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当前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课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小学高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新授课“五步教学法”,力图改变小学数学教学中“图形与几何”课“重知识传授,轻实践操作”的现状,给出利用微课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
[关键词]微课;图形与几何;新授课;五步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9-0069-02
一、研究背景
小学数学中的“图形与几何”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是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与其他内容相比,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直观性与操作性, 但目前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往往忽略了实践操作教学的重要性,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只对知识进行讲解,而实践活动大多留为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自己操作。而学生由于无目标可循、无步骤可依,结论又已知,自然兴趣不高,使实践操作活动流于形式,导致很多学生对知识没有透彻理解,只能死记硬背,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较差,教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
以短小精炼的微课资源配以合理的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课前预习,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预习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在预习中准确把握重难点,根据任务单的提示要求独立完成预习任务,使预习真正落到实处。同时,学生通过预习找出了自己的困惑和问题,为课堂上有目的的听课提供了依据。
基于以上认识,近年来我着力于把微课应用于“图形与几何”新授课,总结出了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新授课“五步教学法”,并在课堂教学中实践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实施策略
下面将以“圆的面积”为例,谈谈“图形与几何”新授课“五步教学法”的基本步骤。
1.微课引路,课前自学
课前,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微课的搜集与制作,以及学习任务单的设计,然后将相关资源上传到网络空间,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单的要求通过观看微课完成课前自学任务。
例如,将圆面积的推导过程(将一个圆平均分成四份、八份、十六份、三十二份再交叉拼合在一起的过程)制成微课,在上课前用微信、QQ的形式把微课及目标明确的学习任务单发送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学。
学习任务单:(1)课前准备两个圆形纸片,并将其中一个平均分成若干(偶数)等份。
(2)观看微课,思考下列问题:①微课中分别将一个圆平均分成了多少份?②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于什么图形?③转化后的近似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有什么关系?④转化后的近似长方形的宽与圆的半径有什么关系?
以这种形式的微课引导学生课前预习,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预习的过程中,而且学生能根据新课的预习内容自觉学习、主动思考、质疑问难,培养了自身的自学能力与习惯,为学生在课堂中更好地把握新课的重难点做好了铺垫。
2.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状况,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生成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本课内容的必要性,进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课始我就以“学校要培植一块圆形草坪。你知道这块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吗?”引出圆的面积,导入新课。这样用学生身边的问题情境导入新课,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圆面积计算的必要性,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3.实践操作,主动探究
这个环节是一节课的重点,要求教师大胆放手,给学生广阔的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相互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思考、操作、交流中得到新的启示和感悟。
揭示圆面积的概念时,我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圆,通过先摸一摸,再涂一涂的方式感知圆的面积。当学生猜想圆能转化为学过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时,再让学生组内合作进行验证,通过找一找“各小组拿出学具袋中的圆,找出两种颜色交界处的直径”,剪一剪“沿着找出的直径将圆平均剪成2份,然后组员分工,将半圆沿等分线剪开”,拼一拼“将剪开的图形交叉拼合成一个图形”,议一议“小组内讨论,填写学习任务单”,等等多种方式亲身体验,找出转化后的图形与原图形之间的关系。
这样,由于学生在课前已观看了微课,了解了操作的步骤与方法,在课堂中再次利用学具动手操作时就能充分感受圆转化为近似长方形的过程,就能在实践中感悟,发现转化后的近似长方形与原图形“圆”的关系。
4.交流展示,提炼总结
这一环节中,学生会在交流汇报中对所学知识再次体验感悟、透彻理解、构建模型、提炼总结。
在学生小组合作操作后,我鼓励各小组在全班交流展示作品,并说出发现: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就等于圆的面积,近似长方形的长就等于圆周长的一半,近似长方形的宽就等于圆的半径,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面积公式就水到渠成了。
5.拓展应用,提高升华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应用知识。
例如,在推导出圆面积公式后,教师立即出示开课时提出的问题“圆形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接着分别给出圆的半径、直径、周长等不同信息,让学生计算草坪的面积,随后再次设置问题:如果你是学校的出纳,每平方米的草皮8元,你应该开支多少元?在解决这一系列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巩固了知识,形成了技能,产生了策略,提高了认识,拓展了思维。
三、自我评价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五步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地做到了以生为本,真正把数学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五步教学法”改变了 “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學生从忠实的听众变成了积极的学习主人,使教师从高高在上的“主导者”变成了循循善诱的“引路人”,使课堂由以 “教为中心”的教师表演的舞台变成了以 “学为中心”的学生展示的平台。
2.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方法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五步教学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他们在每一个环节中大胆地说,积极地做,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究者”。
3.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五步教学法”所倡导的“微课引路,课前自学”这一环节,是真正体现学生自学的行为。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在学习任务单的引导下,通过观看微课,独立完成自学任务,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养成了自学习惯,培养了自学能力。
4.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步教学法”中学生手脑并用,自己动手,亲身实践,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汇报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加深了对新如识的透彻理解,发展了观察分析、动手操作、思维概括等能力,强化了记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五步教学法”还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力争使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课绽放出更迷人的风采。
(责编 金 铃)
[关键词]微课;图形与几何;新授课;五步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9-0069-02
一、研究背景
小学数学中的“图形与几何”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是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与其他内容相比,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直观性与操作性, 但目前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往往忽略了实践操作教学的重要性,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只对知识进行讲解,而实践活动大多留为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自己操作。而学生由于无目标可循、无步骤可依,结论又已知,自然兴趣不高,使实践操作活动流于形式,导致很多学生对知识没有透彻理解,只能死记硬背,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较差,教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
以短小精炼的微课资源配以合理的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课前预习,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预习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在预习中准确把握重难点,根据任务单的提示要求独立完成预习任务,使预习真正落到实处。同时,学生通过预习找出了自己的困惑和问题,为课堂上有目的的听课提供了依据。
基于以上认识,近年来我着力于把微课应用于“图形与几何”新授课,总结出了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新授课“五步教学法”,并在课堂教学中实践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实施策略
下面将以“圆的面积”为例,谈谈“图形与几何”新授课“五步教学法”的基本步骤。
1.微课引路,课前自学
课前,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微课的搜集与制作,以及学习任务单的设计,然后将相关资源上传到网络空间,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单的要求通过观看微课完成课前自学任务。
例如,将圆面积的推导过程(将一个圆平均分成四份、八份、十六份、三十二份再交叉拼合在一起的过程)制成微课,在上课前用微信、QQ的形式把微课及目标明确的学习任务单发送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学。
学习任务单:(1)课前准备两个圆形纸片,并将其中一个平均分成若干(偶数)等份。
(2)观看微课,思考下列问题:①微课中分别将一个圆平均分成了多少份?②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于什么图形?③转化后的近似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有什么关系?④转化后的近似长方形的宽与圆的半径有什么关系?
以这种形式的微课引导学生课前预习,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预习的过程中,而且学生能根据新课的预习内容自觉学习、主动思考、质疑问难,培养了自身的自学能力与习惯,为学生在课堂中更好地把握新课的重难点做好了铺垫。
2.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状况,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生成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本课内容的必要性,进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课始我就以“学校要培植一块圆形草坪。你知道这块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吗?”引出圆的面积,导入新课。这样用学生身边的问题情境导入新课,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圆面积计算的必要性,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3.实践操作,主动探究
这个环节是一节课的重点,要求教师大胆放手,给学生广阔的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相互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思考、操作、交流中得到新的启示和感悟。
揭示圆面积的概念时,我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圆,通过先摸一摸,再涂一涂的方式感知圆的面积。当学生猜想圆能转化为学过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时,再让学生组内合作进行验证,通过找一找“各小组拿出学具袋中的圆,找出两种颜色交界处的直径”,剪一剪“沿着找出的直径将圆平均剪成2份,然后组员分工,将半圆沿等分线剪开”,拼一拼“将剪开的图形交叉拼合成一个图形”,议一议“小组内讨论,填写学习任务单”,等等多种方式亲身体验,找出转化后的图形与原图形之间的关系。
这样,由于学生在课前已观看了微课,了解了操作的步骤与方法,在课堂中再次利用学具动手操作时就能充分感受圆转化为近似长方形的过程,就能在实践中感悟,发现转化后的近似长方形与原图形“圆”的关系。
4.交流展示,提炼总结
这一环节中,学生会在交流汇报中对所学知识再次体验感悟、透彻理解、构建模型、提炼总结。
在学生小组合作操作后,我鼓励各小组在全班交流展示作品,并说出发现: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就等于圆的面积,近似长方形的长就等于圆周长的一半,近似长方形的宽就等于圆的半径,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面积公式就水到渠成了。
5.拓展应用,提高升华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应用知识。
例如,在推导出圆面积公式后,教师立即出示开课时提出的问题“圆形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接着分别给出圆的半径、直径、周长等不同信息,让学生计算草坪的面积,随后再次设置问题:如果你是学校的出纳,每平方米的草皮8元,你应该开支多少元?在解决这一系列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巩固了知识,形成了技能,产生了策略,提高了认识,拓展了思维。
三、自我评价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五步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地做到了以生为本,真正把数学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五步教学法”改变了 “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學生从忠实的听众变成了积极的学习主人,使教师从高高在上的“主导者”变成了循循善诱的“引路人”,使课堂由以 “教为中心”的教师表演的舞台变成了以 “学为中心”的学生展示的平台。
2.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方法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五步教学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他们在每一个环节中大胆地说,积极地做,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究者”。
3.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五步教学法”所倡导的“微课引路,课前自学”这一环节,是真正体现学生自学的行为。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在学习任务单的引导下,通过观看微课,独立完成自学任务,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养成了自学习惯,培养了自学能力。
4.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步教学法”中学生手脑并用,自己动手,亲身实践,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汇报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加深了对新如识的透彻理解,发展了观察分析、动手操作、思维概括等能力,强化了记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五步教学法”还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力争使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课绽放出更迷人的风采。
(责编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