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的进步和新课改的推行都要求反思能力的不断提高.因此,反思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将数学教学与反思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注意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本文主要探讨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反思能力
在新课程背景下,素质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取得一定成效.高中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就高中数学而言,由于数学知识点本身就较为抽象、繁杂,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让他们避免出现一个错误多次犯,反反复复“炒陈饭”的尴尬局面,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
一、反思能力的实质及其现实价值
反思能力就是通过反复思考对于原本初步掌握的事物本质进行深入剖析、重新认知的能力.反思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求学生涯乃至于整个人生的发展都有重要价值.通过反思,学生能够进一步夯实自身的基础,还能够对初步认知的本质进行分析、评估、总结等,实现举一反三.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具备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而高中数学更把这两大特征体现得淋漓尽致.这就要求学生在实际认知的过程中要根据所学内容不断转换自身的思维模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掌握对应的数学知识.“吾日三省吾身”.针对高中数学的学科特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身的数学知识体系进行不断反思与总结,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另外,通過反思,能够避免学生再次犯同样的错误,还能够让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性更加完备.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目前国内高中数学反思教育的阻碍
长久以来,大部分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理解只是停留在学科层面,尤其是学生,他们疲于应对紧张且严酷的高考,对于数学的理解不够深入,认为
掌握高中所学数学知识点过于困难,对其自身未来的发展并没有太大的现实价值.这不仅是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还表达出对自身数学能力难以提高的迫切诉求.总的来说,数学学科的学习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其思维的逻辑性,促使其能够理解各类抽象知识,提高其理解效率.虽然素质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高中数学教育仍然存在亟待教师解决的问题.
在新课程背景下,大部分教师已经初步具备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但是仍然有少部分教师还是坚持选择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占据主体位置,让学生以机械的方式进行学习,完全跟着教师的思维模式走.在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维被严重束缚,处理各类数学问题往往形成固定的模式,很难切实做到根据自身分析深入理解相应的数学知识点,更不用说对自身所犯错误及其思维体系中的漏洞进行反思弥补.这一教育模式下,学生往往在遇到类似的数学问题时能够很快地进行作答,但是一旦出现创新性题目,就会茫然失措.再不加以总结反思的话,所遗留下来的问题就会越积越多,最终即使想要弥补也为时晚矣.另外,还有部分教师走向了现代化教育的极端,一味批判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模式,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为学生提供自由交流的平台.这虽然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但是对数学学科的教育却是不利的.在这一极端教育理念之下,教师作为学生求学路上引航者的作用将会被削弱,再加上缺乏教师为主导的总结与评估,学生很难对数学知识点的重心加以把控,学习效率往往低下.对于一些认知水平不高且自制能力较弱的学生而言,还会严重制约数学反思教学的实际成效.
三、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的重要途径
结合当下制约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的主要问题,教师要对自身的教育理念加以不断完善,以辩证的角度将传统与现代的教育理念与模式进行有机整合,将反思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实际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之后进行不断反思,从而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入手点.
1.在备课过程中融入反思,为学生提供反思空间.对于数学学科的教育而言,备课无疑是存在一定难度的,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与多元化需求.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更是如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合理预设反思内容,在讲授新内容的过程中合理融入学生学过的知识,预先设计好能够引发学生进行反思的开放型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此外,教师要对重难点知识以及可能产生混淆的知识进行模块化分析,让学生能够以程序框图的方式在学习之后对知识点进行反思,促使其能够形成较为系统的反思思维体系.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不应该只是停留在课堂教学之中,而应该融入高中数学教育的每一个环节,确保学生能够以辩证的思维看待事物本质,促进其思维能力的提高.
2.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反思,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推导基础知识点,辅助学生对其自身的思维模式进行修正,确保学生能够充分把控知识点的重难点,进而促进学生的思维朝着精确化的方向发展.教师还要将课程知识与基本数学方法进行有机整合,让学生在思维之上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反思,对数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加以掌控.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对于自身犯过的错误以及可能犯错误的题目进行重新思索,对其中所应用的数学知识点及其所存在的逻辑性联系加以充分认定,确保学生的反思习惯能够从个别逐渐发展为绝大多数,再通过启发学生进行联想与想象,寻找数学知识间的本质关联,为其理解抽象知识点打下坚实基础.此外,教师要对学生的解题方法与思路进行总体评判,给予学生简化的思路,让学生能够从数学概念入手对习题中的模糊点加以明确,进而通过反思理解数学知识.
3.在数学交流中融入反思,使学生通过比较进行反思.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够让学生更加了解他人的想法与思维方式,有助于学生对自身思维能力与数学认知水平的合理定位,还能让他们借鉴同学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对自身的数学思维体系进行修正与完善.数学交流应该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后,才能避免其在交流与比较的过程中出现盲从的不良心理.通过与他人之间的对比,还能有效避免学生只是陷入寻找答案的死循环之中.在学生进行交流与比较之后,教师要对其交流效果进行充分认定,并且给出归纳性的总结,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为学生提供进行深入反思的素材,使学生充分了解各类思维方式的普遍价值,进而选择适宜于自身的学习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反思学习的实际成效.
总之,教师要将反思合理融入数学教学过程中,改善学生仅仅在课下单独进行思考的局限性,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提高反思教学的实际成效,避免学生陷入寻找答案的死循环之中,促进学生反思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陈兴.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J].高考(综合版),2015(07).
张高豪.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反思能力
在新课程背景下,素质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取得一定成效.高中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就高中数学而言,由于数学知识点本身就较为抽象、繁杂,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让他们避免出现一个错误多次犯,反反复复“炒陈饭”的尴尬局面,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
一、反思能力的实质及其现实价值
反思能力就是通过反复思考对于原本初步掌握的事物本质进行深入剖析、重新认知的能力.反思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求学生涯乃至于整个人生的发展都有重要价值.通过反思,学生能够进一步夯实自身的基础,还能够对初步认知的本质进行分析、评估、总结等,实现举一反三.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具备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而高中数学更把这两大特征体现得淋漓尽致.这就要求学生在实际认知的过程中要根据所学内容不断转换自身的思维模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掌握对应的数学知识.“吾日三省吾身”.针对高中数学的学科特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身的数学知识体系进行不断反思与总结,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另外,通過反思,能够避免学生再次犯同样的错误,还能够让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性更加完备.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目前国内高中数学反思教育的阻碍
长久以来,大部分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理解只是停留在学科层面,尤其是学生,他们疲于应对紧张且严酷的高考,对于数学的理解不够深入,认为
掌握高中所学数学知识点过于困难,对其自身未来的发展并没有太大的现实价值.这不仅是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还表达出对自身数学能力难以提高的迫切诉求.总的来说,数学学科的学习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其思维的逻辑性,促使其能够理解各类抽象知识,提高其理解效率.虽然素质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高中数学教育仍然存在亟待教师解决的问题.
在新课程背景下,大部分教师已经初步具备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但是仍然有少部分教师还是坚持选择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占据主体位置,让学生以机械的方式进行学习,完全跟着教师的思维模式走.在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维被严重束缚,处理各类数学问题往往形成固定的模式,很难切实做到根据自身分析深入理解相应的数学知识点,更不用说对自身所犯错误及其思维体系中的漏洞进行反思弥补.这一教育模式下,学生往往在遇到类似的数学问题时能够很快地进行作答,但是一旦出现创新性题目,就会茫然失措.再不加以总结反思的话,所遗留下来的问题就会越积越多,最终即使想要弥补也为时晚矣.另外,还有部分教师走向了现代化教育的极端,一味批判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模式,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为学生提供自由交流的平台.这虽然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但是对数学学科的教育却是不利的.在这一极端教育理念之下,教师作为学生求学路上引航者的作用将会被削弱,再加上缺乏教师为主导的总结与评估,学生很难对数学知识点的重心加以把控,学习效率往往低下.对于一些认知水平不高且自制能力较弱的学生而言,还会严重制约数学反思教学的实际成效.
三、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的重要途径
结合当下制约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的主要问题,教师要对自身的教育理念加以不断完善,以辩证的角度将传统与现代的教育理念与模式进行有机整合,将反思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实际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之后进行不断反思,从而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入手点.
1.在备课过程中融入反思,为学生提供反思空间.对于数学学科的教育而言,备课无疑是存在一定难度的,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与多元化需求.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更是如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合理预设反思内容,在讲授新内容的过程中合理融入学生学过的知识,预先设计好能够引发学生进行反思的开放型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此外,教师要对重难点知识以及可能产生混淆的知识进行模块化分析,让学生能够以程序框图的方式在学习之后对知识点进行反思,促使其能够形成较为系统的反思思维体系.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不应该只是停留在课堂教学之中,而应该融入高中数学教育的每一个环节,确保学生能够以辩证的思维看待事物本质,促进其思维能力的提高.
2.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反思,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推导基础知识点,辅助学生对其自身的思维模式进行修正,确保学生能够充分把控知识点的重难点,进而促进学生的思维朝着精确化的方向发展.教师还要将课程知识与基本数学方法进行有机整合,让学生在思维之上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反思,对数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加以掌控.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对于自身犯过的错误以及可能犯错误的题目进行重新思索,对其中所应用的数学知识点及其所存在的逻辑性联系加以充分认定,确保学生的反思习惯能够从个别逐渐发展为绝大多数,再通过启发学生进行联想与想象,寻找数学知识间的本质关联,为其理解抽象知识点打下坚实基础.此外,教师要对学生的解题方法与思路进行总体评判,给予学生简化的思路,让学生能够从数学概念入手对习题中的模糊点加以明确,进而通过反思理解数学知识.
3.在数学交流中融入反思,使学生通过比较进行反思.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够让学生更加了解他人的想法与思维方式,有助于学生对自身思维能力与数学认知水平的合理定位,还能让他们借鉴同学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对自身的数学思维体系进行修正与完善.数学交流应该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后,才能避免其在交流与比较的过程中出现盲从的不良心理.通过与他人之间的对比,还能有效避免学生只是陷入寻找答案的死循环之中.在学生进行交流与比较之后,教师要对其交流效果进行充分认定,并且给出归纳性的总结,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为学生提供进行深入反思的素材,使学生充分了解各类思维方式的普遍价值,进而选择适宜于自身的学习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反思学习的实际成效.
总之,教师要将反思合理融入数学教学过程中,改善学生仅仅在课下单独进行思考的局限性,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提高反思教学的实际成效,避免学生陷入寻找答案的死循环之中,促进学生反思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陈兴.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J].高考(综合版),2015(07).
张高豪.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