后进生,则以一些浅显的问题为主,如简单的判断的、叙述性的、比较直观的问题为主,并设法启发他们思考,使他们在成功中勃发思考的激情. 总之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课堂的学习之中,都有思考与发表见解的机会.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 一节课中基本上是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这样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的. 而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有效教学从有效提问开始. 为此,我们要围绕提问进行深入的研究,让提问更有质量,促进学生有效深入的思考,成为点燃学生思维的火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