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体系眼中有教材手中有策略——小学数学“读懂教材”之我见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zhenzs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懂教材是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的基础和源泉。只有读懂教材.教师才能驾驭教材,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特级教师朱德江老师曾说过:“读懂教材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读懂教材是使用教材、有效教学的基础。”那么.如何读懂教材呢?笔者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收到了一些成效.与各位行家共勉。
其他文献
众多运动竞赛的实践都表明,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对其在比赛中技战术水平的发挥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现今心理训练也已成为运动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注重比赛过程和平时
语文课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善于把握“语文元素”,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品味、揣摩中习得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审美情趣。    一、直击文字:体味汉字的意蕴    汉字是最基本的“语文元素”。学习语文时,首先入眼的是一个个中国的汉字,只有从一个个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才会获得阅读的感受。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教学生扎实地认识汉字,书写汉字,激
有个传统笑话:一个美国人不明白英国的草地为什么如此清新苍翠,长得又如此浓密。他向一位英国园丁征求答案。园丁说:“播下最好的种子,适当地浇水,然后每天修剪它,这样进行至少500年。”这个英国园丁的话耐人寻味。有人评价园丁的思维是“不温不火的,是宽容忍耐的,是极有分寸的。有这种思维的人既懂得爱,又懂得等待;既善于细心呵护,又明晓顺其自然”。并把这种思维称为“绿色思维”。  园丁的工作程序是:播种、浇水
赏读品德课教材文本:可爱的画面,精美的生活图片,生动的故事,朗朗上口的童谣、儿歌……这些鲜活的文本资源,需要我们教师去品味、去探究、去科学使用。  聚焦常态品德课堂,种种不和谐的现象时有发生:看图说图,就图说图,曲解图例的功能;把教材中呈现的一个个生活事件当做必须实施的全部内容,忽视了资源提示的作用;按部就班,没有根据学校、班级中每个孩子的生活实际作出大胆合理的板块调整等。  种种现象的出现,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