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学习读本《历史真相》中,笔者主要采用自主阅读、课堂小组讨论、课后小组走访探究以及绘制历史小报等活动进行教学,完成课程标准,同时让学生对南京大屠杀有了具体而深刻的认识。在学习与探究过程中,学生们也从最初的愤恨到冷静后的理智爱国,学生们也有了家国情怀,明确了自己身上的使命与责任。
【关键词】南京大屠杀 《历史真相》 活动教学 家国情怀 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1-0087-02
为了配合国家公祭日活动的开展,加强青少年学生南京大屠杀历史教育,2014年南京市教育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与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共同组织有关专家、教师,编写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包括《血火记忆》、《历史真相》和《警示思考》三册,分别供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阅读学习。
我们初中版的《历史真相》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为主题,内容包括战前的南京、南京保卫战、南京大屠杀、救援与揭露、历史的审判、记忆与公祭六部分。
初中版的《历史真相》被安排在初二上学期11月份的历史教学计划中,初二年级的老师用四节课的时间带着学生学习读本。如何让学生学好读本《历史真相》成为了我们初中教师的一大问题和挑战。在我们历史教研员和历史组全体同仁的努力探索和研究下,对于公祭读本的教学,我们安排和实践如下:
一、通读《历史真相》,了解常识。
老师根据读本预设好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读教材,在读本中找到答案,让学生对南京大屠杀有个具体的认知。
二、再读《历史真相》,答疑解惑。
学生读完第一遍后,在纸上写出自己疑惑且在读本上未找到答案的问题。我总结了一下学生们初读《读本》后所提部分问题:
当时南京城的范围有多大?战前人口有多少?
保卫战中有哪些勇士值得去缅怀?
日军在攻占南京后有哪些暴行?
日军为什么要杀普通市民?
远东国际法庭所下结论的甲乙丙级战犯各是什么标准?
西方人士是怎样揭露日军暴行的?日本现在认识到错误了吗?
面对惨痛历史,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日本?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我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合作讨论问题:
第一组:南京为什么会沦陷?日军为何对南京的中国军民如此残暴,奸淫掳掠,无所不为?
第二组:在南京大屠杀中,面对日军残暴行为,中国军民有反抗吗?
第三组:西方人士是怎样帮助南京的?为什么冒着生命危险帮助我们?为什么日本士兵能肆无忌惮地闯入安全区搜捕、屠杀、强奸和抢劫?
第四组:远东国际法庭所下结论的甲乙丙级战犯各是什么标准?
第五组:为什么中国政府在南京大屠杀多年后才建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纪念馆?为什么南京大屠杀发生77年后我们才设立国家公祭日?
第六组:为什么日本人一再否定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参拜靖国神社?我们该如何面对日本?
在此,推荐学生观看视频《凤凰大视野:1937双城记4、5》、 《东京审判》以及《南京大屠杀档案选萃》,阅读《东史郎日记》、《魏特琳日记》和《拉贝日记》。组内能解决的问题由小组代表展示讨论结果,无法解决的留待课后查阅资料或者老师帮忙解答。
三、小组课后走访探究,感悟历史。
每个班分成五组,8-9人一组分别以南京保卫战、南京大屠杀、救援与揭露、历史的审判、记忆与公祭为主题进行课后走访探究。各个小组都发挥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走访探究形式多种多样。
如以“南京大屠杀”为主题的B小组,他们以PPT的形式展示了自己小组的走访探究成果。这一组制作了“12.13南京大屠杀”的横幅,路人纷纷支持签字纪念,南京大学内随机采访,同时小组成员还访问了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得到教授亲自写的墨迹《满江红——公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最后B小组写了这样的活动后记:“一开始开展这样的活动纯粹是本着完成老师任务才去做的。投入其中之后,只觉得胸中有无名的怒火,又有难言的悲哀!我记得很清楚,采访到的好几位大学生,都认为公祭太拘泥于形式主义。 每年警报声响的时候,有时只会心里感叹一下。我当然无权谴责。毕竟也不知从何谴责。他们没有错。
可我认为,公祭,是为了纪念一座城的沦丧。再大的祭礼,这座城都是受得住的。当我冷静下来的时候,我告诉自己,我们要铭记历史,但不能铭记仇恨!中国,我真的特别特别爱她。你要睁开眼睛看看她,不要相信任何人,也不要不相信每个人,你要从这个世界来看,纵观整个历史来看,你会发现,她特别美,特别好,特别值得珍爱。最后的祝愿:我泱泱中华,生而为龙,必将乘翔九天,遨游四海!愿我有生之年,得见您君临天下。今日山河同悲,明朝华夏振臂!”这个小组的感悟很深,活动也很成功。
四、绘制历史小报,升华感情。
要求学生以“南京大屠杀”為主题绘制历史小报,要求图文并茂,传递正能量。绘制小报的活动,让学生加深对南京大屠杀历史史实的认识,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今天我们学习历史是为了让自己更有力量继续前行,向更远的目标努力。
在制作小报的时候,学生们也写了很多感触极深的文字,摘录如下:
4班陈同学: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翻开下一页,一丝光明的曙光发散出来。在南京那黑暗的一周里,27位西方人士义无反顾留了下来。面对带血刺刀的威胁却毫不畏缩。他们说:“这是我的家,我不能离开!”因为有他们,中国千千万万百姓免遭一劫。他们的勇气与慷慨,展现了人类的正义与良知!
终于,在历史的审判上,作恶多端的日军受到了应有的惩罚。现在的我们,在牢记历史的情况下,要保卫祖国,为世界的安宁出一份力。 永矢弗谖,祈愿和平!
4班古同学:回到家中,我翻开那本《历史真相》,觉得每一页都像是用石雕的一般那么沉重,压在我的心头,使我透不过气来。我痛恨日本侵略者毫无人性的残暴罪行,痛恨日本右翼势力否认历史甚至妄想篡改历史的卑劣行径。历史铁证如山,幸存者身上的道道伤疤,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都是证据,容不得任何人否认,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一切罔顾侵略战争历史的态度,一切美化侵略战争性质的言论,不论说了多少遍,不论说得多么冠冕堂皇,都是对人类和平和正义的危害。今天,我们设立南京大屠杀全国公祭日,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历史教训,勿忘国耻,发奋图强。
4班李同学:公祭日轰轰烈烈地过去了。有人觉得这形同虚设拘泥于形式主义,有人为此哀思亡靈,众人说法看法皆是不同。可这是一座城的沦丧!是一座城的祭礼!我想,不论怎样盛大的祭拜,都是应该的。
发到公祭读本之后便匆匆打开阅读,一口气将全书读完。很多史实其实之前也有所耳闻,可当它白纸黑字摆在我面前时,却又是不同的感受。估计每个人读完后都会沉默。
如何能不沉默呢?隔着纸张隔着几十年光阴,我好像闻到了满城的血腥味,好像看到了日军肆无忌惮,杀人如麻,形同野兽的样子,好像听到了南京城内无辜百姓地凄厉哀号,无名的怒火在心中燃烧,随即又被悲哀浇灭。
这是当时无限繁华,甚至是国民政府首都的南京啊!本该是聚集王气的首都,竟有一朝任人鱼肉,任人欺凌。落后就要挨打!
我真难受。这秀丽江山这金陵王脉,我希望再不会受人践踏。我无能为力,我更希望人们都可以铭记历史,而非漠视。爱国,就是这个国家的人都有志向,都向上,而不是在键盘上指点江山。这也是我所理解的民族大义。
愿此生终有一日与子同袍,共享盛世王朝,方不负这场祭!
4班万雨菡:我所身之处,七十七年前是地狱。
我所听闻之声,七十七年前是哭啼。
我所体会之痛,七十七年前则是蚀骨般的剔痛。
时间冲淡不了伤痛。每年那日南京城上空凄厉的警报是每一个南京人从未忘怀过的伤痛。
南京,我美丽坚强的南京。
南京,我深爱的南京。
南京,我的南京。
从今天起,南京,你不再独自承担。你的祖国,你的亲人,终于感受到了那同频率的颤抖和疼痛。一切有大家,我们会共同撑起你向往的那片纯净的蓝天。
愿你不再哭泣,我亲爱的南京。
关于读本《历史真相》的学习,我们主要采用自主阅读、课堂小组讨论、课后小组走访探究以及绘制历史小报等活动进行教学,完成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考察抗日战争的历史遗迹,或访问亲历抗战的老人,采访日军侵华罪行的受害者或见证人[1]。这些活动安排让学生们全方位立体式的学习历史,孩子们能够身临其境地感悟历史,也更能启发出孩子们的思维火花。
历史教育,传递的是价值观。无论是历史老师还是学生,世间一切人要更好地生活,价值观是如影随形的必备要素,何况人的教育?那么历史教育中的价值观如何传递?老师课堂上的知识讲授是一个途径,但最主要的还是要靠学生的学习活动,这里的活动主要是以教学目标为前提,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实践,学生亲自参与,学习与思考。只有在这种学习实践活动中,学生们的思考所得才是自己的东西,而不仅仅只是书本上的东西,而这种所得就不仅仅是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思考以及怎样思考,这就是价值观。为期两周的《历史真相》读本学习,实际上就是一场家国情怀之旅,在这场学习旅途中,学生们具体了解了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认识到日军的残暴,感受和平的可贵,反对战争,同时也明确了自己身上的责任:担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P20。
【关键词】南京大屠杀 《历史真相》 活动教学 家国情怀 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1-0087-02
为了配合国家公祭日活动的开展,加强青少年学生南京大屠杀历史教育,2014年南京市教育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与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共同组织有关专家、教师,编写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包括《血火记忆》、《历史真相》和《警示思考》三册,分别供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阅读学习。
我们初中版的《历史真相》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为主题,内容包括战前的南京、南京保卫战、南京大屠杀、救援与揭露、历史的审判、记忆与公祭六部分。
初中版的《历史真相》被安排在初二上学期11月份的历史教学计划中,初二年级的老师用四节课的时间带着学生学习读本。如何让学生学好读本《历史真相》成为了我们初中教师的一大问题和挑战。在我们历史教研员和历史组全体同仁的努力探索和研究下,对于公祭读本的教学,我们安排和实践如下:
一、通读《历史真相》,了解常识。
老师根据读本预设好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读教材,在读本中找到答案,让学生对南京大屠杀有个具体的认知。
二、再读《历史真相》,答疑解惑。
学生读完第一遍后,在纸上写出自己疑惑且在读本上未找到答案的问题。我总结了一下学生们初读《读本》后所提部分问题:
当时南京城的范围有多大?战前人口有多少?
保卫战中有哪些勇士值得去缅怀?
日军在攻占南京后有哪些暴行?
日军为什么要杀普通市民?
远东国际法庭所下结论的甲乙丙级战犯各是什么标准?
西方人士是怎样揭露日军暴行的?日本现在认识到错误了吗?
面对惨痛历史,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日本?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我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合作讨论问题:
第一组:南京为什么会沦陷?日军为何对南京的中国军民如此残暴,奸淫掳掠,无所不为?
第二组:在南京大屠杀中,面对日军残暴行为,中国军民有反抗吗?
第三组:西方人士是怎样帮助南京的?为什么冒着生命危险帮助我们?为什么日本士兵能肆无忌惮地闯入安全区搜捕、屠杀、强奸和抢劫?
第四组:远东国际法庭所下结论的甲乙丙级战犯各是什么标准?
第五组:为什么中国政府在南京大屠杀多年后才建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纪念馆?为什么南京大屠杀发生77年后我们才设立国家公祭日?
第六组:为什么日本人一再否定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参拜靖国神社?我们该如何面对日本?
在此,推荐学生观看视频《凤凰大视野:1937双城记4、5》、 《东京审判》以及《南京大屠杀档案选萃》,阅读《东史郎日记》、《魏特琳日记》和《拉贝日记》。组内能解决的问题由小组代表展示讨论结果,无法解决的留待课后查阅资料或者老师帮忙解答。
三、小组课后走访探究,感悟历史。
每个班分成五组,8-9人一组分别以南京保卫战、南京大屠杀、救援与揭露、历史的审判、记忆与公祭为主题进行课后走访探究。各个小组都发挥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走访探究形式多种多样。
如以“南京大屠杀”为主题的B小组,他们以PPT的形式展示了自己小组的走访探究成果。这一组制作了“12.13南京大屠杀”的横幅,路人纷纷支持签字纪念,南京大学内随机采访,同时小组成员还访问了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得到教授亲自写的墨迹《满江红——公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最后B小组写了这样的活动后记:“一开始开展这样的活动纯粹是本着完成老师任务才去做的。投入其中之后,只觉得胸中有无名的怒火,又有难言的悲哀!我记得很清楚,采访到的好几位大学生,都认为公祭太拘泥于形式主义。 每年警报声响的时候,有时只会心里感叹一下。我当然无权谴责。毕竟也不知从何谴责。他们没有错。
可我认为,公祭,是为了纪念一座城的沦丧。再大的祭礼,这座城都是受得住的。当我冷静下来的时候,我告诉自己,我们要铭记历史,但不能铭记仇恨!中国,我真的特别特别爱她。你要睁开眼睛看看她,不要相信任何人,也不要不相信每个人,你要从这个世界来看,纵观整个历史来看,你会发现,她特别美,特别好,特别值得珍爱。最后的祝愿:我泱泱中华,生而为龙,必将乘翔九天,遨游四海!愿我有生之年,得见您君临天下。今日山河同悲,明朝华夏振臂!”这个小组的感悟很深,活动也很成功。
四、绘制历史小报,升华感情。
要求学生以“南京大屠杀”為主题绘制历史小报,要求图文并茂,传递正能量。绘制小报的活动,让学生加深对南京大屠杀历史史实的认识,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今天我们学习历史是为了让自己更有力量继续前行,向更远的目标努力。
在制作小报的时候,学生们也写了很多感触极深的文字,摘录如下:
4班陈同学: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翻开下一页,一丝光明的曙光发散出来。在南京那黑暗的一周里,27位西方人士义无反顾留了下来。面对带血刺刀的威胁却毫不畏缩。他们说:“这是我的家,我不能离开!”因为有他们,中国千千万万百姓免遭一劫。他们的勇气与慷慨,展现了人类的正义与良知!
终于,在历史的审判上,作恶多端的日军受到了应有的惩罚。现在的我们,在牢记历史的情况下,要保卫祖国,为世界的安宁出一份力。 永矢弗谖,祈愿和平!
4班古同学:回到家中,我翻开那本《历史真相》,觉得每一页都像是用石雕的一般那么沉重,压在我的心头,使我透不过气来。我痛恨日本侵略者毫无人性的残暴罪行,痛恨日本右翼势力否认历史甚至妄想篡改历史的卑劣行径。历史铁证如山,幸存者身上的道道伤疤,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都是证据,容不得任何人否认,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一切罔顾侵略战争历史的态度,一切美化侵略战争性质的言论,不论说了多少遍,不论说得多么冠冕堂皇,都是对人类和平和正义的危害。今天,我们设立南京大屠杀全国公祭日,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历史教训,勿忘国耻,发奋图强。
4班李同学:公祭日轰轰烈烈地过去了。有人觉得这形同虚设拘泥于形式主义,有人为此哀思亡靈,众人说法看法皆是不同。可这是一座城的沦丧!是一座城的祭礼!我想,不论怎样盛大的祭拜,都是应该的。
发到公祭读本之后便匆匆打开阅读,一口气将全书读完。很多史实其实之前也有所耳闻,可当它白纸黑字摆在我面前时,却又是不同的感受。估计每个人读完后都会沉默。
如何能不沉默呢?隔着纸张隔着几十年光阴,我好像闻到了满城的血腥味,好像看到了日军肆无忌惮,杀人如麻,形同野兽的样子,好像听到了南京城内无辜百姓地凄厉哀号,无名的怒火在心中燃烧,随即又被悲哀浇灭。
这是当时无限繁华,甚至是国民政府首都的南京啊!本该是聚集王气的首都,竟有一朝任人鱼肉,任人欺凌。落后就要挨打!
我真难受。这秀丽江山这金陵王脉,我希望再不会受人践踏。我无能为力,我更希望人们都可以铭记历史,而非漠视。爱国,就是这个国家的人都有志向,都向上,而不是在键盘上指点江山。这也是我所理解的民族大义。
愿此生终有一日与子同袍,共享盛世王朝,方不负这场祭!
4班万雨菡:我所身之处,七十七年前是地狱。
我所听闻之声,七十七年前是哭啼。
我所体会之痛,七十七年前则是蚀骨般的剔痛。
时间冲淡不了伤痛。每年那日南京城上空凄厉的警报是每一个南京人从未忘怀过的伤痛。
南京,我美丽坚强的南京。
南京,我深爱的南京。
南京,我的南京。
从今天起,南京,你不再独自承担。你的祖国,你的亲人,终于感受到了那同频率的颤抖和疼痛。一切有大家,我们会共同撑起你向往的那片纯净的蓝天。
愿你不再哭泣,我亲爱的南京。
关于读本《历史真相》的学习,我们主要采用自主阅读、课堂小组讨论、课后小组走访探究以及绘制历史小报等活动进行教学,完成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考察抗日战争的历史遗迹,或访问亲历抗战的老人,采访日军侵华罪行的受害者或见证人[1]。这些活动安排让学生们全方位立体式的学习历史,孩子们能够身临其境地感悟历史,也更能启发出孩子们的思维火花。
历史教育,传递的是价值观。无论是历史老师还是学生,世间一切人要更好地生活,价值观是如影随形的必备要素,何况人的教育?那么历史教育中的价值观如何传递?老师课堂上的知识讲授是一个途径,但最主要的还是要靠学生的学习活动,这里的活动主要是以教学目标为前提,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实践,学生亲自参与,学习与思考。只有在这种学习实践活动中,学生们的思考所得才是自己的东西,而不仅仅只是书本上的东西,而这种所得就不仅仅是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思考以及怎样思考,这就是价值观。为期两周的《历史真相》读本学习,实际上就是一场家国情怀之旅,在这场学习旅途中,学生们具体了解了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认识到日军的残暴,感受和平的可贵,反对战争,同时也明确了自己身上的责任:担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P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