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研究意识,挖掘课堂深度

来源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bis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课程的内容虽然相对简单,但同样蕴含了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对于教材,我们应当带着研究意识,从“高处着眼”,以一种宏观的、联系的、发展的观念去看待,而不是拘泥于局部的、零散的、静态的认识,这样才能构筑起有深度的好课。
  关键词:教材;迁移;归纳;抽象;深度
  一节有深度的好课绝不是一个简单拼凑或是场面热闹的教学过程,它需要执教者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学情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和综合研究。下面笔者就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认识小数》一课为例,谈一谈如何挖掘课堂的深度。
  一、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意图
  关于这一点,笔者一直坚信它是上好课的前提。因为没有对教材的深入思考,就无法体会教材的用意,更无法在教学时挥洒自如,展示自己教学的魅力。
  1. 上下联系,全盘考虑
  既然苏教版教材的特点是“螺旋上升、循序渐进”,那么我们在备课时应该关注的就不只是某课教材中的几页纸那么简单了。一节课的知识点的发源地在哪里?途中又经过了哪几站?后续的发展如何等都是我们在备课时应该想到的。例如五年级上册的《认识小数》一课,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二次认识小数,第一次是在三年级下册,三年级下册时对于“小数的初步认识”学生已经掌握到什么程度,两次认识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第二次认识的生长点又在哪里等都是备课时要考虑的。研读教材不能仅仅关注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也是重点。只有联系了上、下文,找出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并进行全盘考虑,才能使教师的教学真正做到心中有谱、教之有度。
  2. 准确定位,深入理解
  准确定位了教材后,接下来怎样才能做到深入理解呢?首先是放低姿态去品读教材,读了才能理解,理解了以后才能二度开发,或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而真正做到驾驭教材而不是被教材所驾驭。
  例如在认识小数时,学生的学习素材不外乎两种:货币单位和长度单位。三年级下册初步认识时,教材是把长度单位放在前面,货币单位放在后面。而到了五年级下册的二次认识时,教材又把货币单位放在了前面,长度单位放在了后面。这样的安排到底是随机,还是“别有用心”?当然,肯定是别有用心的。因为三年级下册学生初步认识小数,米相对于元来说可以有形化,具体化。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只需一把米尺就能直观地看出个中关系。而到了五年级,为什么又反过来了呢?那是因为“元”可以平均分成10份、100份,但是因为实际意义的限制却无法再继续分成1000份、10000份。而“米”就不同了,它可以继续分下去,因为后面还有毫米,微米、纳米……所以,二次认识小数时,把“米”作为重点研究的材料,就有利于学生从一位小数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甚至更多位小数的迁移,更有利于从有限推想到无限。
  二、 激活已有经验,实现正向迁移
  每一堂课的教学都有一个起点,一个归属地。学生对新知的接受总是建立在旧知的认识之上的,因此每一课的复习环节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如果能为学生搭好从旧知通往新知的桥梁,把学生顺利带入有利于学习新知的“邻近发展区”,学习效果定会不言而喻。
  1. 快速激活,促新知呼之欲出
  事实上,同为新授课前的复习环节,有的对教学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的看似夯实到位,实则产生消极影响。怎样才能让复习恰到好处,让激活恰如其分呢?同样以五年级下册《认识小数》一课为例来研究。
  这是学生第二次认识小数,重点是认识小数的意义。而小数意义的教学最关键的是要让学生知道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虽说小数的意义是新知,但其中“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是学生知识储备和经验储备中已经有的,我们只需要有效地激活和提取。由于过去我们已经花了一个章节的精力让学生形成了这样的认识,所以现在没有必要再从头开始研究。曾经看到很多课例,为了揭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这一知识,又从元研究到米,再从米研究到图形,可谓浓墨重彩。在笔者看来,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不仅在旧知复习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更加降低了学生的思维水平。
  笔者认为复习部分可作如下设计: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分数和小数,知道了它们之间的密切联系,它们之间有哪些联系呢?一起来回顾一下。十分之一写成小数是零点一,十分之三呢?零点七表示十分之几?零点九呢?那么十分之几写成的小数就是?(零点几)反过来,零点几就表示?(十分之几)追问,那两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呢?怎样的分数写成的小数就是两位小数呢?这是我们今天教学的重点。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仅作这样简单的复习?我们看五年级下册的教材,两道例题直指元与分、米与厘米的关系,突出了两位小数,回避了一位小数,可见对于小数的意义而言,两位小数的构建才是重点,一位小数的复习虽不可或缺,但无须大费周折。看似简单的几个问题已经唤醒了学生的旧知,促成了新知的出场,而此时学生对于两位小数的研究必定也是迫不及待的。
  2. 合理迁移,让拓展水到渠成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的教学同样如此。教师教给学生再多的知识也是有限的,唯有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才是有用的。数学学科中存在着很多的规律,这些规律是可以无穷尽地延伸下去的,但探得规律的方法往往是可以捕捉的,因此,好的教学不会总停留在同一个层面,适当的时候,教师会让学生自己去探、自己去得。而学生通过方法的迁移,就能主动探得未知。
  例如《认识小数》中我们已经解决了小数意义部分的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的问题,那么三位小数的教学就无须刻画入微了。有了前面两块的坚实基础,学生不难发现千分之几写成的小数是三位小数,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教学中,笔者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猜想,去探究,结论的得出如同顺水推舟。发现了三位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后,笔者的教学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让学生推想开去,四位小数表示什么样的分数,怎样的数表示四位小数?五位小数呢……这样的设计意在让学生通过迁移,轻松实现拓展,于有限当中认无限,与有形之中认无形。   一次次的迁移,一层层的拓展,不仅把学生的思维带到了更高的层面,也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更有深度。
  三、在个性中归纳,化具体为抽象
  1. 归纳的基础必须有足够的个例
  教学中在建立一个概念或者一个规则的时候,先要研究若干个例,进行比较后才能形成结论,这个过程就是归纳。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学习经验以及知识的限制,我们在教学中的归纳通常是不完全归纳。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课例中,教师会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归纳,具体地说,就是只凭一个个例便得出一个结论,得到这个结论以后,再拿其他个例来旁证、演绎。笔者不赞同这种做法,一方面它会显得头轻脚重,另一方面其结论的真实性、可靠性对于学生而言或许心里就会有个问号。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要得到一个结论至少要研究两到三个个例。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归纳之前,一定是要比较的,比较个性中的共性,比较特殊中的一般。一个个例如何比较呢?无法比较就不可能概括,更不可能归纳。
  例如某教师在揭示“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百分之几可以写成两位小数”时是这样设计的:刚才我们通过研究货币单位发现,百分之五就是0.05,百分之四十八就是0.48,大家看百分之几的分数写成小数就是两位小数,反过来两位小数就表示百分之几的分数。
  仅仅研究了一个货币单位,就匆忙揭示了两位小数与分母是100的分数之间的联系,其实学生的感知是不充分的,认识也是不到位的,在心理上自然就无法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关于这一点笔者是这样处理的:首先研究货币单位,形成板书( =0.05, =0.48),这里我们找到的都是两位小数,在其他情境中也能找到两位小数吗?接着再研究长度单位,形成板书( =0.04, =0.12),刚才我们研究的都是计量单位,现在我们再来看图形,形成板书( =0.09, =0.43)。同学们,刚才我们研究了元、米、图形三种不同的对象,但是都找到了一些分数和小数,你们认为这些分数和小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学生经历了三次探索,对于分数和小数的联系早已心中有数,教师只需轻轻点拨,学生很容易就能得出结论了,而此时,学生对于结论的认同感是非常强烈的。
  2. 具体到抽象必须有层次地进行
  抽象性是数学学科的一个特点,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提倡数学教学要情境化、具体化,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教学就可以脱离抽象,教学的最终目的仍是要摆脱直观的外壳,上升到理性思考的层面,否则就无法体现数学味。在这一点上部分教师的理解出现了偏差:一种是只有直观,没有抽象,把直观的材料当成了研究的重点,缺乏数学思考;另一种是在直观与抽象之间没有桥梁、没有过渡,缺少递进的过程,不知道如何从直观过渡到抽象。
  其实,只要教师的意识到位,要从具体层层上升到抽象并不难。如在构建小数的意义时,笔者首先将元平均分,接着把米平均分,然后再把图形平均分,这些都是非常具体的内容。研究了三个个例已不算少,但我们知道像这样的个例还有很多很多,研究如果一直停留在这一层面,学生思维的厚度则无法上升,课堂的深度也难以挖掘。这时,笔者顺势引导: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哪些?学生列举出:1千米、1吨、1个圆、1个长方形……对,像这样的1个计量单位、一个图形等都可以用来平均分,不过它们都是被看成一个整体来平均分的,所以记作整数“1”。由此,通过三个具体内容的研究及学生对个例的举例拓展,及时概括抽象出整数“1”,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综上,只要教者能带着研究的意识,深入解读教材的内涵,分析知识的生长点,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再配以合理的教学方式,就能构筑出有深度的好课!
其他文献
摘 要:用好情趣策略,开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新局面,是数学教师的不懈追求。为此,在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善于依托生活原型,开启情趣学习之门,让学生保持更为旺盛的学习兴趣;还应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引导自主生疑,激发情趣学习活力;同时,还要组织学生进行应有的探究活动,开启情趣学习之旅,让数学学习充满智慧。  关键词:情趣;小学;数学;问题;素养  数学问题解决的策略是多种多样的,也是千变万化的。
摘 要:为了丰富除法表征方式,探究提炼中解决问题,在此背景下,笔者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一课时,借助趣味游戏,学习周期现象;借助探究活动,理解除法的意义;借助题组巩固,理解余数的含义。  关键词:苏教版;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教育心理学认为,知识表征是指信息在人脑中的储存和呈现方式,它是个体知识学习的关键。命题、表象和图示是表征陈述性知识的重要形式 [1]。苏教版二年
摘 要:教学,只有更贴合学生的思维,才会展现出更精彩的教学过程,才会收获更合理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意图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77、78页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十三第1-3题。  【教学目标】  1. 经历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认识射线和直线,了解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认识两点间的距离,知道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2. 进一步认识角,掌
[摘 要] 面积的认识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深化认识面积,从学生已有的经验中:从长度到面积,学生需要跨越的认知障碍在于测量的对象从一维空间的线转变成二维区域的面,测量的单位也由线变成了面,那么把什么作为测量面积的标准就成了本节课学生最为困惑的地方。课堂中尝试从面积的本质意义出发用量化的结果来表示面积。  [关键词] 基于问题;数学活动;深度量化  “认识面积”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在此之前
摘 要:让抽象、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好玩、让人迷恋,既能激发潜能、又能启迪智慧,这是智趣课堂的追求和目标。智趣课堂顺应学生的学习心理,不断点燃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课堂上乐于思考,发散思维,善于表达,课堂充满了乐趣和智慧。  关键词:智趣课堂;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教学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枯燥的,但顺应学生学习心理的数学教学,学生会一直处于开智的兴奋状态,并感觉数学是有趣的、好玩的、让人迷恋
一个幼年逃离乡村、渴望融入城市的年轻人,经历种种挫败和失意,无奈同到乡村,却在无意问发掘了一座财富的宝藏。随着他在淘宝上卖出第一个自制简易家具,数以千计的淘宝店急速覆盖了整个村庄。本不起眼的土地上,骤然上演起关于财富、欲望、机遇、争斗的戏剧性故事。商业力量的勃兴,模糊了城乡之间的边界,也造就了农民与市民之外的另一种人生。  《智族GQ》记者深入“中国淘宝第一村”,尝试去探寻,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摘 要] “情绪教学”可以起到引导、训练的教学效果,让小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数学素养以及塑造美好的心灵. 所以积极的、启思的引导方式会带动学生的兴趣和快乐感,互换角色的导入则会让学生更加主动地探究新知,而怡情的导入则是情感上的抚慰,能让学生自发探究、自主获得.  [关键词] 情绪教学;小学数学;导入对策  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是“教”和“学”的主体,也是有情绪、有情感的人,因而课堂教学活
侯孝贤8年后带着《刺客聂隐娘》回归。这件事对他来说,不像一个已经奠定了电影界绝对权威的大佬再一次震动江湖,倒像是一个老人历经波折也要追求自己多年以来的艰难梦想。一个到了68岁年纪的人,不惜代价、不计得失地做一件自己想了17年的事。  终身荣誉侯孝贤  侯孝贤略带孤傲,坚持真实,不愿讨好众人,但三十年来早早地成为华人电影的精神标尺,成为”台湾之光“和大陆电影界的精神源泉之一。他背对着观众却俘获观众,
我们经常在GQ官方微信平台收到这样的读者问题:T台上的衣服适合我吗?体形偏胖/偏瘦/偏矮也能穿成模特那样吗?秀款要怎么搭配,会不会太夸张了?亚洲人也能穿欧美设计师的衣服吗?……为了消除大家的疑问,我们决定推出一个不固定的真人示范栏目,请来设计师为普通读者做造型,示范秀款的正确穿搭方式,营造其乐融融的互动环境……然,第一期就出了drama:给读者准备的衣服被编辑穿走拍照去了,摄影师的相机居然被设计师
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农村孩子喜欢玩一个多人跳绳的游戏,两个孩子拽住一根麻绳的两端持续甩动,其他几十个孩子轮流上场跳,避免被绊倒。通常而言,众人的目光都难免集中在跳绳的孩子身上,以至于最后这往往变成—种表演,孩子们发明了很多种夸张的方式来炫耀跳绳技巧,有人单腿跳,有人闭着眼跳,最洋洋得意的是那种边跳边翻跟头的人。没有人把目光投向甩绳子的那两个家伙(一般通过抽签选出或者轮流担任),他们做的事隋就是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