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5个图像”全面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来源 :物理教学探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是高中电路部分的核心内容,这一定律涉及的物理量较多,相关题目的类型又比较多,从教学实际看,不少同学对该定律理解不到位,运用时感到困难。本文将2个变量间的关系用图像呈现出来,以便于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定律,达到熟练运用该定律的目的。
  关键词:电动势;电压;电流;电阻;功率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12-0060-3
  1 關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定律内容:在外电路为纯电阻的闭合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阻之和成反比。
  2.定律的得出:仔细分析人教版和教科版教材,他们给出定律的过程是相同的。在电源外部,电流由电源正极流向负极,在外电路上有电势降落,习惯上称为路端电压或外电压U,在内电路上也有电势降落,称为内电压U’;在电源内部,由负极到正极电势升高,升高的数值等于电源的电动势。理论和实践证明电源内部电势升高的数值等于电路中电势降低的数值,即电源电动势E等于外电压U和内电压U’之和,即E=U U’=U Ir。若外电路为纯电阻,则U=IR,所以E=IR Ir,I=
  从教学实际看,上述给出定律的方法很多同学并不能理解,只能生硬的接受,这给学生对定律的理解和运用带来困难。在教学中笔者尝试从能量角度推导定律,效果较好,过程如下:从能量转化观点看,闭合电路中同时进行着两种形式的能量转化:一种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另一种是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设一个正电荷q,从正极出发,经外电路和内电路回转一周,其能量的转化情况如下:
  在外电路中,设外电路的路端电压为U,那么正电荷由正极经外电路移送到负极的过程中,电场力推动电荷所做的功W=qU,于是必有qU的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化学能、机械能等)。在内电路中,设内电压为U’,那么正电荷由负极移送到正极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W=qU’,于是必有qU’的电能转化为内能。若电源电动势为E,在电源内部依靠非静电力把电量为q的正电荷从负极移送到正极的过程中,非静电力做的功W=qE,于是有qE的其他形式的能(化学能、机械能等)转化为电能。
  因此,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在闭合电路中,由于电场力移送电荷做功,使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qU qU’),应等于在内电路上由于非静电力移送电荷做功,使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qE),因而qE=qU qU’,即E=U U’。若外电路为纯电阻R,内电路的电阻为r,闭合电路中的电流强度为I,则U=IR,U’=Ir,代入上式即得I=
  E/(R r)。
  3.定律的理解:不论外电路是否为纯电阻,E=U U’=U Ir总是成立的,只有当外电路为纯电阻时,才能成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适用条件跟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一样,都是只适用于金属导电和电解液导电。
  2 不同的物理量间的图像关系以及对图像的理解(以外电路为纯电阻为例)
  图像1 电路中的总电流与外电阻的关系即I-R图像
  图像2 外电压与外电阻的关系即U-R图像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
  分析可得:R增大,U增大;R减小,U减小,但不成线性关系。R→0,U→0; R→∞,U→E。故U-R图像如图2所示。当外电路短路(R=0),外电压为0;当外电路开路R→∞,外电压等于电动势E,即若题目中告诉某一电源的开路电压,则间接告诉了电动势E的值。
  图像3 外电压与总电流的关系即U-I图像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U=E-U’=E-Ir。
  分析可得:由于E、r为定值,故U与I成线性关系,斜率为负,故图像应如图3所示。当I=0,U=E,即图像的纵截距表示电动势;当 此时外电路短路,此电流即为短路电流,即横截距表示短路电流。斜率k=-r,即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内电阻。
  由上述分析可知,若给出了U-I图像,则由图像就可以知道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这两个重要的参量。若将不同电源的U-I图像画在同一个图中,如图4所示,则可以比较不同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大小。由图4可知E1=E2、r1  图像4 电源的输出功率与外电阻的关系,即P-R图像
  图像5 电路中的功率与总电流的关系,即P-I图像
  与闭合电路相关的功率有3个:电源的总功率、电源内部的热功率、电源的输出功率。
  由P=IE可知P与I成正比,图像应为过原点的一条倾斜的直线。
  由P=I2r可知图像应为顶点过原点的关于纵轴对称的开口向上的抛物线的一半。
  由P=P-P=IE-I2r可知图像应为过原点的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的一部分。
  若将3个功率与电流的关系图像画在同一图像中,则分别对应着图6中的图线1、2、3。
  利用图线1可求电动势E,利用图线2可求内阻r,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此图像中3条图线不能随意画。“1”“2”交点说明此时P=P,即P=0,外电路短路,电流最大,此状态下图线“3”与横轴交点值一定是“1”“2”交点对应的横坐标值,否则就是错误的。“2”“3”交点的含义为P=P,此状态下R=r,则“2”“3”交点对应的横坐标一定为 ,若不是则错误。还必须注意的是“2”“3”的交点一定是“3”的最高点,因为R=r时,P最大,若不是这样则此图画错了。
  案例 在图7(a)所示电路中,R0是阻值为5 Ω的定值电阻,R1是一滑动变阻器,在其滑片从最右端滑至最左端的过程中,测得电源的路端电压U随电流I的变化图线如图7(b)所示,其中图线上的A、B两点是滑片在变阻器的两个不同端点时分别得到的,讨论以下问题:
  问题1 滑片从最右端滑至最左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如何变化?   分析:滑片从最右端滑至最左端的过程中,由电路结构可知外电阻R变小,由I-R图像可知电流表示数变大。
  问题2 滑片从最右端滑至最左端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如何变化?
  分析:滑片從最右端滑至最左端的过程中,由电路结构可知外电阻R变小,电压表测量的是外电压,由U-R图像可知电压表示数变小。
  问题3 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各为多大?
  分析:图7(b)给出的是外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由图可求得斜率绝对值为20,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可得纵截距为20,由U-I图像的物理含义可知电源电动势E=20 V,内阻r=20 Ω。
  问题4 滑片从最右端滑至最左端的过程中,电源的输出功率如何变化?最大输出功率为多少?
  分析:由题目所给条件可求得R1的最大阻值为75 Ω,滑片从最右端滑至最左端的过程中,外电阻的变化范围为80 Ω~5 Ω,由P-R图像可知P先变大再变小。调节过程中可以满足R=r,则当R1的有效阻值为15 Ω时,电源输出功率达最大 ,即为5 W。
  问题5 若在上述条件下,仅将R0的阻值改为30 Ω,滑片从最右端滑至最左端的过程中,电源的输出功率如何变化?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为多少?
  分析:滑片从最右端滑至最左端的过程中,外电阻的变化范围为105 Ω~30 Ω,由P-R图像可知P一直变小。由于无法满足R=r,则电源输出功率不可能为,则当R与r最最接近即R1=0 Ω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计算可得为4.8 W。
  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应用相关的题目较多,题型多种多样,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是要搞清电路结构,搞清电表的测量对象,分清已知量与未知量,再运用相应规律求解则可。当然,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多做、多练、多思考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在解答闭合电路问题时,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和全电路欧姆定律经常交替使用,这就要求我们认清研究对象是全电路还是某一段电路,是这一段电路还是另一段电路,以便选用对应的欧姆定律,并且要注意每一组物理量(I、U或I、E、R、r)的对应关系是对同一研究对象的,不可“张冠李戴”。
  参考文献:
  [1]徐琪,李飞跃.“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设计[J].物理教学探讨,2015,33(9):4—8.
  [2]吕迎春.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中图像的应用[J].中学物理,2015,33(6):86—87.
  (栏目编辑 邓 磊)
其他文献
个人简历 曾立群,中学高级教师,厦门教育科学研究院物理教研员。1982年福建师范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至今,一直工作在中学教育、教学和教研第一线,曾获福建省优秀青年教师、厦门市中学物理学科带头人、厦门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等荣誉称号。现任福建省物理学会理事,福建省高中新课程教学实施物理学科指导组成员,福建省中学物理教师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厦门市物理学会副秘书长,厦门市中学物理教学研究会理事长。  摘 要:
摘 要:对学业成绩的评价从传统的以知识为主的结果性评价向以获取知识的过程为主的过程性评价转变,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从传统的注重数理逻辑能力向偏重于操作能力转变。促使教师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角度来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建构知识并发展其在知识获取过程中的相关能力和习惯。  关键词:操作能力;学业成绩;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3-0022
摘要:Web前端开发技术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技术,调研该新技术的专业开设情况,结合1 X“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对职业技能的具体要求,提出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对课程模块内容进行重构、通过基于“三教”改革教学模式改革,开展高职高专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及融合,并通过实践验证了其可行性。  关键词:1 X证书制度;Web前端开发;课程体系;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
摘 要:实验教学凸显了物理学科教学的特色,文章以教学案例的形式浅谈了物理实验的情境性、体验性、探究性和应用性等教学功能,以期引起同仁们对实验教学的重视。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功能;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5-0058-3  我校正在推进的校本教研活动,以达到促进教学方式的改变,关注智慧生成的教学目标。中学物理实验所具备的教学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自由落体运动”这节课的教学案例设计,探讨物理探究式教学中问题设计应当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探究教学;问题设计;遵循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08)10(S)-0013-3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探究式教学方式受到物理教师们的普遍关注。探究式教学要求高中学生“能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从物理学的角度较明确地
摘要: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科学方法与科学思维的培养,本文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探究如何巧妙利用外推处理高中物理问题,同时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  关键词:图像;外推;规律;求实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4)2(S)-0052-2  物理在其早期的发展史上,曾作为哲学的内容之一,物理思维体现着人类认识自然过程中最一般的认识
直尺、三角板、圆规等是学生的常用工具,是学生学习的好帮手。在一堂探究活动课上,我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学习工具,积极动脑,交流合作来探究利用学习工具可以做哪些实验,学生踊跃发言,说出了十几种:    1 测圆的直径    利用两块三角板和直尺可迅速测出硬币、铅笔等圆的直径。    2 测量平均速度    用刻度尺(或文具盒面)作斜面,(较短的)铅笔作小车,加上橡皮擦和手表测铅笔从斜面滚下的平均速
摘要:为提高高考评价的效度,加强实验教学,香港物理高考评价改革中出现了教师评审制(TAS)。本文从TAS的实施概况、课堂表现评价以及实施效果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得出相应的启示和结论。  关键词:TAS;实施;评价;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08)5(S)-0011-3    自2002年香港正式的课程改革以来,高考物理科评价改革由原
摘 要:学生学习《光的反射》后再学习《光的折射》,对光的传播路径探究方法有一定的基础。本设计合理分析学生学情,将课程标准要求具体化,把握本节课重、难点,对演示教具、学生学具进行创造性改进和设计,使课堂探究更加直观和生动。设计“点赞台”对分组实验中表现好的小组予以点赞评价,既迎合学生现代生活特点,又起了很好的课堂激励作用。整节课的有效探究基于教师的引导,而运用类比法学习新概念则使学习过程变得简易明了
摘要:伽利略通过对落体运动的研究开创了新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他创立的科学方法彻底修改了亚里士多德以思辨为主、单纯观察为辅的方法,把经典力学理论大厦建立在牢固可靠的“假设-演绎-实验”基础之上,实现了“知识的理性因素与经验因素的幸运的结合”。  关键词: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理性因素;经验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0)5(S)-0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