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考前文言文强化导引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301w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光如梭,转眼高考在即。高三语文备考在紧锣密鼓中,讲练有度,考评有法,井然有序,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应试技巧与日俱增。随着二轮复习的结束,卷面中的大分值试题需进行强化训练,力争在四、五月份通过重温强化为高考增分做精彩的最后一搏。
  新课标高考卷中文言文分值是十九分,三道选择题,两道翻译题。其中翻译题最易失分,所以考前强化训练的思路是以实词为突破口,以翻译为核心,提升理解分析能力。
  一、突破实词
  1.考情分析。
  实词在考卷中显性设题是选择题第四题,隐性设题在文言文翻译中。文言文翻译每道题分值为5分,其中考查关键词语为3分,考查大意为2分。关键词语即侧重实词的考查,大意侧重虚词的考查。综观2009至2012年新课标高考卷,除2011年考了特殊句式,其余年份均考查的是实词、虚词。所以实词的考查分值至少在7分。
  2.方法回顾。
  (1)联想推断法。课本是联想的后花园,通过联想课本中相关的词语,推断考题中的实词含义。
  (2)语言结构推断法。古汉语多用整句,且语意多相对、相反。
  (3)辨析词性,调用语法推断法。调用语法知识,根据主谓宾和定语状语的位置及词性特点推断实词的含义。
  (4)邻字帮助法。这种方法最适合于同义复词,偏义复词。
  (5)语境分析推断法。内部语境即句子内部,外部语境即上下文,原则即“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3.实词在考题中常见的设误角度有:
  (1)无中生有(似是而非)即根本无此义或解释得不合理,如,“济”,解释为“渡过难关”。
  (2)以今释古。实词掌握不牢,往往会用今义去理解古义,造成以今释古的现象。
  (3)忽略活用。词类活用是文言实词考查的重点内容,如果不熟悉这些词类活用现象,势必会造成理解上的错误。
  (4)细微差别。文言实词的考查常在实词的准确性方面有所侧重。
  (5)不明通假。通假现象是文言实词的常见语言现象,掌握此类现象需丰富的积累和敏锐的观察力,因而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强化这一意识,根据上下文也是可以判别正误的。
  判明通假,注意音近、音同、形近的词,正确辨析古今异义词,调动语法知识,识断词类活用,紧扣语境,慧眼观察细微差别,从而避过陷阱,躲闪障碍,成功跨越。
  二、攻克翻译
  1.翻译在考场中的失误多表现为不联系语境,不能化新为旧,忽略句式。
  2.应对策略:(1)缜密斟酌,如,“殷受而不谢,直云待后贵当相酬耳。”此句中的“谢”,大多数学生翻译为“感谢”,即刘殷接受(别人送的财物)不感谢,只说等以后富贵了报答他们。这时就要告诉学生何为“报答”, “报答”即“酬报、答谢”,“不感谢”何来“报答”?(2)回归文本,注重迁移。上句“相酬”中的“相”有学生就翻译不出来,《孔雀东南飞》中有大量的“相”(“誓不相隔卿”、“嬉戏莫相忘”等),熟悉课本,自会知道“相”此处指动作偏指一方。翻译的最大障碍是视野茫然,摸不着头脑。不熟悉文本,积累贫乏,自然感觉一切都是陌生的。能适时迁移,化新为旧,方能所向披靡。
  三、提升理解分析能力
  对理解分析能力的考查设题为选择题的第六题,这个题的题干明确,即选择不正确的一项,题肢规范,即前半部分总结概括,后半部分分析,总分结构,而且多是概括不出错,错误在分析。其错误设置多为时空错位、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曲解文意、颠倒顺序、弄错动作和行为的发出者等。阅读文言文需理顺人物关系,明晰官职变动,概括主要事件,读懂作者的感情倾向,如此才有助于正确理解分析。
  俗话说:“磨镰不误砍柴工。”重温科学的方法,明确障碍设置,注重迁移,化新为旧,正确推断,举一反三,可触类旁通,灵活应对,处变不惊。丰厚积累,思维缜密,沉着应战,方能淡定从容,脱颖而出,蟾宫折桂。
其他文献
当读一本自己最心仪的书时,我常常处在矛盾之中,既想急切地读完,又舍不得读完,就像一个孩子守着一堆自己特喜欢的零食,很想一口把它们全吃掉,又想留点儿明天再慢慢享用。整个身心都浸泡在这种“甜蜜的矛盾”中,享受着一种特有的快乐,只觉得自己越来越贪得无厌。被这种“甜蜜的矛盾”折磨着,其实是一件很惬意、很幸福的事情,这样的“折磨”使我幸福无比。  这几天,我就读了这样一本“折磨”我的书——《老师怎样和学生说
期刊
近年来,中学语文教学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学生在具有高容性、兼容性、瞬时性、开放性、形象性、互动性、虚拟性等特征的计算机网络面前,不知所措,严重缺乏收集、分析、处理、发布、应用信息的阅读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对七~九年级的写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从中可见培养初中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能力的重要性,不仅如此,现在记叙类作文写作也大多都要求学生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那么我们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究竟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呢?下面是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总结的一点浅薄的认识。  一、引导学
期刊
“深刻”,就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揭示观点的现实意义,预测未来的方向、后果、发展趋势)。议论性文章要说理透彻,论点深刻。写作议论文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论点过于空泛,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深刻”落实呢?应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一、深刻之语言的哲理化  哲理,是感悟的参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结晶。它纵贯古今,横亘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会,寄寓于人
期刊
所谓语文学习上的“困难生”,就是在语文学习上的“双差”生,学习差,素质也差。他们大多语文基础薄弱,语文能力缺失,语文学习的自觉性差,自以为是,甚至不懂得尊重老师和与他人交流,但他们在生理上已经发育得很好。这样的学生常常让老师左右为难,无以着手,轻不得,亦重不得,轻了无济于事,重了出现师生矛盾。对这样的学生,语文老师该如何是好呢?  首先语文教师要有宽容心。面对困难生极不理想的语文成绩和不礼貌的言行
期刊
“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萨特),语文教师承载着鼓励学生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追求阅读的广度和深度的重任。教师要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他们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语文教师的素养决定着学生的素养,在这里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第一,激发兴趣,施展魅力。要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语文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阅读
期刊
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来讲的词,叫联绵词。比如,双声的“崎岖”“枇杷”,叠韵的“彷徨”“荔枝”,非双声叠韵的“芙蓉”“蛤蚧”,等等。  不过,凡事皆有例外,凡事都不能一刀切。联绵词也可拆开来,取其中一个字来简称原来的名称。这种现象由来已久,源远流长。现罗列十余例:  ①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诗经·伐檀》)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
期刊
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决定着作文的高度。再优美流畅的句子,缺少深刻的思考和理解,也仅仅是华丽浮华的外衣,没有真正的精神内核。要写出让人信服的作文,需要从“深刻”入手。  在议论文中,要有独到的见解,有正确、深入的说理,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给人以思想的启迪,揭示生活的真谛。  但是,在写作议论文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容易犯“以叙代议,例而不议”的毛病。审题过于浅显表面,论述的时候只是一味地堆砌事例。只会
期刊
从事了十几年的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深深感受到,在语文教学中,对老师而言,最难教的便是作文了,而对学生而言,最难写的作业,也就是作文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探究困扰师生的这一最大难题的根源,并对症下药,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完成一篇作文。  一、用写读后感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阅读了一篇文章、一首诗、一本书,而后将自己的感受、体会写下来形成文字,这就是读后感。读后感从本
期刊
偶尔会听到有些家长或是老师这样感慨:“现在的孩子可以全心全意地呆在学校学习真幸福啊,我们那时候,上完了几节课,顾不上做作业就得砍柴、割猪草,稍大点还得到生产队劳动挣工分,哪有现在这样优越的环境学习啊。”这可真让人想要为现在的孩子叫苦。从早上6:30到晚上9:30,孩子整天呆在学校念书,可他们念的却也仅仅是教材。在看作文时常感叹学生阅读面窄,素材缺乏,情感淡漠。可去了解一下孩子的现状,孩子也抱怨: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