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月13日,北京王府井洋华堂宣布停止其劲松店的营业。这家位于东三环劲松地区海文大厦的门店随后贴出了关店告示,称门店关闭是由于经营调整,并用白纸盖住了主要出入口处“王府井洋华堂”的店名。
“通知关店的时间太紧,尽管我们自发组织了降价甩货的活动,我还有十几万的货压在那里没有卖掉,而商场只给了不到5000元的赔偿金。”在劲松店经营服装专柜的一位店主告诉《第一财经周刊》,她最早听说关店的消息是在12月29日,当天门店工作人员开始通知各个专柜的店主开会,店主之间则开始传言门店即将停业。劲松店的一楼和二楼为经营食品和日用品的超市,三楼则以专柜的形式销售服装。
此后,劲松店分别于12月30日和1月4日召集全体专柜店主和供应商开会,正式确认在1月12日关店,关店的原因是“商场经营每年亏损,物业租金涨了两倍,无法支撑”。1月11日,门店要求各专柜店主和供应商签署自愿终止合同的协议。
这家2005年开业的超市是王府井洋华堂成立后的第一家门店。在其关闭之后,“王府井洋华堂”就只剩下位于三里屯世贸百货地下一层的一家门店了。
王府井洋华堂是王府井百货集团、日本伊藤洋华堂株式会社、约克红丸株式会社在2004年共同投资组建的合资公司。其中王府井百货集团和伊藤洋华堂株式会社分别占股40%,约克红丸株式会社占股20%。按照约定,王府井洋华堂的日常运营全部由日方负责。
王府井洋华堂在当时设定的目标是,到2008年前在北京建10家社区型连锁超市,10年内在北京拥有54家连锁超市。
“劲松店开业8年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王府井百货集团宣传部门负责人张劲松向《第一财经周刊》表示,由于不参与王府井洋华堂的日常管理,他并不清楚劲松店具体的经营数据。
但王府井百货显然已经对王府井洋华堂劲松店的经营状况很不满意。据张劲松透露,王府井百货集团持有劲松店所在地海文大厦60%的物业。而在王府井洋华堂向专柜店主和供应商提供的关店原因中,“无力承担翻倍上涨的房租”却是最主要的因素。
根据伊藤洋华堂和约克红丸所属的日本柒和伊(Seven&i)控股集团财报披露,2011年北京王府井洋华堂商业有限公司的营业收入为12.17亿日元(合人民币0.84亿元),比上一年下跌了6%。这是在2009年王府井洋华堂营业收入大幅下滑29%之后连续第三年下跌。这3年间,除了2011年12月开业的三里屯店外,王府井洋华堂仅有劲松一家门店。
张劲松称,当初王府井百货集团与伊藤洋华堂、约克红丸合资建立王府井洋华堂,看中的就是伊藤洋华堂在生鲜食品方面的经营经验,“我们希望能够与伊藤洋华堂一起建立一个食品加强型的超市品牌。”
但王府井百货和伊藤洋华堂可能共同忽略了的一点是,在传统居民区,一家品类齐全、交通位置便利的平价百货商店可以做到盈亏平衡,而一家高端的生鲜超市却未必适合生存。劲松地区属于北京传统的住宅区,周边多是老式居民楼,没有大型的写字楼和商业区。但王府井洋华堂却主要出售精加工、小包装并且价格昂贵的生鲜和蔬果食品,还有现场制作和烹饪教学的寿司、盒饭、生鱼片,明显针对的是中高端的年轻市场—他们并不是传统居民区中的主流消费人群。
类似的原因,王府井洋华堂2005年在北京朝阳公园地区开业的甜水园店和2007年在方庄地区开业的蒲黄榆店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相继关店。
“零售行业出现门店关门的现象,除了股东或股权变化外,多数是因为经营不善。而在经营不善中,80%的原因是选址失误。”上海正见品牌管理顾问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崔洪波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这是同属于伊藤洋华堂中国的华糖洋华堂也存在的问题。这家由伊藤洋华堂与中国华孚集团、伊藤忠商事合资成立的公司,在北京拥有8家“超市+商场”混合业态的门店。2011年的营业收入为284.77亿日元(合人民币19.75亿元)。而在成都拥有5家门店的另一家合资公司成都伊藤洋华堂的业绩则为506.72亿日元(合人民币35.14亿元),接近华糖洋华堂的一倍。
“成都华堂一开始进入成都,就把门店开在了最繁华的春熙路上,很快就在成都人心中树立起高端商超的定位,获得了当地主流消费者的认可。华糖洋华堂在北京的华堂商场,并没有在一开始就占据核心商圈,而是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这就需要很大的成本来培养中高端的消费人群了。”崔洪波说。
最近3年,华糖洋华堂没有再在北京新增店铺,并且除了首店十里堡店在2010年重新装修后贡献了北京华堂收入的1/3外,其他门店的经营业绩并不好看。2010年,华糖洋华堂还关闭了在北京五棵松的门店。
而对于伊藤洋华堂在北京的两家合资公司来说,在它们放缓发展的这几年中,新兴的精品超市品牌已经纷纷进入北京核心商圈。2007年北京华联将BHG精品超市开到新光天地地下成功打出了“高端”的定位,而华润万家旗下的Ole’超市已经进入了国贸、金融街等核心商业区。这让处在非核心商圈,却以中高端生鲜食品销售见长的北京华堂只能加入低价竞争。
“与成都华堂不同,北京华堂走的是与京客隆、物美、家乐福等超市一样的价格路线。”伊藤洋华堂(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三枝富博曾对《第一财经周刊》说。当时他刚从成都伊藤洋华堂董事长升任伊藤洋华堂中国区总代表,多次飞到北京调研北京华堂在经营上存在的问题。
2012年5月8日,伊藤洋华堂日本株式会社宣布将独资成立伊藤洋华堂(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全面负责伊藤洋华堂在中国的投资和开店。虽然新成立的投资公司注册地在北京,但办公地点却设在了成都。“日本柒和伊集团已决定了日本伊藤洋华堂将在中国内陆城市、西南地区积极拓展,不会考虑在北方、北京周边或者沿海发展。”三枝富博在此前的媒体采访中说。
“通知关店的时间太紧,尽管我们自发组织了降价甩货的活动,我还有十几万的货压在那里没有卖掉,而商场只给了不到5000元的赔偿金。”在劲松店经营服装专柜的一位店主告诉《第一财经周刊》,她最早听说关店的消息是在12月29日,当天门店工作人员开始通知各个专柜的店主开会,店主之间则开始传言门店即将停业。劲松店的一楼和二楼为经营食品和日用品的超市,三楼则以专柜的形式销售服装。
此后,劲松店分别于12月30日和1月4日召集全体专柜店主和供应商开会,正式确认在1月12日关店,关店的原因是“商场经营每年亏损,物业租金涨了两倍,无法支撑”。1月11日,门店要求各专柜店主和供应商签署自愿终止合同的协议。
这家2005年开业的超市是王府井洋华堂成立后的第一家门店。在其关闭之后,“王府井洋华堂”就只剩下位于三里屯世贸百货地下一层的一家门店了。
王府井洋华堂是王府井百货集团、日本伊藤洋华堂株式会社、约克红丸株式会社在2004年共同投资组建的合资公司。其中王府井百货集团和伊藤洋华堂株式会社分别占股40%,约克红丸株式会社占股20%。按照约定,王府井洋华堂的日常运营全部由日方负责。
王府井洋华堂在当时设定的目标是,到2008年前在北京建10家社区型连锁超市,10年内在北京拥有54家连锁超市。
“劲松店开业8年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王府井百货集团宣传部门负责人张劲松向《第一财经周刊》表示,由于不参与王府井洋华堂的日常管理,他并不清楚劲松店具体的经营数据。
但王府井百货显然已经对王府井洋华堂劲松店的经营状况很不满意。据张劲松透露,王府井百货集团持有劲松店所在地海文大厦60%的物业。而在王府井洋华堂向专柜店主和供应商提供的关店原因中,“无力承担翻倍上涨的房租”却是最主要的因素。
根据伊藤洋华堂和约克红丸所属的日本柒和伊(Seven&i)控股集团财报披露,2011年北京王府井洋华堂商业有限公司的营业收入为12.17亿日元(合人民币0.84亿元),比上一年下跌了6%。这是在2009年王府井洋华堂营业收入大幅下滑29%之后连续第三年下跌。这3年间,除了2011年12月开业的三里屯店外,王府井洋华堂仅有劲松一家门店。
张劲松称,当初王府井百货集团与伊藤洋华堂、约克红丸合资建立王府井洋华堂,看中的就是伊藤洋华堂在生鲜食品方面的经营经验,“我们希望能够与伊藤洋华堂一起建立一个食品加强型的超市品牌。”
但王府井百货和伊藤洋华堂可能共同忽略了的一点是,在传统居民区,一家品类齐全、交通位置便利的平价百货商店可以做到盈亏平衡,而一家高端的生鲜超市却未必适合生存。劲松地区属于北京传统的住宅区,周边多是老式居民楼,没有大型的写字楼和商业区。但王府井洋华堂却主要出售精加工、小包装并且价格昂贵的生鲜和蔬果食品,还有现场制作和烹饪教学的寿司、盒饭、生鱼片,明显针对的是中高端的年轻市场—他们并不是传统居民区中的主流消费人群。
类似的原因,王府井洋华堂2005年在北京朝阳公园地区开业的甜水园店和2007年在方庄地区开业的蒲黄榆店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相继关店。
“零售行业出现门店关门的现象,除了股东或股权变化外,多数是因为经营不善。而在经营不善中,80%的原因是选址失误。”上海正见品牌管理顾问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崔洪波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这是同属于伊藤洋华堂中国的华糖洋华堂也存在的问题。这家由伊藤洋华堂与中国华孚集团、伊藤忠商事合资成立的公司,在北京拥有8家“超市+商场”混合业态的门店。2011年的营业收入为284.77亿日元(合人民币19.75亿元)。而在成都拥有5家门店的另一家合资公司成都伊藤洋华堂的业绩则为506.72亿日元(合人民币35.14亿元),接近华糖洋华堂的一倍。
“成都华堂一开始进入成都,就把门店开在了最繁华的春熙路上,很快就在成都人心中树立起高端商超的定位,获得了当地主流消费者的认可。华糖洋华堂在北京的华堂商场,并没有在一开始就占据核心商圈,而是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这就需要很大的成本来培养中高端的消费人群了。”崔洪波说。
最近3年,华糖洋华堂没有再在北京新增店铺,并且除了首店十里堡店在2010年重新装修后贡献了北京华堂收入的1/3外,其他门店的经营业绩并不好看。2010年,华糖洋华堂还关闭了在北京五棵松的门店。
而对于伊藤洋华堂在北京的两家合资公司来说,在它们放缓发展的这几年中,新兴的精品超市品牌已经纷纷进入北京核心商圈。2007年北京华联将BHG精品超市开到新光天地地下成功打出了“高端”的定位,而华润万家旗下的Ole’超市已经进入了国贸、金融街等核心商业区。这让处在非核心商圈,却以中高端生鲜食品销售见长的北京华堂只能加入低价竞争。
“与成都华堂不同,北京华堂走的是与京客隆、物美、家乐福等超市一样的价格路线。”伊藤洋华堂(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三枝富博曾对《第一财经周刊》说。当时他刚从成都伊藤洋华堂董事长升任伊藤洋华堂中国区总代表,多次飞到北京调研北京华堂在经营上存在的问题。
2012年5月8日,伊藤洋华堂日本株式会社宣布将独资成立伊藤洋华堂(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全面负责伊藤洋华堂在中国的投资和开店。虽然新成立的投资公司注册地在北京,但办公地点却设在了成都。“日本柒和伊集团已决定了日本伊藤洋华堂将在中国内陆城市、西南地区积极拓展,不会考虑在北方、北京周边或者沿海发展。”三枝富博在此前的媒体采访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