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构建自主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素质提高,就要关注学生个体的素质差异和学习需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需要与兴趣;就要以人为本,给学生平等与尊重;就要归还课堂,给学生时间与机会;就要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且会学。
关键词:自主学习 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0-004-01
自主学习关注的是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由学生自主而不是由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即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是学生实现终身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自主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简称SRL)指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自己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进行主动、积极、自觉的计划、监控、评价、调整的过程。根据齐莫曼的自主学习理论,自主学习包括六个方面内容,即:(一)学什么:自主安排学习内容的能力——会设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会根据情况自己安排学习内容;(二)何时学:时间管理能力——会合理安排学习和作业的时间;会合理分配学习时间;(三)如何学:运用和选择学习方法(或策略)的能力——会预习和复习的方法,会概括和分类学习内容,会选择和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四)学什么、如何学:学习过程监控与调节能力——学习时能排除掉分心和干扰的事情;(五)学什么:学习结果的评价与强化能力——对一天或一堂课的学习做总结并分析得失,会自我鼓励;(六)哪里学、和谁学:学习环境的控制能力——会向老师、同学和其他人请教问题,会到图书馆或网上查找学习资料,会迅速运用各种方法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需要与兴趣
激发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先导,是会学的前提条件。只有学生把学习看成是一种需要,一种享受,才会产生巨大的内动力,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
二、以人为本,给学生平等与尊重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和教师间没有了心里距离,学生才会没有压力,才会积极自信、自觉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的各项实践活动。具体操作时,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师生的平等。有的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活动的设计,就可以作为切入点,可与学生共同商定,让学生体验到他们在老师心中的位置。
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尊重主要表现在:对学生尊严、权利、灵感、积极性的尊重;对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效果的肯定;对学生差异性的承认;当然,对学生的信任尊重不是就可以“黑白”不分,给学生以平等不是就应该“是非不明”,当学生的自主行为出现偏差时,教师及时的否定更能激发学生不服输的心理,更能促使其参与到真知的探究中,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路径。
三、归还课堂,给学生时间与机会
倡导的“自主”学习,一定要让学生有充分的读书时间,有足够的思考空间,有较多的实践机会。在这个前提下,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形式,才会有学习的效果。
怎样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呢?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做到精设问、精讲解、精总结。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自能能力、自主发展为宗旨。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读自悟”。具体要做到“五不讲”:(1)学生自己能看懂的,不讲;(2)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3)学生自己能得出结论的,不讲;(4)学生自己能做的,不讲;(5)学生自己能说的,不讲。这样既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活跃生命的灵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四、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且会学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自主学习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并学有所获。让学生学到比得到金子更重要的"点金术",使学生学会可持续发展的学习方法。对教师而言,就必须从转变观念这一最为基础的事情做起,真正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习热情,引导正确思维,进而实现学科教学的最优化目标。
此外,我们倡导自主学习的方式必须明确四个问题:(1)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学。(2)倡导自主学习的方式,并不是完全抛弃接受性学习,而是要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3)在自主学习中,教师的角色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逐渐地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出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相关的学习内容,并对学习结果做出自我评估。(4)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为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掌握学习方法并能创造性地运用学习方法,促进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水平。
总之,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需要教师的精心引导。学生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形成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最终就会取得“自主”学习的效果,学生素质才得以提高。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中,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我们更应当对教师、学生进行准确的定位。在教师的主导下,让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
参考文献:
[1]许发金.反思自主阅读中的“自主”现象
[2]刘春双,薛连宝.关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思考
[3]钟雁.现代远程网络课件自主式学习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自主学习 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0-004-01
自主学习关注的是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由学生自主而不是由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即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是学生实现终身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自主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简称SRL)指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自己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进行主动、积极、自觉的计划、监控、评价、调整的过程。根据齐莫曼的自主学习理论,自主学习包括六个方面内容,即:(一)学什么:自主安排学习内容的能力——会设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会根据情况自己安排学习内容;(二)何时学:时间管理能力——会合理安排学习和作业的时间;会合理分配学习时间;(三)如何学:运用和选择学习方法(或策略)的能力——会预习和复习的方法,会概括和分类学习内容,会选择和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四)学什么、如何学:学习过程监控与调节能力——学习时能排除掉分心和干扰的事情;(五)学什么:学习结果的评价与强化能力——对一天或一堂课的学习做总结并分析得失,会自我鼓励;(六)哪里学、和谁学:学习环境的控制能力——会向老师、同学和其他人请教问题,会到图书馆或网上查找学习资料,会迅速运用各种方法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需要与兴趣
激发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先导,是会学的前提条件。只有学生把学习看成是一种需要,一种享受,才会产生巨大的内动力,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
二、以人为本,给学生平等与尊重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和教师间没有了心里距离,学生才会没有压力,才会积极自信、自觉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的各项实践活动。具体操作时,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师生的平等。有的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活动的设计,就可以作为切入点,可与学生共同商定,让学生体验到他们在老师心中的位置。
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尊重主要表现在:对学生尊严、权利、灵感、积极性的尊重;对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效果的肯定;对学生差异性的承认;当然,对学生的信任尊重不是就可以“黑白”不分,给学生以平等不是就应该“是非不明”,当学生的自主行为出现偏差时,教师及时的否定更能激发学生不服输的心理,更能促使其参与到真知的探究中,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路径。
三、归还课堂,给学生时间与机会
倡导的“自主”学习,一定要让学生有充分的读书时间,有足够的思考空间,有较多的实践机会。在这个前提下,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形式,才会有学习的效果。
怎样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呢?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做到精设问、精讲解、精总结。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自能能力、自主发展为宗旨。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读自悟”。具体要做到“五不讲”:(1)学生自己能看懂的,不讲;(2)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3)学生自己能得出结论的,不讲;(4)学生自己能做的,不讲;(5)学生自己能说的,不讲。这样既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活跃生命的灵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四、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且会学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自主学习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并学有所获。让学生学到比得到金子更重要的"点金术",使学生学会可持续发展的学习方法。对教师而言,就必须从转变观念这一最为基础的事情做起,真正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习热情,引导正确思维,进而实现学科教学的最优化目标。
此外,我们倡导自主学习的方式必须明确四个问题:(1)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学。(2)倡导自主学习的方式,并不是完全抛弃接受性学习,而是要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3)在自主学习中,教师的角色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逐渐地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出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相关的学习内容,并对学习结果做出自我评估。(4)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为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掌握学习方法并能创造性地运用学习方法,促进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水平。
总之,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需要教师的精心引导。学生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形成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最终就会取得“自主”学习的效果,学生素质才得以提高。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中,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我们更应当对教师、学生进行准确的定位。在教师的主导下,让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
参考文献:
[1]许发金.反思自主阅读中的“自主”现象
[2]刘春双,薛连宝.关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思考
[3]钟雁.现代远程网络课件自主式学习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