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是新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之一。可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已经成为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则更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内容,在生动形象的教学实践中,把传授语文知识的“真”和渗透思想情感教育的“善”统一起来,满足学生们审美心理的要求,塑造美的人性,增强语文能力,并坚持把对学生的审美教育贯穿于教学始终。
1 通过语文教材内容美进行审美教育
语文教材被誉为“语言的图画”,“生活的教科书”,是“真”与“善”相结合的美的
世界。它远远超越了学生直接经验的生活圈,极大的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从中可以鸟瞰古往今来人类社会活动的各种人文景观,也能眺望人类未来生活各种科幻想象的人事物象。教材中反映美存在的领域是十分宽广的。有自然美,写山水鱼虫、日月星晨等千姿百态,应有尽有。如大海的潮声雄伟壮阔(鲁彦《听潮》),洞庭湖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等等。有社会美,写生产劳动、革命斗争、科学文化生活等等。如陈毅的《梅岭三章》表达了革命烈士“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的至死不屈的大无畏精神。有健康美,如黄传惕的《故宫博物院》、孙世恺的《雄伟的人民大会堂》、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等,作家用艺术语言描写了不同建筑物各自的形体美、质地美、色彩美,创造了立体组合的空间艺术形象和意境,引起师生的联想与共鸣。尤其应重视建筑艺术形象重大的社会意义和民族特色。
2 通过语文教学过程和方法的形式美进行审美教育
语文教育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智力活动和情感活动的过程。其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条件、教学环境,要优化组合,充分发挥各要素的功能,构筑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结构形式。创造语文教育的形式——教学艺术形象,才能美化,学生的直接感知,愉快的获得丰富的教育内容。教师作为艺术形象的主体,要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要素。融进自己的认识、感知和评价,在再现教学内容的同时,要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零度风格的教学态度,只能走过场的形式主义的教学,无美感而言。要讲求美的形式,运用生、光、电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使无声的文字教材与音、色、像相互配合。丰富语文课教育的形式美,使教学内容得到突出和强化,力求使语文教育的内容美和形式美相统一,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审美情趣,让学生在语文教育真、善、美的王国里探幽揽胜,自由翱翔!
3 通过语文教育现实美的创造进行审美教育
大语文教育观已成为语文教育的共识。大语文教育的实践要求研究语文教育现实美的创造,把学生带到大语文教育环境中去,培养高尚的审美理想,激发追求美、创造美的热情。语文教育要密切结合教材中关于自然美的描写,引导学生参加实践,进行联想,加深对课文语言美的理解力,同时提高运用语言表现自然美的能力。更多的是要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教育和审美教育的结合,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总之,语文教育的内容美与形式美要统一,语文教育的过程美与方法美要协调,语文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美要配合国。语文教师只有做到这些方面的要求,才能更好地实施审美教育,才能发挥良好的审美教育功能,推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1 通过语文教材内容美进行审美教育
语文教材被誉为“语言的图画”,“生活的教科书”,是“真”与“善”相结合的美的
世界。它远远超越了学生直接经验的生活圈,极大的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从中可以鸟瞰古往今来人类社会活动的各种人文景观,也能眺望人类未来生活各种科幻想象的人事物象。教材中反映美存在的领域是十分宽广的。有自然美,写山水鱼虫、日月星晨等千姿百态,应有尽有。如大海的潮声雄伟壮阔(鲁彦《听潮》),洞庭湖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等等。有社会美,写生产劳动、革命斗争、科学文化生活等等。如陈毅的《梅岭三章》表达了革命烈士“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的至死不屈的大无畏精神。有健康美,如黄传惕的《故宫博物院》、孙世恺的《雄伟的人民大会堂》、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等,作家用艺术语言描写了不同建筑物各自的形体美、质地美、色彩美,创造了立体组合的空间艺术形象和意境,引起师生的联想与共鸣。尤其应重视建筑艺术形象重大的社会意义和民族特色。
2 通过语文教学过程和方法的形式美进行审美教育
语文教育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智力活动和情感活动的过程。其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条件、教学环境,要优化组合,充分发挥各要素的功能,构筑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结构形式。创造语文教育的形式——教学艺术形象,才能美化,学生的直接感知,愉快的获得丰富的教育内容。教师作为艺术形象的主体,要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要素。融进自己的认识、感知和评价,在再现教学内容的同时,要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零度风格的教学态度,只能走过场的形式主义的教学,无美感而言。要讲求美的形式,运用生、光、电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使无声的文字教材与音、色、像相互配合。丰富语文课教育的形式美,使教学内容得到突出和强化,力求使语文教育的内容美和形式美相统一,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审美情趣,让学生在语文教育真、善、美的王国里探幽揽胜,自由翱翔!
3 通过语文教育现实美的创造进行审美教育
大语文教育观已成为语文教育的共识。大语文教育的实践要求研究语文教育现实美的创造,把学生带到大语文教育环境中去,培养高尚的审美理想,激发追求美、创造美的热情。语文教育要密切结合教材中关于自然美的描写,引导学生参加实践,进行联想,加深对课文语言美的理解力,同时提高运用语言表现自然美的能力。更多的是要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教育和审美教育的结合,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总之,语文教育的内容美与形式美要统一,语文教育的过程美与方法美要协调,语文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美要配合国。语文教师只有做到这些方面的要求,才能更好地实施审美教育,才能发挥良好的审美教育功能,推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