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如今有很多人认为初中数学难学,并受到很多消极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产生了数学学习的自卑心理,成了数学学困生,因此,消解学生的数学学习自卑心理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和促进其健康成长。研究者首先分析学生数学学习自卑心理的特点和表现,然后揭露其形成的原因,最后基于理论与实践,探讨消解学生数学学习自卑心理的实践途径。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学习;自卑心理
【作者简介】张昆,中学高级教师,博士,现供职于淮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兼职),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学教学论,数学课程论,数学教育哲学,数学史等;郑蕾聪,淮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自卑心理指的是以一个人认为自己及所处的环境不如别人的情绪体验为核心的潜意识欲望组成的一种复杂心理状态。数学学习自卑心理指学生由于不能或不愿意独立学习而与同学比较感到数学学习成绩等因素不如他人的情绪体验的一种心理状态。数学学习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数学思维品质、数学创造性等评价过低,在数学学习时容易伴有一些消极情绪,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具有数学学习自卑心理的学生不利于数学學习,这是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
一、数学学习自卑心理的特点及其表现
人对自己的生存状态与自我素质的认知构成了自我意识,通过自我意识对自身价值特性的评价就会产生某种情绪体验。人的自我评价虽然是对某种具体特性(如相貌、身份、气质、特长、地位等)的自我认知,但在本质上是对自身在特定领域的能力及其发展前途的自我认识,因为前者是现象,后者才是这些现象产生的本质。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越低,其数学成绩就会越差,对于数学学习的评价与期望也会越低。如果学生长时间处于这种情绪氛围中,很可能会产生数学学习的自卑心理。
数学知识的结构性特点,决定了其元素(知识的组成环节及其联结中介)的严谨性特点,这种严谨性借助于逻辑的表达,将组成数学知识的逻辑形式投射到学习(或研究)数学知识的主体心理上,也就是逻辑思维的结果。从主体的意识结构上说,这种逻辑思维及其成果的取得又源于主体的直觉思维(即猜想、灵感与想象等)。其中,猜想某些数学信息可能组成的信息轮廓,再运用主体已经掌握的真理性数学知识,通过逻辑演绎的手段,证明信息轮廓的正确性,如此就形成了新的数学知识。如果通过证明否定了该信息轮廓,那就需要对原始的数学化信息进行新一轮的探究活动,直至得到明确的结论为止[1]。
因此,从数学知识发生的过程中可以认识到,发生数学认识体现了学生的智力水平。学生一旦在数学知识组成结构的某个环节上跟不上教师的教学,就会形成一个缺口,这个缺口依凭学生自己往往很难补上,其在后续的数学学习中就极有可能“掉队”了。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外表上看,学生数学考试成绩不佳;另一方面,从心理角度上看,学生会逐渐地产生数学学习的自卑情绪。如果这种自卑情绪长时间得不到有效疏导而不断蔓延,就会变成数学学习自卑心理。
数学学习自卑心理是不少学生学不好数学知识、萌发不了数学学习的正面情绪、唤醒不了强烈的数学学习意志,从而提升不了数学能力、优化不了数学思维品质的关键原因。这些学生总是觉得自己不是学习数学的“料”,丧失了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学生的这种数学学习自卑心理,不仅对学生自身数学学习造成严重的障碍,还有可能对整个班集体的数学学习产生不良影响。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对学生的观察、访谈等途径发现,学生的数学学习自卑心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学生在课堂上听不懂老师讲课。其实这些学生不是不愿意听课,而是由于缺乏前述的数学知识,或者是在学习前面的数学知识时,没有及时地发展成有利于现在学习所需要的思维品质、数学能力与数学观念等。他们对于老师在课堂所传授的数学知识不能相应地同步理解,或不能用自己的数学认知独立构建数学知识体系,从而听不懂老师讲解的内容,造成注意力涣散的结果。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为:目光呆滞,静坐不语;翻阅课外读物,做其他学科作业;搞小动作,交头接耳等。
其二,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害怕受到批评,希望得到表扬。具有数学学习自卑心理的学生对于外在的评价极为敏感。一方面,教师在班级中虽然是不点名地给一些学生以否定的评价,但这类学生却很容易对号入座,自己又不敢找老师交流,只是默默地承受与忍耐,甚至在心理上怨恨自己或老师。如此,就无法安下心来,完成数学学习任务。另一方面,由于这类学生强烈地渴望自豪感,由此产生了虚荣心,特别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同或表扬,但是却往往事与愿违,很难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同或表扬。
其三,抄袭作业或考试作弊。因为这类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自卑心理,又特别想在集体中表现自己,所以,由于不相信自己的数学能力与水平,在做作业或考试时,即使对于自己有把握的题目,也要抄袭他人的。如此,不断失去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只能越来越不理解数学知识,相应的数学能力、数学观念、数学方法、数学学习意志、数学思维品质等也得不到有效发展,因此,这类学生在班级中就成为数学学困生。
除此之外,数学学习自卑心理还有各种各样的个性表现,如过分地计较考试分数,在平时的聊天中不愿意谈论数学学习的话题,或翻开数学课本就打瞌睡,等等。从意识结构显现出来的是对于数学学习没有兴趣和热情,害怕、讨厌数学,并且无法下定决心改变现状,因此无法激发顽强的数学学习意志和攒足精神学习数学,无法改变自己的数学学习处境。
二、形成数学学习自卑心理的原因
从数学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形成数学学习自卑心理的原因大多不是天赋智力的因素,而几乎都是在后天学习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具有数学学习自卑心理的学生个性都是非常要强的,往往由于自豪感的跌落而产生了自卑心理(其实,真正由于智力原因而产生的数学学困生,对于成绩差毫不在意,很少表现出自卑情绪)。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方面。 其一,消极的自我暗示。由于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对于别人提供的建议与意见没有辨别能力,受到过来人数学学习态度的影响特别大,而大多数人认为初中数学难学。其实,从一定程度上说也是有道理的。进入初中,立马引入有理数的知识,进行数系扩充,例如,一个绝对值概念就会难倒许多学生,建立在绝对值概念基础上的有理数运算法则又是比较难理解的,学生往往只能套用有理数运算法则的文字指令进行运算,而这只是表象上的学习,因此,数学问题稍做变化,便难倒了他们。部分学生经常处于初中数学难学的氛围中,如果这种消极暗示反复出现,这些学生便不能正确地认识初中数学知识与自己,从而抑制了自信心,于是,他们对于初中数学学习产生了自卑心理。
其二,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挫折。虽然初一学生具有思维敏捷、朝气蓬勃、精力充沛、好奇不厌的特点,但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却十分脆弱,经受不起打击。例如,一次平时小测验自己的成绩稍微比别人差一点,他们都可能失去心理上的平衡,往往辗转反侧。这可能产生两种行为,一是奋起直追,二是心灰意冷。但是如果经过奋起直追再一次失败,可能就会转入心灰意冷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疏导,就有可能进入数学学习自卑的心理状态。
其三,教师教学评价取向不健全。有的教师喜欢学优生,在课堂教学或私下交流中往往会不知不觉地表现出来。主要表现有,选择进入课堂教学的数学知识或数学习题,点名上黑板演示的学生,都不自觉地倾向于学优生(当然,这与在课堂上学优生的积极表现有极大关系)。如此,冷落了数学学困生,长此以往,这些学生很可能变成具有数学学习自卑心理的学生。
医学讲究“对症下药”,为了达到治病的目的就要细心诊断,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探清病因,而病因绝不同于外表的症状。对数学学习自卑心理的理解也是一样,学生这种学习心理的产生,一定是反映在他们某些僵化了的内在思想上。对于初一学生产生数学学习自卑心理的原因既已探明,那么,数学教师在自己的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如何对症下药呢?[2]
三、消解数学学习自卑心理的实践途径
要达到消解初一学生数学学习自卑心理的目的,重点在于提升这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并使其产生数学学习的自豪感。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数学教师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仔细分析与辨别学生产生数学学习自卑心理的原因,从而针对具体的学生“对症下药”;其次,深入研究所要教学的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的结构性及其投射到学生数学认知结构中去的心路历程,得出某个学生可能在某个环节上出现困难,找到启发途径促使学生自己解决困难;最后,对照解决教学实践中所产生的这类学生学习数学自卑心理的现实问题,查阅心理学或教育学著作及论文,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启示。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在教学中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
其一,教师力争唤醒有数学学习自卑心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其数学学习的自豪感。教师在课堂上,对待学生要做到公平公正,甚至可以适当照顾具有数学学习自卑心理的学生。如要思考相关的问题时,可用温暖的目光注视学生,使他们理解教师的殷切期望,当注意到他们眉头舒展,发自内心的微笑时,说明已经理解了知识或解决了问题,就可以请他们起来回答问题,教师还可以追问学生的理解途径或解题想法。由于教师采用了有选择性的途径,这些回答往往是成功的;若不成功,也没有关系,学生的理解肯定有正确的方面,教师通过分析这些正确的方面,不断提高这类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逐步地消解他们的数学学习自卑心理。
其二,营造数学课堂学习氛围,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数学教师除了研究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当然,这是特别不容易达到目的的,年轻教师尤其如此。因此,要多花心思,多读心理学专著或论文,平时多观察、多总结,形成问题意识,比如对于学生数学学习自卑心理的诊断,既需要广泛的心理学知识,又需要一定的数学教学经验等的支持),还要精心研究数学知识结构的组成环节及其联结中介(特别是与有理数相关的),找到将这些环节及其联结中介投射到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相应的机构单元中去的诸多有效途径,从中选择一条或两条最符合学生思维活动的途径进行课堂教学。如此,教师对于学生正在学习的数学知识或解决的数学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对照具有数学学习自卑心理的学生,就能估计出他们发生这种具体数学认识的心理情況,从而有针对性地选择具体的学习环节以展示他们的数学学习风采。这样就会提升这部分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与自尊心。
其三,增加具有数学学习自卑心理学生对于理解数学知识的深度或理解数学问题解决方法的发生过程及其本质。如前文所述,产生数学学习自卑心理的原因之一在于这类学生听说初一数学知识难学而造成的消极自我暗示,这是由于说给他们听的过来人没有达到对这些数学知识的本质理解,并认为自己不能理解的知识,其他同学也不能理解与接受。因此,教师一定要通过对初一数学知识的深入分析,精心设计教学,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实施。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认识到,这些数学知识通过认真听讲与仔细学习,其实不难理解,形成这个阶段的数学知识结构也是不难达到的。如此,就可以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并且通过自己的实践正确地理解知识或解决问题,以此,可以消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自卑心理。
其四,教师要做好针对性的辅导工作。由于数学知识的结构性特点,如果某个学生在心理上对于组成这种知识结构的某个环节连接不上,后面的数学学习就难以为继。此时,如果单靠学生自己已学的数学知识与学习方法来突破这个环节,可能是比较困难的,还可能产生数学的畏难心理,长此以往,可能形成数学学习自卑心理。因此,在学生没能掌握的数学知识结构环节上,教师的帮助犹如雪中送炭,可以帮助学生的数学学习持续下去,进而保护他们的自信心与自尊心。
当然,以上消解学生数学学习自卑心理的主要途径,是笔者从自己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还不够全面,需要充实、改进并系统化。由于一线数学教师经常和学生进行知识的交流与心灵的沟通,理解学生面对数学疑难问题时的那种身陷重围的痛楚、举步维艰的困惑、欲行又止的难局[3],明白学生正是从这些地方形成了不良的情绪体验与消极的数学学习态度,几经挣扎都不能冲破这种数学知识的疑难之网,他们就会产生数学学习自卑心理。因此,消除学生数学学习自卑心理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教师要认真做好预防工作(预防比补救更方便,也更容易),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及与学生的相处中,针对学生心理的细微之处做好一点一滴的工作,这样才能达到消解学生数学学习自卑心理的目标。
四、结语
具有数学学习自卑心理的学生对于一个班集体的数学学习会产生负面影响,这不仅表现在数学分数层面上,而且影响到整个班集体的数学学习风气与学习士气。因此,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消解学生数学学习自卑心理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应鼓励学生正确地对待数学知识、正确地对待自我,启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该具有平常心,保持稳定的情绪,练就学生的数学学习意志,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激发其数学学习兴趣,进而建立起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自尊心,增加学生数学学习的自豪感。
参考文献:
[1]张昆,曹一鸣.完善数学教师教学行为的实现途径[J].数学教育学报,2015(1):33-37.
[2]张昆,宋乃庆. 初一列方程入门教学的思考与建议[J].中学数学杂志,2014(2):4-7.
[3]张昆,张乃达. 设计结构性初始问题的实践与探索: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视点[J].中学数学(初中版),2017(12):58-61.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学习;自卑心理
【作者简介】张昆,中学高级教师,博士,现供职于淮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兼职),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学教学论,数学课程论,数学教育哲学,数学史等;郑蕾聪,淮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自卑心理指的是以一个人认为自己及所处的环境不如别人的情绪体验为核心的潜意识欲望组成的一种复杂心理状态。数学学习自卑心理指学生由于不能或不愿意独立学习而与同学比较感到数学学习成绩等因素不如他人的情绪体验的一种心理状态。数学学习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数学思维品质、数学创造性等评价过低,在数学学习时容易伴有一些消极情绪,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具有数学学习自卑心理的学生不利于数学學习,这是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
一、数学学习自卑心理的特点及其表现
人对自己的生存状态与自我素质的认知构成了自我意识,通过自我意识对自身价值特性的评价就会产生某种情绪体验。人的自我评价虽然是对某种具体特性(如相貌、身份、气质、特长、地位等)的自我认知,但在本质上是对自身在特定领域的能力及其发展前途的自我认识,因为前者是现象,后者才是这些现象产生的本质。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越低,其数学成绩就会越差,对于数学学习的评价与期望也会越低。如果学生长时间处于这种情绪氛围中,很可能会产生数学学习的自卑心理。
数学知识的结构性特点,决定了其元素(知识的组成环节及其联结中介)的严谨性特点,这种严谨性借助于逻辑的表达,将组成数学知识的逻辑形式投射到学习(或研究)数学知识的主体心理上,也就是逻辑思维的结果。从主体的意识结构上说,这种逻辑思维及其成果的取得又源于主体的直觉思维(即猜想、灵感与想象等)。其中,猜想某些数学信息可能组成的信息轮廓,再运用主体已经掌握的真理性数学知识,通过逻辑演绎的手段,证明信息轮廓的正确性,如此就形成了新的数学知识。如果通过证明否定了该信息轮廓,那就需要对原始的数学化信息进行新一轮的探究活动,直至得到明确的结论为止[1]。
因此,从数学知识发生的过程中可以认识到,发生数学认识体现了学生的智力水平。学生一旦在数学知识组成结构的某个环节上跟不上教师的教学,就会形成一个缺口,这个缺口依凭学生自己往往很难补上,其在后续的数学学习中就极有可能“掉队”了。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外表上看,学生数学考试成绩不佳;另一方面,从心理角度上看,学生会逐渐地产生数学学习的自卑情绪。如果这种自卑情绪长时间得不到有效疏导而不断蔓延,就会变成数学学习自卑心理。
数学学习自卑心理是不少学生学不好数学知识、萌发不了数学学习的正面情绪、唤醒不了强烈的数学学习意志,从而提升不了数学能力、优化不了数学思维品质的关键原因。这些学生总是觉得自己不是学习数学的“料”,丧失了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学生的这种数学学习自卑心理,不仅对学生自身数学学习造成严重的障碍,还有可能对整个班集体的数学学习产生不良影响。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对学生的观察、访谈等途径发现,学生的数学学习自卑心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学生在课堂上听不懂老师讲课。其实这些学生不是不愿意听课,而是由于缺乏前述的数学知识,或者是在学习前面的数学知识时,没有及时地发展成有利于现在学习所需要的思维品质、数学能力与数学观念等。他们对于老师在课堂所传授的数学知识不能相应地同步理解,或不能用自己的数学认知独立构建数学知识体系,从而听不懂老师讲解的内容,造成注意力涣散的结果。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为:目光呆滞,静坐不语;翻阅课外读物,做其他学科作业;搞小动作,交头接耳等。
其二,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害怕受到批评,希望得到表扬。具有数学学习自卑心理的学生对于外在的评价极为敏感。一方面,教师在班级中虽然是不点名地给一些学生以否定的评价,但这类学生却很容易对号入座,自己又不敢找老师交流,只是默默地承受与忍耐,甚至在心理上怨恨自己或老师。如此,就无法安下心来,完成数学学习任务。另一方面,由于这类学生强烈地渴望自豪感,由此产生了虚荣心,特别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同或表扬,但是却往往事与愿违,很难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同或表扬。
其三,抄袭作业或考试作弊。因为这类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自卑心理,又特别想在集体中表现自己,所以,由于不相信自己的数学能力与水平,在做作业或考试时,即使对于自己有把握的题目,也要抄袭他人的。如此,不断失去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只能越来越不理解数学知识,相应的数学能力、数学观念、数学方法、数学学习意志、数学思维品质等也得不到有效发展,因此,这类学生在班级中就成为数学学困生。
除此之外,数学学习自卑心理还有各种各样的个性表现,如过分地计较考试分数,在平时的聊天中不愿意谈论数学学习的话题,或翻开数学课本就打瞌睡,等等。从意识结构显现出来的是对于数学学习没有兴趣和热情,害怕、讨厌数学,并且无法下定决心改变现状,因此无法激发顽强的数学学习意志和攒足精神学习数学,无法改变自己的数学学习处境。
二、形成数学学习自卑心理的原因
从数学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形成数学学习自卑心理的原因大多不是天赋智力的因素,而几乎都是在后天学习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具有数学学习自卑心理的学生个性都是非常要强的,往往由于自豪感的跌落而产生了自卑心理(其实,真正由于智力原因而产生的数学学困生,对于成绩差毫不在意,很少表现出自卑情绪)。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方面。 其一,消极的自我暗示。由于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对于别人提供的建议与意见没有辨别能力,受到过来人数学学习态度的影响特别大,而大多数人认为初中数学难学。其实,从一定程度上说也是有道理的。进入初中,立马引入有理数的知识,进行数系扩充,例如,一个绝对值概念就会难倒许多学生,建立在绝对值概念基础上的有理数运算法则又是比较难理解的,学生往往只能套用有理数运算法则的文字指令进行运算,而这只是表象上的学习,因此,数学问题稍做变化,便难倒了他们。部分学生经常处于初中数学难学的氛围中,如果这种消极暗示反复出现,这些学生便不能正确地认识初中数学知识与自己,从而抑制了自信心,于是,他们对于初中数学学习产生了自卑心理。
其二,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挫折。虽然初一学生具有思维敏捷、朝气蓬勃、精力充沛、好奇不厌的特点,但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却十分脆弱,经受不起打击。例如,一次平时小测验自己的成绩稍微比别人差一点,他们都可能失去心理上的平衡,往往辗转反侧。这可能产生两种行为,一是奋起直追,二是心灰意冷。但是如果经过奋起直追再一次失败,可能就会转入心灰意冷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疏导,就有可能进入数学学习自卑的心理状态。
其三,教师教学评价取向不健全。有的教师喜欢学优生,在课堂教学或私下交流中往往会不知不觉地表现出来。主要表现有,选择进入课堂教学的数学知识或数学习题,点名上黑板演示的学生,都不自觉地倾向于学优生(当然,这与在课堂上学优生的积极表现有极大关系)。如此,冷落了数学学困生,长此以往,这些学生很可能变成具有数学学习自卑心理的学生。
医学讲究“对症下药”,为了达到治病的目的就要细心诊断,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探清病因,而病因绝不同于外表的症状。对数学学习自卑心理的理解也是一样,学生这种学习心理的产生,一定是反映在他们某些僵化了的内在思想上。对于初一学生产生数学学习自卑心理的原因既已探明,那么,数学教师在自己的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如何对症下药呢?[2]
三、消解数学学习自卑心理的实践途径
要达到消解初一学生数学学习自卑心理的目的,重点在于提升这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并使其产生数学学习的自豪感。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数学教师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仔细分析与辨别学生产生数学学习自卑心理的原因,从而针对具体的学生“对症下药”;其次,深入研究所要教学的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的结构性及其投射到学生数学认知结构中去的心路历程,得出某个学生可能在某个环节上出现困难,找到启发途径促使学生自己解决困难;最后,对照解决教学实践中所产生的这类学生学习数学自卑心理的现实问题,查阅心理学或教育学著作及论文,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启示。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在教学中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
其一,教师力争唤醒有数学学习自卑心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其数学学习的自豪感。教师在课堂上,对待学生要做到公平公正,甚至可以适当照顾具有数学学习自卑心理的学生。如要思考相关的问题时,可用温暖的目光注视学生,使他们理解教师的殷切期望,当注意到他们眉头舒展,发自内心的微笑时,说明已经理解了知识或解决了问题,就可以请他们起来回答问题,教师还可以追问学生的理解途径或解题想法。由于教师采用了有选择性的途径,这些回答往往是成功的;若不成功,也没有关系,学生的理解肯定有正确的方面,教师通过分析这些正确的方面,不断提高这类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逐步地消解他们的数学学习自卑心理。
其二,营造数学课堂学习氛围,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数学教师除了研究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当然,这是特别不容易达到目的的,年轻教师尤其如此。因此,要多花心思,多读心理学专著或论文,平时多观察、多总结,形成问题意识,比如对于学生数学学习自卑心理的诊断,既需要广泛的心理学知识,又需要一定的数学教学经验等的支持),还要精心研究数学知识结构的组成环节及其联结中介(特别是与有理数相关的),找到将这些环节及其联结中介投射到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相应的机构单元中去的诸多有效途径,从中选择一条或两条最符合学生思维活动的途径进行课堂教学。如此,教师对于学生正在学习的数学知识或解决的数学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对照具有数学学习自卑心理的学生,就能估计出他们发生这种具体数学认识的心理情況,从而有针对性地选择具体的学习环节以展示他们的数学学习风采。这样就会提升这部分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与自尊心。
其三,增加具有数学学习自卑心理学生对于理解数学知识的深度或理解数学问题解决方法的发生过程及其本质。如前文所述,产生数学学习自卑心理的原因之一在于这类学生听说初一数学知识难学而造成的消极自我暗示,这是由于说给他们听的过来人没有达到对这些数学知识的本质理解,并认为自己不能理解的知识,其他同学也不能理解与接受。因此,教师一定要通过对初一数学知识的深入分析,精心设计教学,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实施。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认识到,这些数学知识通过认真听讲与仔细学习,其实不难理解,形成这个阶段的数学知识结构也是不难达到的。如此,就可以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并且通过自己的实践正确地理解知识或解决问题,以此,可以消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自卑心理。
其四,教师要做好针对性的辅导工作。由于数学知识的结构性特点,如果某个学生在心理上对于组成这种知识结构的某个环节连接不上,后面的数学学习就难以为继。此时,如果单靠学生自己已学的数学知识与学习方法来突破这个环节,可能是比较困难的,还可能产生数学的畏难心理,长此以往,可能形成数学学习自卑心理。因此,在学生没能掌握的数学知识结构环节上,教师的帮助犹如雪中送炭,可以帮助学生的数学学习持续下去,进而保护他们的自信心与自尊心。
当然,以上消解学生数学学习自卑心理的主要途径,是笔者从自己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还不够全面,需要充实、改进并系统化。由于一线数学教师经常和学生进行知识的交流与心灵的沟通,理解学生面对数学疑难问题时的那种身陷重围的痛楚、举步维艰的困惑、欲行又止的难局[3],明白学生正是从这些地方形成了不良的情绪体验与消极的数学学习态度,几经挣扎都不能冲破这种数学知识的疑难之网,他们就会产生数学学习自卑心理。因此,消除学生数学学习自卑心理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教师要认真做好预防工作(预防比补救更方便,也更容易),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及与学生的相处中,针对学生心理的细微之处做好一点一滴的工作,这样才能达到消解学生数学学习自卑心理的目标。
四、结语
具有数学学习自卑心理的学生对于一个班集体的数学学习会产生负面影响,这不仅表现在数学分数层面上,而且影响到整个班集体的数学学习风气与学习士气。因此,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消解学生数学学习自卑心理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应鼓励学生正确地对待数学知识、正确地对待自我,启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该具有平常心,保持稳定的情绪,练就学生的数学学习意志,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激发其数学学习兴趣,进而建立起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自尊心,增加学生数学学习的自豪感。
参考文献:
[1]张昆,曹一鸣.完善数学教师教学行为的实现途径[J].数学教育学报,2015(1):33-37.
[2]张昆,宋乃庆. 初一列方程入门教学的思考与建议[J].中学数学杂志,2014(2):4-7.
[3]张昆,张乃达. 设计结构性初始问题的实践与探索: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视点[J].中学数学(初中版),2017(12):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