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的所有内容中,阅读教学耗时最多,费力最大,然而收效却最低,学生也最不感兴趣。原因何在?过分“功利”主义的阅读目的,过分繁琐的分析方法,过分支离破碎的阅读思路,都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如何降低“内耗”,增强实效?我认为:比较阅读法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方面有独到的作用,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稍微留意一下,我们不难发现:从教材编排特点来看,初高中语文教材都采取单元编排的形式,实际上是把在某一方面有着相似点(因而也就有了比较点)的几篇课文编成同一个单元。在初高中教材中,不少课后练习附录了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与高中课本配套的语文《读本》,也在提供某一种比较性。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三单元中,有一篇知识短文,专门介绍比较阅读法。比较阅读题也是最近几年高考、中考的一大命题热点。由此看来,语文教材编写者和各级考试命题者也都深谙比较之道,在教材的编写方面,在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方面,为比较阅读教学提供了许多便利和指引。
一、从比较思路来看比较阅读的方法
从比较思路来看,比较阅读教学可分为同向比较和异向比较。
所谓同向比较,就是沿着课文的走向,对两篇或两篇以上课文的结构特点和语言现象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比较,一则更好地把握课文立意谋篇、遣词造句的特点,二则认识文章表情达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同向比较是单元教学中常用的比较方式。同一单元的课文,尽管统摄于同一个知识序列,可是或者文体、或者构思、或者题材的差异依旧明显。在教学中,对单元内的课文进行对照比较,辨析某些内容相近、相似、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让学生真正把“选文”当作“凭借和例子”,不仅学会从几篇课文“异中求同”,归纳出某些共性,从比较中概括出规律性的知识,而且善于比较它们的“异”,由“同中辨异”,形成整体感知能力。
异向比较是对原文的某个方面或几个方面进行逆向或多角度思维的比较。这种思路的主要特点是教师有意改变原文的走向,选择原文立意谋篇、选材剪裁、修辞用句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增删或置换,然后再与原文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可以谬中见精,拙中见巧,比照出课文深刻的内涵和精当的文笔,极有利于增强学生知识的活化率和写作技能的内悟。常见的比较方式有:置换标题,与原标题进行比较。置换语序,与原文进行比较。删减句段,与原文进行比较。更换详略,与原文进行比较。更换词句、标点,与原文进行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改写、删减、变换等方法,让学生在对不同言语材料的比较中,鉴别表达上的优劣,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感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比较阅读最重要的是要选准比较点。相同文体阅读材料的比较,比较点可选在文体特征、单元知识要点上。大致地说,记叙文可选在线索、顺序、描写方法、表达方式上;散文可选在观察点、写景抒情方式、联想和想象上;小说可选在线索、描写方法、人物形象、语言风格上;说明文可选在说明顺序、方法、语言上;议论文可选在提出论点方式、论证结构上。不同文体阅读材料的比较,比较点可放在文体、题材、主题、线索、结构、表现方法、表达效果、人物形象、语言风格等要素的某一点或几点上。
当然,要真正提高比较阅读的质量,还需要在“精”字上下功夫。这里的“精”一指精选比较内容,给学生的“顿悟”或“发现”提供“物质基础”;二指精心设计训练过程,以简驭繁,相机诱导,帮助学生实现“顿悟”或“发现”。不能面面俱到,而要根据教材的重点和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集中精力,取其精华,突破一点,使学生深入理解,牢固掌握,这样,“一课一得”,日积月累,反而学到更多的东西。
二、从能力培养来看比较阅读的作用
1.加大信息容量,拓宽阅读层面
刘勰《文心雕龙》中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谈的正是博闻深思的道理。在比较阅读中,教师把教学的“视点”由篇内向篇外转移,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课堂上的信息流量就会加大,信息辐射与扩散的速度就会加快,课堂教学容量与密度也就相应加大了;它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量的知识信息,从而节约了课堂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比较阅读作为一种阅读方法,能有效“诱发”学生自主阅读的欲望,由“被动比较”到“主动辐射”,语文教学的“触须”也就自然而然地延伸到了课外。大量优秀作品的艺术魅力,无形中会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学生在比较阅读中能感受到收获的乐趣,而这种乐趣恰恰是他们课余能投入“自觉阅读”的动力所在,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也就获得了一个发展的契机。
2.完善认知结构,提高阅读素养。
PISA(即“国际学生评价项目”)对阅读素养作了如下界定:阅读素养是指学生为实现个人目标,发展个人知识和潜能及参与社会活动,而理解、运用和反思书面材料的能力。
要想真正具备“理解、运用和反思书面材料的能力”,需要有一个相应的“认知结构”在背后作支撑。但是,为了便于教学,教材编撰者总是把知识要点肢解,零碎地分布于教材之中,便于学生分步掌握。长此以往,学生所学到的只是一些零碎的知识点,很难系统化、网络化、规律化,而比较阅读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不是仅仅局限于对一篇课文的情节、人物、结构、语言等问题的反复分析,而是以学过的课文或课外读物为素材进行对照比较,抓住不同文章的某种相通之处或者同类文章的某些不同之处,变单篇课文教学为同类文章的教学,引导学生就课文中所涉及到的某些文化现象作更深层次的思考,学会欣赏社会生活中各类美的事物及其美的蕴涵,学生也才能跳出以往的思维模式,变单篇课文的学习为对同类文章、同类文化现象的联想、领悟,这样,一个个孤立混乱的知识点就会按照一定的思维方向,不断地填充进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使他们相互间不断地交换“物质和能量”,也不断地调整各自的位置,在外界条件的变化达到一定的“临界值”时,混沌无序状态的知识,就能转变成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呈有序状态的“网状”知识,学生的认识结构也就渐趋完善,学生的阅读能力才有质的飞跃。
3.促进知识迁移,培养创新能力
所谓文章学习迁移指导法,是根据心理学迁移理论构建的一种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认知策略和思维操作方法。文章学习迁移指导法在具体教学操作中分为以下三步:辐合求同助理解,发散求异促创新,辩证比较以择优。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这个“举一反三”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知识的迁移过程。如何在文章教学的广博内容中举好“一”?易海华老师认为:这里的“一”并不是单一、孤立的文章知识,而是一个个的文章知识板块,这是很有见地的。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运用辐合求同思维对知识进行不断总结、归纳,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加以分析、综合,概括出最基本的概念和系统的知识,得出规律,达到获得文章知识板块并促进理解的目的。“举一”后还要“反三”,不“反三”,思维的创造力就不能等到充分发挥。“反三”的过程就是发散求异促创新的过程,学生由感悟文章的类特点,转而探求每篇文章表情达意的“个性”特点,从不同艺术手法的比较中领悟创作技巧,从不同艺术风格的比较中感受作家的个性魅力,并在此基础上“清空”自己原有的错误认知,“刷新”阅读观念,逐步生发出自我对文章的较为科学的评价体系和独特感悟,形成“横看成岭侧成峰”式的变通性的思维品质,最终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4.养成比较习惯,提高复习效率
在学习新课文的时候,我们引导学生对多篇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寻找它们的共同点或不同点,这是一个积极探索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努力将“薄”书读“厚”的过程。而复习过程恰好相反,是要将“厚”书读“薄”,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复习任务,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比较阅读教学,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尤其是对高中综合复习阶段的语文教学,有着更大的作用。首先,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多次的比较阅读训练后,就可掌握比较阅读的方法,形成比较阅读的“惯性”(而利用惯性是提高效率的一个好办法),在以后的复习中,只要教师确定比较对象,提出比较要求,学生大都可以独立地进行比较,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其次,它可以以一篇带多篇,既见“树木”,也见“森林”,使语文复习系统化,解决语文复习头绪多、任务重的矛盾。再次,有着良好比较阅读习惯的学生,类比联想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认知结构趋于完善,知识体系层次较为分明,在复习过程中,他们从“信息库”中提取信息的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学生,因而阅读“解码”的能力也较其他学生强,复习的高效率也就显而易见了。最后,从阅读层次上来看,比较阅读教学虽然基于对文本的“读”和“解”,但重点却落在“悟”上,通过比较,悟出内涵,悟出自己的“哈姆雷特”,悟出适于自我的人生哲理和内在意义,而这一点,对写作教学是大有裨益的。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比较阅读把新旧知识、正反经验、纵横关系等沟通、组织起来,或同中探异,或异中索同,或求同比异,促使学生思维纵横捭阖、左右逢源,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又“吹尽黄沙始到金”;既“鸟瞰整体”,也“解剖麻雀”,努力促使学生养成多视角、全方位、立体式看问题的习惯,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改变阅读教学“耗时多,费力大,效果差”的现状,轻松步入另一重教学境界。
周芳,女,教师,现居广东广州。
稍微留意一下,我们不难发现:从教材编排特点来看,初高中语文教材都采取单元编排的形式,实际上是把在某一方面有着相似点(因而也就有了比较点)的几篇课文编成同一个单元。在初高中教材中,不少课后练习附录了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与高中课本配套的语文《读本》,也在提供某一种比较性。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三单元中,有一篇知识短文,专门介绍比较阅读法。比较阅读题也是最近几年高考、中考的一大命题热点。由此看来,语文教材编写者和各级考试命题者也都深谙比较之道,在教材的编写方面,在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方面,为比较阅读教学提供了许多便利和指引。
一、从比较思路来看比较阅读的方法
从比较思路来看,比较阅读教学可分为同向比较和异向比较。
所谓同向比较,就是沿着课文的走向,对两篇或两篇以上课文的结构特点和语言现象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比较,一则更好地把握课文立意谋篇、遣词造句的特点,二则认识文章表情达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同向比较是单元教学中常用的比较方式。同一单元的课文,尽管统摄于同一个知识序列,可是或者文体、或者构思、或者题材的差异依旧明显。在教学中,对单元内的课文进行对照比较,辨析某些内容相近、相似、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让学生真正把“选文”当作“凭借和例子”,不仅学会从几篇课文“异中求同”,归纳出某些共性,从比较中概括出规律性的知识,而且善于比较它们的“异”,由“同中辨异”,形成整体感知能力。
异向比较是对原文的某个方面或几个方面进行逆向或多角度思维的比较。这种思路的主要特点是教师有意改变原文的走向,选择原文立意谋篇、选材剪裁、修辞用句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增删或置换,然后再与原文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可以谬中见精,拙中见巧,比照出课文深刻的内涵和精当的文笔,极有利于增强学生知识的活化率和写作技能的内悟。常见的比较方式有:置换标题,与原标题进行比较。置换语序,与原文进行比较。删减句段,与原文进行比较。更换详略,与原文进行比较。更换词句、标点,与原文进行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改写、删减、变换等方法,让学生在对不同言语材料的比较中,鉴别表达上的优劣,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感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比较阅读最重要的是要选准比较点。相同文体阅读材料的比较,比较点可选在文体特征、单元知识要点上。大致地说,记叙文可选在线索、顺序、描写方法、表达方式上;散文可选在观察点、写景抒情方式、联想和想象上;小说可选在线索、描写方法、人物形象、语言风格上;说明文可选在说明顺序、方法、语言上;议论文可选在提出论点方式、论证结构上。不同文体阅读材料的比较,比较点可放在文体、题材、主题、线索、结构、表现方法、表达效果、人物形象、语言风格等要素的某一点或几点上。
当然,要真正提高比较阅读的质量,还需要在“精”字上下功夫。这里的“精”一指精选比较内容,给学生的“顿悟”或“发现”提供“物质基础”;二指精心设计训练过程,以简驭繁,相机诱导,帮助学生实现“顿悟”或“发现”。不能面面俱到,而要根据教材的重点和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集中精力,取其精华,突破一点,使学生深入理解,牢固掌握,这样,“一课一得”,日积月累,反而学到更多的东西。
二、从能力培养来看比较阅读的作用
1.加大信息容量,拓宽阅读层面
刘勰《文心雕龙》中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谈的正是博闻深思的道理。在比较阅读中,教师把教学的“视点”由篇内向篇外转移,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课堂上的信息流量就会加大,信息辐射与扩散的速度就会加快,课堂教学容量与密度也就相应加大了;它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量的知识信息,从而节约了课堂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比较阅读作为一种阅读方法,能有效“诱发”学生自主阅读的欲望,由“被动比较”到“主动辐射”,语文教学的“触须”也就自然而然地延伸到了课外。大量优秀作品的艺术魅力,无形中会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学生在比较阅读中能感受到收获的乐趣,而这种乐趣恰恰是他们课余能投入“自觉阅读”的动力所在,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也就获得了一个发展的契机。
2.完善认知结构,提高阅读素养。
PISA(即“国际学生评价项目”)对阅读素养作了如下界定:阅读素养是指学生为实现个人目标,发展个人知识和潜能及参与社会活动,而理解、运用和反思书面材料的能力。
要想真正具备“理解、运用和反思书面材料的能力”,需要有一个相应的“认知结构”在背后作支撑。但是,为了便于教学,教材编撰者总是把知识要点肢解,零碎地分布于教材之中,便于学生分步掌握。长此以往,学生所学到的只是一些零碎的知识点,很难系统化、网络化、规律化,而比较阅读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不是仅仅局限于对一篇课文的情节、人物、结构、语言等问题的反复分析,而是以学过的课文或课外读物为素材进行对照比较,抓住不同文章的某种相通之处或者同类文章的某些不同之处,变单篇课文教学为同类文章的教学,引导学生就课文中所涉及到的某些文化现象作更深层次的思考,学会欣赏社会生活中各类美的事物及其美的蕴涵,学生也才能跳出以往的思维模式,变单篇课文的学习为对同类文章、同类文化现象的联想、领悟,这样,一个个孤立混乱的知识点就会按照一定的思维方向,不断地填充进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使他们相互间不断地交换“物质和能量”,也不断地调整各自的位置,在外界条件的变化达到一定的“临界值”时,混沌无序状态的知识,就能转变成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呈有序状态的“网状”知识,学生的认识结构也就渐趋完善,学生的阅读能力才有质的飞跃。
3.促进知识迁移,培养创新能力
所谓文章学习迁移指导法,是根据心理学迁移理论构建的一种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认知策略和思维操作方法。文章学习迁移指导法在具体教学操作中分为以下三步:辐合求同助理解,发散求异促创新,辩证比较以择优。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这个“举一反三”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知识的迁移过程。如何在文章教学的广博内容中举好“一”?易海华老师认为:这里的“一”并不是单一、孤立的文章知识,而是一个个的文章知识板块,这是很有见地的。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运用辐合求同思维对知识进行不断总结、归纳,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加以分析、综合,概括出最基本的概念和系统的知识,得出规律,达到获得文章知识板块并促进理解的目的。“举一”后还要“反三”,不“反三”,思维的创造力就不能等到充分发挥。“反三”的过程就是发散求异促创新的过程,学生由感悟文章的类特点,转而探求每篇文章表情达意的“个性”特点,从不同艺术手法的比较中领悟创作技巧,从不同艺术风格的比较中感受作家的个性魅力,并在此基础上“清空”自己原有的错误认知,“刷新”阅读观念,逐步生发出自我对文章的较为科学的评价体系和独特感悟,形成“横看成岭侧成峰”式的变通性的思维品质,最终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4.养成比较习惯,提高复习效率
在学习新课文的时候,我们引导学生对多篇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寻找它们的共同点或不同点,这是一个积极探索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努力将“薄”书读“厚”的过程。而复习过程恰好相反,是要将“厚”书读“薄”,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复习任务,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比较阅读教学,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尤其是对高中综合复习阶段的语文教学,有着更大的作用。首先,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多次的比较阅读训练后,就可掌握比较阅读的方法,形成比较阅读的“惯性”(而利用惯性是提高效率的一个好办法),在以后的复习中,只要教师确定比较对象,提出比较要求,学生大都可以独立地进行比较,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其次,它可以以一篇带多篇,既见“树木”,也见“森林”,使语文复习系统化,解决语文复习头绪多、任务重的矛盾。再次,有着良好比较阅读习惯的学生,类比联想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认知结构趋于完善,知识体系层次较为分明,在复习过程中,他们从“信息库”中提取信息的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学生,因而阅读“解码”的能力也较其他学生强,复习的高效率也就显而易见了。最后,从阅读层次上来看,比较阅读教学虽然基于对文本的“读”和“解”,但重点却落在“悟”上,通过比较,悟出内涵,悟出自己的“哈姆雷特”,悟出适于自我的人生哲理和内在意义,而这一点,对写作教学是大有裨益的。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比较阅读把新旧知识、正反经验、纵横关系等沟通、组织起来,或同中探异,或异中索同,或求同比异,促使学生思维纵横捭阖、左右逢源,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又“吹尽黄沙始到金”;既“鸟瞰整体”,也“解剖麻雀”,努力促使学生养成多视角、全方位、立体式看问题的习惯,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改变阅读教学“耗时多,费力大,效果差”的现状,轻松步入另一重教学境界。
周芳,女,教师,现居广东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