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运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史充分验证了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首先就要回到历史深处,对传统时期文化自信的及其近代变迁的社会基础及微观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从对文化自信历史发展的哲学思考中寻找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的秘诀,进而在直面当前坚定文化自信所面临的老问题和新挑战的基础上,寻求新时代再改革开放再出发中以改革开放的眼光和方法坚定文化自信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改革开放;文化自信;哲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96(2020)01—098—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时代,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最关键的就是要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因此,在改革开放40年重要历史节点上改革开放再出发之际对文化自信的哲学内涵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梳理,将对深化改革开放、实现民族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文化自信的哲学意蕴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繁荣中存在的问题,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例,对下一步弘扬文化自信、文化繁荣提出具体举措。
一、五千年文化自信坚定及其近代变迁的哲学意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建构并非无根的浮萍,受中国文化传统供给和滋养兼具融合外来文化传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在五千年发展史中,中华文明绝大多数时间都闪耀着夺目的光辉,汉唐文化的兼容并蓄、两宋文化的雅俗共赏、明清文化的承古萌新,都成为中国发展史上的佳话。更为重要的是,中华文化本就是博大精深、兼容并蓄的,在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周边乃至全世界的文化精华,在对外开放中实现了文化繁荣、坚定了文化自信。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明的崛起及中华文明的停滞,尤其是近代百年遭受西方国家侵略屈辱史,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降到了历史的最低点,国内新文化运动等也对本土文明产生了深深地质疑,甚至开始自我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以及近代以来的变迁蕴含了丰富的哲学内涵,对这其中哲学意蕴的思考与梳理有助于在更深层次上理解文化自信。
(一)不忘本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除了要学习其他民族的长处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自己的文化身份,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既定的信心和信念[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民族文化的繁荣首先是建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3]。恩格斯也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文化繁荣与文化自信是与中国传统时期物质文明的领先密不可分的。中国五千年的发展道路最鲜明特点就是历史延续性而不是断裂性,而延续性主要力量在于内在的动力与活力[4]。正是因為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与文化上的优越地位,中间尽管历经动乱与王朝更迭,但是异族统治皆为华夏文明所消化。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西方文明社会生产力大迸发,在此基础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当然,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正是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推动了西方文明在经历了中世纪的千年黑暗之后重新萌发出强劲的生机。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也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极大程度的繁荣了西方文化。
(二)吸收外来: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着的
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与世界相连,中华文明的繁荣也与对世界文明的吸收密不可分,如佛教的传入等等。近代以来的发展变迁更是与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无数仁人志士积极向西方文明寻求救亡图存之道,新文化运动中更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新中国成立之后的“除四旧” “批林批孔”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整体性遗弃,这其实都要归根于在文化自信方面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之一,也逐渐走近了世界舞台的中央。如果说这个庞大体量的国家缺乏文化自信,在制度、思想或者观念上摇摆不定甚至受制于他人,这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苏联共产党执政的前苏联轰然倒塌已经敲醒了警钟,戈尔巴乔夫之流在思想信念上的背弃、在路线方针上的背离和在政治理想上的背叛一步步将苏联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前苏联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作为世界上最为成功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范例,中国有必要在新时代重新建立起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更重要的是建立起文化自信,因为后者渲染了作为中国人、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底色。
(三)面向未来:事物总在不断发展变化中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事物内外因的共同作用,最终造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长期以来,中华文明占据儒家文化圈的制高点,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以中原为原点、向边陲地区以及周边国家流淌,形成了独特的“东方文明” “儒家文明”,在语言、文字、观念以及制度上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独具泱泱大国的文化自信。然而,随着封建王朝的没落、近代经济政治模式的兴起,腐朽的清王朝却实行闭关锁国、固步自封,以一种“文化自大”拒绝了新兴的工业革命、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运动,错过了重要的近代物质积累和精神开化。封闭并不能阻止历史前进的车轮,西方国家用坚船利炮和鸦片贸易粗暴地打碎了封建统治者“天朝帝国”的美梦,也惊醒了许多人开始睁眼看世界,誓要以“师夷长技”来唤醒当局的文化自欺。面对晚清以来所遭遇的西方列强的武力侵略和文化压迫,李鸿章发出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感慨,其目光之悠远、忧虑之深切远非常人可比[5]。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到李大钊等人发起的新文化运动,一大批仁人志士着手宣传西方文化,反对传统文化、孔教文化以及旧式文学。这些努力尽管打开了西方文化进入中国的门户,但也让许多中国人走向了“文化怀疑” “文化自卑”的另一个极端。尽管新中国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让很多中国人对自身经济强大有了充分的自信,但在文化上却并没有真正走出近代以来的阴影,仍然觉得中国在制度和文化上不及与西方。从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三个维度解读“文化自信”所蕴含的哲学问题有助于理清“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思考,有助于对文化自信的哲学内涵有清晰的认知。 二、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问题与挑战
新时代,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而中国道路的开辟、探索和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良性的互动关系[6]。因此,新时代,是我们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们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更是中华文明再度繁荣、文化自信更加坚定的时代。但与此同时,我们在坚定文化自信方面也存在一些老问题和新挑战。
(一)传统文化遗失,文化自信断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的文化沃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提升文化自信的丰厚滋养[7]。但近代以来,尤其是在新文化运动、除“四旧”等革命性的运动之中,传统文化遭到了毁灭性损坏,整个传统文化系统也不复存在。改革开放以来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重塑,推动了“中国文化”向“文化中国”的演进[8]。但仍未能形成有机的传统文化生态,文化自信的历史根脉尚未重新联结起来。
(二)核心价值迷失,文化自信失序
“不学礼,无以立”,我国传统社会有其内在的核心价值观念。建国后,社会核心价值观也一直是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不能不面对的是,因市场经济的快速推进及其配套建设的不完备,社会价值观倾向走向多元甚至是出现混乱状态。人为什么而活着,人该怎样活着,对于这些本体论的问题,社会缺乏一个基本的共识,文化自信失去了社会基本价值秩序的支撑。
(三)现代意识缺失,文化自信缺钙
“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一直以来,里根的这句话拷问着人们的公民意识,激励着人们的奉献精神。现代社会,最严重的问题其实还不是这种高层次的奉献精神的匮乏,而是较低层次现代公民意识的缺失[9]。可以说,中国社会正在走向个体化,但这种个体化是一种无序的个体化,现代公民主体意识的缺乏甚至于使公民对政府形成病态的依赖,文化自信处于缺钙状态。
三、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中的文化自信建设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总书记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再次视察深圳时指出,党的十八大后他考察调研的第一站就是深圳,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再来到这里,就是要向世界宣示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没有改革开放,而没有文化自信就很难在改革开放再出发中保持定力、增强活力、显现魄力。40年的改革开放在时间的长河中不过弹指一挥间,我们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筹划中华文化之未来,思虑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5],要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强调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建设坚定的文化自信为基点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聚磅礴动力。
(一)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关于文化自信的相关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中坚持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代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总书记视察广东期间指出,城市规划与建设要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总书记还专门到暨南大学,寄语暨南大学为海外侨胞回祖国学习、传承中华文化创造更好条件。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新时代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必须要牢牢抓住政治领导、思想进步、文化繁荣的风向标。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广东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抓实办好粤港澳大湾区,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坚定文化自信,繁荣湾区文化。
(二)传承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红色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中坚持文化自信,重要的是要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弘扬革命文化和改革开放资源,传承社会主义红色文化基因,打造红色文化引领区。粤港澳大湾区有着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贯穿了整个中国近现代革命建设史和当代改革开放发展史,见证了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粤港澳大湾区的红色文化资源是全民族的光辉记忆,对其深入挖掘更能在新时代激发和团结包括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在内的中华儿女共同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一是挖掘红色革命文化。从黄花岗起义到国民革命,从黄埔军校到广州农讲所,红色广州、红色广东一直勇立时代潮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个历史节点不断谱写新篇章。即便是在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统治下,南粤大地上依然有海陆丰起义、东江纵队等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也留存清远市洛洞村、中山崖口村等红色基地。二是挖掘改革开放文化。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拥有深圳、珠海、汕头三个经济特区,经济总量领跑全国29年。粤港澳大湾区涵盖了广东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珠三角地区,形成了国内最有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创造了体制机制上的许多“全国第一”,是印证中国人民“富起来”的最好“案例”,也是展现中华民族“强起来”的最佳样本。 (三)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构建现代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向内看、又向外看,既向前看、又向后看。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纵向继承传统、坚定自信,横向尊重多元、兼容并包的文化观的体现[10]。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最重要的还是要以改革开放的眼光来看待文化自信,以改革开放的方法来发展文化自信。粤港澳大湾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的整体格局,既是大湾区深度融合必须要着力破解的因素,又是兼容并蓄发展现代文化的最好社会土壤。新时代,必须在更高层次上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并且与全面深化对外开放联系起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深圳为例,应以更积极的姿态打改革开放文化的典范区,对悠久历史所沉淀下来的广府文化、移民文化、海洋文化进行系统融合和整体提升,对创新文化、移民融合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弘扬,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进行塑造。同时,要以前海自贸区、大河套等特别区域为基础平台推动深港文化融合,并积极借助开放性平台借鉴并吸纳西方先进文明成果,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构建现代先进文化,为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奠定精神内核与文化根基。当然,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还有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使命[11],在这方面粤港澳大湾区理应勇立潮头,做出应有的历史贡献。
参考文献:
[1]沈江平.文化自信建构中的三种“文化传统”[J].中共福建省省委党校学报,2018(10):104-109.
[2]张允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21-2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78.
[4]徐勇.历史延续视角下的中国道路[J].中国社会科学,2016(7):4-25.
[5]王进.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文化”自觉[J].学术界,2018(10):23-24.
[6]邓纯东.文化自信与中国道路的文化基因探讨[J].探索,2018(5):31-36.
[7]吴增礼,马振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的理与路[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9):77-85.
[8]贾文山,纪之文,刘长宇.改革开放40年“中国文化”到“文化中国”的演进与挑战[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30-38.
[9]赵艳梅.农村社会公共文化生活的衰落与重建研究[J].农村经济,2012(11):90-93.
[10]胡玉萍.從文化观的百年之争看坚定文化自信的战略意义[J].科学社会主义,2018(5):49-53.
[11]丁晓强,赵静.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使命[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8(5):5-11.
责任编辑 李 飞
[关键词]新时代;改革开放;文化自信;哲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96(2020)01—098—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时代,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最关键的就是要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因此,在改革开放40年重要历史节点上改革开放再出发之际对文化自信的哲学内涵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梳理,将对深化改革开放、实现民族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文化自信的哲学意蕴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繁荣中存在的问题,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例,对下一步弘扬文化自信、文化繁荣提出具体举措。
一、五千年文化自信坚定及其近代变迁的哲学意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建构并非无根的浮萍,受中国文化传统供给和滋养兼具融合外来文化传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在五千年发展史中,中华文明绝大多数时间都闪耀着夺目的光辉,汉唐文化的兼容并蓄、两宋文化的雅俗共赏、明清文化的承古萌新,都成为中国发展史上的佳话。更为重要的是,中华文化本就是博大精深、兼容并蓄的,在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周边乃至全世界的文化精华,在对外开放中实现了文化繁荣、坚定了文化自信。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明的崛起及中华文明的停滞,尤其是近代百年遭受西方国家侵略屈辱史,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降到了历史的最低点,国内新文化运动等也对本土文明产生了深深地质疑,甚至开始自我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以及近代以来的变迁蕴含了丰富的哲学内涵,对这其中哲学意蕴的思考与梳理有助于在更深层次上理解文化自信。
(一)不忘本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除了要学习其他民族的长处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自己的文化身份,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既定的信心和信念[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民族文化的繁荣首先是建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3]。恩格斯也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文化繁荣与文化自信是与中国传统时期物质文明的领先密不可分的。中国五千年的发展道路最鲜明特点就是历史延续性而不是断裂性,而延续性主要力量在于内在的动力与活力[4]。正是因為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与文化上的优越地位,中间尽管历经动乱与王朝更迭,但是异族统治皆为华夏文明所消化。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西方文明社会生产力大迸发,在此基础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当然,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正是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推动了西方文明在经历了中世纪的千年黑暗之后重新萌发出强劲的生机。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也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极大程度的繁荣了西方文化。
(二)吸收外来: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着的
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与世界相连,中华文明的繁荣也与对世界文明的吸收密不可分,如佛教的传入等等。近代以来的发展变迁更是与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无数仁人志士积极向西方文明寻求救亡图存之道,新文化运动中更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新中国成立之后的“除四旧” “批林批孔”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整体性遗弃,这其实都要归根于在文化自信方面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之一,也逐渐走近了世界舞台的中央。如果说这个庞大体量的国家缺乏文化自信,在制度、思想或者观念上摇摆不定甚至受制于他人,这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苏联共产党执政的前苏联轰然倒塌已经敲醒了警钟,戈尔巴乔夫之流在思想信念上的背弃、在路线方针上的背离和在政治理想上的背叛一步步将苏联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前苏联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作为世界上最为成功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范例,中国有必要在新时代重新建立起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更重要的是建立起文化自信,因为后者渲染了作为中国人、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底色。
(三)面向未来:事物总在不断发展变化中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事物内外因的共同作用,最终造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长期以来,中华文明占据儒家文化圈的制高点,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以中原为原点、向边陲地区以及周边国家流淌,形成了独特的“东方文明” “儒家文明”,在语言、文字、观念以及制度上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独具泱泱大国的文化自信。然而,随着封建王朝的没落、近代经济政治模式的兴起,腐朽的清王朝却实行闭关锁国、固步自封,以一种“文化自大”拒绝了新兴的工业革命、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运动,错过了重要的近代物质积累和精神开化。封闭并不能阻止历史前进的车轮,西方国家用坚船利炮和鸦片贸易粗暴地打碎了封建统治者“天朝帝国”的美梦,也惊醒了许多人开始睁眼看世界,誓要以“师夷长技”来唤醒当局的文化自欺。面对晚清以来所遭遇的西方列强的武力侵略和文化压迫,李鸿章发出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感慨,其目光之悠远、忧虑之深切远非常人可比[5]。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到李大钊等人发起的新文化运动,一大批仁人志士着手宣传西方文化,反对传统文化、孔教文化以及旧式文学。这些努力尽管打开了西方文化进入中国的门户,但也让许多中国人走向了“文化怀疑” “文化自卑”的另一个极端。尽管新中国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让很多中国人对自身经济强大有了充分的自信,但在文化上却并没有真正走出近代以来的阴影,仍然觉得中国在制度和文化上不及与西方。从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三个维度解读“文化自信”所蕴含的哲学问题有助于理清“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思考,有助于对文化自信的哲学内涵有清晰的认知。 二、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问题与挑战
新时代,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而中国道路的开辟、探索和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良性的互动关系[6]。因此,新时代,是我们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们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更是中华文明再度繁荣、文化自信更加坚定的时代。但与此同时,我们在坚定文化自信方面也存在一些老问题和新挑战。
(一)传统文化遗失,文化自信断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的文化沃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提升文化自信的丰厚滋养[7]。但近代以来,尤其是在新文化运动、除“四旧”等革命性的运动之中,传统文化遭到了毁灭性损坏,整个传统文化系统也不复存在。改革开放以来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重塑,推动了“中国文化”向“文化中国”的演进[8]。但仍未能形成有机的传统文化生态,文化自信的历史根脉尚未重新联结起来。
(二)核心价值迷失,文化自信失序
“不学礼,无以立”,我国传统社会有其内在的核心价值观念。建国后,社会核心价值观也一直是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不能不面对的是,因市场经济的快速推进及其配套建设的不完备,社会价值观倾向走向多元甚至是出现混乱状态。人为什么而活着,人该怎样活着,对于这些本体论的问题,社会缺乏一个基本的共识,文化自信失去了社会基本价值秩序的支撑。
(三)现代意识缺失,文化自信缺钙
“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一直以来,里根的这句话拷问着人们的公民意识,激励着人们的奉献精神。现代社会,最严重的问题其实还不是这种高层次的奉献精神的匮乏,而是较低层次现代公民意识的缺失[9]。可以说,中国社会正在走向个体化,但这种个体化是一种无序的个体化,现代公民主体意识的缺乏甚至于使公民对政府形成病态的依赖,文化自信处于缺钙状态。
三、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中的文化自信建设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总书记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再次视察深圳时指出,党的十八大后他考察调研的第一站就是深圳,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再来到这里,就是要向世界宣示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没有改革开放,而没有文化自信就很难在改革开放再出发中保持定力、增强活力、显现魄力。40年的改革开放在时间的长河中不过弹指一挥间,我们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筹划中华文化之未来,思虑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5],要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强调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建设坚定的文化自信为基点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聚磅礴动力。
(一)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关于文化自信的相关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中坚持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代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总书记视察广东期间指出,城市规划与建设要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总书记还专门到暨南大学,寄语暨南大学为海外侨胞回祖国学习、传承中华文化创造更好条件。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新时代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必须要牢牢抓住政治领导、思想进步、文化繁荣的风向标。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广东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抓实办好粤港澳大湾区,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坚定文化自信,繁荣湾区文化。
(二)传承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红色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中坚持文化自信,重要的是要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弘扬革命文化和改革开放资源,传承社会主义红色文化基因,打造红色文化引领区。粤港澳大湾区有着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贯穿了整个中国近现代革命建设史和当代改革开放发展史,见证了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粤港澳大湾区的红色文化资源是全民族的光辉记忆,对其深入挖掘更能在新时代激发和团结包括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在内的中华儿女共同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一是挖掘红色革命文化。从黄花岗起义到国民革命,从黄埔军校到广州农讲所,红色广州、红色广东一直勇立时代潮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个历史节点不断谱写新篇章。即便是在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统治下,南粤大地上依然有海陆丰起义、东江纵队等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也留存清远市洛洞村、中山崖口村等红色基地。二是挖掘改革开放文化。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拥有深圳、珠海、汕头三个经济特区,经济总量领跑全国29年。粤港澳大湾区涵盖了广东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珠三角地区,形成了国内最有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创造了体制机制上的许多“全国第一”,是印证中国人民“富起来”的最好“案例”,也是展现中华民族“强起来”的最佳样本。 (三)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构建现代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向内看、又向外看,既向前看、又向后看。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纵向继承传统、坚定自信,横向尊重多元、兼容并包的文化观的体现[10]。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最重要的还是要以改革开放的眼光来看待文化自信,以改革开放的方法来发展文化自信。粤港澳大湾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的整体格局,既是大湾区深度融合必须要着力破解的因素,又是兼容并蓄发展现代文化的最好社会土壤。新时代,必须在更高层次上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并且与全面深化对外开放联系起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深圳为例,应以更积极的姿态打改革开放文化的典范区,对悠久历史所沉淀下来的广府文化、移民文化、海洋文化进行系统融合和整体提升,对创新文化、移民融合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弘扬,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进行塑造。同时,要以前海自贸区、大河套等特别区域为基础平台推动深港文化融合,并积极借助开放性平台借鉴并吸纳西方先进文明成果,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构建现代先进文化,为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奠定精神内核与文化根基。当然,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还有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使命[11],在这方面粤港澳大湾区理应勇立潮头,做出应有的历史贡献。
参考文献:
[1]沈江平.文化自信建构中的三种“文化传统”[J].中共福建省省委党校学报,2018(10):104-109.
[2]张允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21-2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78.
[4]徐勇.历史延续视角下的中国道路[J].中国社会科学,2016(7):4-25.
[5]王进.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文化”自觉[J].学术界,2018(10):23-24.
[6]邓纯东.文化自信与中国道路的文化基因探讨[J].探索,2018(5):31-36.
[7]吴增礼,马振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的理与路[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9):77-85.
[8]贾文山,纪之文,刘长宇.改革开放40年“中国文化”到“文化中国”的演进与挑战[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30-38.
[9]赵艳梅.农村社会公共文化生活的衰落与重建研究[J].农村经济,2012(11):90-93.
[10]胡玉萍.從文化观的百年之争看坚定文化自信的战略意义[J].科学社会主义,2018(5):49-53.
[11]丁晓强,赵静.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使命[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8(5):5-11.
责任编辑 李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