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即“读书”与“写作”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读写是互动的,读写的前提是阅读积累,没有积累,就不会有“说”得恰当、“写”得精彩。本文主要分析当前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阅读范围小、读书习惯差等现状,探求如何让学生搜索、处理信息,如何积累阅读知识,协调“读”“说”“写”的关系,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让兴趣成为他们最好的老师,以提升小学生“读”“说”“写”等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一、阅读为提高语文素养奠定基础——“读”的海量化
(一)读多
荀子在《劝学》中有言:“学不可以已。”而对于小学语文教育,学生正处在人生初级阶段,了解课本知识,需要进行多元的基础知识积累。阅读是塑造健全思维模式的重要手段。毛泽东曾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早期读书,在于养成好的读书习惯,在于循序渐进地持续开阔视野。老师鼓励学生多读书,不仅读课内文本,还要读课外书。坚持每天读课外书30分钟,指定每学期最少读三本课外读物。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阅读中,简单有效的沉淀方法,是做好读书笔记,以摘抄、仿写、简评的方法,为“说”与“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读杂
读书也是一种精挑细选,既有主题,也需分门别类。科技的发展,也使阅读的载体更丰富,除了纸本、电子版,更有音频、视频等读物。抛开书的外在形式,书的文体、风格、视角等应该更丰富,无论是小说散文、诗词歌赋、演说评论,都应该有所涉及。书要读得杂,当然也需摒弃平庸之作,以名家经典为标准,带领学生走近国内外大师,吟诵国学、科学百科、思想品德。通过多元的、由浅入深的阅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读书就像蜜蜂采蜜一样,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有限。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
(三)读懂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文章不仅要读而且要思。思是读懂的深度延伸,是读懂的升华。富兰克林强调:“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读懂才能渗透,才能指导学生的行为。读懂,是建立在“说”与“写”之间的美丽桥梁。
(四)读透
宋朝学者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精思,比读懂更近一步,是掌握书本的中心、精华、灵魂,是对现实进行提问,是拓展新的思维……读透一本好书,是将书的精髓与个人意识融为一体,从而潜移默化地指导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
二、言之有理体现语文内化为素养——“说”的多样化
(一)学后即“说”,是为练
朱熹有言:“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不同学龄的学生,对语言的表达有不同的要求。1—2年级,把一句话说完整,把简单的事说清楚即可;3—4年级,强调说话的条理和逻辑,锻炼自主抓取复述文章重点的能力;5—6年级,需要生动、完整地叙述事情,并能够得出自己对事情的评价。分学段训练学生“说”的能力,不是“随便说说”而已,而是需要一点儿仪式感。比如学生讲述衣食住行中的点滴小事,让学生与家人朋友分享学过的课文、读到的故事。说出来,是锻炼孩子自信的很好方法。美国有一个项目通过实践科学论证了孩子面对狗进行的朗读会比面对成人时更流畅、更轻松自如,阅读能力的提升高达47.8%。可见,自信“说”,建立在轻松的氛围中,给予孩子宽容的阅读环境,用鼓励和期待代替责骂。说,不仅是在表达自我,也是在帮助孩子建立与这个世界的沟通方式。
(二)听后即“说”,是为记
通过文本学习产生“说”,是一种视觉记忆的训练;通过专心致志地听,而后进行转述和表达,是听觉记忆对声音和语言的抓取。听后即“说”,是在训练记忆力、总结能力、组词造句的能力。而这背后,是对思维能力、创造能力、阅读积累的综合考验,也体现学生的性格。
曾经在超市遇见一对年轻的父子,店里正在播放李宗盛的音乐《山丘》,儿子问父亲“涓滴”是什么意思,父亲回答说,是指水一点一点地流淌,还教了他诗人杜甫的一句诗“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由此可见,听的内容,可以是文本故事的音频版,可以是不同類型的音乐、电影片段、自然万物之声……不同载体的听,转化成个性化的“说”,其实考验的依旧是学生基础“读”的积累和综合运用能力。
三、我手写我心,真情表达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的层次化
(一)写字组词
在“读”的阶段,就特别强调了摘录的重要性在于积累。而积累的产生,在于应用。除了课文中的生词,在读书看报、与人交谈、日常所见等遇见不认识的字词,都应有抄录的好习惯。为未来的灵活运用做量的积累,这个过程也在培养孩子的语感。每天静心练习写字10分钟,既培养了习惯,又培养了学生的专注力。
(二)连词造句
字词总是伴随着美文美句出现的,掌握句式结构,了解句子的意思、主题、情感,模仿写作,分主题整理笔记。先积累,再模仿造句,将所见所读,转化为自己对句子和短文的创作能力。
(三)段篇成文
学生的阅读潜力,是不可小觑的。想象力、逻辑能力、深度延展等,都是小学生未开发的潜能,除了仿写,最重要的训练是原创。每个孩子心里都住着一个艺术家,他们看待世界虽然稚嫩,却因为天真充满了对字词句的新鲜运用,鼓励孩子们的原生态创作,让文字成为他们自己的工具,甚至未来语文学习中的法宝。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一、阅读为提高语文素养奠定基础——“读”的海量化
(一)读多
荀子在《劝学》中有言:“学不可以已。”而对于小学语文教育,学生正处在人生初级阶段,了解课本知识,需要进行多元的基础知识积累。阅读是塑造健全思维模式的重要手段。毛泽东曾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早期读书,在于养成好的读书习惯,在于循序渐进地持续开阔视野。老师鼓励学生多读书,不仅读课内文本,还要读课外书。坚持每天读课外书30分钟,指定每学期最少读三本课外读物。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阅读中,简单有效的沉淀方法,是做好读书笔记,以摘抄、仿写、简评的方法,为“说”与“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读杂
读书也是一种精挑细选,既有主题,也需分门别类。科技的发展,也使阅读的载体更丰富,除了纸本、电子版,更有音频、视频等读物。抛开书的外在形式,书的文体、风格、视角等应该更丰富,无论是小说散文、诗词歌赋、演说评论,都应该有所涉及。书要读得杂,当然也需摒弃平庸之作,以名家经典为标准,带领学生走近国内外大师,吟诵国学、科学百科、思想品德。通过多元的、由浅入深的阅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读书就像蜜蜂采蜜一样,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有限。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
(三)读懂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文章不仅要读而且要思。思是读懂的深度延伸,是读懂的升华。富兰克林强调:“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读懂才能渗透,才能指导学生的行为。读懂,是建立在“说”与“写”之间的美丽桥梁。
(四)读透
宋朝学者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精思,比读懂更近一步,是掌握书本的中心、精华、灵魂,是对现实进行提问,是拓展新的思维……读透一本好书,是将书的精髓与个人意识融为一体,从而潜移默化地指导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
二、言之有理体现语文内化为素养——“说”的多样化
(一)学后即“说”,是为练
朱熹有言:“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不同学龄的学生,对语言的表达有不同的要求。1—2年级,把一句话说完整,把简单的事说清楚即可;3—4年级,强调说话的条理和逻辑,锻炼自主抓取复述文章重点的能力;5—6年级,需要生动、完整地叙述事情,并能够得出自己对事情的评价。分学段训练学生“说”的能力,不是“随便说说”而已,而是需要一点儿仪式感。比如学生讲述衣食住行中的点滴小事,让学生与家人朋友分享学过的课文、读到的故事。说出来,是锻炼孩子自信的很好方法。美国有一个项目通过实践科学论证了孩子面对狗进行的朗读会比面对成人时更流畅、更轻松自如,阅读能力的提升高达47.8%。可见,自信“说”,建立在轻松的氛围中,给予孩子宽容的阅读环境,用鼓励和期待代替责骂。说,不仅是在表达自我,也是在帮助孩子建立与这个世界的沟通方式。
(二)听后即“说”,是为记
通过文本学习产生“说”,是一种视觉记忆的训练;通过专心致志地听,而后进行转述和表达,是听觉记忆对声音和语言的抓取。听后即“说”,是在训练记忆力、总结能力、组词造句的能力。而这背后,是对思维能力、创造能力、阅读积累的综合考验,也体现学生的性格。
曾经在超市遇见一对年轻的父子,店里正在播放李宗盛的音乐《山丘》,儿子问父亲“涓滴”是什么意思,父亲回答说,是指水一点一点地流淌,还教了他诗人杜甫的一句诗“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由此可见,听的内容,可以是文本故事的音频版,可以是不同類型的音乐、电影片段、自然万物之声……不同载体的听,转化成个性化的“说”,其实考验的依旧是学生基础“读”的积累和综合运用能力。
三、我手写我心,真情表达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的层次化
(一)写字组词
在“读”的阶段,就特别强调了摘录的重要性在于积累。而积累的产生,在于应用。除了课文中的生词,在读书看报、与人交谈、日常所见等遇见不认识的字词,都应有抄录的好习惯。为未来的灵活运用做量的积累,这个过程也在培养孩子的语感。每天静心练习写字10分钟,既培养了习惯,又培养了学生的专注力。
(二)连词造句
字词总是伴随着美文美句出现的,掌握句式结构,了解句子的意思、主题、情感,模仿写作,分主题整理笔记。先积累,再模仿造句,将所见所读,转化为自己对句子和短文的创作能力。
(三)段篇成文
学生的阅读潜力,是不可小觑的。想象力、逻辑能力、深度延展等,都是小学生未开发的潜能,除了仿写,最重要的训练是原创。每个孩子心里都住着一个艺术家,他们看待世界虽然稚嫩,却因为天真充满了对字词句的新鲜运用,鼓励孩子们的原生态创作,让文字成为他们自己的工具,甚至未来语文学习中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