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在职业高中的招生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由于学生招生过程中所掌握的相关信息较少甚至不真实,导致了部分职高生在入学后产生了一系列的厌学、退学等学业失败现象。本文以娄底市第一职业中学为例,分析了职业高中在招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出现原因,并从改善招考制度、拓宽信息发布渠道、设立入学前的职业启蒙课程几方面提出相关建议,旨在缓解这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从而促进职高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职业高中;招生问题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习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特意强调:“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由此可见,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劳动者主要途径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对于职业高中的学生来说,选择职高就是为了学习一技之长,未来能有更好的发展,所以,职业高中的招生环节对于职高生的未来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是否能进入一所优良的职业高中以及是否能选到合适自己的专业,不仅关系到他们未来三年的学习生活,更是为了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但是,在当前的职业高中招生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导致许多职高生进入学校后产生了厌学、退学等学业失败现象。本文以娄底市第一职业中学(以下简称为“娄底一职”)为例,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对职业高中的招生问题进行了探析。
1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内涵与表现
信息不对称理论原本是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它是由美国的三位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乔治·阿克尔洛夫和迈克尔·斯彭斯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所谓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交易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程度存在差异;其中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一方往往处于有利地位;而掌握信息比较贫乏的一方则处于不利的地位[1]。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信息的不完全是一种常态。一般情况下,卖方对交易商品的信息掌握的要比买方更详细,而作为信息掌握处于劣势的一方为了减少损失或降低风险必须进行信息搜索。这样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会导致两种结果:一是在交易完成之前,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往往会做出错误的选择,即“逆向选择”;二是在交易完成之后,信息占优一方常常会利用信息优势来损害对方的利益,也称败德行为,这两种行为都会使得市场缺乏效率[2]。信息不对称理论不仅可以运用于经济学,还能被广泛运用到其他领域。
在职业高中的招生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现象尤为明显。在笔者走访娄底市第一职业中学的过程中,许多同学反映他们是被“骗”到这个学校来的,进入职高后发现学校环境和所选的专业都和自己所想的不一样,导致很多同学在入学不到一学期时就选择了退学,或者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招生老師与学生、家长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具体来说,招生老师在宣传过程中为了吸引更多学生,会进行夸大或是虚假的宣传,比如,社会保障事务这个专业在招生老师的口中听起来很威武,将来会与警校签约,培养大量执法人员,以及具备各种警务管理能力和警察业务技能的应用型中等职业技术人才,这一点让不少家长心动,便不惜上交昂贵的学费把孩子送进来读书,而实际上,这个专业才开设不到一年,发展前景并不明晰,当初老师口中的执法人员其实是保安,许多学生感到被欺骗,但碍于高昂的学费却无法轻易退学或者转专业,这无疑会挫伤他们的学习兴趣。诸如此类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还大有所在,在此就不再一一赘述了,更重要的是要透过这一现象究其本原,才能去防止“逆向选择”、败德行为的发生。
2 职业高中招生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原因
2.1 招生老师的不实宣传所导致的信息缺失
职业高中的生源并不稳定,招生是许多职高老师需要完成的任务之一,这不仅关系到学校的未来发展,更与每一位招生老师的奖惩情况息息相关。以娄底一职为例,每年的5月到8月是其招生宣传季,其中部分老师会在当地教育部门的政策支持下,去到本地的各大初中进行大规模的宣传,还有一部分老师则是通过周围亲戚朋友的介绍,专门去到目标学生的家里进行一对一的拜访、招生。学校有一个硬性要求是每一位老师平均需要完成4个学生的招生指标,若是低于这个数就会被罚款,甚至影响到年终的绩效考核以及职称评定,而超过这个数或是招生较多的老师则会得到相应的奖金。所以,招生的数量与老师的利益密切相关,这就促使各个老师在招生过程中会给学生以及家长做一些夸大甚至虚假的宣传。作为职高的老师,他们自然是了解自己学校的优势与劣势所在,但在招生时为了扩大招生数量,招生老师在介绍时只会描述、夸大学校还有各个专业的好处,而撇去一些重要但可能阻碍入学的关键因素。招生老师作为连接学生与学校的纽带,也是传递招生信息的主要通道,他们对于学校信息的“包装”、“再加工”是造成信息不对称现象的主要原因。
2.2 学校作为信息发布主体存在不足
职高作为招生信息发布的主体,除了通过招生老师把信息传递给学生之外,还可以通过纸质的学校宣传手册与学校官网来传递招生信息,但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学生以及家长所能获得的关于学校、专业的真实信息都是有限的,宣传内容大篇幅集中在对学校的整体情况所做的笼统描述,对于学生以及家长所关心的具体就业去向,如未来可能的工作岗位、工作单位、薪资水平等内容,都没有体现出来。除此之外,职业高中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在于它的实践性教学课程,这是普通高中所不能提供的,也是职业高中的优势所在。这里还是以娄底一职为例,学校设置了两类班级,一类是就业班,一类是高考班,其中就业班以各个专业的职业培训为主要内容,采取“2+1”的模式,即安排两年的校内课程,最后一年便进入社会实习。学校的“2+1”模式本应该是学校大力宣传对象,对于一个职业高中生来说,学习一技之长不仅需要掌握理论,更需要不断地实践,在高中三年的最后一年是他们首次步入社会实习、锻炼的一年,更是检验他们学习成果的一年,与他们的未来工作也息息相关,如此重要的一学年安排,在官网或是招生老师的口中却鲜有介绍,这也导致了许多学生在读到高二后才发现即将要去到的实习岗位与自己理想不符,便怨声载道:“离家太远,不习惯”、“强制我们实习,不去就不给毕业证”、“我们只是廉价劳动力”...另外,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信息来源越来越广泛的同时也带来了无用信息的泛滥成灾,更会造成诸多信息的缺位和失真。如果连学校这一信息发布主体都不注重完善自身的信息内容与发布信息的渠道,那只会让其余错误信息有可乘之机,从而影响学生的选择。 2.3 学生家长进行信息筛选的能力有限
选择来职业高中读书的学生一般成绩都比较差,没能考上普通高中,才被父母送来职业高中,而职高生的父母往往文化水平不高,对于孩子的专业选择也并不重视,这就使得他们在收集各大学校、专业的招生信息时,处于一种比较被动的状态,他们既不会主动寻求多方面的信息渠道,在面對大量的信息时,也很难筛选出真正有用的信息。这一点在学生选择就读专业时体现的尤为明显,面对各式各样的专业,学生与家长在进行选择时往往只考虑短期利益,比如学费的高低,就业前景的优劣以及未来工作是否体面,或者只要求学生拿一个文凭就足矣,却没有花功夫去了解学生是否适合此专业,是否真的对这一专业有兴趣。如此随意的专业选择带来的后果是难以确定的,但可以确定的是,由于家长在招生过程中所获取的信息处于劣势,他们的可选择面变窄了,也是在间接的阻断学生的潜在发展机会。
3 职业高中招生过程中积极规避信息不对称的对策
3.1 改善招生制度
为职业高中广纳学生的是招生老师,但实际上,每一位招生老师都是学校的任课老师或行政管理人员,招生本不是他们作为老师的义务,而这种把招生数量与老师的评奖评优情况联系起来的机制,虽然在短期内能提高入学人数,但从长远的发展来看,由于招生老师的急功近利,导致很多学生进入职高后并不能很好的适应,最终选择退学。所以,想要改善招生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首先应该改善现有的招生制度,要从“重数量”转变到“重质量”。与其盲目的扩大招生数量,不如为招生老师减轻点儿要求,或者把招生数量与评奖评优相分离,每一位招生老师应秉承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招过来的学生,不仅要把他们送入学校,更要跟踪关注他们入学后的表现。只有给招生老师放宽数量上的要求,减少奖金、荣誉上的诱惑,才能使他们有更多心思去挖掘合适的生源,在宣传时,才能更客观的传递学校的相关信息,才能有助于减少日后的退学率,让学生们心甘情愿的来职高接受教育。
3.2 拓宽信息发布渠道
前文说到,职业高中作为招生信息发布的主体存在很多不足,实际上,除了通过招生老师的对外宣传方式以外,还能通过许多其他渠道来发布招生信息。例如建设官网,打造一个便捷的线上招生平台。学校官网是大众了解学校的一个重要平台,一般包括学校概况、专业设置、校园新闻等内容,但是这些内容都只是对学校的一个简介,概括性较强,并不贴近真实的校园生活,笔者认为,在网站设计方面可以向那些优秀的美国高中官网借鉴经验,里面不仅介绍了学校所开设的专业,还详细的介绍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所开设的课程和所需要达到的要求,以及学年安排甚至还有每日的作息时间。同时,美国高中还会把各专业的部分教师信息、联系方式也放在官网上,方便学生联系。如此细致的介绍无疑能够生动的向学生展示真实的校园生活,也能够让他们在入学之前就对即将到来的学习生活有所了解,这不仅能起到有效的宣传作用,更能让学生以及家长多一份安心与放心。
3.3 设立入学前的职业启蒙课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提到:“学生对“职业”的“谋求”一般重于对“学习”的“渴望”,但人们往往忽视了这种重要性”[3]。对于学生来说是如此,对于每一个选择进入职业高中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他们从高中第一年起就选择了自己的专业,并学习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基础。对他们来说,未来的道路是既确定又不确定的,确定的是他们所选择的专业,不确定的是所选的专业是否真正适合自己。许多学生在招生过程中,往往只能被动的听从老师的建议和父母的选择,对于每个专业、职业的了解少之又少,甚至听闻了许多虚假的信息。作为职业高中,虽然无法事无巨细的为学生做出最优的专业选择,但至少应该给他们提供尽可能全面、真实的专业相关信息。开设入学前的职业启蒙课程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在笔者与娄底一职的一位骨干级教师交谈的过程中了解到,她在给学生上第一节专业课的时候,不会首先谈及具体的专业内容,而是先给他们上一节专业导学课,以PPT的形式详细为他们介绍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将来能够从事的相关职业,以及简单的职业规划,还会以自己以毕业的学生为例,传达这些学姐学长的真实工作经验。如此一来,不仅能在某种程度上打消学生对本专业的一些疑惑,更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内在的学习动机。但是这样的导学课程,或是职业规划课程并没有普及,笔者认为,这类课程更应该设立在学生入学前,可以在招生过程中以网课的形式展示给他们看,让学生获得更多信息,为他们提供更多选择,好让他们自己衡量,好好规划未来学习的三年。
4 结语
职业教育有两大功能,一是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于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二是以生涯为导向,服务于人的发展,但我认为后者更为重要,从职业高中走出去的学生将来可能会成为优秀的服务人员、技工、或者创业者,同时,他们也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人,在职高的学习也不仅仅是对技术的熟练,还是素质的全面提升,这意味着,一所职业高中的使命绝不仅仅是把学生招进来,而是要把他们培养成才再送入社会。招生,也不是一场交易,而是一次双向选择,学校要挑选适合培养的学生,学生也要选择合适自己的专业,只有双方都获得真实有效的信息,才能做出可靠的选择,才能真正为促进职高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谷远勇.从信息不对称理论视角看就业信息对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J].中国电力教育,2012(01):135-136+138.
[2]黄建国.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研究生招生问题探析[J].江苏高教,2013(02):77-79.
[3]陈鹏.职业启蒙教育:开启职业生涯的祛昧之旅[J].教育发展研究,2018,38(19):21-27.
第一作者简介:王佳晨(1997—),女,湖南娄底,硕士研究生,湖南师范大学大学,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职业高中;招生问题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习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特意强调:“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由此可见,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劳动者主要途径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对于职业高中的学生来说,选择职高就是为了学习一技之长,未来能有更好的发展,所以,职业高中的招生环节对于职高生的未来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是否能进入一所优良的职业高中以及是否能选到合适自己的专业,不仅关系到他们未来三年的学习生活,更是为了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但是,在当前的职业高中招生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导致许多职高生进入学校后产生了厌学、退学等学业失败现象。本文以娄底市第一职业中学(以下简称为“娄底一职”)为例,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对职业高中的招生问题进行了探析。
1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内涵与表现
信息不对称理论原本是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它是由美国的三位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乔治·阿克尔洛夫和迈克尔·斯彭斯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所谓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交易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程度存在差异;其中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一方往往处于有利地位;而掌握信息比较贫乏的一方则处于不利的地位[1]。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信息的不完全是一种常态。一般情况下,卖方对交易商品的信息掌握的要比买方更详细,而作为信息掌握处于劣势的一方为了减少损失或降低风险必须进行信息搜索。这样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会导致两种结果:一是在交易完成之前,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往往会做出错误的选择,即“逆向选择”;二是在交易完成之后,信息占优一方常常会利用信息优势来损害对方的利益,也称败德行为,这两种行为都会使得市场缺乏效率[2]。信息不对称理论不仅可以运用于经济学,还能被广泛运用到其他领域。
在职业高中的招生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现象尤为明显。在笔者走访娄底市第一职业中学的过程中,许多同学反映他们是被“骗”到这个学校来的,进入职高后发现学校环境和所选的专业都和自己所想的不一样,导致很多同学在入学不到一学期时就选择了退学,或者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招生老師与学生、家长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具体来说,招生老师在宣传过程中为了吸引更多学生,会进行夸大或是虚假的宣传,比如,社会保障事务这个专业在招生老师的口中听起来很威武,将来会与警校签约,培养大量执法人员,以及具备各种警务管理能力和警察业务技能的应用型中等职业技术人才,这一点让不少家长心动,便不惜上交昂贵的学费把孩子送进来读书,而实际上,这个专业才开设不到一年,发展前景并不明晰,当初老师口中的执法人员其实是保安,许多学生感到被欺骗,但碍于高昂的学费却无法轻易退学或者转专业,这无疑会挫伤他们的学习兴趣。诸如此类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还大有所在,在此就不再一一赘述了,更重要的是要透过这一现象究其本原,才能去防止“逆向选择”、败德行为的发生。
2 职业高中招生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原因
2.1 招生老师的不实宣传所导致的信息缺失
职业高中的生源并不稳定,招生是许多职高老师需要完成的任务之一,这不仅关系到学校的未来发展,更与每一位招生老师的奖惩情况息息相关。以娄底一职为例,每年的5月到8月是其招生宣传季,其中部分老师会在当地教育部门的政策支持下,去到本地的各大初中进行大规模的宣传,还有一部分老师则是通过周围亲戚朋友的介绍,专门去到目标学生的家里进行一对一的拜访、招生。学校有一个硬性要求是每一位老师平均需要完成4个学生的招生指标,若是低于这个数就会被罚款,甚至影响到年终的绩效考核以及职称评定,而超过这个数或是招生较多的老师则会得到相应的奖金。所以,招生的数量与老师的利益密切相关,这就促使各个老师在招生过程中会给学生以及家长做一些夸大甚至虚假的宣传。作为职高的老师,他们自然是了解自己学校的优势与劣势所在,但在招生时为了扩大招生数量,招生老师在介绍时只会描述、夸大学校还有各个专业的好处,而撇去一些重要但可能阻碍入学的关键因素。招生老师作为连接学生与学校的纽带,也是传递招生信息的主要通道,他们对于学校信息的“包装”、“再加工”是造成信息不对称现象的主要原因。
2.2 学校作为信息发布主体存在不足
职高作为招生信息发布的主体,除了通过招生老师把信息传递给学生之外,还可以通过纸质的学校宣传手册与学校官网来传递招生信息,但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学生以及家长所能获得的关于学校、专业的真实信息都是有限的,宣传内容大篇幅集中在对学校的整体情况所做的笼统描述,对于学生以及家长所关心的具体就业去向,如未来可能的工作岗位、工作单位、薪资水平等内容,都没有体现出来。除此之外,职业高中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在于它的实践性教学课程,这是普通高中所不能提供的,也是职业高中的优势所在。这里还是以娄底一职为例,学校设置了两类班级,一类是就业班,一类是高考班,其中就业班以各个专业的职业培训为主要内容,采取“2+1”的模式,即安排两年的校内课程,最后一年便进入社会实习。学校的“2+1”模式本应该是学校大力宣传对象,对于一个职业高中生来说,学习一技之长不仅需要掌握理论,更需要不断地实践,在高中三年的最后一年是他们首次步入社会实习、锻炼的一年,更是检验他们学习成果的一年,与他们的未来工作也息息相关,如此重要的一学年安排,在官网或是招生老师的口中却鲜有介绍,这也导致了许多学生在读到高二后才发现即将要去到的实习岗位与自己理想不符,便怨声载道:“离家太远,不习惯”、“强制我们实习,不去就不给毕业证”、“我们只是廉价劳动力”...另外,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信息来源越来越广泛的同时也带来了无用信息的泛滥成灾,更会造成诸多信息的缺位和失真。如果连学校这一信息发布主体都不注重完善自身的信息内容与发布信息的渠道,那只会让其余错误信息有可乘之机,从而影响学生的选择。 2.3 学生家长进行信息筛选的能力有限
选择来职业高中读书的学生一般成绩都比较差,没能考上普通高中,才被父母送来职业高中,而职高生的父母往往文化水平不高,对于孩子的专业选择也并不重视,这就使得他们在收集各大学校、专业的招生信息时,处于一种比较被动的状态,他们既不会主动寻求多方面的信息渠道,在面對大量的信息时,也很难筛选出真正有用的信息。这一点在学生选择就读专业时体现的尤为明显,面对各式各样的专业,学生与家长在进行选择时往往只考虑短期利益,比如学费的高低,就业前景的优劣以及未来工作是否体面,或者只要求学生拿一个文凭就足矣,却没有花功夫去了解学生是否适合此专业,是否真的对这一专业有兴趣。如此随意的专业选择带来的后果是难以确定的,但可以确定的是,由于家长在招生过程中所获取的信息处于劣势,他们的可选择面变窄了,也是在间接的阻断学生的潜在发展机会。
3 职业高中招生过程中积极规避信息不对称的对策
3.1 改善招生制度
为职业高中广纳学生的是招生老师,但实际上,每一位招生老师都是学校的任课老师或行政管理人员,招生本不是他们作为老师的义务,而这种把招生数量与老师的评奖评优情况联系起来的机制,虽然在短期内能提高入学人数,但从长远的发展来看,由于招生老师的急功近利,导致很多学生进入职高后并不能很好的适应,最终选择退学。所以,想要改善招生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首先应该改善现有的招生制度,要从“重数量”转变到“重质量”。与其盲目的扩大招生数量,不如为招生老师减轻点儿要求,或者把招生数量与评奖评优相分离,每一位招生老师应秉承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招过来的学生,不仅要把他们送入学校,更要跟踪关注他们入学后的表现。只有给招生老师放宽数量上的要求,减少奖金、荣誉上的诱惑,才能使他们有更多心思去挖掘合适的生源,在宣传时,才能更客观的传递学校的相关信息,才能有助于减少日后的退学率,让学生们心甘情愿的来职高接受教育。
3.2 拓宽信息发布渠道
前文说到,职业高中作为招生信息发布的主体存在很多不足,实际上,除了通过招生老师的对外宣传方式以外,还能通过许多其他渠道来发布招生信息。例如建设官网,打造一个便捷的线上招生平台。学校官网是大众了解学校的一个重要平台,一般包括学校概况、专业设置、校园新闻等内容,但是这些内容都只是对学校的一个简介,概括性较强,并不贴近真实的校园生活,笔者认为,在网站设计方面可以向那些优秀的美国高中官网借鉴经验,里面不仅介绍了学校所开设的专业,还详细的介绍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所开设的课程和所需要达到的要求,以及学年安排甚至还有每日的作息时间。同时,美国高中还会把各专业的部分教师信息、联系方式也放在官网上,方便学生联系。如此细致的介绍无疑能够生动的向学生展示真实的校园生活,也能够让他们在入学之前就对即将到来的学习生活有所了解,这不仅能起到有效的宣传作用,更能让学生以及家长多一份安心与放心。
3.3 设立入学前的职业启蒙课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提到:“学生对“职业”的“谋求”一般重于对“学习”的“渴望”,但人们往往忽视了这种重要性”[3]。对于学生来说是如此,对于每一个选择进入职业高中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他们从高中第一年起就选择了自己的专业,并学习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基础。对他们来说,未来的道路是既确定又不确定的,确定的是他们所选择的专业,不确定的是所选的专业是否真正适合自己。许多学生在招生过程中,往往只能被动的听从老师的建议和父母的选择,对于每个专业、职业的了解少之又少,甚至听闻了许多虚假的信息。作为职业高中,虽然无法事无巨细的为学生做出最优的专业选择,但至少应该给他们提供尽可能全面、真实的专业相关信息。开设入学前的职业启蒙课程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在笔者与娄底一职的一位骨干级教师交谈的过程中了解到,她在给学生上第一节专业课的时候,不会首先谈及具体的专业内容,而是先给他们上一节专业导学课,以PPT的形式详细为他们介绍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将来能够从事的相关职业,以及简单的职业规划,还会以自己以毕业的学生为例,传达这些学姐学长的真实工作经验。如此一来,不仅能在某种程度上打消学生对本专业的一些疑惑,更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内在的学习动机。但是这样的导学课程,或是职业规划课程并没有普及,笔者认为,这类课程更应该设立在学生入学前,可以在招生过程中以网课的形式展示给他们看,让学生获得更多信息,为他们提供更多选择,好让他们自己衡量,好好规划未来学习的三年。
4 结语
职业教育有两大功能,一是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于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二是以生涯为导向,服务于人的发展,但我认为后者更为重要,从职业高中走出去的学生将来可能会成为优秀的服务人员、技工、或者创业者,同时,他们也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人,在职高的学习也不仅仅是对技术的熟练,还是素质的全面提升,这意味着,一所职业高中的使命绝不仅仅是把学生招进来,而是要把他们培养成才再送入社会。招生,也不是一场交易,而是一次双向选择,学校要挑选适合培养的学生,学生也要选择合适自己的专业,只有双方都获得真实有效的信息,才能做出可靠的选择,才能真正为促进职高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谷远勇.从信息不对称理论视角看就业信息对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J].中国电力教育,2012(01):135-136+138.
[2]黄建国.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研究生招生问题探析[J].江苏高教,2013(02):77-79.
[3]陈鹏.职业启蒙教育:开启职业生涯的祛昧之旅[J].教育发展研究,2018,38(19):21-27.
第一作者简介:王佳晨(1997—),女,湖南娄底,硕士研究生,湖南师范大学大学,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