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指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之一。
在课堂实践中,我们应该以“做”为中心,根据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的具体情境营造一种现实而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让学生在自然情境中,在教师的帮助下,在“做”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直接经验,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知识和方法,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做一做”进而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获取数学知识的。
一、在“做一做”中感受数学知识的产生
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运用已有知识,通过探究尝试,同化新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惟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通过感受把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探索发现新知。
例如:千米是小学阶段学习的最大的长度单位。通过教学要使学生对1千米的空间距离有一个感性认识,并且要和已学过的长度单位联系起来,掌握它们之间的进率。而要向以往在教室内的常规教学往往收不到很好的效果。因为在教室内学生可利用的资源太过贫乏,学生得到的感性知识太少了。
为了让学生知道1千米到底有多远,我先在教室内向学生介绍“计量较远的路程,一般用比米大的计量单位,国际上通用的比米大的单位是千米,1千米=1000米。也就是说1千米是100米的10倍。”接下来我向学生提出问题:“1千米到底有多远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学生们都跃跃欲试,这时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将数学课上到了教室外面。
我先在操场上量出100米的长度,让学生观察估计一下,从学校门口出发,到什么地方有100米远。接着要求学生用平常的速度走一走,看100米要走多少步,要用多长时间,使学生对100米的距离有了一个比较具体的认识。同学们按照我的要求走过之后,自己记下所走步数、所用时间。这时我又提出:请同学们用自己记下来的走100米的步数和所需时间算一算这样走1千米要走多少步,要用多长时间,再估计一下,从家到学校约是多远,在回家的路上试一试估计得是否正确。这样,同学们通过走一走,算一算的实际参与,对于1千米的距离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
学生们通过数学活动,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亲身感受到“千米”这个长度单位的产生过程,使他们对数学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在“做一做”中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
“课标”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
例如:在学习“分子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时,我先给学生们讲了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当讲到:孙悟空要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4份,每人吃1/4时,猪八戒抢着说自己要多吃,它要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份,每人吃1/8。这时,学生们哄堂大笑起来。抓住时机,我马上把问题抛向学生:“你们笑什么?到底是1/4大,还是1/8大?你们能不能用手中的材料证明一下呢?”话音刚落,学生们都动起手来,有的同学用的是正方形纸,有的同学用的是圆形的纸,还有的同学用小绳折……他们把手中的材料分别平均分成4份和8份,用彩色表示其中的1份。不一会儿,他们就举着手中的1/4和1/8向我证明:1/4大于1/8。他们振振有词的解释道: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或圆形,涂色部分1/4的面积要大于1/8的面积。用小绳做实验的同学也不甘示弱:同样长的绳子,所折出的1/4要比1/8长。通过实验验证,使学生们很自然的认识到:同样大的物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反之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少,每份就越大。这样,学生们很自然的就会比较分子相同的分数的大小了。
原本枯燥的数学知识,在学生动手做数学的过程中活跃起来,帮助学生深刻的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小学生 常常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设计这样的活动,恰恰给他们创设了做数学的环境。
三、在“做一做”中体验数学知识的价值
《课标》中描述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时用了“体验”这一动词,强调了体验学习的重要性。而体验又是需要在不断的做数学,创造数学中实现的。
例如:在学习“对称”一课时,当学生感受完建筑物、服饰、图案中的对称美之后,对对称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进而通过动手折一折掌握了对称的特征。这时我问学生:“风筝为什么要做成对称的?”问题提出后,我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学具试着做一做。立刻,教室就像是手工作坊,学生们都在尝试着画风筝图案,尝试着做风筝。通过动手做一做,学生们很快意识到,对称不仅仅是为了美观,它在一些事物中还起着平衡的重要作用。由此学生们联想到鸟类的身体的对称,飞机、汽车的对称……使学生们体验到对称的使用价值。
一个简单的知识引发了学生们深深的思考。他们通过动手,用内心创造与体验的方式做数学,在做中体验数学知识的价值。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活动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通过自己做数学的活动,发现某个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联系”的过程,达到感受、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目的。让学生经常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学生才能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步获得探索与创造的感性经验,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从而逐步培养创新意识,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实践中,我们应该以“做”为中心,根据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的具体情境营造一种现实而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让学生在自然情境中,在教师的帮助下,在“做”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直接经验,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知识和方法,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做一做”进而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获取数学知识的。
一、在“做一做”中感受数学知识的产生
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运用已有知识,通过探究尝试,同化新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惟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通过感受把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探索发现新知。
例如:千米是小学阶段学习的最大的长度单位。通过教学要使学生对1千米的空间距离有一个感性认识,并且要和已学过的长度单位联系起来,掌握它们之间的进率。而要向以往在教室内的常规教学往往收不到很好的效果。因为在教室内学生可利用的资源太过贫乏,学生得到的感性知识太少了。
为了让学生知道1千米到底有多远,我先在教室内向学生介绍“计量较远的路程,一般用比米大的计量单位,国际上通用的比米大的单位是千米,1千米=1000米。也就是说1千米是100米的10倍。”接下来我向学生提出问题:“1千米到底有多远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学生们都跃跃欲试,这时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将数学课上到了教室外面。
我先在操场上量出100米的长度,让学生观察估计一下,从学校门口出发,到什么地方有100米远。接着要求学生用平常的速度走一走,看100米要走多少步,要用多长时间,使学生对100米的距离有了一个比较具体的认识。同学们按照我的要求走过之后,自己记下所走步数、所用时间。这时我又提出:请同学们用自己记下来的走100米的步数和所需时间算一算这样走1千米要走多少步,要用多长时间,再估计一下,从家到学校约是多远,在回家的路上试一试估计得是否正确。这样,同学们通过走一走,算一算的实际参与,对于1千米的距离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
学生们通过数学活动,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亲身感受到“千米”这个长度单位的产生过程,使他们对数学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在“做一做”中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
“课标”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
例如:在学习“分子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时,我先给学生们讲了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当讲到:孙悟空要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4份,每人吃1/4时,猪八戒抢着说自己要多吃,它要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份,每人吃1/8。这时,学生们哄堂大笑起来。抓住时机,我马上把问题抛向学生:“你们笑什么?到底是1/4大,还是1/8大?你们能不能用手中的材料证明一下呢?”话音刚落,学生们都动起手来,有的同学用的是正方形纸,有的同学用的是圆形的纸,还有的同学用小绳折……他们把手中的材料分别平均分成4份和8份,用彩色表示其中的1份。不一会儿,他们就举着手中的1/4和1/8向我证明:1/4大于1/8。他们振振有词的解释道: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或圆形,涂色部分1/4的面积要大于1/8的面积。用小绳做实验的同学也不甘示弱:同样长的绳子,所折出的1/4要比1/8长。通过实验验证,使学生们很自然的认识到:同样大的物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反之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少,每份就越大。这样,学生们很自然的就会比较分子相同的分数的大小了。
原本枯燥的数学知识,在学生动手做数学的过程中活跃起来,帮助学生深刻的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小学生 常常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设计这样的活动,恰恰给他们创设了做数学的环境。
三、在“做一做”中体验数学知识的价值
《课标》中描述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时用了“体验”这一动词,强调了体验学习的重要性。而体验又是需要在不断的做数学,创造数学中实现的。
例如:在学习“对称”一课时,当学生感受完建筑物、服饰、图案中的对称美之后,对对称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进而通过动手折一折掌握了对称的特征。这时我问学生:“风筝为什么要做成对称的?”问题提出后,我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学具试着做一做。立刻,教室就像是手工作坊,学生们都在尝试着画风筝图案,尝试着做风筝。通过动手做一做,学生们很快意识到,对称不仅仅是为了美观,它在一些事物中还起着平衡的重要作用。由此学生们联想到鸟类的身体的对称,飞机、汽车的对称……使学生们体验到对称的使用价值。
一个简单的知识引发了学生们深深的思考。他们通过动手,用内心创造与体验的方式做数学,在做中体验数学知识的价值。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活动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通过自己做数学的活动,发现某个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联系”的过程,达到感受、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目的。让学生经常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学生才能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步获得探索与创造的感性经验,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从而逐步培养创新意识,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