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南好,机杼夺天工,孔雀妆花云锦烂,冰蚕吐凤雾绡空,新样小团龙。”这是明朝诗人吴梅村在《望江南》中对南京云锦的精彩描述,也是云锦之美的真实写照。
南京云锦是中国丝织工艺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运用“色晕”层层推出主花,富丽典雅、质地坚实、花纹浑厚优美、色彩浓艳庄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且用料考究,织工精细,图案色彩典雅富丽,宛如天上彩云般的瑰丽,故而得名“云锦”。现代只有南京生产,常称为“南京云锦”。南京云锦与成都蜀锦、苏州宋锦、广西壮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元、明、清三朝,南京云锦均为皇家御品,用于专织皇家龙袍冕服。云锦,以自己最富丽绚烂的丝线,为我国封建帝国镶上了一条灿烂的丝边。
然而,对于生活在现代的人们,云锦的美丽多少有一些陌生感。云锦有着辉煌的历史,南京城曾是满城人都做云’锦。在旧民国时期,政府对民族工艺的疏忽,机械化生产逐渐推开,同时行业中缺乏专门力量进行研究和倡导,一些艺人单纯牟利、粗制滥造,严重地影响了云锦新品的声誉,终致销路断绝。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中央手工业管理局把南京云锦研究工作列为重点项目,将分散在各地的云锦老艺人集中起来,建立研究所,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同时结合现实生活需要,进行织造创新设计,为云锦研究、继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说到南京云锦的继承与发展就不能不提到一个重要的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金文。金文大师与云锦结缘,要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当时云锦日渐凋零,国家决定恢复云锦生产,喜欢绘画的金文,成了云锦车间的操作工。金文大师在云锦创作和古代丝织工艺研究领域中探寻,一做就是30多年。云锦工艺独特,用老式的提花木机织造,必须由提花工和织造工两人配合完成,一天只能生产5至6厘米。这种工艺至今仍无法用机器替代。金文身材高大,大手大脚,然而坐到织机前,却像换了个人似的,变得心灵手巧,妙指如花。一招一式都带着古朴的韵味。
南京云锦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金文大师又被南京博物院聘任为民俗研究所传统工艺研究室主任,担任国家重点工程《中国科学技术史》纺织卷的编委,撰写了10万余字的古代纺织科技论文,书中配的插图都是他亲自画的,细节描述令人叹服。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十三陵定陵出土的明万历皇帝龙袍正逐步毁坏,需要复制。金文大师承担了连师傅都不敢承担的艰巨任务。做一件龙袍,仅织造过程就要在织机上耗费整整一年的时间,上半年和下半年所织的花纹对拼,丝毫不能走样。从挖掘失传多年的绞纱机织工艺,到精心制造龙袍,前后用了近五年时间,金文大师一气织出三件龙袍。龙袍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最高奖“珍品金杯奖”,还被国家科委作为中国古代科技成果,送展日本筑波国际博览会,享誉海外。世纪之交,云锦的世界知名度不断提升,金文作为云锦专家,曾应邀赴美国洛杉矶参加世界织布大会,也曾应邀前往日本东京出席世界服饰研讨大会,对这门传统工艺的传承与保护他倾注了毕生的精力。
金文大师告诉我们,“云锦的制作是靠手艺的,手艺就牵扯到人亡艺绝的问题。我现在就悔恨,年轻时没意识到这样的问题。第一批老师傅教我们时,有十来个人,10年一过,一个都不在了。昔日精湛的工艺与繁盛的产业,如今却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如今,南京云锦织机不足百台,而被人们熟悉和接受的多为小礼品和纪念品,无法真正展现云锦的魅力。而何为真正的云锦精品?在金文大师看来,云锦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云锦工艺的每一个花纹,每一个图案,甚至是每一丝、每一线,无不浸透着华夏民族多少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本刊记者将带领大家走进金文大师的作品中细细品赏,重新领略700年来南京云锦中所蕴含的中国历史文化的璀璨结晶。
《秦淮风华》
《秦淮风华》是云锦中的两色金织物,即用真金、纯银两种纬线,表现月光下的秦淮山水、人物、楼阁的风光色泽,做工细腻。此件作品还入选了中国第十届运动会贵重特色礼品,馈赠国家领导和国外嘉宾。
《真金妆花缎一品麒麟补》
图案中表现的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一种吉祥动物——麒麟。其外形是麋身、牛尾、马蹄(史籍中有的说为“狼蹄”)、鱼鳞皮,一角,角端有肉,设武备而不用,固而被称为“仁兽”。作品中麒麟周围有很多草,麒麟脚下却清爽无物,这是因为麒麟有一个重要的品行“不折生草,不杀生灵”。然而这却有些矛盾,麒麟是一品武官补,武官哪有不杀人的呢?这是因为儒家思想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仁”可以说是儒学中伦理学说的根本和最高道德准则。唐代武则天将麒麟作纹饰绣于袍服,赏赐给三品以上的武将穿用;清代时,将麒麟绣于武官“一品”的补子上,不仅代表权利和地位,更暗喻要“以德服人”。这件作品曾被南京市政府作为礼品,赠送给前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赞扬他为体育事业做出的贡献。
《真金孔雀羽妆花大团龙》
作品为明式团龙,形态健美,发须倒竖,龙头金星火眼,寓意能洞察一切,看到人间的疾苦,伤感之余眼下有一滴血泪。龙神用珍贵的孔雀羽线织出,从不同角度都能看到七彩光芒。该作品曾荣获2002年中国华东工艺美术精品特别金奖,入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一续集》现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织金妆花喜相逢》
作品为传统宫廷风格纹样,取团花形式,双龙、双凤相对喜相逢,喜庆吉祥,四周牡丹寓意四方富贵,上下蝙蝠祥云指洪福齐天。该作品用皇家专用的黄、红、蓝、黑四正色织出,运用了中国传统的强烈的积极色,加以运动变化,更加显得丰富多彩,在绚丽中蕴藉沉静,于强烈的对比中寻求协调的美感。该作品荣获2006年“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金奖,曾被政府作为珍贵的礼品赠送给国家领导人。2007年“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评委会,在近百个工艺行业中特别选了这幅作品制成珍藏版的四方联合纪念邮票。
《米地骑士纹织金彩花缎》
这幅云锦非常特别,把西方的纹样尝试融入设计中。仔细看,云锦中每个骑士都是立体的,颜色比较淡雅。纹路上,是一个纹套一个纹,—正一反交织在一起,没有空地,且每层颜色都有叠变,其中一组纹饰采用传统龙袍工艺的留地经的方法织出,从不同的角度能看到色光的变化,由上面的米白色,往下越变越深,直至变成黑色,观者无不惊叹。它的“凹凸面”有强烈的机理效果,不像传统云锦那样花哨。它雅致清新,色调明快简洁,与时尚家居环境相协调,是一件可以细细品味的作品。
历史上云锦被禁锢在深富禁院之中,为皇室所用、为贵族所穿戴,绽放着奢华的美丽,如今金文大师带领着众多云锦从业者将云锦与现在的民众生活充分结合,既保持其艺术的高贵品性,又扩展云锦的装饰性与实用性,彰显其不同于其他丝织的独特性。随着2009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成功,云锦知名度大幅提升,历经半个世纪的磨难,依然顽强绽放着独特魅力的南京云锦,终于在今天开始焕发青春。金文大师呼吁更多的年轻人能够认识和关心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工艺,加入到云锦的创作与生产中来,继承与发扬光大。让我们共同期待云锦繁花似锦的未来。
南京云锦是中国丝织工艺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运用“色晕”层层推出主花,富丽典雅、质地坚实、花纹浑厚优美、色彩浓艳庄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且用料考究,织工精细,图案色彩典雅富丽,宛如天上彩云般的瑰丽,故而得名“云锦”。现代只有南京生产,常称为“南京云锦”。南京云锦与成都蜀锦、苏州宋锦、广西壮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元、明、清三朝,南京云锦均为皇家御品,用于专织皇家龙袍冕服。云锦,以自己最富丽绚烂的丝线,为我国封建帝国镶上了一条灿烂的丝边。
然而,对于生活在现代的人们,云锦的美丽多少有一些陌生感。云锦有着辉煌的历史,南京城曾是满城人都做云’锦。在旧民国时期,政府对民族工艺的疏忽,机械化生产逐渐推开,同时行业中缺乏专门力量进行研究和倡导,一些艺人单纯牟利、粗制滥造,严重地影响了云锦新品的声誉,终致销路断绝。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中央手工业管理局把南京云锦研究工作列为重点项目,将分散在各地的云锦老艺人集中起来,建立研究所,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同时结合现实生活需要,进行织造创新设计,为云锦研究、继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说到南京云锦的继承与发展就不能不提到一个重要的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金文。金文大师与云锦结缘,要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当时云锦日渐凋零,国家决定恢复云锦生产,喜欢绘画的金文,成了云锦车间的操作工。金文大师在云锦创作和古代丝织工艺研究领域中探寻,一做就是30多年。云锦工艺独特,用老式的提花木机织造,必须由提花工和织造工两人配合完成,一天只能生产5至6厘米。这种工艺至今仍无法用机器替代。金文身材高大,大手大脚,然而坐到织机前,却像换了个人似的,变得心灵手巧,妙指如花。一招一式都带着古朴的韵味。
南京云锦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金文大师又被南京博物院聘任为民俗研究所传统工艺研究室主任,担任国家重点工程《中国科学技术史》纺织卷的编委,撰写了10万余字的古代纺织科技论文,书中配的插图都是他亲自画的,细节描述令人叹服。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十三陵定陵出土的明万历皇帝龙袍正逐步毁坏,需要复制。金文大师承担了连师傅都不敢承担的艰巨任务。做一件龙袍,仅织造过程就要在织机上耗费整整一年的时间,上半年和下半年所织的花纹对拼,丝毫不能走样。从挖掘失传多年的绞纱机织工艺,到精心制造龙袍,前后用了近五年时间,金文大师一气织出三件龙袍。龙袍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最高奖“珍品金杯奖”,还被国家科委作为中国古代科技成果,送展日本筑波国际博览会,享誉海外。世纪之交,云锦的世界知名度不断提升,金文作为云锦专家,曾应邀赴美国洛杉矶参加世界织布大会,也曾应邀前往日本东京出席世界服饰研讨大会,对这门传统工艺的传承与保护他倾注了毕生的精力。
金文大师告诉我们,“云锦的制作是靠手艺的,手艺就牵扯到人亡艺绝的问题。我现在就悔恨,年轻时没意识到这样的问题。第一批老师傅教我们时,有十来个人,10年一过,一个都不在了。昔日精湛的工艺与繁盛的产业,如今却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如今,南京云锦织机不足百台,而被人们熟悉和接受的多为小礼品和纪念品,无法真正展现云锦的魅力。而何为真正的云锦精品?在金文大师看来,云锦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云锦工艺的每一个花纹,每一个图案,甚至是每一丝、每一线,无不浸透着华夏民族多少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本刊记者将带领大家走进金文大师的作品中细细品赏,重新领略700年来南京云锦中所蕴含的中国历史文化的璀璨结晶。
《秦淮风华》
《秦淮风华》是云锦中的两色金织物,即用真金、纯银两种纬线,表现月光下的秦淮山水、人物、楼阁的风光色泽,做工细腻。此件作品还入选了中国第十届运动会贵重特色礼品,馈赠国家领导和国外嘉宾。
《真金妆花缎一品麒麟补》
图案中表现的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一种吉祥动物——麒麟。其外形是麋身、牛尾、马蹄(史籍中有的说为“狼蹄”)、鱼鳞皮,一角,角端有肉,设武备而不用,固而被称为“仁兽”。作品中麒麟周围有很多草,麒麟脚下却清爽无物,这是因为麒麟有一个重要的品行“不折生草,不杀生灵”。然而这却有些矛盾,麒麟是一品武官补,武官哪有不杀人的呢?这是因为儒家思想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仁”可以说是儒学中伦理学说的根本和最高道德准则。唐代武则天将麒麟作纹饰绣于袍服,赏赐给三品以上的武将穿用;清代时,将麒麟绣于武官“一品”的补子上,不仅代表权利和地位,更暗喻要“以德服人”。这件作品曾被南京市政府作为礼品,赠送给前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赞扬他为体育事业做出的贡献。
《真金孔雀羽妆花大团龙》
作品为明式团龙,形态健美,发须倒竖,龙头金星火眼,寓意能洞察一切,看到人间的疾苦,伤感之余眼下有一滴血泪。龙神用珍贵的孔雀羽线织出,从不同角度都能看到七彩光芒。该作品曾荣获2002年中国华东工艺美术精品特别金奖,入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一续集》现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织金妆花喜相逢》
作品为传统宫廷风格纹样,取团花形式,双龙、双凤相对喜相逢,喜庆吉祥,四周牡丹寓意四方富贵,上下蝙蝠祥云指洪福齐天。该作品用皇家专用的黄、红、蓝、黑四正色织出,运用了中国传统的强烈的积极色,加以运动变化,更加显得丰富多彩,在绚丽中蕴藉沉静,于强烈的对比中寻求协调的美感。该作品荣获2006年“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金奖,曾被政府作为珍贵的礼品赠送给国家领导人。2007年“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评委会,在近百个工艺行业中特别选了这幅作品制成珍藏版的四方联合纪念邮票。
《米地骑士纹织金彩花缎》
这幅云锦非常特别,把西方的纹样尝试融入设计中。仔细看,云锦中每个骑士都是立体的,颜色比较淡雅。纹路上,是一个纹套一个纹,—正一反交织在一起,没有空地,且每层颜色都有叠变,其中一组纹饰采用传统龙袍工艺的留地经的方法织出,从不同的角度能看到色光的变化,由上面的米白色,往下越变越深,直至变成黑色,观者无不惊叹。它的“凹凸面”有强烈的机理效果,不像传统云锦那样花哨。它雅致清新,色调明快简洁,与时尚家居环境相协调,是一件可以细细品味的作品。
历史上云锦被禁锢在深富禁院之中,为皇室所用、为贵族所穿戴,绽放着奢华的美丽,如今金文大师带领着众多云锦从业者将云锦与现在的民众生活充分结合,既保持其艺术的高贵品性,又扩展云锦的装饰性与实用性,彰显其不同于其他丝织的独特性。随着2009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成功,云锦知名度大幅提升,历经半个世纪的磨难,依然顽强绽放着独特魅力的南京云锦,终于在今天开始焕发青春。金文大师呼吁更多的年轻人能够认识和关心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工艺,加入到云锦的创作与生产中来,继承与发扬光大。让我们共同期待云锦繁花似锦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