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新理念指导下的美术课堂教学有利于教学的发展和建设,可促进先进的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改变学习和评价方式,使美术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促进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优质高效,真正发挥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技术、智力、创造等方面的价值。
【关键词】美术课堂 新课程 教学方法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美术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要求。在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大背景下,美术教师如何走进美术新课程;如何在观念更新、知识领会和教学实践中贯彻实施新课程,是美术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得好,将有利于美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地确立和实施教学策略,增强美术教学的实效性。
一、中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不害怕”几乎成为至理名言,而人们却把音、体、美称为副科,既不能帮学生找到好的工作也不能帮孩子上个好的大学,因此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在这个大气候影响下,美术教学举步维艰。再加上学美术本身就是高消费,笔墨纸砚,开支较大,相对较高的学费也令家长望“美”兴叹,有些学生因得不到经济和精神上的支持,看不到出路,只能“忍痛割爱”。有些学校由于没有及时摆正美育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特别是在“升学率”决定一切的风气下,只抓主科教学,而把美术教学放到了次之又次的地位。对美术特长生不能与学习优胜者同等对待,客观上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方面由于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美术教师的素质普遍不高影响了美术教学的质量。当前中学美术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比较明显的就是“照葫芦画瓢”。不少美术教师只是生硬地讲解美术知识,就画论画,这就使学生无法理解透彻,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教师作为美术课程的执行者,在这样的应试教育环境中逐渐变得缺乏灵活性,消极被动地用传统模式授课,这对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造成了消极的影响,使美术课程完全背离了课程设置的初衷,无法承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目标。
二、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改进教学手段,丰富学习方式
新课程教学强调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合理运用,这是教学发展的历史规律和客观要求。美术教师要根据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条件,最大限度地做好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学习、掌握和运用,同时也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把传统的教学工具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所带来的最大效能,引导学生增强对美术形象、色彩、形状、肌理、质感等的感受能力,在有效的教学手段的启迪和感染下触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二)以情感培养来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发挥欣赏教学作用,培养学生情感能力。情感是每个心理健全的人都必须体验的心理过程。情感作为人类美好行为的内在升华,同道德相依存,情感溶化在知识与道德之中。中学生背诵一篇欣赏文章是件非常容易的事,但让他们从美学角度谈论一件作品,那是难乎其难。因此,开设欣赏课,对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增强情感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美育的实质是情感教育。情感构成了艺术的审美主要特征。如何激起中学生的情感与学习的兴趣,必须在教学的内容与教学手段上,安排欣赏课这一环节,利用幻灯、电影电视、讲座、参观等现代化教学途径,利用文学性的语言表述,介绍一些古今中外的他们既陌生又有兴趣的不同风格的作品,像毕加索、塞尚、凡高、马蒂斯、夏加尔、杜尚等各种流派,各种造型语言的既抽象又具体的名作,让他们理解到作品中的精神内涵,色彩变化、笔融、肌理、素描等美感效果,挖掘他们的想象潜能,拓展思想,通过提高欣赏能力,从而达到在耳闻目睹的情境中将自己的情感自觉的倾注在技能训练过程中。
(三)强化美术课堂审美教育功能
美术课是中学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所设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审美教育为主要内容,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心。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掌握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审美教育不仅是指艺术技巧的教育,也是指根据美的规律实行的一切教育。当然,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具有它的特殊性和整体性,它的任务不是注重学生的局部把握和短期行为,而是注重在对学生的心灵从没有社会特征的人塑造成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个体品质高尚的世纪新人。这也就意味着美育和它本身的知识、伦理、审美特征与智育、德育是紧密相连的,最终使学生的人格趋向真诚、善良和美好。
(四)构建科学正确的评价机制
评价的科学合理,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构建科学正确的评价机制是教学改革中重要一环。要摒弃传统单一的评分模式,评价要鼓励探索和创新,杜绝平淡和重复,重视个性的培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撰的《学会生存》一书所指出的:“在创造艺术形式和美的感觉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美感经验。这种美感经验和科学经验是我们感知这个万古长青的世界的两条道路,如同清晰的思考的能力一样,一个人的想象力也必须得到发展。因为,想象力既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作为美术工作者,要注意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取消只用一个标准、一个答案,只求共性、忽视个性的评价方法,以避免学生只追求作业的表面效果,无创新意识和见解的平庸之作,克服应试教育中为求高分应付甚至抄袭他人的恶习。
三、结束语
总之,美术教学要正确把握学生创造力的特点,注重情感教育,使学生敢于创新,通过采用探究性、自主性、发散式等多种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体现美术教学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马越. 中学美术教学方法初探 [J]. 丝绸之路. 2009 (16)
[2] 严中明. 浅议新课标背景下中学美术教学改革 [J]. 美术教育研究. 2011 (08)
[3] 张辉. 论中学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 [J]. 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 2010 (03)
[4]厉文. 中学美术教学新思路探讨 [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0 (08)
[5] 张建军. 优化美术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A]. 《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 [C], 2002
【关键词】美术课堂 新课程 教学方法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美术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要求。在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大背景下,美术教师如何走进美术新课程;如何在观念更新、知识领会和教学实践中贯彻实施新课程,是美术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得好,将有利于美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地确立和实施教学策略,增强美术教学的实效性。
一、中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不害怕”几乎成为至理名言,而人们却把音、体、美称为副科,既不能帮学生找到好的工作也不能帮孩子上个好的大学,因此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在这个大气候影响下,美术教学举步维艰。再加上学美术本身就是高消费,笔墨纸砚,开支较大,相对较高的学费也令家长望“美”兴叹,有些学生因得不到经济和精神上的支持,看不到出路,只能“忍痛割爱”。有些学校由于没有及时摆正美育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特别是在“升学率”决定一切的风气下,只抓主科教学,而把美术教学放到了次之又次的地位。对美术特长生不能与学习优胜者同等对待,客观上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方面由于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美术教师的素质普遍不高影响了美术教学的质量。当前中学美术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比较明显的就是“照葫芦画瓢”。不少美术教师只是生硬地讲解美术知识,就画论画,这就使学生无法理解透彻,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教师作为美术课程的执行者,在这样的应试教育环境中逐渐变得缺乏灵活性,消极被动地用传统模式授课,这对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造成了消极的影响,使美术课程完全背离了课程设置的初衷,无法承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目标。
二、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改进教学手段,丰富学习方式
新课程教学强调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合理运用,这是教学发展的历史规律和客观要求。美术教师要根据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条件,最大限度地做好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学习、掌握和运用,同时也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把传统的教学工具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所带来的最大效能,引导学生增强对美术形象、色彩、形状、肌理、质感等的感受能力,在有效的教学手段的启迪和感染下触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二)以情感培养来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发挥欣赏教学作用,培养学生情感能力。情感是每个心理健全的人都必须体验的心理过程。情感作为人类美好行为的内在升华,同道德相依存,情感溶化在知识与道德之中。中学生背诵一篇欣赏文章是件非常容易的事,但让他们从美学角度谈论一件作品,那是难乎其难。因此,开设欣赏课,对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增强情感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美育的实质是情感教育。情感构成了艺术的审美主要特征。如何激起中学生的情感与学习的兴趣,必须在教学的内容与教学手段上,安排欣赏课这一环节,利用幻灯、电影电视、讲座、参观等现代化教学途径,利用文学性的语言表述,介绍一些古今中外的他们既陌生又有兴趣的不同风格的作品,像毕加索、塞尚、凡高、马蒂斯、夏加尔、杜尚等各种流派,各种造型语言的既抽象又具体的名作,让他们理解到作品中的精神内涵,色彩变化、笔融、肌理、素描等美感效果,挖掘他们的想象潜能,拓展思想,通过提高欣赏能力,从而达到在耳闻目睹的情境中将自己的情感自觉的倾注在技能训练过程中。
(三)强化美术课堂审美教育功能
美术课是中学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所设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审美教育为主要内容,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心。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掌握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审美教育不仅是指艺术技巧的教育,也是指根据美的规律实行的一切教育。当然,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具有它的特殊性和整体性,它的任务不是注重学生的局部把握和短期行为,而是注重在对学生的心灵从没有社会特征的人塑造成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个体品质高尚的世纪新人。这也就意味着美育和它本身的知识、伦理、审美特征与智育、德育是紧密相连的,最终使学生的人格趋向真诚、善良和美好。
(四)构建科学正确的评价机制
评价的科学合理,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构建科学正确的评价机制是教学改革中重要一环。要摒弃传统单一的评分模式,评价要鼓励探索和创新,杜绝平淡和重复,重视个性的培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撰的《学会生存》一书所指出的:“在创造艺术形式和美的感觉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美感经验。这种美感经验和科学经验是我们感知这个万古长青的世界的两条道路,如同清晰的思考的能力一样,一个人的想象力也必须得到发展。因为,想象力既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作为美术工作者,要注意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取消只用一个标准、一个答案,只求共性、忽视个性的评价方法,以避免学生只追求作业的表面效果,无创新意识和见解的平庸之作,克服应试教育中为求高分应付甚至抄袭他人的恶习。
三、结束语
总之,美术教学要正确把握学生创造力的特点,注重情感教育,使学生敢于创新,通过采用探究性、自主性、发散式等多种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体现美术教学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马越. 中学美术教学方法初探 [J]. 丝绸之路. 2009 (16)
[2] 严中明. 浅议新课标背景下中学美术教学改革 [J]. 美术教育研究. 2011 (08)
[3] 张辉. 论中学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 [J]. 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 2010 (03)
[4]厉文. 中学美术教学新思路探讨 [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0 (08)
[5] 张建军. 优化美术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A]. 《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 [C],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