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数学教学;生活实际;课堂;教学过程;兴趣;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4—0110—01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学生就会认为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学起来就会感到自然亲切、真实,这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
一、课堂导入联系生活,激发学生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越贴近学生的生活背景,学生就越感兴趣,自觉接收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在教学中,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现数学问题。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这节课时,利用秋天大雁南飞的生活情境导入新课,初步感知大雁从“一”字形变成“人”字形的时候,就形成了一个角。然后,让学生找找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角,学生的兴趣马上高涨起来,纷纷回答:把扇子打开以后就形成了一个角,时钟的时针和分针形成了一个角……教师适时导入新课:那么什么是角呢?在角中藏着多少秘密呢?我们一起来把它们找出来好不好?学生有了极大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在接下去的教学过程中,他们就会认真思考,积极回答,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阶段是一节课的起始阶段,处理的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和思维的活跃程度。
二、教学过程联系生活,突破重点和难点
数学是一門严谨的学科,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而学生的思维往往是具体形象的,这就产生了矛盾。于是在抽象的教学面前许多学生感到无能为力,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就会对数学失去兴趣。为了消除学生学习数学的畏惧心理,教师在教学时要联系生活的实际,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努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表演、思考、交流,从而切实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比多、比少的应用题”时,有的学生对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较难理解,老师可让学生比比谁的铅笔多。老师说:我有7支铅笔,比你多4支,你有几支?边说边拿出7支铅笔握在手上,要求学生也拿出符合要求的铅笔数。接着问学生:刚才老师说的话,还可以怎样说?通过引导与思考,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现实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数学大课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能感觉到许多充满着数学因素的内容,教学中融入这些内容,能使学生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枯燥为生动,变被动为主动地接受知识,进而能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生活和数学紧密相关的道理。
三、借助生活实际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知识具有高度抽象性,一些深奥、难懂的数学语言,常常让学生听得云里雾里,犹如听天书一般。这与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产生矛盾。在抽象的数学面前学生感到无能为力,从而产生恐惧感,甚至厌恶学习数学。为了消除学生此种心理,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移植一些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片断,把这些数学语言用一些鲜活的生活场面展示出来;使学生借助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来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引导学生探索、思考、交流,从而切实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在情趣与理趣的交融中让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思维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直观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有待发展。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正是思维发展的过程,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要贴近“生活化”,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际,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的创新。如,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中,有这样一道题:“154-98=154-100+2”,学生对154-100时还要加上2难以理解,于是我让学生表演买东西找零钱:妈妈带了154元钱,去医药商店买一盒98元的西洋参,准备给爷爷补身体。她付给营业员100元的钞票一张(应把154元减去100元),再找回2元(应加上2元)。在生活实践的教学中,抽象的运算得到了实践经验的支持,具体的实践经验也经过了一番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使学生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愉快地训练,发展了思维。
编辑:张 昀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4—0110—01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学生就会认为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学起来就会感到自然亲切、真实,这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
一、课堂导入联系生活,激发学生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越贴近学生的生活背景,学生就越感兴趣,自觉接收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在教学中,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现数学问题。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这节课时,利用秋天大雁南飞的生活情境导入新课,初步感知大雁从“一”字形变成“人”字形的时候,就形成了一个角。然后,让学生找找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角,学生的兴趣马上高涨起来,纷纷回答:把扇子打开以后就形成了一个角,时钟的时针和分针形成了一个角……教师适时导入新课:那么什么是角呢?在角中藏着多少秘密呢?我们一起来把它们找出来好不好?学生有了极大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在接下去的教学过程中,他们就会认真思考,积极回答,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阶段是一节课的起始阶段,处理的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和思维的活跃程度。
二、教学过程联系生活,突破重点和难点
数学是一門严谨的学科,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而学生的思维往往是具体形象的,这就产生了矛盾。于是在抽象的教学面前许多学生感到无能为力,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就会对数学失去兴趣。为了消除学生学习数学的畏惧心理,教师在教学时要联系生活的实际,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努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表演、思考、交流,从而切实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比多、比少的应用题”时,有的学生对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较难理解,老师可让学生比比谁的铅笔多。老师说:我有7支铅笔,比你多4支,你有几支?边说边拿出7支铅笔握在手上,要求学生也拿出符合要求的铅笔数。接着问学生:刚才老师说的话,还可以怎样说?通过引导与思考,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现实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数学大课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能感觉到许多充满着数学因素的内容,教学中融入这些内容,能使学生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枯燥为生动,变被动为主动地接受知识,进而能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生活和数学紧密相关的道理。
三、借助生活实际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知识具有高度抽象性,一些深奥、难懂的数学语言,常常让学生听得云里雾里,犹如听天书一般。这与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产生矛盾。在抽象的数学面前学生感到无能为力,从而产生恐惧感,甚至厌恶学习数学。为了消除学生此种心理,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移植一些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片断,把这些数学语言用一些鲜活的生活场面展示出来;使学生借助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来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引导学生探索、思考、交流,从而切实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在情趣与理趣的交融中让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思维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直观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有待发展。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正是思维发展的过程,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要贴近“生活化”,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际,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的创新。如,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中,有这样一道题:“154-98=154-100+2”,学生对154-100时还要加上2难以理解,于是我让学生表演买东西找零钱:妈妈带了154元钱,去医药商店买一盒98元的西洋参,准备给爷爷补身体。她付给营业员100元的钞票一张(应把154元减去100元),再找回2元(应加上2元)。在生活实践的教学中,抽象的运算得到了实践经验的支持,具体的实践经验也经过了一番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使学生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愉快地训练,发展了思维。
编辑:张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