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误区
1.泛人文主义导致语文本体的位移
本次课改一改传统、封建、单一的教育行走方式,强调教育中人的因素,把尊重人、发展人作为教育的重要目的和终极目的。这本无可厚非,但在具体的教学操作过程中,却出现了泛人文主义的倾向。在教学过程中,处处体现以学生为主,对文本的解读动不动就提升到文化层次。殊不知,正如王尚文先生说的那样,“语文教学的目标应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的本体就是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语文教学必须走在‘语文’的路上,否则就会走向自我消亡的悬崖。”同时,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既关涉所理解和运用的语言,也关涉去理解和运用的人。语文与人文具有深刻的相关性,因其“深刻”,绝不能离开人文来讲语文;因其“相关”而非相同,也绝不能以人文取代语文。
2.多元解读导致共同价值取向的淡漠
新课改积极倡导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注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倡导开展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无疑是符合语文阅读规律的,也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有力矫正。但是,“多元解读”的阅读教学理念在实践演绎中却出现了一些偏差:有的教师把多元解读误解成对文本想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于是抓住局部或个别字句来断章取义、曲解全篇;有的教师甚至脱离文本赖以存在的社会、历史背景,一味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求怪,对学生的体验、感悟一律无条件地附和、肯定,哪怕胡思乱想,哪怕低俗不堪,也不批评、不辨伪、不纠偏,充斥课堂的评价语言也单调得只剩下“好、很好、非常好”。这些行为,把最基本的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的“正确”二字给抛到了九霄云外。当新、奇、怪的念头充斥学生的大脑时,势必会造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的淡漠甚至隐退。
鉴于新课改以来出现的两种比较突出的导致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互剥离的现象,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方式来关照我们当下的语文教学。
■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策略
1.处理好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关系,关照语文本体
很多语文教师“荒芜着自己的地,耕种着别人的田”,认为语文是大语文,要关注整个人生社会,结果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政治课,上成了班会,也有些上成了文艺课或文艺理论课,而语文课最基本的技能与方法却完全缺席了、失落了。难怪王尚文先生大声呼唤“语文教学必须走在‘语文’的路上”。语文课虽然具有综合性,但仍然有自己的学科特征。“知识与能力”是语文学科的核心性目标,字词句篇、听说读写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最外显的特征,同时也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依托。只有把握好了“知识与能力”这个语文学科的核心目标,我们的语文才能走在语文的路上,才能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也只有这样,才能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很好地结合起来。
2.处理好教材与生活的关系,寻找恰切的关照方式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课堂教学作为一种以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与意义为目的的特殊的生活实践过程,必须着眼学生的现实生活,改善学生当下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在这一点上,课堂教学是否把学生的快乐、幸福、活泼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涉及课堂教学是否“人道”、是否具有人文关怀的根本性问题。
在建构主义看来,新知识的建构必须在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掌握的前提下,有了一定的主观知识储备才能进行。所以关照生活的同时,我们一定要打通书本世界和学生的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对教材合理地进行整合与分解,在教材中挖掘贴近学生生活的切入点,在生活中寻找与教材匹配的契合点。同时也要寻找教材和生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生活体验之间的结合点。只有这样,才能在新的生活与教材的结合点上建构新的知识与体验,完善知识构成和人的建构。
3.处理好多元解读与共同价值取向的关系,关照共同价值
建构主义强调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和自由性,给学生尽可能的发展空间。于是在很多教师看来,多元解读就成了最好的选择和时尚的操作方式。知识的无定性为他们的行动找到了理论依据。于是在课堂上,只要学生提出了观点就能收到“好”、“不错”等如潮的好评。这样下去我们的孩子恐怕就丧失了最基本的价值判断能力,凡事“唯我是从”。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列的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明确强调了社会共同价值观。所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因为要尊重学生个体和个体的发展,而忽视了对他们正确价值观和社会意识的培养。
在具体课堂操作过程中,在尊重学生个人体验和个人发现的同时,我们要引导和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和良好的社会公共意识。诚然,我们不能把我们的意志强加给学生,但是可以让学生在讨论和分析过程中,画一个共同价值认同的圈,让学生在互动的基础上形成某种意义上的共识。也就是说,在广义的范围内,课堂还是需要教师预设的,这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必需。否则语文教育就成“平原跑马,任意东西”了。
4.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之间的关系,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正如上面笔者所谈到的,我们要引导和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和良好的社会公共意识,这势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诚然,教师的主导不能是越俎代庖,只能是在培养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时起到参与和引导的作用。在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方面,我们不应有太多的界定,但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教师一定要起到应有的作用。正如韩军老师所谈到的那样:“你(教师)是知识的某种先知者和相对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占有者,你为什么要放弃自己说话的权利?”而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有些教师的作用就隐退了。虽美其名曰是新课改,殊不知这恰恰是教学的放羊。
5.处理好知识、能力与过程、方法的程式关系,追求和谐统一
新课程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尤其是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上,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是根据接受个体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知识构成的不同,把教育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化的正确策略,也是知识的重新建构与生成的必然选择。
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目前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两个误区:一是认为自主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而强调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伪对话式教学”。二是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分割为课堂教学的三个阶段,而美其名曰的“新课程下的逻辑化教学”。实际上,这三者并不是割裂的,也是不能割裂的。
我们应该把三者作为一个整体,贯穿于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在自主学习时关注知识的建构,在合作和探究的过程中对基本字词句篇等基本能力时刻予以关注,让三者形成和谐的整体;把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和谐地结合起来,使接受者能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形成新的能力;在三者和谐的关注中积累基本的知识与技能,为新的知识建构和能力形成提供新的“资源”。
1.泛人文主义导致语文本体的位移
本次课改一改传统、封建、单一的教育行走方式,强调教育中人的因素,把尊重人、发展人作为教育的重要目的和终极目的。这本无可厚非,但在具体的教学操作过程中,却出现了泛人文主义的倾向。在教学过程中,处处体现以学生为主,对文本的解读动不动就提升到文化层次。殊不知,正如王尚文先生说的那样,“语文教学的目标应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的本体就是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语文教学必须走在‘语文’的路上,否则就会走向自我消亡的悬崖。”同时,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既关涉所理解和运用的语言,也关涉去理解和运用的人。语文与人文具有深刻的相关性,因其“深刻”,绝不能离开人文来讲语文;因其“相关”而非相同,也绝不能以人文取代语文。
2.多元解读导致共同价值取向的淡漠
新课改积极倡导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注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倡导开展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无疑是符合语文阅读规律的,也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有力矫正。但是,“多元解读”的阅读教学理念在实践演绎中却出现了一些偏差:有的教师把多元解读误解成对文本想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于是抓住局部或个别字句来断章取义、曲解全篇;有的教师甚至脱离文本赖以存在的社会、历史背景,一味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求怪,对学生的体验、感悟一律无条件地附和、肯定,哪怕胡思乱想,哪怕低俗不堪,也不批评、不辨伪、不纠偏,充斥课堂的评价语言也单调得只剩下“好、很好、非常好”。这些行为,把最基本的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的“正确”二字给抛到了九霄云外。当新、奇、怪的念头充斥学生的大脑时,势必会造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的淡漠甚至隐退。
鉴于新课改以来出现的两种比较突出的导致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互剥离的现象,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方式来关照我们当下的语文教学。
■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策略
1.处理好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关系,关照语文本体
很多语文教师“荒芜着自己的地,耕种着别人的田”,认为语文是大语文,要关注整个人生社会,结果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政治课,上成了班会,也有些上成了文艺课或文艺理论课,而语文课最基本的技能与方法却完全缺席了、失落了。难怪王尚文先生大声呼唤“语文教学必须走在‘语文’的路上”。语文课虽然具有综合性,但仍然有自己的学科特征。“知识与能力”是语文学科的核心性目标,字词句篇、听说读写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最外显的特征,同时也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依托。只有把握好了“知识与能力”这个语文学科的核心目标,我们的语文才能走在语文的路上,才能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也只有这样,才能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很好地结合起来。
2.处理好教材与生活的关系,寻找恰切的关照方式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课堂教学作为一种以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与意义为目的的特殊的生活实践过程,必须着眼学生的现实生活,改善学生当下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在这一点上,课堂教学是否把学生的快乐、幸福、活泼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涉及课堂教学是否“人道”、是否具有人文关怀的根本性问题。
在建构主义看来,新知识的建构必须在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掌握的前提下,有了一定的主观知识储备才能进行。所以关照生活的同时,我们一定要打通书本世界和学生的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对教材合理地进行整合与分解,在教材中挖掘贴近学生生活的切入点,在生活中寻找与教材匹配的契合点。同时也要寻找教材和生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生活体验之间的结合点。只有这样,才能在新的生活与教材的结合点上建构新的知识与体验,完善知识构成和人的建构。
3.处理好多元解读与共同价值取向的关系,关照共同价值
建构主义强调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和自由性,给学生尽可能的发展空间。于是在很多教师看来,多元解读就成了最好的选择和时尚的操作方式。知识的无定性为他们的行动找到了理论依据。于是在课堂上,只要学生提出了观点就能收到“好”、“不错”等如潮的好评。这样下去我们的孩子恐怕就丧失了最基本的价值判断能力,凡事“唯我是从”。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列的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明确强调了社会共同价值观。所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因为要尊重学生个体和个体的发展,而忽视了对他们正确价值观和社会意识的培养。
在具体课堂操作过程中,在尊重学生个人体验和个人发现的同时,我们要引导和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和良好的社会公共意识。诚然,我们不能把我们的意志强加给学生,但是可以让学生在讨论和分析过程中,画一个共同价值认同的圈,让学生在互动的基础上形成某种意义上的共识。也就是说,在广义的范围内,课堂还是需要教师预设的,这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必需。否则语文教育就成“平原跑马,任意东西”了。
4.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之间的关系,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正如上面笔者所谈到的,我们要引导和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和良好的社会公共意识,这势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诚然,教师的主导不能是越俎代庖,只能是在培养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时起到参与和引导的作用。在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方面,我们不应有太多的界定,但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教师一定要起到应有的作用。正如韩军老师所谈到的那样:“你(教师)是知识的某种先知者和相对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占有者,你为什么要放弃自己说话的权利?”而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有些教师的作用就隐退了。虽美其名曰是新课改,殊不知这恰恰是教学的放羊。
5.处理好知识、能力与过程、方法的程式关系,追求和谐统一
新课程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尤其是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上,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是根据接受个体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知识构成的不同,把教育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化的正确策略,也是知识的重新建构与生成的必然选择。
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目前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两个误区:一是认为自主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而强调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伪对话式教学”。二是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分割为课堂教学的三个阶段,而美其名曰的“新课程下的逻辑化教学”。实际上,这三者并不是割裂的,也是不能割裂的。
我们应该把三者作为一个整体,贯穿于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在自主学习时关注知识的建构,在合作和探究的过程中对基本字词句篇等基本能力时刻予以关注,让三者形成和谐的整体;把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和谐地结合起来,使接受者能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形成新的能力;在三者和谐的关注中积累基本的知识与技能,为新的知识建构和能力形成提供新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