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萍乡市农村学校开辟劳动实践基地的做法推广至今已有三年多了,硕果累累。近日,记者一行前往采访,旧地重游,适逢安源区联星学校寄宿生的午餐时间,看到他们个个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很是欣慰。学生的饭碗里,不再是往日单调的腌菜、咸菜,新鲜蔬菜变得多了起来。“能吃上自己亲手种的菜感觉真好,再也不用天天吃霉豆腐和腌菜了。”一位学生告诉记者,“现在只需要带米就可以,吃菜的话直接到菜园子现摘就行了,给家里减轻了不少负担。”
早春三月,在萍乡市安源区联星学校的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已分批采收了近7000斤的各类蔬菜,这些蔬菜除提供给学校食堂供给学校的寄宿师生外,还向市场提供了4000多斤,将收入的3000余元变为班级奖励基金或作为帮扶困难学生基金。
将“网上农场”搬到校园,变荒地为菜地,不仅让寄宿学生吃上了自己亲手栽种的新鲜时蔬,还让他们深刻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实内涵,而这都归功于萍乡市另辟蹊径开辟的“劳动教育”的载体——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基地。自2009年至今,萍乡已开辟了40多个学校劳动基地,将田间地头作为了学生的第二课堂。
变荒地为菜地
寒冬刚过,走进银河镇中心小学劳动实践基地的“菜园子”,映入眼帘的是各个班级“责任地”上一株株绿油油的大白菜、生菜、大蒜……每一块菜地上都分别插着一块班牌,上面写着负责班级和指导老师以及各个时间段要种的蔬菜品种。四年级(1)班,一到三月种菠菜,四到六月种小白菜和茄子,七到九月种大白菜,十到十二月种大蒜;五年级(2)班,一到三月种植菠菜,四到六月种豆角和辣椒,七到九月种白萝卜,十到十二月种芹菜。
“这块地2010年以前还是杂草丛生,现在这块投资了10万余元的2500平方米劳动实践基地被划分为菜地、植物园和花圃三部分,可以同时容纳三个班级150余人参加劳动实践活动。”该校校长还告诉记者,2009年组织师生到这块荒地上开荒,最终整平了这块地。学生们都很勤奋,积极参与各个种植项目,松土、锄草、浇水、施肥样样拿手,学生们在劳动中既感受到劳动的艰辛,也得到了丰收的喜悦。
早在2008年,萍乡市各地就开始利用学校校园内空余土地,开辟劳动实践基地。资金不足,市、县勤办下拨专项经费给学校,以奖代补,调动积极性。土地不足,当地政府出面支持。在萍乡市芦溪县10多个村级小学中,人数最少的学校只有100多个学生,校内空余地不多,当地教育部门为此争取了到当地县、乡镇政府和土地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保、借、租、用等方式逐步落实了土地问题。如今,全县已有劳动实践场所375亩,大部分寄宿制学校都建有蔬菜基地。
萍乡市教育局勤工俭学办公室负责人刘庆东告诉记者,让每个县区建设两三个示范性劳动实践基地,不仅能够让寄宿学生吃上自己栽种的放心菜,还可以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升。他还介绍道,湘东区寄宿制初级中学的在校寄宿生较多,全区几所学校的劳动基地搞得如火如荼,蔬菜供应食堂,师生分享劳动成果,“幸福指数”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在经济相对贫困的莲花县,当地教育局在有限的经费中拨付资金给学校建设劳动基地。上栗县还发挥示范性基地的榜样作用,如今不少学校纷纷效仿,基地数量不断攀升。
小小菜园里有着大学问。在课堂上,教师以“同学们家里的菜篮子里一般是什么菜”导入话题,为学生分别讲述各种蔬菜的分类及营养成分,讲解蔬菜的栽培技术,整地作畦、施基肥、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等一步步环节。原本很多学生分不清小白菜和大白菜,也不知道如何区分韭菜和葱,通过劳动实践和学习,这些疑问也都随之化解。
实际上,很多农村孩子尽管生在农村,但学前对农业知识一窍不通,不知道它是如何生长、开花、结果,更不知道它是如何种植的。对此,各个学校编撰印制了校本教材,高坑镇中心小学的《劳动与技能》、芦溪县银河镇中心小学的《在劳动中成长》以及联星学校的《建设我们的红壤土菜园》和《在希望的田野上》等,清楚罗列出了数十种蔬菜的具体栽种方法。学到科学种菜的学生,回家后还给种菜的父母当起了“小老师”。
学校除了对劳动基地分班划块,还定期定时组织学生栽培、浇水、施肥、锄草、整地。在安源区联星学校七年级的菜地里,菜地负责学生卢鑫介绍说:“我们七年级菜地里种了大头芥菜、卷心菜、球茎甘蓝、白菜、萝卜、雪里蕻等十多种,品种很丰富,营养价值也非常高。”
吃上新鲜的蔬菜,原本只是摆在寄宿生“餐桌上的问题”,但是,萍乡市却将寄宿生的吃菜问题“摆上议事桌面”,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寄宿生的“吃蔬菜难”问题,而且通过实践基地的建立,锻炼了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增广了学生的知识面。
以劳动教育促德育
“2011年11月9日,星期三,晴。今天劳动我出了一身汗,我更加明白《悯农》诗句的真实内涵,以后我一定会珍惜粮食,不再像以前那样浪费粮食了。”这是芦溪县芦溪镇东阳小学吴群瑶的劳动观察日记,在她同班同学的日记里,也同样记载着劳动的艰辛和对劳动的深刻体会。在这些学生中,有的是第一次劳动,有些来自农村的学生则很少劳动,他们之前只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如今,在劳动实践基地的劳动让他们懂得了劳动的艰辛,而这种校园里的“开心农场”也大大提高了孩子们参加劳动的兴趣。
不论是农村孩子还是城市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父母舍不得让孩子干活,结果导致许多学生劳动意识不强,劳动观念淡薄,劳动技能低下,既不珍惜劳动成果,也看不起劳动人民。不爱劳动也成了当下学生的“通病”,这也让许多家长和老师都对此束手无策。
然而,萍乡市对症下药,确定了以劳动教育促进德育的教育途径,开辟出一片属于学生自己的“小天地”,让学生在体力劳动的汗水中学会珍惜,学会劳动。美建小学四年级的彭光骏对自己第一次走进菜园记忆犹新:“以前从没进过菜园拔草,虽然第一次劳动弄得全身出汗,还脏兮兮的,但我感觉很光荣,更体会到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这些学生一周或两周至少参加一次劳动实践,走进“菜园子”浇水、拔草、施肥,进行实地操作。劳动基地的老师们一致认为:与其让孩子们沉迷于网上农场,还不如让孩子们自己开辟农场,在现实菜地上种菜,真正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现在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学生们都知道粮食来之不易,都懂得节约,学校的剩饭剩菜数量也比以前少了很多。”联星学校负责劳动基地的刘培春老师告诉记者,适度的劳动并不影响学习时间,一张一弛反而能让学生学习和生活得更好,劳动教育也成为德育最好的催化剂。
如今,在萍乡市的农村学校,劳动成了必修课程,也成为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整个校园一片绿意,真正打造成了“绿色校园”。而农村劳动基地模式已成为萍乡教育的一张特色名片,引起了城市学校的高度关注。萍乡城北小学校长曾桂萍参观完联星学校的劳动基地后赞不绝口,当场表示要和学校签订协议,要组织城内学生来体验劳动。不少市内的学校也都和农村学校达成了初步意向,希望组织本校学生来这里参加劳动,体验劳动,让城里的学生也到田间劳作,锻炼体质,磨炼意志。
在萍乡建有劳动基地的农村学校里,譬如“劳动是知识的源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得好必须耕耘得好”“劳动最光荣”等宣传标语随处可见,为校园营造了一股浓厚的校园“劳动文化”,引起了学生的共鸣。
许多来自城里的学生纷纷表示:“在城里我们基本不知道种田,现在才知道原来粮食是汗水换来的。”农村学生还不忘和城里孩子交朋友,用自己种的菜做礼物送给来自城里的学生,给他们传授自己的种菜方法。
这些种植出来的蔬菜,除了供给食堂为师生提供免费午餐之外,还把剩余蔬菜运送到菜市场,将所获收入用于资助特困学生。每个学期,安源区联星学校都把基地收入的一部分用于资助学校贫困学生,不仅减免了他们的学杂费,还为他们购买了学习用品和鞋子、衣服等生活用品。如今,依靠实践基地创造的收入已经累计资助了41名困难学生。
早春三月,在萍乡市安源区联星学校的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已分批采收了近7000斤的各类蔬菜,这些蔬菜除提供给学校食堂供给学校的寄宿师生外,还向市场提供了4000多斤,将收入的3000余元变为班级奖励基金或作为帮扶困难学生基金。
将“网上农场”搬到校园,变荒地为菜地,不仅让寄宿学生吃上了自己亲手栽种的新鲜时蔬,还让他们深刻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实内涵,而这都归功于萍乡市另辟蹊径开辟的“劳动教育”的载体——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基地。自2009年至今,萍乡已开辟了40多个学校劳动基地,将田间地头作为了学生的第二课堂。
变荒地为菜地
寒冬刚过,走进银河镇中心小学劳动实践基地的“菜园子”,映入眼帘的是各个班级“责任地”上一株株绿油油的大白菜、生菜、大蒜……每一块菜地上都分别插着一块班牌,上面写着负责班级和指导老师以及各个时间段要种的蔬菜品种。四年级(1)班,一到三月种菠菜,四到六月种小白菜和茄子,七到九月种大白菜,十到十二月种大蒜;五年级(2)班,一到三月种植菠菜,四到六月种豆角和辣椒,七到九月种白萝卜,十到十二月种芹菜。
“这块地2010年以前还是杂草丛生,现在这块投资了10万余元的2500平方米劳动实践基地被划分为菜地、植物园和花圃三部分,可以同时容纳三个班级150余人参加劳动实践活动。”该校校长还告诉记者,2009年组织师生到这块荒地上开荒,最终整平了这块地。学生们都很勤奋,积极参与各个种植项目,松土、锄草、浇水、施肥样样拿手,学生们在劳动中既感受到劳动的艰辛,也得到了丰收的喜悦。
早在2008年,萍乡市各地就开始利用学校校园内空余土地,开辟劳动实践基地。资金不足,市、县勤办下拨专项经费给学校,以奖代补,调动积极性。土地不足,当地政府出面支持。在萍乡市芦溪县10多个村级小学中,人数最少的学校只有100多个学生,校内空余地不多,当地教育部门为此争取了到当地县、乡镇政府和土地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保、借、租、用等方式逐步落实了土地问题。如今,全县已有劳动实践场所375亩,大部分寄宿制学校都建有蔬菜基地。
萍乡市教育局勤工俭学办公室负责人刘庆东告诉记者,让每个县区建设两三个示范性劳动实践基地,不仅能够让寄宿学生吃上自己栽种的放心菜,还可以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升。他还介绍道,湘东区寄宿制初级中学的在校寄宿生较多,全区几所学校的劳动基地搞得如火如荼,蔬菜供应食堂,师生分享劳动成果,“幸福指数”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在经济相对贫困的莲花县,当地教育局在有限的经费中拨付资金给学校建设劳动基地。上栗县还发挥示范性基地的榜样作用,如今不少学校纷纷效仿,基地数量不断攀升。
小小菜园里有着大学问。在课堂上,教师以“同学们家里的菜篮子里一般是什么菜”导入话题,为学生分别讲述各种蔬菜的分类及营养成分,讲解蔬菜的栽培技术,整地作畦、施基肥、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等一步步环节。原本很多学生分不清小白菜和大白菜,也不知道如何区分韭菜和葱,通过劳动实践和学习,这些疑问也都随之化解。
实际上,很多农村孩子尽管生在农村,但学前对农业知识一窍不通,不知道它是如何生长、开花、结果,更不知道它是如何种植的。对此,各个学校编撰印制了校本教材,高坑镇中心小学的《劳动与技能》、芦溪县银河镇中心小学的《在劳动中成长》以及联星学校的《建设我们的红壤土菜园》和《在希望的田野上》等,清楚罗列出了数十种蔬菜的具体栽种方法。学到科学种菜的学生,回家后还给种菜的父母当起了“小老师”。
学校除了对劳动基地分班划块,还定期定时组织学生栽培、浇水、施肥、锄草、整地。在安源区联星学校七年级的菜地里,菜地负责学生卢鑫介绍说:“我们七年级菜地里种了大头芥菜、卷心菜、球茎甘蓝、白菜、萝卜、雪里蕻等十多种,品种很丰富,营养价值也非常高。”
吃上新鲜的蔬菜,原本只是摆在寄宿生“餐桌上的问题”,但是,萍乡市却将寄宿生的吃菜问题“摆上议事桌面”,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寄宿生的“吃蔬菜难”问题,而且通过实践基地的建立,锻炼了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增广了学生的知识面。
以劳动教育促德育
“2011年11月9日,星期三,晴。今天劳动我出了一身汗,我更加明白《悯农》诗句的真实内涵,以后我一定会珍惜粮食,不再像以前那样浪费粮食了。”这是芦溪县芦溪镇东阳小学吴群瑶的劳动观察日记,在她同班同学的日记里,也同样记载着劳动的艰辛和对劳动的深刻体会。在这些学生中,有的是第一次劳动,有些来自农村的学生则很少劳动,他们之前只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如今,在劳动实践基地的劳动让他们懂得了劳动的艰辛,而这种校园里的“开心农场”也大大提高了孩子们参加劳动的兴趣。
不论是农村孩子还是城市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父母舍不得让孩子干活,结果导致许多学生劳动意识不强,劳动观念淡薄,劳动技能低下,既不珍惜劳动成果,也看不起劳动人民。不爱劳动也成了当下学生的“通病”,这也让许多家长和老师都对此束手无策。
然而,萍乡市对症下药,确定了以劳动教育促进德育的教育途径,开辟出一片属于学生自己的“小天地”,让学生在体力劳动的汗水中学会珍惜,学会劳动。美建小学四年级的彭光骏对自己第一次走进菜园记忆犹新:“以前从没进过菜园拔草,虽然第一次劳动弄得全身出汗,还脏兮兮的,但我感觉很光荣,更体会到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这些学生一周或两周至少参加一次劳动实践,走进“菜园子”浇水、拔草、施肥,进行实地操作。劳动基地的老师们一致认为:与其让孩子们沉迷于网上农场,还不如让孩子们自己开辟农场,在现实菜地上种菜,真正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现在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学生们都知道粮食来之不易,都懂得节约,学校的剩饭剩菜数量也比以前少了很多。”联星学校负责劳动基地的刘培春老师告诉记者,适度的劳动并不影响学习时间,一张一弛反而能让学生学习和生活得更好,劳动教育也成为德育最好的催化剂。
如今,在萍乡市的农村学校,劳动成了必修课程,也成为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整个校园一片绿意,真正打造成了“绿色校园”。而农村劳动基地模式已成为萍乡教育的一张特色名片,引起了城市学校的高度关注。萍乡城北小学校长曾桂萍参观完联星学校的劳动基地后赞不绝口,当场表示要和学校签订协议,要组织城内学生来体验劳动。不少市内的学校也都和农村学校达成了初步意向,希望组织本校学生来这里参加劳动,体验劳动,让城里的学生也到田间劳作,锻炼体质,磨炼意志。
在萍乡建有劳动基地的农村学校里,譬如“劳动是知识的源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得好必须耕耘得好”“劳动最光荣”等宣传标语随处可见,为校园营造了一股浓厚的校园“劳动文化”,引起了学生的共鸣。
许多来自城里的学生纷纷表示:“在城里我们基本不知道种田,现在才知道原来粮食是汗水换来的。”农村学生还不忘和城里孩子交朋友,用自己种的菜做礼物送给来自城里的学生,给他们传授自己的种菜方法。
这些种植出来的蔬菜,除了供给食堂为师生提供免费午餐之外,还把剩余蔬菜运送到菜市场,将所获收入用于资助特困学生。每个学期,安源区联星学校都把基地收入的一部分用于资助学校贫困学生,不仅减免了他们的学杂费,还为他们购买了学习用品和鞋子、衣服等生活用品。如今,依靠实践基地创造的收入已经累计资助了41名困难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