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层社区管理事务纷繁负责,在基层警力资源紧张的情况之下,智慧警务的建设与推进为基层社区民警日常工作带来了高效便捷的工作平台,智慧警务的建设能够有效提升我国基层社区管理水平、创新管理模式。但是经过多重探索,目前智慧警务在建设中存在信息整合难度较大、职能定位不合理,以及缺乏配套法律法规等突出问题。结合实践需要与实践环境,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从细化信息分流与研判方式、利用数据流动发挥人力主觀优势,以及推进立法保障等措施予以完善,以更好提升基层社区管理水平,探索出切实可行的高效路径。
关键词:智慧警务;社区管理;社区警务
长久以来我国社会治理的重点都在基层,基层的管理离不开城市社区以及农村村委。如果能够针对基层治理最小单元予以直接整合优化,将会大力提升我国社会的治理水平与治理能力。而目前我国公安工作在“智慧警务”上的探索已经初步成形,在实践运用中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为此,本文以城市社区为研究单元,试图从智慧警务角度着手,根据实践现状探索出优化我国社区管理模式的新路径。
一、智慧警务建设意义
科技的进步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同时也给国家公共管理工作带来了助益。许多发源于民间的信息技术也正在不断被运用到政府公共管理之中,例如当下已经普及与成熟的政府部门微博端、微信端,无论是在日常行政管理,还是在联系群众方面,都起到了实质性的促进作用。同样,基于智能化、信息化理念和技术发展而来的智慧警务,也是顺应我国现代化治理体系与能力要求而诞生,它基于对信息的云采集、云计算、云共享等智能化研判渠道,提高信息的利用率,通过强大的信息联结公安工作各个板块,使其高效、协同完成工作目标,不仅大力提升了社区警务基层社区治理工作中的效率,同时能够节约警力资源,使其投入到优化群众服务工作之中。
二、基层社区管理中智慧警务建设存在的不足
(一)平台之间互相阻隔,碎片化信息整合难度较大
智慧社区的建设旨在将公安工作建立在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之上,进而能够尽可能对于社区管理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也能够更为科学地为上级各项决策和部署提供信息支撑。但是长久以来公安工作各个职能部门之间信息彼此无法互联互通以及共享,例如常见的社区警务工作所涉及到的人口管理各项信息常在警综平台,与治安民警日常所使用的接处警平台之间无法连通,便直接加大了前期民警在对于案件的侦查阶段的时间成本与人力成本,信息之间的壁垒为智慧警务建设的信息整合带来了挑战,但是只有当这些平台之间数据的隔离状态被真正打破,才能够实现智慧警务的完整建设,也才能够最大程度发挥智慧警务的各项优势,真正解放警力,提升效率。
(二)智慧警务定位不精准,基层警力配置不合理
作为社区管理的核心之一,社区民警分担着极为重要的社区管理工作,承担着人口管理、治安管理、安全防范以及日常的群众服务等各项工作。这些工作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存在着一定重复劳动现象,即同样的信息需要在不同的信息平台进行登记和传输。此种情形之下则明显突出了社区警力配置的不合理。即便是在智慧警务的建设和完善支持之下,这些工作大部分内容都需要民警通过实地的走访才能够完成。但实际工作中,部分决策者认为通过智慧警务建设,便能够实现基层警力大力解放。这实际是本末倒置的看法,公共管理不能够以科技为主导,尤其是以社区为单元的基层管理,群众工作多而复杂,需要民警深入群众加以了解和沟通,数据以及信息只是辅助和参考。
(三)智慧警务有关法律机制仍是空白,亟待完善
归根到底智慧警务属于基于一项新的科学技术之上的管理模式,科学技术的趋势之下,管理模式的转变势必会带来权利义务以及权责配置的重新布局,尤其是智慧警务涉及到的要素众多,信息庞大。在社区民警将来的职能与权限配置方面,需要有关公法赋予权限,并且明确责任;是公民的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由于信息的高度集中于整合,则存在着非法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可能性。为此,有必要借助立法,在智慧警务推行的过程中进行规范上的思考与重构,才能够使智慧警务在法定框架之下协助社区民警高效开展日常工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
三、推进智慧警务建设,优化基层社区管理模式策略研究
(一)细化信息分流与研判方式
信息整合之前需要对于各项信息予以界定与分类,同时信息收集的渠道也需要根据信息的类别予以划分。而在信息的保存与应用层面,则需要关注在统一的平台之下,借助信息的分流和分级管理,针对不同信息施以研判方式。同时设置不同人员的信息获取权限,出现职能的错位或者有关信息处理的空白。与此同时,除了在信息平台的构建方面,在公安机关内部的工作机制和信息传递方面,也需要开展适度的配套改革措施,推动信息的共享,提高利用率。
(二)切实利用数据流动来发挥人力主观优势
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基层社区是城市的最小治理单元,也是我国治理能力提升的最终落脚之处。智慧警务主要在于辅助社区管理中的信息资源整合,为社区管理提供具有较高准确性和科学性的管理决策依据,人力资源则重点在群众服务工作、社区沟通工作等方面。优化社区管理模式离需要理清智慧警务与传统警力之间的职能定位与工作分工,在此前提之下合理布局,精准施策。
(三)完善顶层设计,推进立法保障
根据智慧警务所涉管理内容,需要分别围绕实体法与程序法进行规制。首先,在程序法方面,依照信息的传输逻辑,具体需要包括数据的收集渠道、算法模式、处理模式,以及监管机制,这一过程中需要建立可追溯机制,将责任能够细化、明确、具体,并形成档案。其次,在实体法方面,需要与即将出台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相配套,着重解决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权的配置,以实现智慧警务信息的来源合法化。同样在信息的使用和处理方面,也需要明确的实体法赋予明确的权限,并辅以有效的监督与考核机制,使得公民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参考文献:
[1]韩春梅,邱文康,杨宏基.人工智能技术嵌入智慧警务的潜在风险与规避[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20.
[2]赫广平.智慧警务的法律机制研究[J].人民论坛,2020.
[3]姜维岚.智慧公安背景下社区警务协同治理模式研究[J].上海公安学院学报,2020.
关键词:智慧警务;社区管理;社区警务
长久以来我国社会治理的重点都在基层,基层的管理离不开城市社区以及农村村委。如果能够针对基层治理最小单元予以直接整合优化,将会大力提升我国社会的治理水平与治理能力。而目前我国公安工作在“智慧警务”上的探索已经初步成形,在实践运用中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为此,本文以城市社区为研究单元,试图从智慧警务角度着手,根据实践现状探索出优化我国社区管理模式的新路径。
一、智慧警务建设意义
科技的进步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同时也给国家公共管理工作带来了助益。许多发源于民间的信息技术也正在不断被运用到政府公共管理之中,例如当下已经普及与成熟的政府部门微博端、微信端,无论是在日常行政管理,还是在联系群众方面,都起到了实质性的促进作用。同样,基于智能化、信息化理念和技术发展而来的智慧警务,也是顺应我国现代化治理体系与能力要求而诞生,它基于对信息的云采集、云计算、云共享等智能化研判渠道,提高信息的利用率,通过强大的信息联结公安工作各个板块,使其高效、协同完成工作目标,不仅大力提升了社区警务基层社区治理工作中的效率,同时能够节约警力资源,使其投入到优化群众服务工作之中。
二、基层社区管理中智慧警务建设存在的不足
(一)平台之间互相阻隔,碎片化信息整合难度较大
智慧社区的建设旨在将公安工作建立在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之上,进而能够尽可能对于社区管理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也能够更为科学地为上级各项决策和部署提供信息支撑。但是长久以来公安工作各个职能部门之间信息彼此无法互联互通以及共享,例如常见的社区警务工作所涉及到的人口管理各项信息常在警综平台,与治安民警日常所使用的接处警平台之间无法连通,便直接加大了前期民警在对于案件的侦查阶段的时间成本与人力成本,信息之间的壁垒为智慧警务建设的信息整合带来了挑战,但是只有当这些平台之间数据的隔离状态被真正打破,才能够实现智慧警务的完整建设,也才能够最大程度发挥智慧警务的各项优势,真正解放警力,提升效率。
(二)智慧警务定位不精准,基层警力配置不合理
作为社区管理的核心之一,社区民警分担着极为重要的社区管理工作,承担着人口管理、治安管理、安全防范以及日常的群众服务等各项工作。这些工作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存在着一定重复劳动现象,即同样的信息需要在不同的信息平台进行登记和传输。此种情形之下则明显突出了社区警力配置的不合理。即便是在智慧警务的建设和完善支持之下,这些工作大部分内容都需要民警通过实地的走访才能够完成。但实际工作中,部分决策者认为通过智慧警务建设,便能够实现基层警力大力解放。这实际是本末倒置的看法,公共管理不能够以科技为主导,尤其是以社区为单元的基层管理,群众工作多而复杂,需要民警深入群众加以了解和沟通,数据以及信息只是辅助和参考。
(三)智慧警务有关法律机制仍是空白,亟待完善
归根到底智慧警务属于基于一项新的科学技术之上的管理模式,科学技术的趋势之下,管理模式的转变势必会带来权利义务以及权责配置的重新布局,尤其是智慧警务涉及到的要素众多,信息庞大。在社区民警将来的职能与权限配置方面,需要有关公法赋予权限,并且明确责任;是公民的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由于信息的高度集中于整合,则存在着非法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可能性。为此,有必要借助立法,在智慧警务推行的过程中进行规范上的思考与重构,才能够使智慧警务在法定框架之下协助社区民警高效开展日常工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
三、推进智慧警务建设,优化基层社区管理模式策略研究
(一)细化信息分流与研判方式
信息整合之前需要对于各项信息予以界定与分类,同时信息收集的渠道也需要根据信息的类别予以划分。而在信息的保存与应用层面,则需要关注在统一的平台之下,借助信息的分流和分级管理,针对不同信息施以研判方式。同时设置不同人员的信息获取权限,出现职能的错位或者有关信息处理的空白。与此同时,除了在信息平台的构建方面,在公安机关内部的工作机制和信息传递方面,也需要开展适度的配套改革措施,推动信息的共享,提高利用率。
(二)切实利用数据流动来发挥人力主观优势
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基层社区是城市的最小治理单元,也是我国治理能力提升的最终落脚之处。智慧警务主要在于辅助社区管理中的信息资源整合,为社区管理提供具有较高准确性和科学性的管理决策依据,人力资源则重点在群众服务工作、社区沟通工作等方面。优化社区管理模式离需要理清智慧警务与传统警力之间的职能定位与工作分工,在此前提之下合理布局,精准施策。
(三)完善顶层设计,推进立法保障
根据智慧警务所涉管理内容,需要分别围绕实体法与程序法进行规制。首先,在程序法方面,依照信息的传输逻辑,具体需要包括数据的收集渠道、算法模式、处理模式,以及监管机制,这一过程中需要建立可追溯机制,将责任能够细化、明确、具体,并形成档案。其次,在实体法方面,需要与即将出台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相配套,着重解决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权的配置,以实现智慧警务信息的来源合法化。同样在信息的使用和处理方面,也需要明确的实体法赋予明确的权限,并辅以有效的监督与考核机制,使得公民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参考文献:
[1]韩春梅,邱文康,杨宏基.人工智能技术嵌入智慧警务的潜在风险与规避[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20.
[2]赫广平.智慧警务的法律机制研究[J].人民论坛,2020.
[3]姜维岚.智慧公安背景下社区警务协同治理模式研究[J].上海公安学院学报,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