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走进小学语文课堂,让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合理运用多媒体对文字、图像、声音以及动画、影视等进行综合处理,达到了声、图、文并茂的情景教学效果;通过对时间、空间的多维创新,使抽象深奥的问题直观形象化。不但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乐学落到实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我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更重视多媒体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技术的作用,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活力。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化枯为趣
1.激发学习兴趣。在识字教学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的童话情境,把新授生字变成一个个生动的字宝宝,告诉学生,这些字宝宝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如果你能根据房间的门牌号码(即生字的读音)帮它找到家,你就能与这个字宝宝成为好朋友,字宝宝就会对你笑一笑。生动的情境,优美的音乐,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欲望,为快乐识字打下良好的基础。
2.突破重点、难点。在拼音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动画效果,突出教学的重点。例如,在比较平翘舌的声母z-zh的发音时,我们设计了让“zh”的h闪动或者变色,并提醒学生拼读时注意翘舌,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如jq x和u相拼的规则,除了借助儿歌帮助记忆外,还设计成动画??u戴了一顶帽子,帽子上有缀两点,看到j q x走过来,他就脱帽敬礼。学生看了觉得十分有趣,在笑声中,他们就牢牢地记住了这一规则。
3.强化读写训练。在课文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模仿录音朗读,强化朗读能力;在指导背诵时,第一遍,可播放课文录像,配以轻声的录音;第二遍,录音没有了,在画面旁有重点词的提示,学生随着画面的变换轻声复述课文;第三遍,学生依据画面展示的内容轻声背诵。采用这样的方法,学生记得牢,背得快又准。在写字训练时,由演示多媒体课件代替教师的讲写,学生的学习效果要好得多。在蓝天白云的底幕上,田字格显得格外显眼,一支漂亮的笔为同学们范写着生字,甜美的解说伴着轻柔的音乐,让学生一下子就爱上了写字,写出来的作业比平时漂亮了许多。
二、利用多媒体突破重点,化难为易
多媒体教学以图形和动画为主要手段,同时可将图形由静变动,由小变大或由大变小,由快变慢或可变快。通过观察,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不仅可以接受到大量的教学信息,而且能获得浅显明快的感受。画面生动,图、声、文配合,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使注意力更集中,因而提高课堂效率。
三、利用多媒体,发展语言思维
多媒体使语文课堂教学得到了延伸和发展。先进的视听手段的运用,不但有利于记忆的巩固,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的提高,而且有利于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新问题能力的培养,促进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任何形象都需要用语言加以说明。语言和思维紧密联系,是一个整体。借助电教手段,在发展语言和思维的统一轨道上下工夫,能收到显著成效。例如教学一节语言综合训练课——《跟秋姑娘旅游》。教学中假设“秋姑娘”带领学生来到了丰收的果园。“秋姑娘”要求学生欣赏一篇一百多字的短文——《秋天的果园》:秋天,果子熟了。阳光下,那熟透了的柿子像一盏盏灯笼挂在枝头,红彤彤的枣像一颗颗玛瑙似的逗人喜受。满树的苹果像一张张孩子的笑脸。葡萄架下,成串的葡萄有红的、白的、绿的、紫的……闪着迷人的光彩。多么美好啊,秋天的果园!一阵凉风吹来,树枝摇晃,果儿点头,散发出甜甜的香味。教学中,视听结合,图声同步,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在生动形象的表象基础上积极进行。
四、利用多媒体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可无限延伸学生的各种感官,扩展感受时间、空间领域,从而向他们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典型的媒体经验和感性材料。如教学《北京》一课,这堂课内容丰富,涉及北京的各个方面,在课外,老师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搜集各种图片资料。而今,只要轻松地点击鼠标,在网上进行资源导航,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向学生进行视频展示就行了。不仅画面生动形象,还大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节省了许多时间。
五、巧妙借助网络,培养学生能力
1.实践能力。在教学制作校园贺岁卡的时候,教师通过电脑网络展示联系背景画所写的寄语,引导学生欣赏、讨论,从中悟出写寄语的要点。学生在电脑上独立选择画面,撰写寄语,将作品在电脑中进行展示,实现语文课和电脑课的综合。在综合活动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2.信息处理能力。语文教师应该多设计一些开放的,需要学生主动去探究、收集、整理、获取信息,并综合运用这些信息进行创新的研究性学习的作业。例如:要学生制作电脑小报,在出版的过程中,学生要寻找大量资料,要进行筛选、排版、打字等,整个过程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选择信息、审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等能力。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海底世界》等课文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写一篇《漫游海底世界》的文章,让学生上网收集有关海底世界的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发散思维能力。在教学《黄山奇石》中,学生仅仅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黄山的奇美是不够的。我们把黄山的视频资料和其他相关内容以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的形式按一定的链接方式制作成课堂教学网页。课上,学生通过“视频点播”看到了黄山的怪石嶙峋、危峰突兀,形象地理解了文中的抽象词句,并在网上看到黄山不同形状的图片和文字信息,更加深了对它的认识。
4.创新能力。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在屏幕上展示了几个问题:地球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影响有哪些?我们该如何保护地球?显然,这是知识与思维并行的拓展型的探究性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校园网中下载查找到相关资料,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做一些修正或补充。课堂上,学生们畅所欲言展开讨论,教师适时点拔、评价。于是一个个闪耀着创新火花的答案诞生了。通过网上的查阅、交流和相互间的思维碰撞,点亮了学生智慧的火花。
总之,多媒体引入到基础教育势在必行。合理、充分地设计、开发利用多媒体资源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只有把握住教育的时代脉搏地有机的结合语文教学的特征,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地落到实处。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化枯为趣
1.激发学习兴趣。在识字教学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的童话情境,把新授生字变成一个个生动的字宝宝,告诉学生,这些字宝宝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如果你能根据房间的门牌号码(即生字的读音)帮它找到家,你就能与这个字宝宝成为好朋友,字宝宝就会对你笑一笑。生动的情境,优美的音乐,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欲望,为快乐识字打下良好的基础。
2.突破重点、难点。在拼音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动画效果,突出教学的重点。例如,在比较平翘舌的声母z-zh的发音时,我们设计了让“zh”的h闪动或者变色,并提醒学生拼读时注意翘舌,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如jq x和u相拼的规则,除了借助儿歌帮助记忆外,还设计成动画??u戴了一顶帽子,帽子上有缀两点,看到j q x走过来,他就脱帽敬礼。学生看了觉得十分有趣,在笑声中,他们就牢牢地记住了这一规则。
3.强化读写训练。在课文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模仿录音朗读,强化朗读能力;在指导背诵时,第一遍,可播放课文录像,配以轻声的录音;第二遍,录音没有了,在画面旁有重点词的提示,学生随着画面的变换轻声复述课文;第三遍,学生依据画面展示的内容轻声背诵。采用这样的方法,学生记得牢,背得快又准。在写字训练时,由演示多媒体课件代替教师的讲写,学生的学习效果要好得多。在蓝天白云的底幕上,田字格显得格外显眼,一支漂亮的笔为同学们范写着生字,甜美的解说伴着轻柔的音乐,让学生一下子就爱上了写字,写出来的作业比平时漂亮了许多。
二、利用多媒体突破重点,化难为易
多媒体教学以图形和动画为主要手段,同时可将图形由静变动,由小变大或由大变小,由快变慢或可变快。通过观察,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不仅可以接受到大量的教学信息,而且能获得浅显明快的感受。画面生动,图、声、文配合,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使注意力更集中,因而提高课堂效率。
三、利用多媒体,发展语言思维
多媒体使语文课堂教学得到了延伸和发展。先进的视听手段的运用,不但有利于记忆的巩固,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的提高,而且有利于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新问题能力的培养,促进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任何形象都需要用语言加以说明。语言和思维紧密联系,是一个整体。借助电教手段,在发展语言和思维的统一轨道上下工夫,能收到显著成效。例如教学一节语言综合训练课——《跟秋姑娘旅游》。教学中假设“秋姑娘”带领学生来到了丰收的果园。“秋姑娘”要求学生欣赏一篇一百多字的短文——《秋天的果园》:秋天,果子熟了。阳光下,那熟透了的柿子像一盏盏灯笼挂在枝头,红彤彤的枣像一颗颗玛瑙似的逗人喜受。满树的苹果像一张张孩子的笑脸。葡萄架下,成串的葡萄有红的、白的、绿的、紫的……闪着迷人的光彩。多么美好啊,秋天的果园!一阵凉风吹来,树枝摇晃,果儿点头,散发出甜甜的香味。教学中,视听结合,图声同步,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在生动形象的表象基础上积极进行。
四、利用多媒体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可无限延伸学生的各种感官,扩展感受时间、空间领域,从而向他们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典型的媒体经验和感性材料。如教学《北京》一课,这堂课内容丰富,涉及北京的各个方面,在课外,老师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搜集各种图片资料。而今,只要轻松地点击鼠标,在网上进行资源导航,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向学生进行视频展示就行了。不仅画面生动形象,还大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节省了许多时间。
五、巧妙借助网络,培养学生能力
1.实践能力。在教学制作校园贺岁卡的时候,教师通过电脑网络展示联系背景画所写的寄语,引导学生欣赏、讨论,从中悟出写寄语的要点。学生在电脑上独立选择画面,撰写寄语,将作品在电脑中进行展示,实现语文课和电脑课的综合。在综合活动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2.信息处理能力。语文教师应该多设计一些开放的,需要学生主动去探究、收集、整理、获取信息,并综合运用这些信息进行创新的研究性学习的作业。例如:要学生制作电脑小报,在出版的过程中,学生要寻找大量资料,要进行筛选、排版、打字等,整个过程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选择信息、审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等能力。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海底世界》等课文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写一篇《漫游海底世界》的文章,让学生上网收集有关海底世界的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发散思维能力。在教学《黄山奇石》中,学生仅仅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黄山的奇美是不够的。我们把黄山的视频资料和其他相关内容以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的形式按一定的链接方式制作成课堂教学网页。课上,学生通过“视频点播”看到了黄山的怪石嶙峋、危峰突兀,形象地理解了文中的抽象词句,并在网上看到黄山不同形状的图片和文字信息,更加深了对它的认识。
4.创新能力。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在屏幕上展示了几个问题:地球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影响有哪些?我们该如何保护地球?显然,这是知识与思维并行的拓展型的探究性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校园网中下载查找到相关资料,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做一些修正或补充。课堂上,学生们畅所欲言展开讨论,教师适时点拔、评价。于是一个个闪耀着创新火花的答案诞生了。通过网上的查阅、交流和相互间的思维碰撞,点亮了学生智慧的火花。
总之,多媒体引入到基础教育势在必行。合理、充分地设计、开发利用多媒体资源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只有把握住教育的时代脉搏地有机的结合语文教学的特征,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地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