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指出小学数学应该增进小学生对数学的了解,关心他们在数学活动中的情感,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与积极性。“雁文化”代表的是团体管理模式,而教师可以依托“雁文化”,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不断沟通,营造一个师生和谐的教学氛围,带给学生一个七彩数学学习历程。本文结合笔者教学相关实例,总结一些关于依托“雁文化”教学的经验。
【关键词】小学数学;雁文化;课堂教学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雁不仅仅是一种动物,而且寓意“雁文化”。“雁文化”代表团结协调,正是由于雁群的协调加上头雁的带领,雁群才能平安过冬。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好比头雁,要带领群雁朝目标飞去,而学生就是普通大雁,要团结协调才能持续发展。结合“雁文化”的教学,要求教师不仅传授知识,同时还要团结协调同学们,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一、拓展课程,张扬个性
前苏联教育学家斯托利亚尔曾指出:数学教学是一场思维活动的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拓展课程,可以根据小学生好学、好玩的天性,填充一些充满趣味的元素,让学生觉得数学有趣,吸引学生探求数学知识。并且对教材进行一定的拓展和延伸,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出发去思考事物。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时,我带学生探索与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开始我请学生们借助刻度尺画几个不同种类的三角形,让大家量一下自己画的三角形的三个角,并记录下来。学生记录下来后发现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等于180度。之后我让大家自行探索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有的学生还是通过测量的办法,最后发现无论是什么形状的四边形内角和都是360度。而有一位学生则另辟蹊径,通过对角线将一个四边形划分为两个三角形,应用已知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得出新结论“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我表扬这位学生的做法,告诉学生们将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是数学中重要的转化思想,大家要向这位学生学习。
小学教学中的拓展课程主要是依托课本,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数学知识之上。教师通过拓展课程,可以让学生获取一些依托教材但是又高于教材的数学思想,再结合生活的实际经验,可以应用数学分析生活中的部分问题,为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自主命题,快乐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学习是一个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而多年来的考试制度渐渐让部分学生为“分”考试,使学习变成学生负担。自主命题,是指让学生通过每节课的学习,尝试将自身理解的重难点改编成试题,让考试成为学生对于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与应用,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认识方程”时,我给学生们讲完字母表示数字量、等量关系以及列、解方程后,请同学们自主出题,互相考一下自己的同桌。有位學生给自己的同桌出了一道超市买零食的题目:小明要去超市买零食,已知小明带来10元,酸奶1.2元一盒,糖果2.6元一袋,小明买了2盒酸奶,还可以买几袋糖果?同桌设出未知量x,那么买糖果花了2.6×x元,列出方程2.6×x 2×1.2=10,解得x=2,所以小明买了两袋糖果。而同桌则根据自己上学的路程出题:小明1分钟走5米,上学走了30分钟,而小红每分钟走4米,若小红家到学校距离比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短500米,那么小红比小明晚出门多少时间可以和小明一同到学校?这也没有难倒我的学生,因为学生自己出过题,对于列方程解题的方法很熟悉,很快就找到了等量关系,列出了方程。
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说,考试成为了学生内心的负担、恐惧,这很难促使学生主动的探索数学。而自主命题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满足,考试也是对学生多元化的检验,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在快乐中学好数学知识,得到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学习历程。
三、搭建平台,鼓励展示
小学生渴望表现自己,内心比较好胜。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适当地在教学中搭建一些展示平台,鼓励学生向大家展示学习成果或者学习历程。做得好的学生得到适当的表扬,体会成功的喜悦,而做得不好的学生要进行一定的鼓励,激励他们向优秀学生看齐。这样可以满足学生的表现需求,激发学生相互学习的热情,奋发图强。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线与角”时,我之前让学生们认识了什么是线,这节课主要通过旋转讲述角的概念,我请学生们尝试制作关于角的学具,并用学具了解关于角的知识。一位学生最先完成这个任务,我让该学生为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制作方法,该生将两个硬纸条的一段用钉子钉在一起,旋转其中一个纸条就可以形成一个角。我接着让该生通过学具为大家展示一下什么是角,学生回答到,角是由两个有公共端点的线段组成,两条线段不同的旋转程度可以形成不同的角,例如当两张纸条相互垂直时构成90°角。同时该同学提到将一张纸条旋转一周可以得到周角,而且周角看起来像线段。我紧接着给学生们解释,周角是有一个旋转的过程,而线段则是没有的,所以这两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小学生好动、好玩,教师需要一定的教学技巧才能引导他们好好学习,不能只进行简单的交流。在教学中鼓励小学生展示自己优秀的一面,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努力学习,向大家展示了自己比较好的成果,满足自身的成就感和荣誉感,也养成了与同学分享的好习惯。
四、共享资源,学会协作
马克思曾经说过,“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雁文化”也告诉了我们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尤其在小学数学教育上。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数学思维不够完善,而小学又是学生积累数学知识的重要阶段,所以在教学中促进他们互相协作、资源共享是很必要的,展开协作学习可以将学习的成果最大化。
例如在学习课程“小数乘法”时,我让学生们分组讨论一下小数之间如何进行乘法运算。学生们开始一筹莫展,我鼓励大家积极说出自己的想法,一位学生提出可以和整数乘法比较,比如6×5就是5个6相加,转化为加法运算就行;如0.4×5就是5个0.4相加,小数加法已经学过,加起来就是等于2。组内其他同学提出那小数乘小数呢,例如3.6×2.4是多少呢?有学生提到,3.6×2.4=3.6×(2 0.4)就是2×3.6 0.4×3.6,而0.4=4÷10,就是2×3.6 4×3.6÷10可以转换为整数的乘法。也有学生马上就想到3.6=36÷10,24÷10就是2.4,那么2.4×3.6=24×36÷100就是8.64。这样,就得到了小数乘法运算的方法。这时候同学们发现小数乘法也是支持运算的结合律和交换律。
虽然协作学习的教学成果较好,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协作意愿较低,而且合作能力不足,容易在小组学习中陷入误区,所以教师一定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学生进行小组协作学习时给与一定的帮助,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协作学习,促进协作学习更好更快地进行,提高教学质量。
“雁文化”强调的是团结协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构造和谐愉悦的班级氛围,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奥秘。总之,在“雁文化”的引领下,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带动学生和谐发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数学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地、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汤小勇.依托“雁文化”促进师生和谐发展[J].小学教学参考,2015(9):6-8.
[2] 梁卓华.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2):64-65.
【关键词】小学数学;雁文化;课堂教学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雁不仅仅是一种动物,而且寓意“雁文化”。“雁文化”代表团结协调,正是由于雁群的协调加上头雁的带领,雁群才能平安过冬。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好比头雁,要带领群雁朝目标飞去,而学生就是普通大雁,要团结协调才能持续发展。结合“雁文化”的教学,要求教师不仅传授知识,同时还要团结协调同学们,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一、拓展课程,张扬个性
前苏联教育学家斯托利亚尔曾指出:数学教学是一场思维活动的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拓展课程,可以根据小学生好学、好玩的天性,填充一些充满趣味的元素,让学生觉得数学有趣,吸引学生探求数学知识。并且对教材进行一定的拓展和延伸,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出发去思考事物。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时,我带学生探索与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开始我请学生们借助刻度尺画几个不同种类的三角形,让大家量一下自己画的三角形的三个角,并记录下来。学生记录下来后发现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等于180度。之后我让大家自行探索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有的学生还是通过测量的办法,最后发现无论是什么形状的四边形内角和都是360度。而有一位学生则另辟蹊径,通过对角线将一个四边形划分为两个三角形,应用已知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得出新结论“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我表扬这位学生的做法,告诉学生们将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是数学中重要的转化思想,大家要向这位学生学习。
小学教学中的拓展课程主要是依托课本,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数学知识之上。教师通过拓展课程,可以让学生获取一些依托教材但是又高于教材的数学思想,再结合生活的实际经验,可以应用数学分析生活中的部分问题,为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自主命题,快乐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学习是一个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而多年来的考试制度渐渐让部分学生为“分”考试,使学习变成学生负担。自主命题,是指让学生通过每节课的学习,尝试将自身理解的重难点改编成试题,让考试成为学生对于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与应用,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认识方程”时,我给学生们讲完字母表示数字量、等量关系以及列、解方程后,请同学们自主出题,互相考一下自己的同桌。有位學生给自己的同桌出了一道超市买零食的题目:小明要去超市买零食,已知小明带来10元,酸奶1.2元一盒,糖果2.6元一袋,小明买了2盒酸奶,还可以买几袋糖果?同桌设出未知量x,那么买糖果花了2.6×x元,列出方程2.6×x 2×1.2=10,解得x=2,所以小明买了两袋糖果。而同桌则根据自己上学的路程出题:小明1分钟走5米,上学走了30分钟,而小红每分钟走4米,若小红家到学校距离比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短500米,那么小红比小明晚出门多少时间可以和小明一同到学校?这也没有难倒我的学生,因为学生自己出过题,对于列方程解题的方法很熟悉,很快就找到了等量关系,列出了方程。
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说,考试成为了学生内心的负担、恐惧,这很难促使学生主动的探索数学。而自主命题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满足,考试也是对学生多元化的检验,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在快乐中学好数学知识,得到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学习历程。
三、搭建平台,鼓励展示
小学生渴望表现自己,内心比较好胜。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适当地在教学中搭建一些展示平台,鼓励学生向大家展示学习成果或者学习历程。做得好的学生得到适当的表扬,体会成功的喜悦,而做得不好的学生要进行一定的鼓励,激励他们向优秀学生看齐。这样可以满足学生的表现需求,激发学生相互学习的热情,奋发图强。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线与角”时,我之前让学生们认识了什么是线,这节课主要通过旋转讲述角的概念,我请学生们尝试制作关于角的学具,并用学具了解关于角的知识。一位学生最先完成这个任务,我让该学生为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制作方法,该生将两个硬纸条的一段用钉子钉在一起,旋转其中一个纸条就可以形成一个角。我接着让该生通过学具为大家展示一下什么是角,学生回答到,角是由两个有公共端点的线段组成,两条线段不同的旋转程度可以形成不同的角,例如当两张纸条相互垂直时构成90°角。同时该同学提到将一张纸条旋转一周可以得到周角,而且周角看起来像线段。我紧接着给学生们解释,周角是有一个旋转的过程,而线段则是没有的,所以这两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小学生好动、好玩,教师需要一定的教学技巧才能引导他们好好学习,不能只进行简单的交流。在教学中鼓励小学生展示自己优秀的一面,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努力学习,向大家展示了自己比较好的成果,满足自身的成就感和荣誉感,也养成了与同学分享的好习惯。
四、共享资源,学会协作
马克思曾经说过,“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雁文化”也告诉了我们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尤其在小学数学教育上。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数学思维不够完善,而小学又是学生积累数学知识的重要阶段,所以在教学中促进他们互相协作、资源共享是很必要的,展开协作学习可以将学习的成果最大化。
例如在学习课程“小数乘法”时,我让学生们分组讨论一下小数之间如何进行乘法运算。学生们开始一筹莫展,我鼓励大家积极说出自己的想法,一位学生提出可以和整数乘法比较,比如6×5就是5个6相加,转化为加法运算就行;如0.4×5就是5个0.4相加,小数加法已经学过,加起来就是等于2。组内其他同学提出那小数乘小数呢,例如3.6×2.4是多少呢?有学生提到,3.6×2.4=3.6×(2 0.4)就是2×3.6 0.4×3.6,而0.4=4÷10,就是2×3.6 4×3.6÷10可以转换为整数的乘法。也有学生马上就想到3.6=36÷10,24÷10就是2.4,那么2.4×3.6=24×36÷100就是8.64。这样,就得到了小数乘法运算的方法。这时候同学们发现小数乘法也是支持运算的结合律和交换律。
虽然协作学习的教学成果较好,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协作意愿较低,而且合作能力不足,容易在小组学习中陷入误区,所以教师一定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学生进行小组协作学习时给与一定的帮助,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协作学习,促进协作学习更好更快地进行,提高教学质量。
“雁文化”强调的是团结协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构造和谐愉悦的班级氛围,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奥秘。总之,在“雁文化”的引领下,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带动学生和谐发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数学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地、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汤小勇.依托“雁文化”促进师生和谐发展[J].小学教学参考,2015(9):6-8.
[2] 梁卓华.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2):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