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差生转化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s004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差生之所以被称为差生,并不是他们的智力有什么问题,而是对学习的兴趣不大,上课的积极性不大,学习习惯以及其它良好习惯没有很好的养成,但在课外活动、课余时间却非常的活跃。所以切确的为差生下个定义是:差生并不能叫真正的“差生”,他们只是学习上的暂时落后他人,智力上并不落后他人。只要老师家长如何去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因此,我认为转化差生的最好的切入点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能让差生进步的最大内驱力就是兴趣。兴趣能让学生以更主动、更热情、更自觉的状态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所谓兴趣,是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是由获得某方面的知识在情结体验上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一旦对某事物产生兴趣,就会自动自发地专注于这些事物的探索,而无需老师家长去费心。由此看来,寻找和开发孩子的兴趣点,无疑是培养自动自发意识与习惯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我班有个张嘉玮的同学,一、二、三、四年级的语文数学成绩都不错,但到了五年级学习成绩就开始下降了,为此,父母把他送到了补习班,请专门的家教为他补习。可是,他却不理会父母的一番苦心,学习总也提不起劲头,他父母向我反映,他学习不好的原因并不是脑子笨,而是对学习不感兴趣,他经常是懒洋洋的,唯一能令他兴奋的就是玩电脑游戏。而作为他的数学科任老师,我也一早发现他以下的现象:作业常不能按时完成,即使是很简单的作业也是拖泥带水完成的,交上来的作业也是质量非常的差。上课经常开小差,每次测试的成绩都不尽人意,学校每次举办的各种活动反而非常的涌跃参加。各种良好的习惯(书写习惯、上课的专注力等等)不能在他的身上体现出来,对课外活动很有兴趣。总之给人的感觉是有能力有智力去完成做好的,但就是由于没有学习动力、学习兴趣,以至没有养成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在学习上落后于他人。
  从例子中可以知道,张嘉玮同学在低年级时学习成绩很好,正因为如此父母被成绩蒙蔽了,没有及时培养他的学科兴趣和课外兴趣。张嘉玮同学在低年级的好成绩可以认为是来自外在刺激(家长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和外在动机。但中高年级以后,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增强和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这种外在刺激和外在学习渐渐失去它本身的魅力。这时如果没有及时培养起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兴趣,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孩子就会丧失学习的动力,进而他就不会自发自觉地去学习。
  兴趣是孩子执著于学习的内在动机。兴趣的培养不是自发的过程,老师、家长和孩子都需努力。因此,我认为不管是老师还是父母都要记住,孩子的兴趣越广泛他的精神世界就越丰富,就越能促进孩子自动自发习惯的形成,家长、老师都应成为孩子积极的学习兴趣的引路人。
  为了让兴趣引发张嘉玮同学的自动自发意识,我主要是在如何激发他的学习兴趣,端正他的学习态度上下手。我在激发他的学习兴趣时,就做到:
  (1)让他从学习中不断感受到乐趣。对未知的探索,对新知识的渴求,和我们旅游爬山一样,登得越高就看得越多越远,从而充满着获的知识的愉快。当他尝到这种乐趣后,即使管得严些,他也容易感受了,因为他从中感到了快乐。
  (2)让他从努力中不断体验到成功。学习是一个苦差事,如果只是一味地苦读,尝不到一点收获成功的回报,时间长了势必会厌倦。所以,对孩子的点滴进步和成功,我们都应看到并给予适当的表扬或鼓励,哪怕是一句“今天很不错”的话。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自己激励自己再下苦功夫去争取更大的成功。
  (3)要帮助他在奋斗中不断瞄准新的目标。像去登山,我们会经常指着前面某一处说,加把劲爬到前面的小山头再歇一会那样。每次作业,每次考试,我都帮助他定出应完成并且努力后能完成的目标来。我的目标设计是:一要防止目标太高,因为如果目标太高了,他认为我努力了也完不成,又何必去努力呢;二是不能随意在他完成目标后再加码,因为要这样会让他感到我努力了反而会有更多的作业在等着我,与其这样不如慢慢做,等等的消极心态。
  我给他的鼓励是:如果作业争取在老师指定的时间做完,我以不再留他的堂作为奖励。如果这次测试力争分数达到50分,比上次高2分,那么下一次测试就要达到60分、70分、80分,并及时的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点滴的进步。这样,不仅能让他的学习有目标,有成就感,还能让孩子从目标完成上转压力为动力,更能让孩子从努力超前或超质量完成目标中经长体验到成功,为以后攀登更高的目标打好基础。
  (4)鼓励他参加课外活动小组。课外活动的实践,可以使他切身感受到知识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学习。如果他对数学没有兴趣,鼓励他参加数学兴趣小组,多做数学趣味题,就会激发他学习数学的兴趣。当然还有很多方法去转化差生,以上只是我的一些愚见,可能也有不全面的地方。但无论如何转化差生不仅需要好的方法,还需要老师的耐心,家长的配合,因为这项工作是一个长期而坚巨的任务,需要及时分析学生的情况,及时研究转化差生的策略,更需要老师持久下去。我们会因为他们的点滴进步而感到欣慰,这也是我们教育者的使命。
其他文献
化学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常用手段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真实、形象的教学操作形式,既有展示化学知识的直观效应,又有表演操作的示范作用。好的演示实验往往会给人以的美的享受。因此教师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除了力求实验的成功外,还应有意识地渗透美育,运用美育是以具体鲜明的形象感染人、教育人。以美感人、以情动人这一特点,通过仪器造型美,操作行为美、讲解语言美等诸方面,使整个演示过程具有丰富的艺术魅力。以
期刊
一、提升公民素质和深化公民意识    美国学者赫钦斯在《教育中的冲突》一书里是这样定义教育的:“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作出独立的判断,并作为一个负责的公民参加工作。”作为一个公民,他必备的素质在于有一定的思考能力,能正确认识自己与社会;还要能根据社会伦理、道德、法律等,对事物“作出独立的判断”;并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负责的态度参加社会生活实践。写作教学作为整个教学的一个分支,而且作为适
期刊
班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班级管理,直接关系到班主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要想做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必须做到有理想,爱学生,能够真正的站到学生的立场上考虑。不管怎样,要想做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必须做到三个境界,即爱境、勤境、变境。  爱境,就是对学生从心里充满爱,用爱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班主任就是学生的家长,学生很依赖班主任,班主任的爱对教育好学生是很重要的。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教
期刊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随着“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必然要求农业科技有一个大的发展,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作为承担农业科学技术的职教中心学校来讲,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中担负着推广新技术,培养新型农民的重任,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素质和吸收运用新技术能力的重要阵地,其中农学课教师的师资素质和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
期刊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又站到了教育的最前沿,作为农村最基层语文一线教师,我深知面临的挑战。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关系到学科发展的相对平衡,乃至于关系未来整个社会。  关键词:新课改;兴趣;教学情景;课堂气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培养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使课堂趣
期刊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实践探究性学习。探究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变得越来越明确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向探究性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角色也必定发生相应地改变。  探究性学习实施的关键是教师,教师除了要熟悉探究性学习的含义、内容和一般流程外,还要重新学习很多的知识,更要深刻地转变自己的教育思想观念,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针对探究性学习的特点,明确教师在探究
期刊
长期以来,学生怕写作文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纵然绞尽脑汁,费尽心计,还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久而久之,导致了学生为“作文”而作文的心理,任凭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真正动起笔来还是套用“公式”,说假话、大话、空话、套话。以致学生的作文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千遍一律,完全丧失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个性,丧失了应有的灵气和活力。如何让学生走出作文的形式主义樊笼,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近年来,我尝试
期刊
摘要:对初中新课程改革要求改“接受”学习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这三个学习方式中,自主是前提,合作是重点,探究是关键,而自主的关键是自疑,学生不能自主提出问题,就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关键词:中学数学;新课程改革;自主质疑     一、实现两个改变,把提出问题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1 改变狭义的素质观  新课改中,已经把“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
期刊
高中农学专业课内容比枯燥、抽象,有些内容确实很难,以致学生不愿意深钻,不仅影响学生的成绩,同时也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那么,如何讲好农学专业课呢?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现介绍一些经验,供叁考。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的动力主要源于兴趣,只有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丰富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成绩。  首先,在学生入学之初,就进行必要的职业意识教育,培养学生兴趣,介
期刊
我们处在信息时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对人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教育的地位愈益重要。但随着地位的突出,社会和时代也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是要培养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指出:教与学“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对现代教育应承担的责任做了比较全面地概括,是我们教学的指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