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面对教育的改革,美术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成为了改革的焦点。笔者通过多年的高中美术教学,认为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应该更多的侧重于对学生艺术感觉的培养,下面笔者就依据个人的经验,对学生艺术感觉的培养提出几点策略。
(一)游戏策略
游戏是一种审美现象,在游戏当中,人们将情感、动作、语言等关联在一起,而这是吸引学生从事艺术活动的基础,能激发个体对艺术活动的欲望。基于此,我们应该在艺术活动中,重视游戏的存在,以游戏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艺术体验。对于游戏式的情感体验课堂,最重要的就是在保证能给学生带来正确的艺术体验的基础上,让艺术活动富有趣味性。这样学生就能在愉悦的心情当中自主参与到艺术欣赏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艺术体验,让学生与艺术品融为一体。
活动案例:
为了让学生学习西方现代立体派的艺术特点,感受立体派画作的艺术精神,教师在课堂伊始先让学生欣赏立体派的代表性画作《哭泣的女人》、《扶手椅中的女人》(西班牙,毕加索)和法国立体派画家勃拉克的《吉他》,然后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感官体验简要谈一谈自己在欣赏完这些画作后的感受。随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做游戏。每组学生都围成一个圆圈,且组内成员都面向圆心而战等待老师的命令。当老师喊出“123”时,组内的学生必须完成位置的变化,并且自由做出一个自己认为优美的动作。然后大家一起看组内成员的新位置和新形象。当老师发出“321”的命令时,组内成员再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如此往复三次。教师再趁此机会启发学生,立体派作品就是将原来的整体形象进行自然的形体破坏,再重组,这与刚刚的游戏有着非常相似的地方。随后在课堂实践环节中,教师要求学生用废旧的挂历画,将其裁剪成8块,让学生通过自己大胆的想象与创作,改变原来的顺序而重新组合成一幅新的作品。
这个游戏的设定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自身对艺术品的体验来加强对艺术品的理解。西方立体画艺术就是这样将原有的客观物象进行分解与重组,把一个物象通过不同的角度展现在作品当中,给欣赏者带来与传统艺术作品截然不同的感受。教师所设计的这个游戏可以让学生通过身体动作与视觉相关联,亲身感受这种“重组”的艺术性。再通过后来的动手实践,重组废旧挂历,在一定程度上又强化了立体派绘画的艺术精神,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理解知识,并对立体派艺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二)模仿策略
在柏拉图眼中,认为艺术不可能有真实性,它是“影子的影子”“摹本的摹本”。甚至曾断言到,艺术不过是对可观事物外貌上的抄袭。作为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艺术来源于客观事物,但却有超越了机械式的模拟事物的外观,而是一种直抵心灵深处的情感与体验。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并不是一种被动的模仿,而是艺术家对世界感知的主动表现。相较而言,一些写实性的艺术作品更适合学生模仿,学生可以通过模仿人物中的动作和姿态来提高自身的绘画技能。
活动案例:
19世纪俄罗斯著名画家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一部具有深刻艺术精神的巨作,教师为了让学生的内心接近画家,感受这幅作品的深远意境,在讲解新课之前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欣赏,然后组织学生分组游戏。首先让学生们分组模仿作品中饱受身体和精神上双重折磨的纤夫的动作和表情,并让学生在做好动作以后保持静止。然后让另外一组学生在《伏尔加船夫曲》的旋律中带着对作品的理解朗诵诗歌《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在朗诵之前,教师从不同角度启发学生应该用一种怎样的语调与心情来表达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纤夫,以及他们在劳动时的内心感受与神情。然后教师给学生一定的体会时间,让学生闭上眼睛,将自己融入到艺术作品当中,随后音乐再次响起,原本静止不动的学生开始跟着音乐的节奏模仿拉纤的动作,费力的前行。
随着音乐的结束,沉浸在教师所营造的氛围中的学生也逐渐再次走进现实,但刚刚他们对艺术作品的亲身体验却将学生完完全全融入到了艺术作品当中,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艺术作品。
(三)再现策略
再现策略的目的是帮助欣赏者还原艺术作品当时的创作背景和作品所体现的情感,从而达到欣赏者与作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增加欣赏者对作者情感的体验,继而激发学生对艺术作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因此我们可以在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时运用再现策略,为学生创建场景,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促进其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通过再现策略还原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艺术家的创作情感。
活动案例:
在欣赏画家马蒂斯的作品《舞蹈》时,为了增强学生对色彩敏锐的感受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欣赏作品之后,先说一说自己对这幅艺术作品的初步感受,然后教师再用带有红色背景的纸将《舞蹈》中原本蓝色的背景遮盖住,再让学生谈一谈背景颜色的变化给人带来的不同的视觉感受与心理感受。此时学生会发现,当红色的人物与红色的背景相结合时,画面中的人物造型变得不再清晰,而大面积的红色也给人带来一种压抑和窘迫感。不像之前用蓝色背景那样的和谐与轻松。当学生经过了此番体验,教师再请学生闭上眼睛尽情的想象。想象自己就是一个精灵,在湛蓝的天空下翩翩起舞。自己旅途一直阳光明媚,风景如画。后来在旅途中遭遇沙尘暴的侵袭,艰难的在漫天飞舞的黄沙中前行。终于费劲体力走出沙尘暴,又极其艰难的穿过了一片沼泽,最后掉进一个幽深的黑洞中。在经历了绝望的挣扎后,终于从黑洞中爬出,到达目的地。学生的思绪跟着教师的引导进行充分想象,而后,教师向学生分发各种颜色的彩纸并让学生通过利用这些彩纸的重叠来表現刚刚精灵在旅途当中的遭遇,并说一下经历时的不同感受。
这种再现策略能够很好的运用变换形式引领学生在绘画作品《舞蹈》中的情感体验,而且还能从侧面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加深学生在艺术作品面前随着色彩的变化继而产生的不同感受。另外,教师利用语言的优势为学生创设一种特殊的氛围,让学生尽情的幻想,引导学生在这种拟人化的情境中,带着探险的精神感受色彩,为自身对艺术的感觉带来本质上的提高。
(一)游戏策略
游戏是一种审美现象,在游戏当中,人们将情感、动作、语言等关联在一起,而这是吸引学生从事艺术活动的基础,能激发个体对艺术活动的欲望。基于此,我们应该在艺术活动中,重视游戏的存在,以游戏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艺术体验。对于游戏式的情感体验课堂,最重要的就是在保证能给学生带来正确的艺术体验的基础上,让艺术活动富有趣味性。这样学生就能在愉悦的心情当中自主参与到艺术欣赏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艺术体验,让学生与艺术品融为一体。
活动案例:
为了让学生学习西方现代立体派的艺术特点,感受立体派画作的艺术精神,教师在课堂伊始先让学生欣赏立体派的代表性画作《哭泣的女人》、《扶手椅中的女人》(西班牙,毕加索)和法国立体派画家勃拉克的《吉他》,然后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感官体验简要谈一谈自己在欣赏完这些画作后的感受。随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做游戏。每组学生都围成一个圆圈,且组内成员都面向圆心而战等待老师的命令。当老师喊出“123”时,组内的学生必须完成位置的变化,并且自由做出一个自己认为优美的动作。然后大家一起看组内成员的新位置和新形象。当老师发出“321”的命令时,组内成员再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如此往复三次。教师再趁此机会启发学生,立体派作品就是将原来的整体形象进行自然的形体破坏,再重组,这与刚刚的游戏有着非常相似的地方。随后在课堂实践环节中,教师要求学生用废旧的挂历画,将其裁剪成8块,让学生通过自己大胆的想象与创作,改变原来的顺序而重新组合成一幅新的作品。
这个游戏的设定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自身对艺术品的体验来加强对艺术品的理解。西方立体画艺术就是这样将原有的客观物象进行分解与重组,把一个物象通过不同的角度展现在作品当中,给欣赏者带来与传统艺术作品截然不同的感受。教师所设计的这个游戏可以让学生通过身体动作与视觉相关联,亲身感受这种“重组”的艺术性。再通过后来的动手实践,重组废旧挂历,在一定程度上又强化了立体派绘画的艺术精神,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理解知识,并对立体派艺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二)模仿策略
在柏拉图眼中,认为艺术不可能有真实性,它是“影子的影子”“摹本的摹本”。甚至曾断言到,艺术不过是对可观事物外貌上的抄袭。作为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艺术来源于客观事物,但却有超越了机械式的模拟事物的外观,而是一种直抵心灵深处的情感与体验。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并不是一种被动的模仿,而是艺术家对世界感知的主动表现。相较而言,一些写实性的艺术作品更适合学生模仿,学生可以通过模仿人物中的动作和姿态来提高自身的绘画技能。
活动案例:
19世纪俄罗斯著名画家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一部具有深刻艺术精神的巨作,教师为了让学生的内心接近画家,感受这幅作品的深远意境,在讲解新课之前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欣赏,然后组织学生分组游戏。首先让学生们分组模仿作品中饱受身体和精神上双重折磨的纤夫的动作和表情,并让学生在做好动作以后保持静止。然后让另外一组学生在《伏尔加船夫曲》的旋律中带着对作品的理解朗诵诗歌《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在朗诵之前,教师从不同角度启发学生应该用一种怎样的语调与心情来表达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纤夫,以及他们在劳动时的内心感受与神情。然后教师给学生一定的体会时间,让学生闭上眼睛,将自己融入到艺术作品当中,随后音乐再次响起,原本静止不动的学生开始跟着音乐的节奏模仿拉纤的动作,费力的前行。
随着音乐的结束,沉浸在教师所营造的氛围中的学生也逐渐再次走进现实,但刚刚他们对艺术作品的亲身体验却将学生完完全全融入到了艺术作品当中,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艺术作品。
(三)再现策略
再现策略的目的是帮助欣赏者还原艺术作品当时的创作背景和作品所体现的情感,从而达到欣赏者与作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增加欣赏者对作者情感的体验,继而激发学生对艺术作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因此我们可以在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时运用再现策略,为学生创建场景,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促进其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通过再现策略还原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艺术家的创作情感。
活动案例:
在欣赏画家马蒂斯的作品《舞蹈》时,为了增强学生对色彩敏锐的感受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欣赏作品之后,先说一说自己对这幅艺术作品的初步感受,然后教师再用带有红色背景的纸将《舞蹈》中原本蓝色的背景遮盖住,再让学生谈一谈背景颜色的变化给人带来的不同的视觉感受与心理感受。此时学生会发现,当红色的人物与红色的背景相结合时,画面中的人物造型变得不再清晰,而大面积的红色也给人带来一种压抑和窘迫感。不像之前用蓝色背景那样的和谐与轻松。当学生经过了此番体验,教师再请学生闭上眼睛尽情的想象。想象自己就是一个精灵,在湛蓝的天空下翩翩起舞。自己旅途一直阳光明媚,风景如画。后来在旅途中遭遇沙尘暴的侵袭,艰难的在漫天飞舞的黄沙中前行。终于费劲体力走出沙尘暴,又极其艰难的穿过了一片沼泽,最后掉进一个幽深的黑洞中。在经历了绝望的挣扎后,终于从黑洞中爬出,到达目的地。学生的思绪跟着教师的引导进行充分想象,而后,教师向学生分发各种颜色的彩纸并让学生通过利用这些彩纸的重叠来表現刚刚精灵在旅途当中的遭遇,并说一下经历时的不同感受。
这种再现策略能够很好的运用变换形式引领学生在绘画作品《舞蹈》中的情感体验,而且还能从侧面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加深学生在艺术作品面前随着色彩的变化继而产生的不同感受。另外,教师利用语言的优势为学生创设一种特殊的氛围,让学生尽情的幻想,引导学生在这种拟人化的情境中,带着探险的精神感受色彩,为自身对艺术的感觉带来本质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