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语文改革如戴镣铐的舞蹈,只有给以宽阔的舞台,才能长袖善舞,衣袂飘飘。
【关键词】镣铐;圈养
有人云:高中语文考什么教什么。
有人云:高中语文没有巧,多做题目效果好。
有人云:高中语文并不难,多做多练多辅导。
如此一来,每年的高中语文考分,实不见低,当清华、北大生诞生,当省文、理科状元出现时,众人无不为之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名师、学霸层出不穷,令人瞩目,使人艳羡,其实在是彰显了国人重教、重考之极致了。然而金榜题名之后,大学镀金之后,荣归社会之后,人民吃惊地发现,如今的大学生种种的不如意之处,难道在大学的稻田里,种下了稻谷,收获了稗子?下面就以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生为例来谈谈吧。
其一:大多数毕业生不会当众讲话。如闷嘴的葫芦,茶壶里的煮饺,也如黄莺,却不会歌唱。
其二:大部分毕业生上不了台。如线牵的木偶,泥塑的木胎,如媳妇太丑见不了公婆,忸怩作态。
其三:大部分毕业生不会动笔写文章。就如是养肥了的母鸡不下蛋;就如人之阑尾,只见其形,不知其能。
然后人们开始感叹,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我不禁想起了鲁迅作品中的九斤的老太,退变到七斤老爹,最后是六斤的孙子;不禁想到了西太平洋某岛上,气候变化导致食物的丰富而丧失飞行能力灭绝的椋鸟;想到“百度一下”的风靡。归结起来九斤老太到六斤孙子,是物质上的匮乏;椋鸟的灭绝是气候的变化,食物过多的骄纵;“百度一下”的风靡绝对不是李彦宏科学创新之错吧。而今大学生素质的降低,文凭的充水,学养的膨化,是由于什么原因呢?我想这一切都应归于人祸。是人祸!是五花大绑的教育之祸!是墨守成规的教学之祸!
今日之语文教学,在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的隆隆雷声中沉寂了下来,应试教育的那一套死灌、生填、硬塞之法,依旧是放之四海而行之有效的法宝。它能保证高考的“漂亮”得分,保证学生灿烂的前景。“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今天,我们为了争取高升学率,为了出产清华、北大生的荣耀,为了夺得文理状元,老师们几乎把孩子们罐装、圈养了起来。君不见,起得比鸡早,睡的比狗晚的夙兴夜寐的日复一日?君不见各科老师的轮番上台,狂轰乱炸的年复一年?君不见,多如牛毛的做题,书本累如泰山的昨日重现?君不见,把学生考如“烤肉”的大考、小考的轮番上演?
教材内容变了,教学的方法没变;教学的目标变了,教学的理念没变。我们依旧看见一大批的老师,还用着几百年前的粉笔在辛勤耕耘着几百年后的黑板。但是我们还是依稀看见,有些老师不甘墨守成规,勇于探索,带着镣铐,跳着刀尖上的芭蕾,跳着淌血的舞蹈。这就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现状-----夹缝中的舞蹈。
我之认为语文,如果把语文比作眼睛的话,课堂教学只是眼珠,而学生的课外迁移、拓展是眼眶;知识点讲授为点,知识面迁移、开拓为面。眼珠决定视觉的精准度,而眼眶决定视觉的宽度和高度。老师教授的是小语文,注重学生的课外迁移和拓展,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才是大语文,大语文的教学理念,才能促进语文教学改革的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也才是这个时代社会所向、众望所归。这样的大语文,教出的学生,才是真正的“听说读写俱行”,“耳嘴眼心全有”的人才。面对目前的教育现状,我要大声疾呼:不要一味圈养学生,而要适度放养学生。
毛泽东为什么至今被尊为伟人?在于他“秀才不出门,远知天下事”,在于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于他“枪杆子里出政权”。他政治思想的前瞻和军事战略的出色,归根到底得益于他的学生时代的博览群书和后来的社会实践。尤其是那个不被灌装、不被圈养的学生时代,成就了他的雄才大略,成就了他的领袖气质和伟大人格。毛泽东如此,周恩来如此,邓小平也如此。圈养的是蜩与学鸠,而绝不是高翔的鲲鹏。
盖茨如被圈养,那计算机还需要以大房子为家;乔布斯如被圈养,那拿手机还需要大气力;李彦宏如被圈养,那阅读依旧需要大橱柜。科技文明的催生,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革,依靠的是不被圈养的头脑。
德国的法律严格规定不准过早开发学生的学习智力,采取完全的敞养和放养;而中国的“胎教”、“早教”、“幼教”大行其道,为的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国人的这种圈养思想,也一样的圈养了中国的中学和大学。迥异的教育理念,得出迥异的结果: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德国人囊括了奖项的一半,其它二百多个国家分享其它的一半。这种结果,难道不值得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反思吗?
前不久在学校要求老师写的教学座右铭活动中,我力透纸背的写下这样一行字:“如把学生比作鸟儿,老师因以向笼中洒满谷子为耻,而应以打开鸟笼,授学生飞翔、觅食之能为傲!”
作为语文老师,社会赋予我们历史责任感,习主席赋予了我们社会责任感,我想大声疾呼:为语文老师解除镣铐,让他们尽情舞蹈;为莘莘学子打开樊笼,给他们广阔的蓝天飞翔!
参考文献:
[1]《新教育之梦》(朱永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版
[2]《和老师的谈话》(赞科夫)[苏]JI.B.赞科夫著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3]《人的教育》,福禄倍尔(福禄倍尔:幼儿教育之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4]《陈鹤琴教育论著选》,吕静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5]《我的教育思想》(于光远)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
[6]《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英)埃德蒙"金著,王承绪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世界教育危机》 【美】菲利普"库姆斯著 王英杰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8]《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中的六大焦点问题》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
[9]《我的教学生涯》,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斯霞著(1910-?))江苏教育
【关键词】镣铐;圈养
有人云:高中语文考什么教什么。
有人云:高中语文没有巧,多做题目效果好。
有人云:高中语文并不难,多做多练多辅导。
如此一来,每年的高中语文考分,实不见低,当清华、北大生诞生,当省文、理科状元出现时,众人无不为之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名师、学霸层出不穷,令人瞩目,使人艳羡,其实在是彰显了国人重教、重考之极致了。然而金榜题名之后,大学镀金之后,荣归社会之后,人民吃惊地发现,如今的大学生种种的不如意之处,难道在大学的稻田里,种下了稻谷,收获了稗子?下面就以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生为例来谈谈吧。
其一:大多数毕业生不会当众讲话。如闷嘴的葫芦,茶壶里的煮饺,也如黄莺,却不会歌唱。
其二:大部分毕业生上不了台。如线牵的木偶,泥塑的木胎,如媳妇太丑见不了公婆,忸怩作态。
其三:大部分毕业生不会动笔写文章。就如是养肥了的母鸡不下蛋;就如人之阑尾,只见其形,不知其能。
然后人们开始感叹,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我不禁想起了鲁迅作品中的九斤的老太,退变到七斤老爹,最后是六斤的孙子;不禁想到了西太平洋某岛上,气候变化导致食物的丰富而丧失飞行能力灭绝的椋鸟;想到“百度一下”的风靡。归结起来九斤老太到六斤孙子,是物质上的匮乏;椋鸟的灭绝是气候的变化,食物过多的骄纵;“百度一下”的风靡绝对不是李彦宏科学创新之错吧。而今大学生素质的降低,文凭的充水,学养的膨化,是由于什么原因呢?我想这一切都应归于人祸。是人祸!是五花大绑的教育之祸!是墨守成规的教学之祸!
今日之语文教学,在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的隆隆雷声中沉寂了下来,应试教育的那一套死灌、生填、硬塞之法,依旧是放之四海而行之有效的法宝。它能保证高考的“漂亮”得分,保证学生灿烂的前景。“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今天,我们为了争取高升学率,为了出产清华、北大生的荣耀,为了夺得文理状元,老师们几乎把孩子们罐装、圈养了起来。君不见,起得比鸡早,睡的比狗晚的夙兴夜寐的日复一日?君不见各科老师的轮番上台,狂轰乱炸的年复一年?君不见,多如牛毛的做题,书本累如泰山的昨日重现?君不见,把学生考如“烤肉”的大考、小考的轮番上演?
教材内容变了,教学的方法没变;教学的目标变了,教学的理念没变。我们依旧看见一大批的老师,还用着几百年前的粉笔在辛勤耕耘着几百年后的黑板。但是我们还是依稀看见,有些老师不甘墨守成规,勇于探索,带着镣铐,跳着刀尖上的芭蕾,跳着淌血的舞蹈。这就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现状-----夹缝中的舞蹈。
我之认为语文,如果把语文比作眼睛的话,课堂教学只是眼珠,而学生的课外迁移、拓展是眼眶;知识点讲授为点,知识面迁移、开拓为面。眼珠决定视觉的精准度,而眼眶决定视觉的宽度和高度。老师教授的是小语文,注重学生的课外迁移和拓展,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才是大语文,大语文的教学理念,才能促进语文教学改革的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也才是这个时代社会所向、众望所归。这样的大语文,教出的学生,才是真正的“听说读写俱行”,“耳嘴眼心全有”的人才。面对目前的教育现状,我要大声疾呼:不要一味圈养学生,而要适度放养学生。
毛泽东为什么至今被尊为伟人?在于他“秀才不出门,远知天下事”,在于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于他“枪杆子里出政权”。他政治思想的前瞻和军事战略的出色,归根到底得益于他的学生时代的博览群书和后来的社会实践。尤其是那个不被灌装、不被圈养的学生时代,成就了他的雄才大略,成就了他的领袖气质和伟大人格。毛泽东如此,周恩来如此,邓小平也如此。圈养的是蜩与学鸠,而绝不是高翔的鲲鹏。
盖茨如被圈养,那计算机还需要以大房子为家;乔布斯如被圈养,那拿手机还需要大气力;李彦宏如被圈养,那阅读依旧需要大橱柜。科技文明的催生,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革,依靠的是不被圈养的头脑。
德国的法律严格规定不准过早开发学生的学习智力,采取完全的敞养和放养;而中国的“胎教”、“早教”、“幼教”大行其道,为的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国人的这种圈养思想,也一样的圈养了中国的中学和大学。迥异的教育理念,得出迥异的结果: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德国人囊括了奖项的一半,其它二百多个国家分享其它的一半。这种结果,难道不值得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反思吗?
前不久在学校要求老师写的教学座右铭活动中,我力透纸背的写下这样一行字:“如把学生比作鸟儿,老师因以向笼中洒满谷子为耻,而应以打开鸟笼,授学生飞翔、觅食之能为傲!”
作为语文老师,社会赋予我们历史责任感,习主席赋予了我们社会责任感,我想大声疾呼:为语文老师解除镣铐,让他们尽情舞蹈;为莘莘学子打开樊笼,给他们广阔的蓝天飞翔!
参考文献:
[1]《新教育之梦》(朱永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版
[2]《和老师的谈话》(赞科夫)[苏]JI.B.赞科夫著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3]《人的教育》,福禄倍尔(福禄倍尔:幼儿教育之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4]《陈鹤琴教育论著选》,吕静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5]《我的教育思想》(于光远)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
[6]《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英)埃德蒙"金著,王承绪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世界教育危机》 【美】菲利普"库姆斯著 王英杰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8]《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中的六大焦点问题》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
[9]《我的教学生涯》,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斯霞著(1910-?))江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