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在销售量上远远低于海信、长虹等品牌,但海尔仍试图通过云电视概念获得彩电市场上的突破。
近日,《投资者报》记者获悉,“云电视”登上“2011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榜单。而率先推出“云电视”的是在中国彩电品牌中排名第六的海尔。
奥维咨询(AVC)最新的彩电业分类统计数据显示,海尔在电视业的零售量份额为4%,而权威统计机构中怡康2011年7月份数据显示,海尔彩电的零售量市场份额为3.4%,其销量不足排名第一的海信零售量的1/5。而创维、TCL、长虹、康佳4品牌的零售量份额均是海尔的3~4倍。
海尔在彩电领域属于小字辈,本次却引领本土彩电品牌的“云电视”热潮,海信、创维、TCL、长虹、康佳等五大中国本土家电品牌也同步跟进。而这一切都缘起于2011年上半年彩电市场销量和销售额的双双下滑。
对此,消费电子产业观察家梁振鹏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云电视目前只是一种概念营销,海尔想借此打开市场销量,但这种营销不可能成功。”
云电视只是概念炒作
在互联网电视、3D电视、智能电视等概念尚未被消费者完全接受时,“云电视”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更为陌生。
《投资者报》记者在微博群及家电卖场调查发现,大部分消费者表示对“云电视”并不了解,也很难说出其与普通电视、智能电视的区别。
在国美电器北京安贞店的大家电卖场,记者赫然发现电梯一侧从屋顶垂到地面的海尔云电视促销条幅,创维及TCL卖场门口摆放的也均为“云电视”。而在海尔电视专柜,十几台样机中就有4~5台的售价牌上写着“云电视”。
海尔电视一名姓杨的销售员向记者讲述了云电视的功能:浏览新闻、异地通话、音视频点播、查询天气等,所谓的“多屏互动”主要是在手机上下载一个程序,用手机键盘取代电视遥控,还可以通过手机输入实现在电视屏幕上打字,主要用于在电视屏幕上用QQ等通讯工具聊天。
当记者表示这些功能其实和智能电视无异,该销售员笑道:“云电视本来就是一种智能电视,只是厂家换了个名字,就是为了宣传。”
对此,家电行业专家王斌对记者坦言:“云电视完全是概念炒作,功能上没有实质性进步。”
梁振鹏对《投资者报》分析称,云电视的核心功能仍是上网、打字、异地通话、音视频点播等,与两年前的互联网电视和一年前出现的智能电视并无本质区别。所谓的云电视很大程度是在炒作概念。电视企业与其做软件还不如主攻硬件。目前三星、索尼等外资彩电品牌坚守硬件,频繁推出视听效果震撼的3D、LED电视新品。
4%的彩电份额难以突破
海尔作为中国“第一白电品牌”,其进入黑电市场始于1997年,相比长虹、康佳等进入彩电领域时间较晚。一直以来,长虹、TCL、创维和康佳稳坐彩电业前四把交椅,海尔基本是位列第六名。与其在冰箱、洗衣机业的龙头地位相比,海尔在国内彩电业的地位则逊色不少。
奥维咨询最新的彩电业分类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1月14日至20日,长虹、创维、海信、康佳、TCL五大家电巨头占据3D电视零售量份额为83.3%,零售额份额为69%。排在第6位的海尔,其零售量、零售额所占份额分别仅占4%和4.2%。而排在首位的长虹3D电视零售量份额为28%,是海尔的7倍,其销售额市场份额为海尔的5倍。
具体到海尔电视的销量数据,可以根据三季度的彩电销售数据来推算。奥维咨询和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彩电零售市场销量为996万台,其中7月份销量分别为273.8万台。中怡康研究机构今年7月份数据显示,海尔彩电的零售量市场份额为3.4%。照此推算,今年7月海尔彩电的总销量为9.3万台。无论是零售量还是零售额,海尔都与排在前5位的本土品牌相去甚远。
自2011年8月中旬起,海尔率先推出首款云电视,目前已经有云PAD电视、云智能电视、无尾电视、脑力波电视等4款共11个型号的“云电视”。
对此,梁振鹏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智能电视的探索因为电视的本质性能是要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视听效果。海尔只是想借‘云电视’这种概念营销打开市场销量,不可能成功。”
本土扎堆 外资不感冒
国产彩电品牌纷纷在去年8、9月份开始力推“云电视”,实则缘于今年上半年彩电市场的销售量和销售额齐跌。
根据奥维咨询发布的调查数据,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内销彩电零售规模达到1046万台,同比下降5.2%,零售额达到394亿元,同比下降8.2%。2011年上半年中国零售市场累计销售彩电1937万台,销售额为736.6亿元,同比分别下降0.6%和2.3%,明显低于市场此前10%的增幅预期。
为了激活彩电市场,用新彩电产品进行换代成为趋势。中国彩电市场国产品牌在“云电视”上大做文章,而外资品牌则固守硬件设备的革新。
《投资者报》记者到LG 、三星等合资品牌的彩电卖场走访时,并未发现有云电视。国美安贞店LG彩电卖场的一名销售员对记者说:“国产品牌都在做云电视,但外资品牌目前没有一家在做。”
对此,梁振鹏对记者表示,电视机的面板、背光源、芯片等上游核心部件才是最关键的竞争砝码。国产彩电企业不如踏踏实实地在图像显示质量、清晰度、音效等硬件设备上下工夫。
近日,《投资者报》记者获悉,“云电视”登上“2011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榜单。而率先推出“云电视”的是在中国彩电品牌中排名第六的海尔。
奥维咨询(AVC)最新的彩电业分类统计数据显示,海尔在电视业的零售量份额为4%,而权威统计机构中怡康2011年7月份数据显示,海尔彩电的零售量市场份额为3.4%,其销量不足排名第一的海信零售量的1/5。而创维、TCL、长虹、康佳4品牌的零售量份额均是海尔的3~4倍。
海尔在彩电领域属于小字辈,本次却引领本土彩电品牌的“云电视”热潮,海信、创维、TCL、长虹、康佳等五大中国本土家电品牌也同步跟进。而这一切都缘起于2011年上半年彩电市场销量和销售额的双双下滑。
对此,消费电子产业观察家梁振鹏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云电视目前只是一种概念营销,海尔想借此打开市场销量,但这种营销不可能成功。”
云电视只是概念炒作
在互联网电视、3D电视、智能电视等概念尚未被消费者完全接受时,“云电视”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更为陌生。
《投资者报》记者在微博群及家电卖场调查发现,大部分消费者表示对“云电视”并不了解,也很难说出其与普通电视、智能电视的区别。
在国美电器北京安贞店的大家电卖场,记者赫然发现电梯一侧从屋顶垂到地面的海尔云电视促销条幅,创维及TCL卖场门口摆放的也均为“云电视”。而在海尔电视专柜,十几台样机中就有4~5台的售价牌上写着“云电视”。
海尔电视一名姓杨的销售员向记者讲述了云电视的功能:浏览新闻、异地通话、音视频点播、查询天气等,所谓的“多屏互动”主要是在手机上下载一个程序,用手机键盘取代电视遥控,还可以通过手机输入实现在电视屏幕上打字,主要用于在电视屏幕上用QQ等通讯工具聊天。
当记者表示这些功能其实和智能电视无异,该销售员笑道:“云电视本来就是一种智能电视,只是厂家换了个名字,就是为了宣传。”
对此,家电行业专家王斌对记者坦言:“云电视完全是概念炒作,功能上没有实质性进步。”
梁振鹏对《投资者报》分析称,云电视的核心功能仍是上网、打字、异地通话、音视频点播等,与两年前的互联网电视和一年前出现的智能电视并无本质区别。所谓的云电视很大程度是在炒作概念。电视企业与其做软件还不如主攻硬件。目前三星、索尼等外资彩电品牌坚守硬件,频繁推出视听效果震撼的3D、LED电视新品。
4%的彩电份额难以突破
海尔作为中国“第一白电品牌”,其进入黑电市场始于1997年,相比长虹、康佳等进入彩电领域时间较晚。一直以来,长虹、TCL、创维和康佳稳坐彩电业前四把交椅,海尔基本是位列第六名。与其在冰箱、洗衣机业的龙头地位相比,海尔在国内彩电业的地位则逊色不少。
奥维咨询最新的彩电业分类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1月14日至20日,长虹、创维、海信、康佳、TCL五大家电巨头占据3D电视零售量份额为83.3%,零售额份额为69%。排在第6位的海尔,其零售量、零售额所占份额分别仅占4%和4.2%。而排在首位的长虹3D电视零售量份额为28%,是海尔的7倍,其销售额市场份额为海尔的5倍。
具体到海尔电视的销量数据,可以根据三季度的彩电销售数据来推算。奥维咨询和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彩电零售市场销量为996万台,其中7月份销量分别为273.8万台。中怡康研究机构今年7月份数据显示,海尔彩电的零售量市场份额为3.4%。照此推算,今年7月海尔彩电的总销量为9.3万台。无论是零售量还是零售额,海尔都与排在前5位的本土品牌相去甚远。
自2011年8月中旬起,海尔率先推出首款云电视,目前已经有云PAD电视、云智能电视、无尾电视、脑力波电视等4款共11个型号的“云电视”。
对此,梁振鹏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智能电视的探索因为电视的本质性能是要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视听效果。海尔只是想借‘云电视’这种概念营销打开市场销量,不可能成功。”
本土扎堆 外资不感冒
国产彩电品牌纷纷在去年8、9月份开始力推“云电视”,实则缘于今年上半年彩电市场的销售量和销售额齐跌。
根据奥维咨询发布的调查数据,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内销彩电零售规模达到1046万台,同比下降5.2%,零售额达到394亿元,同比下降8.2%。2011年上半年中国零售市场累计销售彩电1937万台,销售额为736.6亿元,同比分别下降0.6%和2.3%,明显低于市场此前10%的增幅预期。
为了激活彩电市场,用新彩电产品进行换代成为趋势。中国彩电市场国产品牌在“云电视”上大做文章,而外资品牌则固守硬件设备的革新。
《投资者报》记者到LG 、三星等合资品牌的彩电卖场走访时,并未发现有云电视。国美安贞店LG彩电卖场的一名销售员对记者说:“国产品牌都在做云电视,但外资品牌目前没有一家在做。”
对此,梁振鹏对记者表示,电视机的面板、背光源、芯片等上游核心部件才是最关键的竞争砝码。国产彩电企业不如踏踏实实地在图像显示质量、清晰度、音效等硬件设备上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