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享受快乐人生是人类心理的普遍特点。事实表明人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可使认知活动更为高效,因此教学中创设快乐的情境可提高效率。快乐教学追求的最终目的是轻松、快乐、高效率的学习,所以对“快乐教学”我们可以作如下定义: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创设一定情境条件,使学生产生愉快情绪体验,从而激发学习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条件,使教学活动轻松高效的教学活动过程。
【关键词】课堂教学;快乐教学; 学习情景;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5-0044-02
我们知道,语文知识本来就面广量大,再加上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作为一个好的语文老师,首要的任务不是教给学生大量的知识(其实也很难教得了),而在于如何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永无止境的求知欲,把教和学的过程变成一个愉快的过程,即实施“快乐教学”。 “快乐教学”是对传统教育中陈腐的教育思想固定的教育模式与死板的教育方法的挑战,是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的产物。它强调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出发,尊重青少年的个性,解放学生的眼睛、双手、头脑、嘴巴、空间、时间,还学生的金色的年华,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和情境,让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都以极大的热情主动积极而又愉快的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从而一改学海无涯“苦作舟”为“乐作舟”。使教育者——寓教于乐,收效显著,乐教;使学才——寓学于乐,免去了许多苦恼,乐学。使每个学生的人性都得以充分、自由、和諧、全面的发展,养成健全完美的人格。
而研究表明,学生学习动机是在具体的学习情景中,激发和发展起来的。在特定物件上教学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均可成为影响学生学习动机之诱因,如课堂气氛,师生人际关系,教师期望,学生群体凝聚力和群体目标,群体舆论,学习竞争与合作,教学环境布置新异程度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学习动机发生潜在影响。
对于学习热情,则是一种稳定而深刻的情感。它对于学生学习有强大推动力。以蕴蓄着坚强意力。要通过师生的情感交流把语文学习热情激发起来。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昂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这里关键在于教师的示范和引导。首先,以情激情,通过教师言语表情,面部表情和身段表情把学生带入心驰神往的美的境界。其次,导之以法,教师要讲究教学方法,坚持讲练结合,启发学生动脑动手、课堂有幽默、有笑声,有沉思,有争论,热情洋溢,生动活泼。再次,融洽师生关系。促使学生乐学好思,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陶行知先生提倡“智育注重自学”。他认为学习也是实践,必须亲自实践才能有真切的体验,学习中遇到疑问、矛盾、困难这不要紧,可以问,在问中求长进。要把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知识、锻炼自己,发展自己的训练场,突出“三自”。自学,先学后教,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己学习未知的知识;自悟,先体悟再理解,在学科教学中,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联系生活,联系自身的体验去感悟,去体会;自练,先做再分析,让学生拿起实践的武器,给予足够的时间,提供条件,自己去做实验,去体验学习的心理历程。从而让学生对文本有最原始的理解。
然而,“有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学生与文本沟通后,每人所获取的信息丰富多彩,对文本的理解也充满个性,产生的问题更是因人而异。这时,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相互交流自己的阅读理解。要求学生既张扬自己也吸取他人之长,在合作学习中,还要敢于质疑,敢于批判,大胆假设,充分联想,对任何文本都要有“研究”意识,有独到的见解,当然对别人的合乎情理的见解也要能认同,联想、比较、互相参证,求得认识的统一。
“合作”是指学习的组织形式,在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形式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改善传统的师生单项交流的方式,我把它理解为生与生,生与师,生与家长,生与一切人的合作,通过多项互动的交流,使每个学生语言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既让每一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学习心得,也养成注意听取别人意见的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启迪,互相帮助,以解决消息中的各种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其次,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创设一个优良的情景,开阔学生的视野,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实物化,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并配上文字与声音,图、文、声、画并茂,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使学生的认知渠道多元化;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十分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设法造成一个愉快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运用电教媒体进行语文教学,便能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愉快”是“教学”的形式,“教学”是“愉快”的目的。“乐”虽是愉快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或重要特征,但它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绝不能囊括整个愉快教育的全部内涵。在实施愉快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片面强调“乐”,认为愉快教育就是没有难度,没有压力,没有负担的教育。那种把快乐教学等同于“嘻哈”教学、游戏教学、轻松教学的观点是庸俗的、肤浅的。我国伟大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曾一针见血的指出:“若一任学生趋乐避苦,这是哄骗小孩的糖果子,决不是造就人才的教育。”万事万物都充满着矛盾,并处于矛盾的运动变化之中,“快乐教学”也包含着“乐”与“苦”的矛盾。它们是同一事物中即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实施“快乐教学”不是对刻苦学习精神的否定,它所要否定的是把教学过程变成一个使学生痛苦、厌倦,甚至产生畏惧心理、逃避心理的过程。刻苦精神与愉快过程不是矛盾的,往往是在刻苦努力之后取得很好的学习成果、学习成绩,使学生对学习更感兴趣,更感到学习的快乐。实施“快乐教学”,就是使学生感到得学这乐而耐学之苦的过程。
总而言之,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还是学生发展的场所?翻开《语文课程标准》,我们就能得出答案:“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教学应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如果在我们的课堂上,每一个教师都少一点包办,多一点放手,努力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而又充满竞争的氛围,相信我们的学生都会像快乐的“音符”,在课堂上欢蹦乱跳,弹奏着知识的蛩音,展现着生命的对话。
【关键词】课堂教学;快乐教学; 学习情景;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5-0044-02
我们知道,语文知识本来就面广量大,再加上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作为一个好的语文老师,首要的任务不是教给学生大量的知识(其实也很难教得了),而在于如何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永无止境的求知欲,把教和学的过程变成一个愉快的过程,即实施“快乐教学”。 “快乐教学”是对传统教育中陈腐的教育思想固定的教育模式与死板的教育方法的挑战,是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的产物。它强调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出发,尊重青少年的个性,解放学生的眼睛、双手、头脑、嘴巴、空间、时间,还学生的金色的年华,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和情境,让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都以极大的热情主动积极而又愉快的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从而一改学海无涯“苦作舟”为“乐作舟”。使教育者——寓教于乐,收效显著,乐教;使学才——寓学于乐,免去了许多苦恼,乐学。使每个学生的人性都得以充分、自由、和諧、全面的发展,养成健全完美的人格。
而研究表明,学生学习动机是在具体的学习情景中,激发和发展起来的。在特定物件上教学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均可成为影响学生学习动机之诱因,如课堂气氛,师生人际关系,教师期望,学生群体凝聚力和群体目标,群体舆论,学习竞争与合作,教学环境布置新异程度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学习动机发生潜在影响。
对于学习热情,则是一种稳定而深刻的情感。它对于学生学习有强大推动力。以蕴蓄着坚强意力。要通过师生的情感交流把语文学习热情激发起来。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昂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这里关键在于教师的示范和引导。首先,以情激情,通过教师言语表情,面部表情和身段表情把学生带入心驰神往的美的境界。其次,导之以法,教师要讲究教学方法,坚持讲练结合,启发学生动脑动手、课堂有幽默、有笑声,有沉思,有争论,热情洋溢,生动活泼。再次,融洽师生关系。促使学生乐学好思,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陶行知先生提倡“智育注重自学”。他认为学习也是实践,必须亲自实践才能有真切的体验,学习中遇到疑问、矛盾、困难这不要紧,可以问,在问中求长进。要把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知识、锻炼自己,发展自己的训练场,突出“三自”。自学,先学后教,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己学习未知的知识;自悟,先体悟再理解,在学科教学中,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联系生活,联系自身的体验去感悟,去体会;自练,先做再分析,让学生拿起实践的武器,给予足够的时间,提供条件,自己去做实验,去体验学习的心理历程。从而让学生对文本有最原始的理解。
然而,“有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学生与文本沟通后,每人所获取的信息丰富多彩,对文本的理解也充满个性,产生的问题更是因人而异。这时,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相互交流自己的阅读理解。要求学生既张扬自己也吸取他人之长,在合作学习中,还要敢于质疑,敢于批判,大胆假设,充分联想,对任何文本都要有“研究”意识,有独到的见解,当然对别人的合乎情理的见解也要能认同,联想、比较、互相参证,求得认识的统一。
“合作”是指学习的组织形式,在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形式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改善传统的师生单项交流的方式,我把它理解为生与生,生与师,生与家长,生与一切人的合作,通过多项互动的交流,使每个学生语言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既让每一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学习心得,也养成注意听取别人意见的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启迪,互相帮助,以解决消息中的各种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其次,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创设一个优良的情景,开阔学生的视野,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实物化,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并配上文字与声音,图、文、声、画并茂,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使学生的认知渠道多元化;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十分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设法造成一个愉快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运用电教媒体进行语文教学,便能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愉快”是“教学”的形式,“教学”是“愉快”的目的。“乐”虽是愉快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或重要特征,但它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绝不能囊括整个愉快教育的全部内涵。在实施愉快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片面强调“乐”,认为愉快教育就是没有难度,没有压力,没有负担的教育。那种把快乐教学等同于“嘻哈”教学、游戏教学、轻松教学的观点是庸俗的、肤浅的。我国伟大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曾一针见血的指出:“若一任学生趋乐避苦,这是哄骗小孩的糖果子,决不是造就人才的教育。”万事万物都充满着矛盾,并处于矛盾的运动变化之中,“快乐教学”也包含着“乐”与“苦”的矛盾。它们是同一事物中即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实施“快乐教学”不是对刻苦学习精神的否定,它所要否定的是把教学过程变成一个使学生痛苦、厌倦,甚至产生畏惧心理、逃避心理的过程。刻苦精神与愉快过程不是矛盾的,往往是在刻苦努力之后取得很好的学习成果、学习成绩,使学生对学习更感兴趣,更感到学习的快乐。实施“快乐教学”,就是使学生感到得学这乐而耐学之苦的过程。
总而言之,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还是学生发展的场所?翻开《语文课程标准》,我们就能得出答案:“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教学应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如果在我们的课堂上,每一个教师都少一点包办,多一点放手,努力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而又充满竞争的氛围,相信我们的学生都会像快乐的“音符”,在课堂上欢蹦乱跳,弹奏着知识的蛩音,展现着生命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