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了家长、教师乃至社会关注的焦点。作者提出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途径,为广大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 渗透方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认知活动效率和质量的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完善学生人格、落实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语文教学要达到的目标之一。
一、深入学生,发现问题。
在语文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语文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途径有两个:一是注重学习青少年心理学;二是深入学生收集信息及案例。如心理学提到早恋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教师应了解学生常把青春萌动时期对异性的好感和倾慕误认为是爱情,陷入情感困惑而不能自拔。如何让学生懂得真爱更深刻的内涵,使学生正确区分爱情与友情,明确自身责任,认识到爱情应摒弃物质因素,要坚守人格的独立平等,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是高中生中急待解决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善于挖掘,有机渗透。
在语文课本中,不乏作者自杀或作品人物自杀的内容,语文老师尤其要注意对自杀行为的正确理解和引导。从我国第一个自杀的作家屈原算起,很多作家在大是大非面前,不惜以死抗争,这跟“士可杀不可辱”的儒家文化心理有很大关系。《屈原列传》中无论是屈原那深沉的忧国忧民的情感,还是“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理性的沉痛,都无不让人为之动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读文中感情深沉志趣高远的文句,让学生理解尽管奸佞当道,报国无门,屈原只能“自投汨罗以死”,留下万古悲风,但他火热的报国之心仍在历史的时空里激越跳动,他正道直行的光辉品格,为理想上下求索、九死未悔的精神,给后代中国人明确了特立高标的道德价值取向,成为国人的道德源泉。教师在引导学生注意这些文化现象和社会现实的同时,不能忽视让学生正视这样一个事实:不管他们为什么自杀,这都是一种逃避现实、消极处世的思想,是一种懦夫的行为。著名诗人海子、顾城和作家三毛,他们的作品受后人瞩目,但他们对生命的轻视却不会得到人们的认同。
三、创设情境,开展渗透。
情境刺激是人的情感产生的客观基础和直接动因。情感活动的这一规律告诉我们,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重视以“境”育情。在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笔者把“赏析诗歌,体味诗歌的意境美,领悟诗歌的感情”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多媒体的大屏幕上播放康桥优美的风光片,伴以轻柔、舒缓的音乐。同时教师用富有诗意的语言介绍背景材料:1920年10月~1922年8月,徐志摩就读于英国康桥大学,从穿过康桥大学的康河与康河两岸的自然美景,他领受到大自然神奇和甜蜜的温馨,把康河视为净化心灵的圣地。这里,波光滟滟,绿草如茵。风光旖旎的康河岸边,他仰卧在黄花点缀的草坪上,或看书,或看天上的行云。他有时还到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这段美好的生活令他魂牵梦绕。再度回到母校,怎不让他激动万分,可很快又要告别这里的美景,告别风光秀丽的母校,怎不让他依依不舍?带着这种情感,在归国途中的海轮上,他写下了这首抒情诗。接下来,听配有古典音乐的《再别康桥》录音朗诵。聆听录音时,要求学生闭上眼睛,发挥联想和想象,用心灵去感知并默默地在心中勾画康桥美景,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导入诗歌时,已经奠定了本课的感情基调。那种饱含深情的语调、优美的风光画面和轻柔舒缓的音乐,已经酝酿出一种特定的浓厚的感情气氛,并且强烈地感染着学生。这个时候再引导学生分析诗歌,就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提升素质,当好楷模。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已逐渐成为语文教学的新使命。全面提升语文教师素质,优化语文教学显得尤为迫切。教师风范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一些方面常常会给学生以很深的心灵投影,留下长久的印象,甚至会对他们一生的发展产生影响。要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塑造美好的形象,成为学生做人的楷模。躁动时,教师要有良好的心境,做到“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处理断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在价值多元潮流激荡不断的时候,语文教师要做到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进而热爱学生,拓宽自身知识面,降低自身虚设的文化知识高度,以学识为左脚,以人格为右脚,做好人带好路。
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习新理念,更新教育观。新的教育理念,使我们懂得在课堂上,学生不仅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而且在发展能力、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的集体活动中认识、感受自己的价值与生活的意义,形成对自己的评价。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要提升个人的心理健康素质,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不仅适合于语文教学,而且适合于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中进行平等、双向的沟通,可以优化教学,使心理健康教育在自然的状态下进行。
参考文献:
[1]卢焱红.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语文教学[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3):49-58.
[2]刘姣华.论中职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J].职业教育研究,2011(11):108-110.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 渗透方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认知活动效率和质量的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完善学生人格、落实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语文教学要达到的目标之一。
一、深入学生,发现问题。
在语文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语文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途径有两个:一是注重学习青少年心理学;二是深入学生收集信息及案例。如心理学提到早恋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教师应了解学生常把青春萌动时期对异性的好感和倾慕误认为是爱情,陷入情感困惑而不能自拔。如何让学生懂得真爱更深刻的内涵,使学生正确区分爱情与友情,明确自身责任,认识到爱情应摒弃物质因素,要坚守人格的独立平等,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是高中生中急待解决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善于挖掘,有机渗透。
在语文课本中,不乏作者自杀或作品人物自杀的内容,语文老师尤其要注意对自杀行为的正确理解和引导。从我国第一个自杀的作家屈原算起,很多作家在大是大非面前,不惜以死抗争,这跟“士可杀不可辱”的儒家文化心理有很大关系。《屈原列传》中无论是屈原那深沉的忧国忧民的情感,还是“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理性的沉痛,都无不让人为之动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读文中感情深沉志趣高远的文句,让学生理解尽管奸佞当道,报国无门,屈原只能“自投汨罗以死”,留下万古悲风,但他火热的报国之心仍在历史的时空里激越跳动,他正道直行的光辉品格,为理想上下求索、九死未悔的精神,给后代中国人明确了特立高标的道德价值取向,成为国人的道德源泉。教师在引导学生注意这些文化现象和社会现实的同时,不能忽视让学生正视这样一个事实:不管他们为什么自杀,这都是一种逃避现实、消极处世的思想,是一种懦夫的行为。著名诗人海子、顾城和作家三毛,他们的作品受后人瞩目,但他们对生命的轻视却不会得到人们的认同。
三、创设情境,开展渗透。
情境刺激是人的情感产生的客观基础和直接动因。情感活动的这一规律告诉我们,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重视以“境”育情。在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笔者把“赏析诗歌,体味诗歌的意境美,领悟诗歌的感情”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多媒体的大屏幕上播放康桥优美的风光片,伴以轻柔、舒缓的音乐。同时教师用富有诗意的语言介绍背景材料:1920年10月~1922年8月,徐志摩就读于英国康桥大学,从穿过康桥大学的康河与康河两岸的自然美景,他领受到大自然神奇和甜蜜的温馨,把康河视为净化心灵的圣地。这里,波光滟滟,绿草如茵。风光旖旎的康河岸边,他仰卧在黄花点缀的草坪上,或看书,或看天上的行云。他有时还到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这段美好的生活令他魂牵梦绕。再度回到母校,怎不让他激动万分,可很快又要告别这里的美景,告别风光秀丽的母校,怎不让他依依不舍?带着这种情感,在归国途中的海轮上,他写下了这首抒情诗。接下来,听配有古典音乐的《再别康桥》录音朗诵。聆听录音时,要求学生闭上眼睛,发挥联想和想象,用心灵去感知并默默地在心中勾画康桥美景,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导入诗歌时,已经奠定了本课的感情基调。那种饱含深情的语调、优美的风光画面和轻柔舒缓的音乐,已经酝酿出一种特定的浓厚的感情气氛,并且强烈地感染着学生。这个时候再引导学生分析诗歌,就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提升素质,当好楷模。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已逐渐成为语文教学的新使命。全面提升语文教师素质,优化语文教学显得尤为迫切。教师风范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一些方面常常会给学生以很深的心灵投影,留下长久的印象,甚至会对他们一生的发展产生影响。要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塑造美好的形象,成为学生做人的楷模。躁动时,教师要有良好的心境,做到“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处理断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在价值多元潮流激荡不断的时候,语文教师要做到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进而热爱学生,拓宽自身知识面,降低自身虚设的文化知识高度,以学识为左脚,以人格为右脚,做好人带好路。
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习新理念,更新教育观。新的教育理念,使我们懂得在课堂上,学生不仅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而且在发展能力、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的集体活动中认识、感受自己的价值与生活的意义,形成对自己的评价。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要提升个人的心理健康素质,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不仅适合于语文教学,而且适合于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中进行平等、双向的沟通,可以优化教学,使心理健康教育在自然的状态下进行。
参考文献:
[1]卢焱红.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语文教学[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3):49-58.
[2]刘姣华.论中职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J].职业教育研究,2011(11):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