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初中与小学数学的衔接教育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ilkjqw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县实行新课改已接近五年,通过五年的实验调查分析,数学课堂上问题情境的设置更加生活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观察归纳能力增强,对数学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但同时也暴露了很尖锐的问题,如部分学生的计算、推理能力下降,传统的“双基”知识更加薄弱,因而导致了部分学生从不适应到不知学什么到不知为什么学到不知怎样学,最后到不会学、没劲学、厌学,从而在七年级就过早地两极分化.因此有的教师也感觉到:教不会——不会教;新教材难教;好的越来越好,差的越来越差,学生一届不如一届等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要降低、化解、消除这些负面影响,笔者认为教师在七年级更要重视初中与小学的衔接教育.
  
  一、重视学生有意注意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由于七年级学生刚离开小学,对中学的一切都很陌生、好奇,加上小学与初中教师教学方法不同,知识量不同,学习方式不同,学习时间不同,学习节奏不同,因此对初中的学习方式、方法、学习生活有一个心理上的适应期、过渡期.数学教师这时要加强引导,特别是课堂教学时,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稍不留神,就造成数学思维断层,不能全程关注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久而久之,成了学困生,因此教师必须要有意识地提醒、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例如通过提问、表扬、眼神等方式.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合理地设计教学过程,通过探究、合作、讨论、展示等方式,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形成“看明白、听明白、想明白”,倡导学生“听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做一遍,做一遍不如讲一遍,讲一遍不如辨一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二、合理制定中等难度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由于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也就不相同,有的接受快,一点就明白,有的接受慢,讲几遍才弄懂.因此过于容易的学习目标不能满足学生的成就感,不足以激发学习动机,而太难的问题,容易使学生畏惧、气馁.因而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层次设置中等难度的学习目标,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实现,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逐步树立起自信心,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为缩小两极分化作了铺垫,同时也贯彻了新课改的理念标准: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对于尖子生、中等生、学困生,要分别加强学习方法上的指导
  
  对于尖子生,要注意“吃不饱”的现象,除了完成课本的习题外,还要布置一定量的作业给他们,从思想上教育他们不骄不躁,主动地帮助中等生、学困生,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对于学困生,教师要重视他们的点滴进步,保护学困生要求进步的热情,帮助他们及时了解自己到底为什么错?错在哪里?以后应怎样思考这些问题?逐步让学困生学会数学思维,学会解决数学问题,消除对数学的恐惧感,在不断的肯定与鼓励中,增强自信心与能力,从半扶半放教学方式过渡到让学困生自主独立地学习.
  
  四、提高自身的素质与素养,是做好衔接教育的关键
  
  通过五年来的课改实验,相当数量的数学老师已逐步地掌握新教材的教法.而教师自身的素质与素养对于七年级新
  生尤为最重.“深受学生尊敬,学生乐于听其课”的成功教师,不但要具有扎实的知识功底、广博的文化底蕴、精湛的教学技术,更具有独特的个性魅力.因此七年级新生第一节师生“见面课”尤为重要,教师要注意结合本学科的特点,讲一些中学学习方法、要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实验活动,虚心倾听,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质疑.数学教师平时要不断地探索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模式,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能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因势利导,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对不同个性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教育学生要做到公平、公正、合情、合理,避免简单处理和操之过急;要经常深入学生,倾听他们对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排解学生的不满情绪,激发学生积极情绪,使每位学生都能深切地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爱.教师要做到以情优教,以德促学,凭自身素质与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敬爱,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衔接教学得到良性循环.
  总之,初中与小学的衔接教师是每年都要遇到的,因此数学教师要引起重视,而且要早重视、早加强,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在新课改的今天,数学教师要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运用新课程的理念和现代数学教育理论、方法、手段,重视初中与小学教学的衔接教育,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全面达成新课改数学的教学理念.
  
  (责任编辑 金 铃)
其他文献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习题教学是整个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在整个物理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充分利用好物理习题教学平台,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发展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物理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以物理习题为载体,以应用物理知识和技能为纽带,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
对于某些普通中学,学习好的学生占极少数,而成绩差的学生占一大部分.因此,在高中第一学期的数学教学中就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这是教学中最大的难题.学生的两极分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学中,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手段来减少两极分化.减少两极分化的根本出路是: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使其学习成绩赶上优秀生,具体可采用以下措施.    一、激励教育,树立信心    要唤起学生
提高农村地区中学物理教师的科学探究教学能力是有效实施物理新课程的重要方面。本文在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海南农村当地中学物理教师开展科学探究教学的能力状况,提出影
阐明了专利LB抗裂试验法的研究背景;详细介绍了该试验方法;通过对三种混凝土外加剂的测试,说明该试验法可有效定量评价外加剂对混凝土和砂浆的抗裂作用。
目的:分析甘油保存羊膜移植重建结膜的基本条件和手术方法,并评价手术疗效。方法:对11例不同眼部疾病患者采用甘油保存人羊膜进行移植手术以重建结膜。其中4例为无眼球结膜囊狭
介绍了北京地铁东直门车站地下方厅的工程施工特点及防水设计方案、防水施工工艺.
课堂教学是新时期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主阵地,是教师成长和专业发展的重要舞台,也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和进步的源泉。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天的成长和明天的可持续发展,它在促进学生发展、形成学生的生活方式及改善学生的生命质量等方面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一堂好课,能够在发挥课堂教学最基本的功能——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生命的完善,能够使教师和学生思考生命的真谛,寻找生活的意义,体验生命
面对当前电动化的全球发展趋势,唯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以高端技术产品满足更多市场需求,才能不断增强全球竞争力.在2018北京道路运输展上,安凯客车作为前瞻性的主流客车企业,
生命本我之里比多释放,从而转型为发达且厚重的饮食文化。饮食文化不仅存在于家居生活,而且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更植根于宗教祭祀。由此,肉类荤菜就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