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则两伤,合则两旺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nso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美贸易争端,又称中美贸易战、中美贸易摩擦,是中美经济关系中的重要问题。中美贸易争端主要发生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比较具有优势的出口领域,二是中国没有优势的进口和技术知识领域。前者基本上是竞争性的,而后者是市场不完全起作用的,它们对中美两国经济福利和长期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2018年9月6日下午举行的中国商务部例行发布会上,有媒体提问:美国拟对中国2000亿输美商品加征关税,中国将作何反应。商务部明确回应:将会反制。2018年9月9日,中方向世贸组织提出了贸易报复授权申请。2018年9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与中方立场》白皮书。2018年12月1日晚,王毅在会上表明,中美两国元首达成共识,停止相互加征新的关税。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中美贸易战,绝非仅仅为贸易而战,其背后更有盘根错节的社会背景;中美贸易战,绝非仅仅以经济为支撑,更会以技术知识为后盾;中美贸易战,绝不仅仅是为己争利,更多时候是为了制敌发展;中美贸易战,绝不仅仅是生意场上的争端,更涉及到一个国家的外交和主权……对中美贸易战这场“没有赢家的战争”,中国人不愿打,但中国人不怕打!
  对此,你怎么看?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明你的看法,抒发你的感想。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其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中美贸易战,是近阶段的一个热点话题。名曰贸易战,可涉及的不仅仅是贸易,更涉及政治、科技、外交甚至国家安全等诸多方面。它是一场制约与反制约的战争,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但是,为了我们的主权,为了我们的发展,这又是一场必须认真应对的战争。多视角、多层面观察、分析中美贸易战,我们可以得到很多的教益,收获不尽的启示。
  一、中美贸易战,是中国经济成就的另类证明
  新中国诞生后,中国出口占全球出口总额比重由不足1%发展到了今天的超过10%,这一成就自然会令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美国为之瞠目,以至于想方设法来遏制中国经济强劲的发展势头。所以,美国与中国在经济贸易方面合作与打压兼施,正是缘于中国逐渐走强的经济实力。合作,是因为他们放弃不了中国这片市场;打压,是想遏制中国经济发展势头。
  二、中美贸易战,是一场最终没有赢家的战争
  贸易战,永远是一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战争;贸易战,从來不曾有过绝对的赢家,而往往是两败俱伤。在贸易制约与反制约、打击与报复的拉锯战中,任何一方都会是利益受损者。经济贸易也与其他各行各业一样,合作才能共赢,互惠才能互利;争则两伤,合则两旺。以磋商和谈判的方式寻求彼此利益的最大交集,才是解决贸易争端的最佳方式。
  三、中美贸易战,是一场有着深厚背景的战争
  自从新中国建立,中美两国之间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使得中美之间就一直处于一种控制与反控制的较量之中。美国对中国,从原先的军事威胁,到其后的和平演变,其目的正是想迫使中国倒向其怀抱,成为其附庸。当这一切都化为泡影之后,贸易战便成了美国现阶段自认为最为有效的手段,他们想借此在经济上削弱中国,使中国向其服软。
  四、中美贸易战,是一场让中国更强健的战争
  为维护和发展中美关系,避免贸易战,我们付出了巨大努力,直到贸易战爆发前的最后一刻。既然贸易战不可避免,那么最合理的选择就是挺身迎战。历史证明,压力可以成为我们进步的动力,中国的发展往往也是被压出来的。只要我们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做好自己,我们在这场贸易战中终将迎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一天。
  【佳作展示1】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张远卓
  中美贸易战,是近一段时期经济界头号热点话题。
  分析中美贸易战的形成原因,恐怕首先在于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正如古语所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只要中国经济贸易成长业绩优良,贸易摩擦的压力就注定会如影随形,而且不一定仅仅来自于欧美国家。毕竟,在经济迅速增长的“中国奇迹”中,“外贸奇迹”是最辉煌的篇章。这又焉能不令那些合作时是“伙伴”竞争时是“对手”的国家眼红,乃至对你使绊?
  据联合国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统计,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出口占全球出口总额比重还不到1%,而此时美国这项指标却超过了20%,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这项指标也超过了2%,是中国的两倍多。改革开放前,中国虽然初步建立了基本完整的工业体系,外贸绝对规模大幅增长,外贸商品结构实现了工业制成品占比大幅度提升的优化,但由于从新中国成立伊始就遭受到西方阵营长期全面贸易禁运,巴黎统筹委员会对华贸易禁运清单竟然是对苏联禁运清单的两倍。后来又被苏联东欧阵营如法炮制,再加上国内体制因素,中国外贸总量在全球贸易中所占份额提高甚微,甚至有所下降。1978年中国全面启动改革开放以来,外贸增长速度持续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在全球贸易中所占份额持续大幅度提升。
  1981年,中国出口占全球出口总额比重已经突破1%。到2015年,中国这项指标已经超过了13%,为近代以来最高峰。此后,中国的这项指标虽然略有下降,但仍然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尽管中国名义GDP总量与美国之间仍然存在近60%的差距,但货物贸易出口已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长期保持这一地位。进一步对比分析中美两国出口占全球出口总额比重指标,我们可以看到,目前中国这一指标基本上相当于美国在二战之后和平年代鼎盛时期的水平,其成就令世人瞩目。
  正是基于中国外贸的上述成就和中国外贸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全方位贡献,中国被国际社会公认为近30年来经济全球化的一大贡献者和受益者。看着一个新兴经济体如此强劲的发展势头,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美国又岂能不感到压力山大,并绞尽脑汁加以遏制?   常言道: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当你在利益纷争上有了与别人“分一杯羹”的实力和表现时,昔日的“朋友”和“伙伴”也会变成“对手”甚至“敌人”。“树大招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当美国决定对我们发动贸易大战的时候,首先证明了我们在经济上已经有了和他们扳一扳手腕的实力。如此说来,中美贸易战,已经昭示了我们经济发展的成功。
  【点 评】
  作者观察问题的视角富有新意——通过中美贸易战,看到了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从而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要想在经济舞台上与别人分庭抗礼,在贸易往来上抢占先机,就要有遭遇别人阻击的心理准备。贸易战并不可怕,我们做好自己就成。当你的强大成为别人眼中的常态,当别人在贸易战中一无所获,合作双赢会是双方的回归之路。
  【佳作展示2】
  争则两伤,合则两旺
  乘安琪
  古人常用“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来形容没有赢家的战争。事实上,任何一场战争,胜败双方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只是这种代价有轻有重而已。所以,战争,只是解决纷争的一种极端形式,非到万不得已,绝不应轻言战争。
  贸易战与战争一样,也是为了获取利益而施行的一种极端的手段,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既为战争,就同样没有绝对的获胜者。因为对贸易战的参与者来说,大家都一心算计着制约与反制约、制裁与反制裁、做空与反做空……又如何在经济上实现贸易伙伴之间的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有时候,“鹬蚌相争”的结果,乃是“渔翁得利”!
  中国近现代史上遭遇的历次经贸摩擦,对中国经济社会最为创巨痛深者,莫过于美国政府1934年制订实施的《购银法案》。中国是当时世界上硕果仅存的银本位大国,这部要求美国政府持续高价收购白银的法案引发了中国白银流失狂潮和全面通货紧缩,结束了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的所谓“黄金十年”,终结了中国自明代以来沿用近四百年的银本位制度,摧毁了当时中国的财政金融体系,为20世纪40年代中国市场天文数字的通货膨胀作了铺垫。与此同时,该法案亦未起到其倡导者所声称的“保护美国白银生产部门”的作用;大规模向美国武装走私白银,攫取美国持续高价收购白银暴利的日本军阀,反成了最大受益者。
  再看今天,美国对来自中国的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塑料橡胶和光学钟表医疗设备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中国则对进口美国的农副产品采取报复性征税——如此,便使得中美两国涉及此类产品的领域遭遇巨大的生存压力,甚至面临倒闭破产的风险。这自然会在一定程度上致使两国经济增速的放缓,甚至影响全球经济的良性发展。
  反之,当中美贸易进入“蜜月期”,双方的经济都会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从1979年中美建交之初的25亿美元,到如今的5800亿美元,中美贸易额的不断跃升,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光辉历程,也传达出中美经贸合作契合时代潮流、造福两国民众这一朴素的道理。如果中国日益升级的市场需求与来自美国的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形成有效对接,互惠互利,那一定能够实现合作共赢。
  足球比赛中有“风格相克”的说法,所以比赛时为了制约对手,有些球队有时会临时改变风格以克制对方,其宗旨是——宁可我不舒服,也要让你不舒服。竞技比赛须以一方胜出告终,所以可以采取这种“以自己的不舒服致使对手更不舒服”的手段,而经济贸易则完全可以合作双赢,“让对方舒服,从而使自己更加舒服”才是靠谱的“生意经”。
  一句话:斗则两伤,合則两旺。人与人之间如此,国与国之间亦然。
  【点 评】
  本文从战争写起,指出任何一场战争参与者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由此引入话题——贸易战既为战争,就同样没有绝对的获胜者。然后将举例论证与对比论证相结合,阐述了“斗则两伤,合则两旺”的道理。最后再与足球比赛对比,指明做生意与竞技体育的区别:竞技体育是以一方取胜为目的,做生意则靠合作双赢。这样的对比,发人深省。
  【佳作展示3】
  高端产业之争,贸易战之核心
  陈 锃
  “让美国再次伟大!减少贸易逆差,让制造业回归美国,让美国中产阶级重回镀金时代……”这是特朗普竞选总统时经常为选民们描绘的“美好愿景”。
  作为一名商人政客,特朗普一直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而这跟中美贸易战有何干系?
  二战结束后,全球经济一片混乱。于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建立了一套全球经济与分工合作框架体系。
  在这个体系里,形成了以美国为主导消费和负债的第一层级国家,这一层级国家掌握了利润最大的中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研发创新能力与专利。
  而全球基本物资需求量最大的中低端制造业则为第二层级国家。
  最后,原材料和能源提供国为第三层级国家。
  站在“经济食物链”顶端的美国通过美元把货币流动性输送到全球各个角落,并推动框架内每一层级的国家向前走。
  随着中国2001年加入WTO,伴随中国人口红利与各地政府招商引资兴办工厂,中国迅速成为第二层级国的核心老大。
  但是,随着中国人口数量红利的高点已过,人们对重回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呼声越来越高,过去二三十年中国在制造业方面一直以来所依靠的人口数量红利和牺牲土地生产资料优势已经逐渐丧失。
  于是,一个关键性的转折来了!
  在十九大上,中央定调我们的经济要从量的发展转为质的发展。
  很多人把中美贸易摩擦的关注点都聚焦在了一些低端工业制造产品上。而事实上,这种产品第一没有多大的技术壁垒,第二没有高附加的利润溢价。所以,这些中低端的制造业对美国来说,虽然造成了大量的贸易逆差,但是对美国是没有构成挑战与威胁的。
  而对于中国来讲,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的上升,产业资本也把一些低端制造业迁出了中国,转移向越南、柬埔寨等这些东南亚国家。   这些都不会产生矛盾,真正的核心矛盾点出现在中国产能过剩之后,开始了供给侧的改革和产业升级!
  当中国开始进行产业升级的时候,核心的矛盾就出来了:这些产业升级后的制造业,也就是“高质量”的中高端制造业过去是美国人的专属。而中国制造业升级之后对美国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挑战!这种挑战直接冲击了美国作为第一层级国霸主的地位。
  这才是中美贸易战问题最核心最尖锐的聚焦点!
  一个国家的强大有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指标,就是高端制造业和科技研发能力。所以,不怕你做大,就怕你做大后还要做强!
  这正是中美贸易战角力的核心。
  所以我们看到的特朗普对中国一些低端工业制造产品征收重关税,其实都是贸易战前期的烟雾弹。真正的重头戏乃是高端产业之争。
  这是一场经济超级大国之间的博弈。
  既然我们有志于进军“第一层级国家”,我们就不能在这场贸易战中妥协退让,甘居下流。打铁先得自身硬,我们需要的是在提高我们的中高端制造业水平和高科技研发创新能力方面狠下功夫,提升我们的竞争力和战斗力。
  【点 评】
  这是一篇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财经分析”。美国之所以发动贸易战,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正是源于其全球经济霸主的地位受到威胁,其只手操控的世界经济体系遭遇挑战,一句话,其经济利益受到冲击。这也从侧面体现了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日益强大。而要想在这场贸易战中不落下风,除了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我们别无选择!
  【佳作展示4】
  敌国外患,助我强健
  吴 昊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有这样一句发人深思的话:“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因为“法家拂士”可以使国家远离旁门左道,沿着良性的轨道运行;“敌国外患”可以使一个国家时时保持警醒,拥有强大的实力,以抵御各种外部势力的渗透与入侵。
  当今中国,国内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勠力合作,有全国人民的团结一心……这些,足以保证中国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健康前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一步步深入,中国经济蓬勃发展,中国一步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就在我们的经济发展令世人称羡的同时,也引来了怀璧之罪——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上的“守成大国”开始对中国发难。他们一次次制造贸易摩擦,发起贸易战争,企图以强硬的经济手段遏制中国的发展,迫使中国就范,以致让中国倒向其怀抱,成为其仆从。
  殊不知他们实在是打错了算盘。因为中国人自古就有着“威武不能屈”的传统,美国人发起的中美贸易战反而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动力,让我们有了助我强健的“敵国外患”。
  美国人对我们缩小乃至关闭市场,限制中国产品的出口,反而会促使我们通过“一带一路”等途径去扩大我们的“朋友圈”,去开拓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美国人对我们进行技术和知识的封锁,反而会激发我们奋发图强,就像当年研制出原子弹氢弹一样去制造出“中国芯”,去提升我们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美国人给中国企业制造了强大的压力,而中国企业一旦适应了这种压力,必然意味着一次脱胎换骨般的成长,一批强大的企业会在中国诞生,进而主宰20年之后的全球市场……
  一句话,中美贸易战,给了我们压力,给了我们磨难,给了我们考验……如果我们能换一种眼光,将其视为一张人生大考的考卷,理性对待它,充分发挥我们中国人特有的聪明才智,充分利用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我们一定能向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交出一张合格的答卷,我们的国力会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进一步走强。
  遥想新中国建立之初,我们所面对的,不仅仅是一穷二白的家底、百孔千疮的家园,我们还要面对外敌军事上的挑衅、政治上的中伤、经济上的封锁,但我们就是在那样的困境下依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靠全体国人的勤劳和智慧,摆脱了贫困,走向了强大。今天,我们国力早已今非昔比,我们更有理由借中美贸易战的“助力”,全方位提升我们的实力。
  大凡智者,皆能化弊为利。智慧的中国人民也一定能将贸易战这一“敌国外患”,转化为助我国强健的力量!
  【点 评】
  这篇习作从孟子的“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名句入手,从全新的角度阐述了中美贸易战对于中国发展的意义——外部的压制、封锁,正有助于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和发展自己。值得称道的是,作者能将当前我们的物质条件和所处环境与建国初作对比,对我们从这场贸易战中得益充满了信心,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通联地址:江苏盐市城亭湖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现实世界,人与人之间,离不开语言的沟通。同样,在高考作文里,对话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写作技法,有待考生准确地把握,以达到形式创新之目的。对话体与其它文体不同的文本特征在于,它体现了对话者的在场性,显得真实可信,更易获得阅卷者认同。不过,这里所谈及的虚拟式对话,特指对话的内容紧扣命题主旨展开,但并不是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对话,而是考生通过丰富且合理的想象,将历史上的某个细节、某个瞬间、某个人物予以艺术化
期刊
【技法阐释】  看图作文,就是先仔细观察图画,然后按照命题要求并围绕着图画内容(或意思)写一篇作文。通常情况下,需要观察的图画可以是单幅的,也可以是多幅的,可以是油画、国画,也可以是速写、漫画;而要求写成的作文可以是对画面内容的生动叙写与赏析,也可以是对画面内容及其特征的客观说明,还可以是对画面含义及其所含哲理的揭示、分析与阐述。  看图作文是材料作文的一种,只不过所给材料不是文字,而是图画。大家
期刊
能夠用来听雨声而被记入诗词的植物,好的是芭蕉和残荷。  残荷听雨,是夏末秋将至,天气转凉,多的是一分萧瑟凄凉。而芭蕉叶大,舒卷有致,承接的是春夏之雨,落上去的是自然界的天籁,灵动,清雅,最显芭蕉盛放伟岸的气势,那风雨更是助势。写芭蕉的诗词里,有闲散淡泊意味的是杨万里的那首《芭蕉雨》:“芭蕉得雨更欣然,终夜作声清更妍。”  倘或雨直接落到地上,了无情趣。用宽袍大袖的蕉叶来托,珠圆玉润地滚在蕉叶经络分
期刊
身处羁旅,沦落飘零。也不过是,求不得,爱别离?今复念昔,伊人却在何地?  “宸游风辇何处”,怎料引祸上身。仁宗不快,结果自然冷漠。命他赴任“屯田员外郎”,他也因此被世人称之“柳屯田”,这自是戏称,亦是戏称。宦途失意自不快,可怎忍那,爱人相离。  当初,玄宗避祸蜀中,栈道雨中,雨有情,铃声有意,娓娓道来,怎会无所思,无所想。因而寄恨于曲,名曰《雨霖铃》。如今,遥望暮云叆叇,寒蜩凄切,独面长亭,久矣。
期刊
小熊要爬很陡峭的雪山跟上妈妈,虽然一次次失败滑下山坡,却仍一次次奋力尝试,最终成功登顶——这段视频被竞相转发,人们纷纷为小熊的顽强和不放弃点赞。相信很多家长会拿小熊爬雪山的视频去教育自家的“熊孩子”,然而,你可曾想到,正是熊妈妈按捺焦虑、舍得放手、耐心等待,才赋予了小熊放手一搏、永不言弃、愈挫愈勇的意志和作风。  当下,很多家长因为孩子的教育陷入难以名状的焦虑:砸锅卖铁“倒贴式”甩卖,只求有人把娃
期刊
“怎么?于是你摧毁地球的脸∕为他刻上另外一张脸。∕怎么?于是你毫无选择∕除了火焰之径,∕和拒绝的训斥,∕当地球不再是∕一座断头台或一个上帝。∕今天我有我的语言∕我已经摧毁了我的王国,∕摧毁了我的王座,我们的宫殿和柱廊。∕同时,我在我的肺上孕育,∕在寻求中漫游,∕把我的雨滴教给海,承认它们∕我的火与香炉,∕并写下来到我唇边的∕时间。∕今天我有我的语言,∕我的国境,我的土地和擦不掉的记号,∕我有我的人
期刊
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起源于先秦两汉,产生于魏晋时期,并在南朝至晚唐兴盛起来。山水诗鼻祖是东晋的谢灵运,他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诗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他的创作,不仅把诗歌从“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放出来,而且加强诗歌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并影响了一代诗风。其著名诗人有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诗人们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缘景抒情,因寄所托,表达自己的理想、志趣,大都具有
期刊
考场上要写出高分记叙文,就要做到:演绎的故事情节跌宕多姿,塑造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揭示的主旨鲜明深刻。这是因为,记叙文的本质特点是故事性,只有演绎出跌宕多姿的故事情节,才能吸引人;而写记叙文离不开写人,只有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才能打动人;又因为考场上写记叙文不能含蓄,只有彰显出鲜明深刻的主旨,才能感染人。  那么,如何在这三个方面有所突破呢?最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巧用细节描写。  细节,顾名思
期刊
10月31日是万圣节的前夕,当晚,在青岛地铁2号线上,两名过万圣节的年轻人打扮怪异,一中年男子因看不惯,大骂对方“人不人鬼不鬼的,是中国人的耻辱。”视频一出,便引起网友热议。(北京青年报)  中年男子以中国人的名义,对年轻人怪异的行为进行辱骂,确实有不妥之处。但年轻人在地铁这样的公众场合,扮成“僵尸新娘”“吸血鬼”等恐怖造型,有可能会吓到老人和孩子,因而遭到更多人反对。  2016年,在四川成都地
期刊
一篇好的作文,思路清晰、语言利落,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就像一座梯田,层次清晰、条分缕析的展现着学生的思维梯度和层次。现实情况却是,学生的习作,往往思维混乱,层次不明,像一块被耕坏的地,凌乱不堪。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的作文有梯田一般分明的层次感?  筆者以高铁“霸座”的写作训练为例,谈谈自己的做法。  [作文题目]  最近一段时期,高铁“霸座”事件屡屡发生:  8月21日,高铁“霸座男”孙赫系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