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片名:《激情·别动》
英文名:《Don't Move》
导演:塞尔吉奥·卡斯特里托
主演:佩内洛普·克鲁兹丽娜·博那迪
塞尔吉奥·卡斯特里托克劳迪娅·吉里妮
片长:125分钟
她用自己的身体帮助他找回主导女人的动力,也是她的牺牲帮助他找到婚姻中真爱是什么——是生命,男人与女人共同创造的生命。
电影情节的展开,还以一种关于生命的讨论进行叙述。从影片开场他的女儿被送入医院开始,都预示着这是一部关于生命的电影。
整个抢救他女儿的过程,其实也正讲述着这个15岁的小女孩生命出现前、出现时、出现后,围绕着她所发生的整个过程。
电影关于生命的第一次讨论是出现在他与妻子之间的。在一次激情后,他向妻子提出了这个问题——在一个公开的购物场所,很直接,也可以说是一次冲动——他向妻子说:“我们要小孩吧。”也许,这个男人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个问题,是为了给自己一时的出轨找个很好的理由,或是找个很好的安慰妻子的理由。他天真地认为,让妻子创造生命是一个最好的办法。
妻子很理智:“我不相信,不相信这个世界。”他看着一脸认真的妻子,希望她给一个好一点的理由。这时,妻子显出了所有初为人母前的女子都会有的担心:“我甚至不知道怎样去抱孩子,我害怕。”
看着抓耳挠腮的他,妻子也很想知道为什么他突然想要孩子。他先是一脸严肃、悲伤地说:“因为我是一个孤儿。”又一阵嬉笑地讲:“因为我想看见风筝飞起。”……最终,还是妻子掌控着讨论的结果:“我这样很好,不要抱怨了,付钱吧!”
一场关于生命的讨论到此为止,这时,他在妻子面前所表露出的对生命的渴望其实只是一种对自己婚外情的忏悔。
另一次的讨论则发生在男人与男人之间,更确切地说是一个男人面对生命的自问。此时他与她的关系已是水乳交融,做报告时,他机械地朗读着自己的讲稿,内心却澎湃着她的笑声。
就餐时,他和男同事看到一对夫妻公开的争执,丈夫弃袖而走,躺在两人中间的童车上的婴儿大哭不止。男同事首先发问:“为什么人们要有孩子?”他没有回应,却用从来没有过的热情,看着和自己在同一个餐馆不同桌上就餐的她。这个时候,他还是没有想到面对生命自己应该做的是什么。
电影里,第三次出现关于孩子(生命)的问题,是在他和她之间。
她给他看着手相,其中也隐喻着他的生活,“你的寿命好长,这中间有个断口。”而关于他的孩子,她很认真地看着这个男人的拳头说:“有一个、两个。”这个结果,让她真地为他感到高兴。而他在这个时候第一次说出了对她的爱:“我爱你!”这时,他还不知道生命已经来了。
生命以强有力的跳动和黑白片的方式出现,在B超的影相里顽强地生存着。这时,他问:“为什么不告诉我,你怀孕了。”对于这个生命,她像所有女人一样有着本能的直觉:“是个男孩,我可以感觉得到。”
而就在这时,妻子也以沉默的卡片上的那句话告诉他:“我怀孕了。”两个女人和两个女人体内的两个生命。面对同事向他述说失败的婚姻时,他似乎已经做好了某种决定,说:“我们都残忍,或多,或少。”
生命间似乎存在着排斥,其实应该是相融的。面对婚姻与责任、生命与存在,男人的醒悟总要慢些,而女人总在被动地等待男人的醒悟,这注定是一场悲剧。可是,在即将离开这个世界前,她仍平静而坚强地告诉他:“我的命就是这样,充满各种苦难。”
当一个生命即将消失时,另一个生命诞生。妻子为他生下一个女儿,对于这个新生命,妻子和她问了同一个问题:“你满意吗?”他的回答不同,对于妻子他说“当然”,而面对她,他质疑:“我怎么能满意。”最终他对她说:“我不能没有你。”
这一次他明白了自己的真爱,却为时已晚。还好,他最终把握住了女儿的生命,把握住了对女儿、对妻子的真爱。推开医院的窗户,雨停了,他知道,她在为他高兴。
这是现实社会中一个男人的观点:男性,只能在无意识中通过女性的引导,才能够从他的生理性器官大脑向心下降,从产生思想的大脑向孕育智慧的心抵近。男性必须通过女性,才能走向神性,因为一切对未来有效的文化基因的性别是女性化的。
电影带给我们的思考也正在于此,“男人所创造的文化,如果能够更长久地影响人类的历史,进行构建生命未来的历程,它必须符合这一文化基因的性别,即母性化——孕育与孕生。”(完)
编辑/朱文栋美编/周姝
英文名:《Don't Move》
导演:塞尔吉奥·卡斯特里托
主演:佩内洛普·克鲁兹丽娜·博那迪
塞尔吉奥·卡斯特里托克劳迪娅·吉里妮
片长:125分钟
她用自己的身体帮助他找回主导女人的动力,也是她的牺牲帮助他找到婚姻中真爱是什么——是生命,男人与女人共同创造的生命。
电影情节的展开,还以一种关于生命的讨论进行叙述。从影片开场他的女儿被送入医院开始,都预示着这是一部关于生命的电影。
整个抢救他女儿的过程,其实也正讲述着这个15岁的小女孩生命出现前、出现时、出现后,围绕着她所发生的整个过程。
电影关于生命的第一次讨论是出现在他与妻子之间的。在一次激情后,他向妻子提出了这个问题——在一个公开的购物场所,很直接,也可以说是一次冲动——他向妻子说:“我们要小孩吧。”也许,这个男人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个问题,是为了给自己一时的出轨找个很好的理由,或是找个很好的安慰妻子的理由。他天真地认为,让妻子创造生命是一个最好的办法。
妻子很理智:“我不相信,不相信这个世界。”他看着一脸认真的妻子,希望她给一个好一点的理由。这时,妻子显出了所有初为人母前的女子都会有的担心:“我甚至不知道怎样去抱孩子,我害怕。”
看着抓耳挠腮的他,妻子也很想知道为什么他突然想要孩子。他先是一脸严肃、悲伤地说:“因为我是一个孤儿。”又一阵嬉笑地讲:“因为我想看见风筝飞起。”……最终,还是妻子掌控着讨论的结果:“我这样很好,不要抱怨了,付钱吧!”
一场关于生命的讨论到此为止,这时,他在妻子面前所表露出的对生命的渴望其实只是一种对自己婚外情的忏悔。
另一次的讨论则发生在男人与男人之间,更确切地说是一个男人面对生命的自问。此时他与她的关系已是水乳交融,做报告时,他机械地朗读着自己的讲稿,内心却澎湃着她的笑声。
就餐时,他和男同事看到一对夫妻公开的争执,丈夫弃袖而走,躺在两人中间的童车上的婴儿大哭不止。男同事首先发问:“为什么人们要有孩子?”他没有回应,却用从来没有过的热情,看着和自己在同一个餐馆不同桌上就餐的她。这个时候,他还是没有想到面对生命自己应该做的是什么。
电影里,第三次出现关于孩子(生命)的问题,是在他和她之间。
她给他看着手相,其中也隐喻着他的生活,“你的寿命好长,这中间有个断口。”而关于他的孩子,她很认真地看着这个男人的拳头说:“有一个、两个。”这个结果,让她真地为他感到高兴。而他在这个时候第一次说出了对她的爱:“我爱你!”这时,他还不知道生命已经来了。
生命以强有力的跳动和黑白片的方式出现,在B超的影相里顽强地生存着。这时,他问:“为什么不告诉我,你怀孕了。”对于这个生命,她像所有女人一样有着本能的直觉:“是个男孩,我可以感觉得到。”
而就在这时,妻子也以沉默的卡片上的那句话告诉他:“我怀孕了。”两个女人和两个女人体内的两个生命。面对同事向他述说失败的婚姻时,他似乎已经做好了某种决定,说:“我们都残忍,或多,或少。”
生命间似乎存在着排斥,其实应该是相融的。面对婚姻与责任、生命与存在,男人的醒悟总要慢些,而女人总在被动地等待男人的醒悟,这注定是一场悲剧。可是,在即将离开这个世界前,她仍平静而坚强地告诉他:“我的命就是这样,充满各种苦难。”
当一个生命即将消失时,另一个生命诞生。妻子为他生下一个女儿,对于这个新生命,妻子和她问了同一个问题:“你满意吗?”他的回答不同,对于妻子他说“当然”,而面对她,他质疑:“我怎么能满意。”最终他对她说:“我不能没有你。”
这一次他明白了自己的真爱,却为时已晚。还好,他最终把握住了女儿的生命,把握住了对女儿、对妻子的真爱。推开医院的窗户,雨停了,他知道,她在为他高兴。
这是现实社会中一个男人的观点:男性,只能在无意识中通过女性的引导,才能够从他的生理性器官大脑向心下降,从产生思想的大脑向孕育智慧的心抵近。男性必须通过女性,才能走向神性,因为一切对未来有效的文化基因的性别是女性化的。
电影带给我们的思考也正在于此,“男人所创造的文化,如果能够更长久地影响人类的历史,进行构建生命未来的历程,它必须符合这一文化基因的性别,即母性化——孕育与孕生。”(完)
编辑/朱文栋美编/周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