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焦虑
焦虑是指普遍的不安感和紧张感。每个人肯定都曾体验过焦虑感、不安感、自我怀疑感和紧张感。焦虑对学业的影响非常明显。最早研究这个问题的是耶斯基(Yerkes)和多德森(Dodson,1908)。从最早起的研究一直到最近的研究,我们都一直的认为,“焦虑与学校学习的每个方面都有消极联系”(Covington & Omelich, 1987, p.393)。焦虑既是学业失败的原因,也是学业失败的后果——学生们会因为学习焦虑而考试失败,而考试失败会更加加剧他们的焦虑。焦虑既是一种特质,也是一种状态。有些学生在各个场合都会感到焦虑(特质焦虑),而有些场合又尤为容易令人焦虑(状态焦虑)(Covington,1992; Zeidner,1998)。
常情况下,焦虑会在以下三个过程中干扰学习和考试表现:集中注意力、学习和考试。当学生学习新内容时,他们必须全神贯注;而高焦虑的学生会因为事先就感到担忧、紧张而分散了注意力。他们无法集中注意力,总是因为自己胸口的紧张感而分心,总是想:“我太紧张了,我无法学会这些内容!”从一开始,焦虑的学生就可能遗漏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因为他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自身的焦虑上(Cassagy & Johnson, 2002; Paulman & Kennelly, 1984)。
但问题并不是到此为止。即使他们能夠集中注意力,焦虑的学生在学习条理不够清晰或者难度偏大的内容时也会有困难,因为这些内容的学习需要依靠记忆力。不幸的是,学校里不多数学习内容都是这样的。仅仅教会他们如何放松地学习,并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因为他们的学习策略和技巧也需要提高(Naveh_Benjamin,1991)。
最后,焦虑的学生知道的往往比考试中所表现出来的要多。他们缺乏重要的应试技巧,他们已经学会的内容在考试中也会“失灵和遗忘”(Naveh Benjamin, McKeachie & Lin,1987)。
二、英语学习焦虑
将焦虑放置于外语学习这一具体的情况下,它就有其独特的特点,而这种由外语学习引起的学习焦虑。Horwitz等人对外语学习焦虑定义为:“外语学习焦虑与课堂语言学习有关,它是学习者在在外语课堂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独特而又复杂的自我认识、信念、情感及行为”。
Gardner and Maclntyre (1993)将外语学习焦虑定义为:“个体在需要运用外语时,却没有足够掌握的情况下的一种恐惧体验,这种恐惧会诋毁自我的认知,产生忧虑的情绪以及发生一些生理反应”。在1994年,两位学者又将外语学习焦虑定义为:“与二语习得(包括听说和学习)有着特殊联系的紧张感和恐惧感”。
Arnold等人(1999)将外语学习焦虑定义为:“个体由于不能达到自我设定的预期目标或不能克服困难障碍而形成的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
总之,外语学习焦虑就是在学习者在特定的外语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紧张、不安、恐惧等情绪,它是与外语学习任务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国内外外语学习焦虑的研究现状
在20世纪40年代,焦虑就成为了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中关注的焦点。而在早期,最显著的成果就是Sarason以及其研究团队编写出的“考试焦虑”量表,该量表的出现为后期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到了20世纪70年代,外语学习焦虑受到了更多的重视。许多研究者在这一时期对外语焦虑有着不同程度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外语学习焦虑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直到20世纪80年代,外语学习焦虑的研究取得了飞跃性的突破。1986年,Horwitz和他的团队首次对外语学习焦虑做出明确定义:“外语焦虑是指产生于外语学习过程和与课堂外语学习相关联的有关自我知觉、信念、感情和行为的独特的综合体。”Gardner和MacIntyre则认为,外语学习焦虑是“与二语习得有着特殊关系的紧张和畏惧的感觉”。同年,Horwitz和他的团队又设计出了外语课堂焦虑量表(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 Scale),简称FLCAS。这一量表的制定标志着外语学习焦虑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而后几年,通过对这一量表的反复试验,表明了这一量表具有很高的信度、效度和一致性,这也意味着外语学习焦虑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成熟的阶段。通过大量的研究表明,外语学习焦虑和外语成绩起着负相关的关系。除了外语学习焦虑会影响学习者整体的学习状况,研究者们还将研究细化,将外语学习焦虑对外语学习中听、说、读、写等部分的影响做了不同的研究。
国外的研究涉及面广、时间长、研究很多,但是国内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却不多。而且,大部分的国内研究者都是在对外国研究理论的介绍或者对于外国研究可信度的确认。国内的外语学习焦虑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从刚开始直到2010年期间,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着眼于谈论英语学习焦虑对语言学习的影响。从2010年至今,研究者们研究的对象不断扩大,从小学到大学甚至研究生阶段都有所研究。同时,针对同一个教育层次的学生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也有进一步的扩大,如学习焦虑与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相关性研究。学习焦虑与学习成绩、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之间的关系。学习焦虑对外语学习中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影响。学习焦虑与任务型学习、合作学习的关系。新的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外语学习焦虑研究等等。
随着国内研究的快速发展,还需要研究者们在研究影响的基础之上对该领域的最新策略做出相关介绍的研究。而且,现有的研究大多数属于实证研究,还需要更多深入了解。所以,本文将运用英语情景剧的方法对弱势学校中的学困生的外语学习焦虑做相关的研究。
四、总结
纵观学习焦虑之间的研究发现,学习焦虑这一情绪的引起是由课堂、考试、人际交往等具体事件的诱发,并且学生在具体科目的焦虑反应大部分处于可控的中等范围内。但也不可否认少数学生的学习焦虑水平超出了正常的可接受范围,从而慢慢演变成一种病态焦虑。而具体表现在某一学科就是在考试前学生容易出现食欲不振、胸闷、出汗、失眠多梦、烦躁不安等状态。而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提问或者批评会加剧学生的焦虑现象,从而导致学生在上某一某节课就会出现高度紧张、恐惧、烦躁不安等现象,甚至就是在生活中遇见某一节课的老师也会出现紧张、恐惧、说不出话的现象。而学生之间的相互比拼或者在公共场合下,学生也容易出现焦虑现象,从而使学生发挥失常,更加紧张。
作者简介:张泓玥(1989.2-),女,汉族,江苏省南京大学附属中学,一级教师。
焦虑是指普遍的不安感和紧张感。每个人肯定都曾体验过焦虑感、不安感、自我怀疑感和紧张感。焦虑对学业的影响非常明显。最早研究这个问题的是耶斯基(Yerkes)和多德森(Dodson,1908)。从最早起的研究一直到最近的研究,我们都一直的认为,“焦虑与学校学习的每个方面都有消极联系”(Covington & Omelich, 1987, p.393)。焦虑既是学业失败的原因,也是学业失败的后果——学生们会因为学习焦虑而考试失败,而考试失败会更加加剧他们的焦虑。焦虑既是一种特质,也是一种状态。有些学生在各个场合都会感到焦虑(特质焦虑),而有些场合又尤为容易令人焦虑(状态焦虑)(Covington,1992; Zeidner,1998)。
常情况下,焦虑会在以下三个过程中干扰学习和考试表现:集中注意力、学习和考试。当学生学习新内容时,他们必须全神贯注;而高焦虑的学生会因为事先就感到担忧、紧张而分散了注意力。他们无法集中注意力,总是因为自己胸口的紧张感而分心,总是想:“我太紧张了,我无法学会这些内容!”从一开始,焦虑的学生就可能遗漏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因为他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自身的焦虑上(Cassagy & Johnson, 2002; Paulman & Kennelly, 1984)。
但问题并不是到此为止。即使他们能夠集中注意力,焦虑的学生在学习条理不够清晰或者难度偏大的内容时也会有困难,因为这些内容的学习需要依靠记忆力。不幸的是,学校里不多数学习内容都是这样的。仅仅教会他们如何放松地学习,并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因为他们的学习策略和技巧也需要提高(Naveh_Benjamin,1991)。
最后,焦虑的学生知道的往往比考试中所表现出来的要多。他们缺乏重要的应试技巧,他们已经学会的内容在考试中也会“失灵和遗忘”(Naveh Benjamin, McKeachie & Lin,1987)。
二、英语学习焦虑
将焦虑放置于外语学习这一具体的情况下,它就有其独特的特点,而这种由外语学习引起的学习焦虑。Horwitz等人对外语学习焦虑定义为:“外语学习焦虑与课堂语言学习有关,它是学习者在在外语课堂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独特而又复杂的自我认识、信念、情感及行为”。
Gardner and Maclntyre (1993)将外语学习焦虑定义为:“个体在需要运用外语时,却没有足够掌握的情况下的一种恐惧体验,这种恐惧会诋毁自我的认知,产生忧虑的情绪以及发生一些生理反应”。在1994年,两位学者又将外语学习焦虑定义为:“与二语习得(包括听说和学习)有着特殊联系的紧张感和恐惧感”。
Arnold等人(1999)将外语学习焦虑定义为:“个体由于不能达到自我设定的预期目标或不能克服困难障碍而形成的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
总之,外语学习焦虑就是在学习者在特定的外语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紧张、不安、恐惧等情绪,它是与外语学习任务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国内外外语学习焦虑的研究现状
在20世纪40年代,焦虑就成为了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中关注的焦点。而在早期,最显著的成果就是Sarason以及其研究团队编写出的“考试焦虑”量表,该量表的出现为后期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到了20世纪70年代,外语学习焦虑受到了更多的重视。许多研究者在这一时期对外语焦虑有着不同程度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外语学习焦虑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直到20世纪80年代,外语学习焦虑的研究取得了飞跃性的突破。1986年,Horwitz和他的团队首次对外语学习焦虑做出明确定义:“外语焦虑是指产生于外语学习过程和与课堂外语学习相关联的有关自我知觉、信念、感情和行为的独特的综合体。”Gardner和MacIntyre则认为,外语学习焦虑是“与二语习得有着特殊关系的紧张和畏惧的感觉”。同年,Horwitz和他的团队又设计出了外语课堂焦虑量表(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 Scale),简称FLCAS。这一量表的制定标志着外语学习焦虑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而后几年,通过对这一量表的反复试验,表明了这一量表具有很高的信度、效度和一致性,这也意味着外语学习焦虑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成熟的阶段。通过大量的研究表明,外语学习焦虑和外语成绩起着负相关的关系。除了外语学习焦虑会影响学习者整体的学习状况,研究者们还将研究细化,将外语学习焦虑对外语学习中听、说、读、写等部分的影响做了不同的研究。
国外的研究涉及面广、时间长、研究很多,但是国内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却不多。而且,大部分的国内研究者都是在对外国研究理论的介绍或者对于外国研究可信度的确认。国内的外语学习焦虑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从刚开始直到2010年期间,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着眼于谈论英语学习焦虑对语言学习的影响。从2010年至今,研究者们研究的对象不断扩大,从小学到大学甚至研究生阶段都有所研究。同时,针对同一个教育层次的学生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也有进一步的扩大,如学习焦虑与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相关性研究。学习焦虑与学习成绩、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之间的关系。学习焦虑对外语学习中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影响。学习焦虑与任务型学习、合作学习的关系。新的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外语学习焦虑研究等等。
随着国内研究的快速发展,还需要研究者们在研究影响的基础之上对该领域的最新策略做出相关介绍的研究。而且,现有的研究大多数属于实证研究,还需要更多深入了解。所以,本文将运用英语情景剧的方法对弱势学校中的学困生的外语学习焦虑做相关的研究。
四、总结
纵观学习焦虑之间的研究发现,学习焦虑这一情绪的引起是由课堂、考试、人际交往等具体事件的诱发,并且学生在具体科目的焦虑反应大部分处于可控的中等范围内。但也不可否认少数学生的学习焦虑水平超出了正常的可接受范围,从而慢慢演变成一种病态焦虑。而具体表现在某一学科就是在考试前学生容易出现食欲不振、胸闷、出汗、失眠多梦、烦躁不安等状态。而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提问或者批评会加剧学生的焦虑现象,从而导致学生在上某一某节课就会出现高度紧张、恐惧、烦躁不安等现象,甚至就是在生活中遇见某一节课的老师也会出现紧张、恐惧、说不出话的现象。而学生之间的相互比拼或者在公共场合下,学生也容易出现焦虑现象,从而使学生发挥失常,更加紧张。
作者简介:张泓玥(1989.2-),女,汉族,江苏省南京大学附属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