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红楼梦》塑造的贾珍是一个败家毁业的贾氏不肖子孙,在儿媳秦可卿死后他竟“哭得像个泪人”,如丧考妣,是否表现出贾珍的某些非常复杂的心理和情感?贾珍在众人面前会摆出老子面孔,假装正经,训斥儿子。而在父亲热孝之中,难耐寂寞,竟带领儿子和一群子侄以習射为名,聚赌嫖娼,淫秽不堪。
关键词:贾珍 人物塑造 虚伪与扭曲
《红楼梦》塑造了一系列永远令人难忘的典型形象,作者描写的典型环境贾府是封建社会中走向没落的一个贵族大家庭,它的衰落表面看是由贾府的贾珍之类的人造成的,而实际就是社会的缩影。在贾府中当家的这些男性,大多是扭曲的人,贾珍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小说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冷子兴介绍贾珍说:
当日宁国公与荣国公是一母同胞弟兄两个。宁公居长,生了两个儿子;宁公死后,长子贾代化袭了官,也养了两个儿子:长名贾敷,八九岁上死了,只剩了一个次子贾敬,袭了官,如今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炼汞,别事一概不管。幸而早年留下一子,名唤贾珍,因他父亲一心想作神仙,把官倒让他袭了。他父亲又不肯住在家里,只在都中城外和那些道士们胡羼。这位珍爷也生了一个儿子,今年才十六岁,名叫贾蓉。如今敬老爹不管事了,这珍爷那里干正事?只一味高乐不了,把宁国府竟翻了过来,也没有敢来管他的人。
贾珍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因为他是长房,所以还任族长。贾珍在族务上不仅统管宁荣两府,还包括两府以外的所有贾氏族谱上挂号的人士,建造大观园他是总监工,贾母带领府中女眷和贾宝玉到清虚观打醮,他充当总指挥,大展族长威严。解读贾珍也就是解读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的一类人物。贾珍这个人物尽管是贾家的不肖子孙,但是人物不会脱离社会,有其复杂性和多面性,人物内心的挣扎和外在的表现也反映出时代的特征。贾家败家的根源是社会的腐朽和没落,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解读贾珍其人。
一、压抑人性的制度让贾珍在秦可卿丧礼上如丧考妣
贾珍的父亲贾敬一味好道避世,贾府这个所谓的诗礼之家早已是腐败不堪,贾珍被推上了贾府这个封建家族掌门人的宝座,但是实际上是继续充当这种腐败现状的继承人。
贾珍为儿媳妇秦可卿请医诊病,儿媳有病,儿子不见着急,倒是贾珍这位公公非常着急,忙前忙后,有点蹊跷。贾珍夫人尤氏说:“他这个病得的也奇。上月中秋还跟着老太太、太太们玩了半夜,回家来好好的。到了二十后,一日比一日觉懒,也懒待吃东西,这将近有半个多月了。”但是最后秦可卿还是一命呜呼了。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更是看到贾珍的反常表现,首先是“贾珍哭的泪人一般”, 甲戌本有一条夹批:“可笑,如丧考妣(父母),此作者刺心笔也。”贾珍因为“过于悲哀,不大进饮食”,以致“有些病症在身”,路都走不动了,要“拄个拐”,悲痛到了这个程度是否不太正常,令人生疑?秦可卿丧事的方方面面,从停灵、超度、祭奠直到出殡,贾珍都是按最高规格来操办的:
停灵七七四十九日,三日后开丧送讣闻。这四十九日,单请一百单八禅僧在大厅上拜大悲忏,超度前亡后化诸魂,以免亡者之罪;另设一坛于天香楼上,是九十九位全真道士,打四十九日解冤洗业醮。然后停灵于会芳园中,灵前另外五十众高僧,五十众高道,对坛按七(即逢‘七’而作,直到‘七七’)作好事。……只这四十九日,宁国府街上一条白漫漫人来人往,花簇簇官去官来。
也就是说,不是一天两天,而是这七七四十九天,尤其是头七和七七这两日。会芳园大门洞开,鼓乐队和执事的规模很大,还有一大批贵族官宦夫人来祭奠,这还要一批女眷、女仆接待。至于大出殡时的场面之大,更不必多说了。贾珍为秦可卿办丧事在金钱上不惜一切代价。当大家劝他不要过于悲痛,商议如何料理丧事要紧时,贾珍当即表示:“如何料理,不过尽我所有罢了!”在关于秦可卿用什么棺材的问题上,贾珍更是尽心,看了几副杉木板都不中意。这时薛蟠说他们木店里有一副樯木的棺材,万年不坏,原来是义忠亲王老千岁预订的,因为他坏了事,获罪革职,现在放在店里,没人敢买。“贾珍听说,喜之不尽,即命人抬来。大家看时,只见帮底皆厚八寸,纹若槟榔,味若檀麝,以手扣之,丁当如金玉。大家都奇异称赞,贾珍满意地笑着问多少钱,薛蟠说:‘拿一千两银子来,只怕也没处买去,赏他们几个工钱算了。’”后来连贾政都看不下去了,委婉地说:“此物恐非常人可享者,殓以上等杉木也就是了。”而此时贾珍却恨不能代秦氏去死,这话如何肯听。为了让秦可卿有一个漂亮的头衔,贾珍不惜花了一千二百两银子,给贾蓉捐了个五品龙禁尉,这样秦可卿就成为五品龙禁尉的诰命夫人了。贾珍办理秦可卿的丧事是事必躬亲。他毫不犹豫地出现在第一线,甚至亲自坐车带着懂阴阳风水的司吏到铁槛寺踏看寄放灵柩的地方。对丧事的具体安排,直到“心意满足”为止。第十四回写秦可卿出殡那日,有许多贵族官宦亲至路祭,有些人的头衔相当大,秦可卿出殡场面可真谓大呀!
贾珍面对秦可卿的死“如丧考妣”的态度值得推敲,如按照焦大所言的“爬灰”关系,贾珍不应张扬,难道贾珍对秦可卿有一份真心?贾府上下都对秦可卿死去的原因感到奇怪和怀疑,贾珍不会觉察不到人们的这种怀疑。尤其是他的妻子尤氏不早不晚地在这个时候“犯了胃疼旧疾,睡在床上”,“不能料理事务”。这显然是个托词,而贾珍的儿子秦可卿的丈夫贾蓉则对于妻子之死毫无悲痛之感,这说明贾蓉即使原来不知道父亲的事,那么至少现在他不会不明白为什么母亲托病不出,也不至于对于合家上下的疑心一无所知所感。而贾珍在请王熙凤帮他协理宁国府时,将宁国府对牌交给她,竟说:“妹妹爱怎样就怎样,要什么只管拿这个取去,也不必问我。只求别存心替我省钱,只要好看为上。”贾珍如此重视“好看”,实际上就是不顾“难看”,难道他就不怕引起甚至加重别人对他的怀疑吗?或者说,这种太不正常的表现,是否恰恰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某些其他心理和情感呢?宁府上下对此事的怀疑如果被证实,贾珍所要付出的道德代价之大,他不会不明白。因此在通常情况下,处于贾珍这种地位的男子往往会千方百计地掩饰自己,尽量装得自己与秦可卿之死无关,以避免或减轻人们对自己的怀疑。但是贾珍却没有这样做,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悲痛不能自制,以至于到了走路需要扶持,这就值得人们注意了,他内心是否真有爱秦可卿的一面,他大办丧事,甚至“哭得像个泪人”“恨不能代秦氏去死”,不顾可能暴露自己与秦可卿的隐情而不断直接出头露面,是不是内心深处还有深感内疚的一面呢?有没有试图以减轻自己心灵上的压力呢?第十三回回末总评脂批说:“借可卿之死,又写出情之变态,上下大小,男女老少,无非情感而生情。”贾珍的表现是否是一种另类“情之变态”呢? 二、社会的封建礼教让贾珍管教贾蓉冷酷无情
受封建人伦礼教的影响,贾珍在人情世故上的态度与当时的社会也是很吻合的。第十一回父亲贾敬过生日,贾珍诚心诚意请贾母过来,结果贾母隔夜吃坏了肚子没来,贾珍对邢夫人、王夫人、王熙鳳说:“天气又凉爽,满园地菊花盛开,请老祖宗过来散散闷,看看众儿孙热热闹闹的,是这个意思。”这一点还是真实的。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政视察大观园工程,是由贾珍引导,而且为贾宝玉题匾打圆场,之前建造大观园贾珍担任总监工,比较尽心尽力,没有懈怠。第二十九回,清虚观打醮,贾母率领全家到清虚观祈福,天气炎热,大家都很忙:
贾珍又问:“怎么不见蓉儿?”一声未了,只见贾蓉从钟楼里跑了出来。贾珍道:“你瞧瞧他,我这里也还没敢说热,他倒乘凉去了!”喝命家人啐他。 那小厮们都知道贾珍素日的性子,违拗不得,有个小厮便上来向贾蓉脸上啐了一口。贾珍又道:“问着他!”那小厮便问贾蓉道:“爷还不怕热,哥儿怎么先乘凉去了?”贾蓉垂着手,一声不敢说。贾珍又向贾蓉道:“你站着作什么?还不骑了马跑到家里,告诉你娘母子去,老太太同姑娘们都来了,叫他们快来伺候。”贾蓉听说,忙跑了出来,一叠声要马,一面抱怨道:“早都不知作什么的,这会子寻趁我。”一面又骂小子:“捆着手呢?马也拉不来。”待要打发小子去,又恐后来对出来,说不得亲自走一趟,骑马去了,不在话下。
贾珍对下人完全摆出一副主子的派头,说话都是“喝声”,不让下人有片刻的闲适。对自己的儿子也是摆出老子的面孔,假装正经。当贾珍找贾蓉不着,而见他躲在钟楼里乘凉。贾珍非常气恼,说道:“你瞧瞧他——我这里也没热,他倒乘凉去了!”命家人“啐他”。贾蓉表面上垂着手,一声不敢说。而实际上内心不服气。
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庙”贾珍安排得很周到,祭祀仪式像模像样。应该说场面上的人情世故贾珍还是比较注意的,毕竟他还是宁府的当家主事,他还是有自己的身份的。当然这种封建家长和族长的身份对贾珍而言,有时又表现得过了头,尤其在小辈和下人面前的一本正经,与自己的肆意放纵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照。贾珍对别人的要求和对自己的要求完全是两回事,感觉自己是族长,发号施令惯了,是典型的封建家长做派,他一点没有脱离造就他的那个环境,作者写人物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此,贾珍就是腐朽的封建社会的这一类人的代表。
三、社会腐朽衰败让贾珍与同类恣意取乐
贾府的衰败作者是先从宁国府写起的,而后才在荣国府显现出来。秦可卿的判词曰:“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作者明确地点明荣宁二府的衰败秩序。而贾珍的恣意取乐是宁国府败家的根本。贾珍所袭的三品威烈将军只是个虚衔,他不用上班办公,宁国府就成了他唯我独尊的纵欲王国,整天一味取乐,就是把整个府第竟翻了过来,也无人敢管。贾珍的正室夫人尤氏也只能对贾珍的纵欲享乐取隐忍维护的态度,这也是封建社会里多数贵族富户正室夫人无法回避的宿命。贾珍妻妾成群,整日寻欢作乐。
第七十五回贾珍带领妻妾在会芳园丛绿堂赏月作乐,“贾珍因要行令,尤氏便叫佩凤等四个也都入席”,贾珍命佩凤吹箫,文花唱曲;还提到一位偕鸳,另一位佚名。贾珍对尤氏的两个妹妹尤二姐、尤三姐也公开染指。贾珍的旺盛情欲里还包括对男色的喜好。书中描写贾珍、贾蓉、贾蔷关系就非同一般。
第六十三回父亲贾敬去世,贾珍倒不见多么伤心,却跟来自己家的两个小姨子厮混。“贾珍贾蓉此时为礼法所拘,不免在灵旁藉草枕块,恨苦居丧。人散后,仍乘空寻他小姨子们厮混。”大家都闻说了贾珍、贾蓉父子和尤氏姊妹的不堪行径,这种传说,也引动了贾琏的花心,他也有意于尤二姐,并打起主意来。
第六十四回贾珍、贾蓉、贾琏乘着办理丧事却商量着贾琏偷娶尤二姐的事,贾琏说动了贾蓉,把尤二姐说给他作外室。贾琏因知道贾珍的丑行,才敢乘隙而入,加入“聚麀”之列。“却说贾琏素日既闻尤氏姐妹之名,恨无缘得见。近因贾敬停灵在家,每日与二姐三姐相认已熟,不禁了垂涎之意。况知与贾珍、贾蓉等素有聚麀之诮,因而乘机百般撩拨,眉目传情。那三姐却只是淡淡相对,只有二姐也十分有意。但只是眼目众多,无从下手。遂托相伴贾珍为名,亦在寺中住宿,又时常借着替贾珍料理家务,不时至宁府中来勾搭二姐。”“聚麀之诮”自然是说贾氏父子和两个姨娘的不正当行为。贾琏又怕贾珍吃醋,不敢轻动,只好二人心领神会而已。贾珍倒也大方,促成了贾琏与尤二姐的好事,放过了二姐。贾琏更是纵情声色,索性在贾珍面前嬉皮笑脸赶着跟小姨子尤三姐叫“你过来,陪小叔子一杯”。这是对封建官僚世家、封建礼法的无情讽刺。
第六十五回贾珍、贾琏各占一尤,贾琏竟然要与贾珍同室各拥一尤取乐,被尤三姐斥骂数落,作者彻底揭示出贾珍之流是“皮肤滥淫之蠢物”。
第七十五回贾珍在居丧期间,无聊穷闷,于是又生出事来。先是以练习骑射为名,聚集了一帮纨绔子弟,专门杀鸡烹狗。后来干脆聚众赌博,恣意取乐,无事生非。服侍的偏偏全是十几岁的娈童,个个粉妆玉砌。当尤氏夜间回府的时候,亲眼看到了宁府夜赌的场面:
原来贾珍近因居丧,每不得游顽旷荡,又不得观优闻乐作遣。无聊之极,便生了个破闷之法。日间以习射为由,请了各世家弟兄及诸富贵亲友来较射。因说:“白白的只管乱射,终无裨益,不但不能长进,而且坏了式样,必须立个罚约,赌个利物,大家才有勉力之心。”因此在天香楼下箭道内立了鹄子,皆约定每日早饭后来射鹄子。贾珍不肯出名, 便命贾蓉作局家。这些来的皆系世袭公子,人人家道丰富,且都在少年,正是斗鸡走狗、问柳评花的一干游荡纨绔。因此大家议定,每日轮流作晚饭之主,——每日来射,不到半月工夫,贾赦贾政听见这般,不知就里,反说这才是正理,文既误矣,武事当亦该习,况在武荫之属。两处遂也命贾环、贾琮、宝玉、贾兰等四人于饭后过来,跟着贾珍习射一回,方许回去。
宁国府子孙丧家败业,玩物丧志。邢夫人之胞弟邢德全也喜欢赌博,又有薛蟠也是整天寻欢作乐之徒,见此岂不快乐?邢德全虽系邢夫人的弟弟,却只知吃酒赌钱、以眠花宿柳为乐,手中滥漫使钱,待人无心,因此都唤他“傻大舅”,薛蟠是早已出名的“呆大爷”,二人也与贾珍等人凑在一处。这伙恶少恋童吃酒,拍案骂娘,醉酒撒风。贾珍祸害了宁国府不算,还聚合了一帮纨绔子弟,为非作歹,贾府有这样的子孙怎么会不衰败呢?!
总而言之,贾珍是《红楼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红楼梦》在人物塑造上一反“好人一切都好,坏人一切都坏”的类型化写法,真实地写出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贾珍也不是坏到流脓,他的性格也是被当时的社会所扭曲,作者并不是好坏不分,而是再现真实的人物,使美的更美,丑的更丑。
参考文献:
[1] 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 王伦.秦可卿谜案探微[J].群文天地,2011(7).
[3] 张润泳.略论《红楼梦》的“不写之写”——以秦可卿之丧为考察中心[J].红楼梦学刊,2012(5).
[4] 王雪燃.《红楼梦》中贾府衰败的原因[J].文学教育(上),2018(9).
作 者: 施伟萍,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语文教育和传统文化。
编 辑:水涓 E-mail:[email protected]
关键词:贾珍 人物塑造 虚伪与扭曲
《红楼梦》塑造了一系列永远令人难忘的典型形象,作者描写的典型环境贾府是封建社会中走向没落的一个贵族大家庭,它的衰落表面看是由贾府的贾珍之类的人造成的,而实际就是社会的缩影。在贾府中当家的这些男性,大多是扭曲的人,贾珍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小说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冷子兴介绍贾珍说:
当日宁国公与荣国公是一母同胞弟兄两个。宁公居长,生了两个儿子;宁公死后,长子贾代化袭了官,也养了两个儿子:长名贾敷,八九岁上死了,只剩了一个次子贾敬,袭了官,如今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炼汞,别事一概不管。幸而早年留下一子,名唤贾珍,因他父亲一心想作神仙,把官倒让他袭了。他父亲又不肯住在家里,只在都中城外和那些道士们胡羼。这位珍爷也生了一个儿子,今年才十六岁,名叫贾蓉。如今敬老爹不管事了,这珍爷那里干正事?只一味高乐不了,把宁国府竟翻了过来,也没有敢来管他的人。
贾珍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因为他是长房,所以还任族长。贾珍在族务上不仅统管宁荣两府,还包括两府以外的所有贾氏族谱上挂号的人士,建造大观园他是总监工,贾母带领府中女眷和贾宝玉到清虚观打醮,他充当总指挥,大展族长威严。解读贾珍也就是解读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的一类人物。贾珍这个人物尽管是贾家的不肖子孙,但是人物不会脱离社会,有其复杂性和多面性,人物内心的挣扎和外在的表现也反映出时代的特征。贾家败家的根源是社会的腐朽和没落,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解读贾珍其人。
一、压抑人性的制度让贾珍在秦可卿丧礼上如丧考妣
贾珍的父亲贾敬一味好道避世,贾府这个所谓的诗礼之家早已是腐败不堪,贾珍被推上了贾府这个封建家族掌门人的宝座,但是实际上是继续充当这种腐败现状的继承人。
贾珍为儿媳妇秦可卿请医诊病,儿媳有病,儿子不见着急,倒是贾珍这位公公非常着急,忙前忙后,有点蹊跷。贾珍夫人尤氏说:“他这个病得的也奇。上月中秋还跟着老太太、太太们玩了半夜,回家来好好的。到了二十后,一日比一日觉懒,也懒待吃东西,这将近有半个多月了。”但是最后秦可卿还是一命呜呼了。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更是看到贾珍的反常表现,首先是“贾珍哭的泪人一般”, 甲戌本有一条夹批:“可笑,如丧考妣(父母),此作者刺心笔也。”贾珍因为“过于悲哀,不大进饮食”,以致“有些病症在身”,路都走不动了,要“拄个拐”,悲痛到了这个程度是否不太正常,令人生疑?秦可卿丧事的方方面面,从停灵、超度、祭奠直到出殡,贾珍都是按最高规格来操办的:
停灵七七四十九日,三日后开丧送讣闻。这四十九日,单请一百单八禅僧在大厅上拜大悲忏,超度前亡后化诸魂,以免亡者之罪;另设一坛于天香楼上,是九十九位全真道士,打四十九日解冤洗业醮。然后停灵于会芳园中,灵前另外五十众高僧,五十众高道,对坛按七(即逢‘七’而作,直到‘七七’)作好事。……只这四十九日,宁国府街上一条白漫漫人来人往,花簇簇官去官来。
也就是说,不是一天两天,而是这七七四十九天,尤其是头七和七七这两日。会芳园大门洞开,鼓乐队和执事的规模很大,还有一大批贵族官宦夫人来祭奠,这还要一批女眷、女仆接待。至于大出殡时的场面之大,更不必多说了。贾珍为秦可卿办丧事在金钱上不惜一切代价。当大家劝他不要过于悲痛,商议如何料理丧事要紧时,贾珍当即表示:“如何料理,不过尽我所有罢了!”在关于秦可卿用什么棺材的问题上,贾珍更是尽心,看了几副杉木板都不中意。这时薛蟠说他们木店里有一副樯木的棺材,万年不坏,原来是义忠亲王老千岁预订的,因为他坏了事,获罪革职,现在放在店里,没人敢买。“贾珍听说,喜之不尽,即命人抬来。大家看时,只见帮底皆厚八寸,纹若槟榔,味若檀麝,以手扣之,丁当如金玉。大家都奇异称赞,贾珍满意地笑着问多少钱,薛蟠说:‘拿一千两银子来,只怕也没处买去,赏他们几个工钱算了。’”后来连贾政都看不下去了,委婉地说:“此物恐非常人可享者,殓以上等杉木也就是了。”而此时贾珍却恨不能代秦氏去死,这话如何肯听。为了让秦可卿有一个漂亮的头衔,贾珍不惜花了一千二百两银子,给贾蓉捐了个五品龙禁尉,这样秦可卿就成为五品龙禁尉的诰命夫人了。贾珍办理秦可卿的丧事是事必躬亲。他毫不犹豫地出现在第一线,甚至亲自坐车带着懂阴阳风水的司吏到铁槛寺踏看寄放灵柩的地方。对丧事的具体安排,直到“心意满足”为止。第十四回写秦可卿出殡那日,有许多贵族官宦亲至路祭,有些人的头衔相当大,秦可卿出殡场面可真谓大呀!
贾珍面对秦可卿的死“如丧考妣”的态度值得推敲,如按照焦大所言的“爬灰”关系,贾珍不应张扬,难道贾珍对秦可卿有一份真心?贾府上下都对秦可卿死去的原因感到奇怪和怀疑,贾珍不会觉察不到人们的这种怀疑。尤其是他的妻子尤氏不早不晚地在这个时候“犯了胃疼旧疾,睡在床上”,“不能料理事务”。这显然是个托词,而贾珍的儿子秦可卿的丈夫贾蓉则对于妻子之死毫无悲痛之感,这说明贾蓉即使原来不知道父亲的事,那么至少现在他不会不明白为什么母亲托病不出,也不至于对于合家上下的疑心一无所知所感。而贾珍在请王熙凤帮他协理宁国府时,将宁国府对牌交给她,竟说:“妹妹爱怎样就怎样,要什么只管拿这个取去,也不必问我。只求别存心替我省钱,只要好看为上。”贾珍如此重视“好看”,实际上就是不顾“难看”,难道他就不怕引起甚至加重别人对他的怀疑吗?或者说,这种太不正常的表现,是否恰恰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某些其他心理和情感呢?宁府上下对此事的怀疑如果被证实,贾珍所要付出的道德代价之大,他不会不明白。因此在通常情况下,处于贾珍这种地位的男子往往会千方百计地掩饰自己,尽量装得自己与秦可卿之死无关,以避免或减轻人们对自己的怀疑。但是贾珍却没有这样做,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悲痛不能自制,以至于到了走路需要扶持,这就值得人们注意了,他内心是否真有爱秦可卿的一面,他大办丧事,甚至“哭得像个泪人”“恨不能代秦氏去死”,不顾可能暴露自己与秦可卿的隐情而不断直接出头露面,是不是内心深处还有深感内疚的一面呢?有没有试图以减轻自己心灵上的压力呢?第十三回回末总评脂批说:“借可卿之死,又写出情之变态,上下大小,男女老少,无非情感而生情。”贾珍的表现是否是一种另类“情之变态”呢? 二、社会的封建礼教让贾珍管教贾蓉冷酷无情
受封建人伦礼教的影响,贾珍在人情世故上的态度与当时的社会也是很吻合的。第十一回父亲贾敬过生日,贾珍诚心诚意请贾母过来,结果贾母隔夜吃坏了肚子没来,贾珍对邢夫人、王夫人、王熙鳳说:“天气又凉爽,满园地菊花盛开,请老祖宗过来散散闷,看看众儿孙热热闹闹的,是这个意思。”这一点还是真实的。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政视察大观园工程,是由贾珍引导,而且为贾宝玉题匾打圆场,之前建造大观园贾珍担任总监工,比较尽心尽力,没有懈怠。第二十九回,清虚观打醮,贾母率领全家到清虚观祈福,天气炎热,大家都很忙:
贾珍又问:“怎么不见蓉儿?”一声未了,只见贾蓉从钟楼里跑了出来。贾珍道:“你瞧瞧他,我这里也还没敢说热,他倒乘凉去了!”喝命家人啐他。 那小厮们都知道贾珍素日的性子,违拗不得,有个小厮便上来向贾蓉脸上啐了一口。贾珍又道:“问着他!”那小厮便问贾蓉道:“爷还不怕热,哥儿怎么先乘凉去了?”贾蓉垂着手,一声不敢说。贾珍又向贾蓉道:“你站着作什么?还不骑了马跑到家里,告诉你娘母子去,老太太同姑娘们都来了,叫他们快来伺候。”贾蓉听说,忙跑了出来,一叠声要马,一面抱怨道:“早都不知作什么的,这会子寻趁我。”一面又骂小子:“捆着手呢?马也拉不来。”待要打发小子去,又恐后来对出来,说不得亲自走一趟,骑马去了,不在话下。
贾珍对下人完全摆出一副主子的派头,说话都是“喝声”,不让下人有片刻的闲适。对自己的儿子也是摆出老子的面孔,假装正经。当贾珍找贾蓉不着,而见他躲在钟楼里乘凉。贾珍非常气恼,说道:“你瞧瞧他——我这里也没热,他倒乘凉去了!”命家人“啐他”。贾蓉表面上垂着手,一声不敢说。而实际上内心不服气。
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庙”贾珍安排得很周到,祭祀仪式像模像样。应该说场面上的人情世故贾珍还是比较注意的,毕竟他还是宁府的当家主事,他还是有自己的身份的。当然这种封建家长和族长的身份对贾珍而言,有时又表现得过了头,尤其在小辈和下人面前的一本正经,与自己的肆意放纵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照。贾珍对别人的要求和对自己的要求完全是两回事,感觉自己是族长,发号施令惯了,是典型的封建家长做派,他一点没有脱离造就他的那个环境,作者写人物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此,贾珍就是腐朽的封建社会的这一类人的代表。
三、社会腐朽衰败让贾珍与同类恣意取乐
贾府的衰败作者是先从宁国府写起的,而后才在荣国府显现出来。秦可卿的判词曰:“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作者明确地点明荣宁二府的衰败秩序。而贾珍的恣意取乐是宁国府败家的根本。贾珍所袭的三品威烈将军只是个虚衔,他不用上班办公,宁国府就成了他唯我独尊的纵欲王国,整天一味取乐,就是把整个府第竟翻了过来,也无人敢管。贾珍的正室夫人尤氏也只能对贾珍的纵欲享乐取隐忍维护的态度,这也是封建社会里多数贵族富户正室夫人无法回避的宿命。贾珍妻妾成群,整日寻欢作乐。
第七十五回贾珍带领妻妾在会芳园丛绿堂赏月作乐,“贾珍因要行令,尤氏便叫佩凤等四个也都入席”,贾珍命佩凤吹箫,文花唱曲;还提到一位偕鸳,另一位佚名。贾珍对尤氏的两个妹妹尤二姐、尤三姐也公开染指。贾珍的旺盛情欲里还包括对男色的喜好。书中描写贾珍、贾蓉、贾蔷关系就非同一般。
第六十三回父亲贾敬去世,贾珍倒不见多么伤心,却跟来自己家的两个小姨子厮混。“贾珍贾蓉此时为礼法所拘,不免在灵旁藉草枕块,恨苦居丧。人散后,仍乘空寻他小姨子们厮混。”大家都闻说了贾珍、贾蓉父子和尤氏姊妹的不堪行径,这种传说,也引动了贾琏的花心,他也有意于尤二姐,并打起主意来。
第六十四回贾珍、贾蓉、贾琏乘着办理丧事却商量着贾琏偷娶尤二姐的事,贾琏说动了贾蓉,把尤二姐说给他作外室。贾琏因知道贾珍的丑行,才敢乘隙而入,加入“聚麀”之列。“却说贾琏素日既闻尤氏姐妹之名,恨无缘得见。近因贾敬停灵在家,每日与二姐三姐相认已熟,不禁了垂涎之意。况知与贾珍、贾蓉等素有聚麀之诮,因而乘机百般撩拨,眉目传情。那三姐却只是淡淡相对,只有二姐也十分有意。但只是眼目众多,无从下手。遂托相伴贾珍为名,亦在寺中住宿,又时常借着替贾珍料理家务,不时至宁府中来勾搭二姐。”“聚麀之诮”自然是说贾氏父子和两个姨娘的不正当行为。贾琏又怕贾珍吃醋,不敢轻动,只好二人心领神会而已。贾珍倒也大方,促成了贾琏与尤二姐的好事,放过了二姐。贾琏更是纵情声色,索性在贾珍面前嬉皮笑脸赶着跟小姨子尤三姐叫“你过来,陪小叔子一杯”。这是对封建官僚世家、封建礼法的无情讽刺。
第六十五回贾珍、贾琏各占一尤,贾琏竟然要与贾珍同室各拥一尤取乐,被尤三姐斥骂数落,作者彻底揭示出贾珍之流是“皮肤滥淫之蠢物”。
第七十五回贾珍在居丧期间,无聊穷闷,于是又生出事来。先是以练习骑射为名,聚集了一帮纨绔子弟,专门杀鸡烹狗。后来干脆聚众赌博,恣意取乐,无事生非。服侍的偏偏全是十几岁的娈童,个个粉妆玉砌。当尤氏夜间回府的时候,亲眼看到了宁府夜赌的场面:
原来贾珍近因居丧,每不得游顽旷荡,又不得观优闻乐作遣。无聊之极,便生了个破闷之法。日间以习射为由,请了各世家弟兄及诸富贵亲友来较射。因说:“白白的只管乱射,终无裨益,不但不能长进,而且坏了式样,必须立个罚约,赌个利物,大家才有勉力之心。”因此在天香楼下箭道内立了鹄子,皆约定每日早饭后来射鹄子。贾珍不肯出名, 便命贾蓉作局家。这些来的皆系世袭公子,人人家道丰富,且都在少年,正是斗鸡走狗、问柳评花的一干游荡纨绔。因此大家议定,每日轮流作晚饭之主,——每日来射,不到半月工夫,贾赦贾政听见这般,不知就里,反说这才是正理,文既误矣,武事当亦该习,况在武荫之属。两处遂也命贾环、贾琮、宝玉、贾兰等四人于饭后过来,跟着贾珍习射一回,方许回去。
宁国府子孙丧家败业,玩物丧志。邢夫人之胞弟邢德全也喜欢赌博,又有薛蟠也是整天寻欢作乐之徒,见此岂不快乐?邢德全虽系邢夫人的弟弟,却只知吃酒赌钱、以眠花宿柳为乐,手中滥漫使钱,待人无心,因此都唤他“傻大舅”,薛蟠是早已出名的“呆大爷”,二人也与贾珍等人凑在一处。这伙恶少恋童吃酒,拍案骂娘,醉酒撒风。贾珍祸害了宁国府不算,还聚合了一帮纨绔子弟,为非作歹,贾府有这样的子孙怎么会不衰败呢?!
总而言之,贾珍是《红楼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红楼梦》在人物塑造上一反“好人一切都好,坏人一切都坏”的类型化写法,真实地写出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贾珍也不是坏到流脓,他的性格也是被当时的社会所扭曲,作者并不是好坏不分,而是再现真实的人物,使美的更美,丑的更丑。
参考文献:
[1] 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 王伦.秦可卿谜案探微[J].群文天地,2011(7).
[3] 张润泳.略论《红楼梦》的“不写之写”——以秦可卿之丧为考察中心[J].红楼梦学刊,2012(5).
[4] 王雪燃.《红楼梦》中贾府衰败的原因[J].文学教育(上),2018(9).
作 者: 施伟萍,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语文教育和传统文化。
编 辑:水涓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