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的意蕴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_77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即便不去远游,人们也经常可以在影视作品里看到诸多关于河流的意蕴,从密西西比河到伏尔加河,每条河都仿若拥有自己的性格。
  剧集《罗马》第一季里,牧羊小孩望着有些异常的卢比孔河,很快,举着鹰旗的恺撒军团出现并渡河。当时共和国法律规定,驻守在外的将军如果带兵渡过卢比孔河,将被视为叛国。据说恺撒在渡不渡河时曾决虑良久。
  两千多年过去了,在今天的意大利,由于河流改道等诸多原因,似已找不到当年恺撒渡过的那段卢比孔河的具体位置。这条泰晤士河(River Thames)在历史中的地位和寓意,当然也已不同于今日。好在它的地理方位未曾有大的改变,唯独恺撒在公元前五十四年发动的第二次侵略战争中,他抵达的“那条”泰晤士河的宽度,大约是现在流过伦敦的河道宽度的两倍。对于其时罗马人在河边的这场战役,如不是这本《泰晤士:大河大城》提及的话,英国的历史学似乎已不那么感兴趣了。
  也能从这本书里读到,与罗马的河流不同,泰晤士河所包含的军事信息较少,更多的是关于人类居住与劳作的地理气候环境,以及斑斑点点的其他生物繁衍的痕迹。
  这条途经伦敦、穿过英格兰的古老大动脉,发源于西南的科茨沃尔德希尔斯,东西行走,绵延三百四十六公里, 最终注入北海的大河,按照书里的说法,第一批居民约在五十万年前就抵达了这儿。此后在它的长长编年史的“航向”上与之绑定的,不只有凯尔特或者英格兰东北部的贸易与捕捞业,也有漂行在它支流之上的许多运煤船,以及水手们所遇到的种种危险故事。
  读完这些后我想,除了本书,想了解泰晤士河的漫长故事又该找谁去问询呢?
  正如所有陈述河流历史的书一样,作者辛苦地花费了好几页去阐明它的地理构建名词;而之于大部分愿意写作所谓“河流史”的人来说,“大河”的每一段必然需要彰显其独特的个性,这点与“大城”的结构形态有着深深的不同。假如说后者是静态的,那么前者指示着某种向前流动的探索精神。或许确如书中所言,从内陆到河流,再(沿着河流)到海洋的过程中,好像穿越了某种边界,从一个世界进入到了另一个世界。
  读者此刻也就可能成为对自然景物收集的一员,明了了足量的历史陈述后,他或她又像亲自扛起了轻量级小艇,带上不超过百来磅的包裹(并多带一件衬衫,用于拖拽小艇时垫在肩垫下面),有钳子和铝杯,这样的准备都是值得的……因为,每一种沿着泰晤士河岸生长的野生动植物,皆会成为读者的朋友。这样的阅读带来了历史研习一样的愉悦,也带来了旅行般的满足;而当他写到与泰晤士河有关涉的那批艺术家的名字时,我们则开始隐约觉得,其时间源头处,如同存在一种魔法仪式,在某年的一定时段里人们甚至还会一一重新归来,聚集,朝着这个“魔法”的泉水鞠躬与问候。
  然而,有时并不总是那些艺术的、人文的,或者自然科学的东西与某一条河流最具关联度,因为但凡关系到“人”之后,“河流”二字间便凭空生发出了航道的意味。这自然也是第七章“工作的河流”标题的含义。
  泰晤士河的蜿蜒和曲折之下, 形成不同的地貌区域(第十五章就专门解析了河之下游的几个分段);自从人类加入了新食物链中的环节,周遭的生命群体之分布也就不那么自由了,比如每次人工航道对天然航道的取代都伴随着陆地循环系统的重新调整。
  如果说所有关于“东方伟大航道”苏伊士运河(Suez Canal)的故事,都必须咨询埃及当地的历史学家;那么,想了解泰晤士河沿岸的船坞,我们也必须找到对此有第一手了解的英国大作家,如约瑟夫·康拉德。一九○四年,他将“码头的大量聚集”比喻成“由罗列在河边的建筑物杂乱而成的丛林”,然而“对于康拉德来说,每一座船坞都有自己的生命和性格”。我觉得地理类书引用文学家的词句,最佳之处正在于这类视角。
  就像书中第四章中开头所言,泰晤士的历史有如大海一样深。印象中一些很独特的段落还包括:十四世纪的贫穷传教士与泰晤士河的关系,有不少人曾在河中受洗;直到十六世纪,那儿才真正成为了王室的奢华巡游场,国王颁布法令时就选择在河边;而河道周边建立起优良的工业化港口或者码头,又是在很久以后了。
  第十四章写的是“死亡之河”,虽然部分文字像是暗示着某种荒芜孤独的所在,甚至悠悠传来了幽灵的哭泣与叹息——书开始后不久即提到,那些重新发掘出来的钉子、油灯和陶器等都可以看作从罗马时期到早期英国建立之间的过渡……不过,被赋予了诗歌化的气韵后,每段叙述不只像是平白的旅游导览,反而颇具感染力。毕竟书里也强调,从广泛的意义上来看,水是灵魂上的纯洁世界的更新者与拯救者,也是生命的第一元素。到了最后一章“一种地形—学从源头到大海”,竟然将它的河道(生物学),它们的时间起源(地质学和演化)和探索它们的科学技能(农业与工程学)糅合了起来。
  我想,在枯涸与洪灾时段之外的河流,大约都是仁慈而美丽的吧。据翻查,在法国,早期航运的发展部分竟缘于道路之缺乏。有人说:“如果旅行者总是遭遇重重关卡和受到重重盘剥,造出世界上最好的道路也没什么用。”而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一半以上的皇家道路退回到了原始状态。即使最重要的大道也只铺设几英里,最后逐渐蜕变成了田间小道,且还不断受到道路经过地区的农民的蚕食。
  水流则会免去陆地交通的各种弊端,它所遇到的紧急概念里,一般只有久旱与洪水两条,工业化后才有了污染问题。这条泰晤士河一路见证着的不只是伦敦,也還有好几座古老城市的日常生活。所以我们想到,以河流为名的诸多文学作品,不如说,它们在写着种种与河有关的人事与时光。
  与之相似,在波兰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奥若什科娃的《涅曼河畔》描写的是十九世纪下半叶波兰边区农村的生动图景,主人公从远方寄来的长信,无疑能够准确反映当时波兰人的生意经营情况,品类也好,利润也好,都是翔实的。至于涅曼河,笔墨不怎么多。
  当跟随着作者去思考泰晤士河的演化过程时,我偶尔也会想到奥尔多·利奥波德的那册写作技艺十分出色的奇书《环河》。作为早期威斯康星河流的奇闻,“环河”得此名字,只因它最终会流入它自身,永不止息地一圈又一圈地循环。保罗·班扬发现它时就记录了人们如何利用这不知疲倦的水流运送许许多多的原木。然而,作家这么写道:“从没有人觉得保罗在以寓言的方式讲故事,然而在这故事中他确实道出了一则寓言……水流是能量的流动,从土壤流出进入植物,并从此进入动物,再回到土壤循环。”
  人与河流的关系不也如此吗?试问,一条河流的温度里到底存有几多诗人的呼吸与画笔的痕迹?是不是所有船员都会将他们行船旧路的记忆直接唤称为河道的历史,包括每一片迎面而来的浅滩与亮白如银的漩涡?
  身在遥远的中国,我们熟悉身边的河流,并不知道伦敦人会给出什么答案,然而,我们忽然发觉原先总在地理题册上被固化为某些近乎永恒的东西(例如地图上的一条靛蓝色线条的河道,要不就是棕褐色的铁轨与国界),在人的想象力中可以变得无限小,或者,无限大。
其他文献
他们问这世上什么是真相,假如你以玫瑰的名字为真,那么真相就是词语,我们每个人所能够把握的都只是词语。“昔日玫瑰以其名流芳,今人所持唯玫瑰之名。”翁贝托·埃科《玫瑰的名字》结尾引用的这两句拉丁语在概念上等于什么都没说,却引发出无穷的追问与沉思。但是“對于沉思而言,存在始终是最值得追问的东西。沉思在存在那里遭遇到极端的抵抗,这种抵抗阻挡着沉思,使之不能严肃对待进入其存在之光亮的存在者”(海德格尔《林中
期刊
法学家阿尔伯特·维恩·戴雪(A. V. Dicey)出生于一八三五年,卒于一九二二年,亲历了大英帝国由鼎盛走向衰落,并沐浴一战战火的历史,也见证了不列颠的联合逐步瓦解,进而走向分裂的历史。在戴雪晚年,不列颠遭遇了前所未见的危机:内有爱尔兰之独立诉求,外有德国带来的战争威胁。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生于一七七○年,卒于一八五○年,他近距离观察了法国大革命及其恐怖,见证了拿破仑战争给英国带来的威胁。华兹华斯
期刊
城墙在中国古代文明中扮演了重要的守护者角色。它仿佛盾牌,抵御人间战火,保卫墙内安宁,让文明得以延伸。经历过千百年的变迁,迄今仍有不少地方留下了或长或短的古城墙,无声地向人们述说着历史。这些城墙大多是明代的产物,累经战火而屹立不倒。作家潘大明在《湮没的帝都——淮河访古行纪》(中西书局2020年)一书中,以正史研究与实地考察为主,辅以民间故事、传说,时空交错,穿越反复,为我们讲述了明城墙与大明王朝兴衰
期刊
在历史之下,是记忆和遗忘。  在记忆和遗忘之下,是生命。  书写生命却是另一种历史。  永未完成。  —保罗·利科  “一位作者,在她艺术水平的巅峰,转遍整个世界并回到了原点。”在裘帕·拉希莉(Jhumpa Lahiri)的小说《低地》(The Lowland)出版后,Vogue杂志给予了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评价。原点,对于拉希莉这样一位凭借处女作便获得普利策文学奖的作家来说,意味着再次拾起最初惊艳
期刊
费正清回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北平的生活时,提到了欧文与埃莉诺·拉铁摩尔夫妇,尤其强调埃莉诺“打理欧文的日常生活,非常热情可爱,具有很强的社交能力,朋友遍天下”。费正清的回忆代表了拉铁摩尔夫妇朋友圈的一个共识:欧文的事业成就离不开埃莉诺的支持。这对伉俪的携手之旅始于极有个性的蜜月:以历史上的西域为目的地,欧文跟随传统的骆驼商队穿越戈壁沙漠,埃莉诺则通过现代化的铁路穿越西伯利亚,最终他们在名叫塔城的边
期刊
从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七一年,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依次写出了一批彪炳史册的交响曲。第一号作于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二五年,首演于一九二六年;第二号,一九二七年,同年首演;第三号作于一九二六年至一九二九年,首演一九三一年;第四号,一九三五年,首演一九六一年;第五号,一九三七年,首演一九三七年,地点在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第六号,一九三九年,首演一九三九年,列宁格勒;第七号,一九四一年,首演一九四二年,列宁
期刊
今天,中年人的职场危机已经越发成为社会重视的问题。原本以为打拼奋斗了多年的职场,是我们居住在大城市中收入和安全感的来源。可是不曾想到,上班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就被公司劝退,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岗位,似乎又难以再度找寻到新的轨道。一瞬间,房贷、老人、二孩、伴侣的压力纷至沓来,沉重无比。深处人生的低潮,要如何才可以面对和解决?或许你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答案。  《失业白领的职场漂流》(Bait And Sw
期刊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节妇吟》  “恨不相逢未嫁时”,这句流传千古写尽了人世间痴男怨女缠绵悱恻的暗恋之苦的诗,你想得到是张籍写的吗?因为张籍是作为韩愈的学生和亲密朋友的“卫道士”;韩愈强烈要求恢复儒家道统,张籍却还嫌他推行得不够,在《上韩昌黎第二书》
期刊
如果把金融比作一棵大树,那么,业务是叶,管理是枝,体制是干,文化是根。  ——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上下求索》    在新近出版的文集《上下求索》和一些重要演讲中,唐双宁先生以充满殷忧的哲思,提出了一个“形而上”的金融文化之根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土壤日趋肥沃,中国金融这棵大树已渐呈叶茂、枝繁、干壮之势。但是,尽管如此,不可回避的是,中国金融业目前总体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促使我们不能不
期刊
一九八六年的一个周日,英国艺术家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来到纽约大都会博物馆(MMA),该馆的远东艺术馆馆长请他来看一件“难以置信的东西”。那是一幅卷轴画,中国清朝画家王翚等人绘制的《康熙南巡图·第三卷》(“济南到泰安”,1698年)。像这样的中国画顶级藏品,常规的公共展出只可能看到某些局部,但霍克尼享有特权,这幅长度为13.93米的画作被慢慢展开,他跪在地上看画的这三个多小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