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创业是个永不落后的话题,尤其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社会资本的有力吸引、创业成功的强大诱惑。服务营销作为研究客户服务导向价值创造的学科,有助于我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更好的研究创业。以广东培正学院为例,通过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调查研究,运用服务营销学科知识去分析消费者的需求以及消费心理;最后,从影响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状态的外部和内部因素,如家庭、政府、高校、文化的外部因素和由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创业心理组成的创业者素质,提出对策和建议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创业。
关键词:服务营销;大学生;创新创业;培正学院
据人社部统计,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795万,比2016年的765萬人数增加了29万人左右。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与国家创新活力发展需求,李克强总理公开发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激烈的服务市场上,服务营销的7Ps,即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过程、有形环境和人,不仅反映了服务的内在特性,而且能够确保企业制定出满足顾客需求、赢得利润的营销战略。在新时代,“顾客可能会参与服务生产”,所以,研究服务营销,从服务营销角度去观察大学生创新创业,即是关注以人为出发点,结合时代性,给大学生创新以及创业更多启示。
一、调查结果基本情况与分析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问、观察法进行数据调查,选取广东培正学院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不同人群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态度以及大学生创业现状。面向全校各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选取部分教师、毕业师兄师姐、有创业经验学生进行访问;样本覆盖面广、具有一定代表性。共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350份。
(一)创业准备
对大学生创业表示赞成的占77.1%,对创业感兴趣的占72.2%,有42.5%的人表示参加过创业辅导课程或创业大赛,65.1%的人在校期间从事过盈利性活动?(如勤工俭学、做小买卖等)。而谈及对创业的了解时,62.5%人表示仅有一点点了解,并且对创业的理解不一。
1.对创业的理解。16.5%的人认为创业就是成立企业,38.8%人认为要通过开店的形式,包括网店和实体店;而另外44.5%的人则认为只要能赚钱,无关什么形式。可见大家对创业的理解不一,除了我们众所周知的实体产业,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变革,出现了许多新潮的互联网企业,电商、微商等形式更是以低门槛高收入的优势吸引着大批的高校学生。从广东培正学院校园内外来看,创业氛围是很浓厚的,学院规划创新创业园区,提供给需要办公处理的学生;另外,校门口外的创业园区商铺,更是有许多有想法的学生在里面经营,如:经营正装服饰等的“十号当铺”,经营餐饮的“地下铁茶餐厅”等等。还有的是通过电子商务网店、微信朋友圈销售商品,提供衣食住行便捷服务都是大学生喜爱的方便的在校创业方式。可见对于创业的理解,人员不同、方法不一,但最终都是为了实现价值、开创事业。
2.创业知识技能的掌握。根据对创业主观因素的调查,人们认为最重要的是创新精神、市场意识、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分别占71.4%、68%、56%和48.8%。創新精神更多的是创新思维,包括三个层面含义:更新、创造新事物和做出改变。比如说,共享单车的成功改变的就是人们以往认为自行车私有的观念,提出共享思维,给予人们便利、满足需求,大获成功。雷军曾说,“只要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可见市场意识对于创业者的重要性,寻找市场需求,善于发现机会。在这个鼓励团队合作,合力共赢的时代,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所擅长的方向也是不同,合作意识和个人责任感则显得尤为重要。
在广东培正学院,浓厚的商业氛围得益于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通过设立创新创业学院、教授创业学科知识。其中《创业基础》等课程作为每一位培正学子的必修课。42个满足学生兴趣需求的社团组织,通过职责分工、组织策划,在实践中使自身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3.创业经验的积累。通过问卷调查,表示在校期间有过创业经验的次数为0到1次的占79.4%,从事过盈利性活动(如勤工俭学、做小买卖等)的占65.1%,参加过创业辅导课程或创业大赛的占42.5%。可见,在校期间一边上学一边创业的只是占少部分,并且大部分人认为这种创业是具有实创性的,并非简单的勤工俭学与做小买卖;相比之下,高校举办的创业活动、比赛则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青睐,吸引着大多数的同学参加。由此体现,在校大学生创业欲望强,但实际践行则少之又少,多数人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
(二)创业开始的时机
在调查中,普遍认为最佳的创业时机是工作1.3年后,占61.4%;其次是在校期间和自由职业1.3年后,分别占23.1%和9.14%。其中,认为在校创业的原因有67.7%是认同丰富自身经验,为以后就业提供优势。大学生的创业时机很重要,要结合自身情况和市场状况来选择,具体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在校期间创业。是最好的学习和实践时期,除了学业之外,有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将理论知识付诸实际,这个时候的试错成本是最低的。可以得到学校老师的帮助,边实践想法,边修正轨迹。但同时,资金要求和技术要求也是一大困难。
2.毕业后马上创业。避开就业高峰,也没有学业上的压力,可以全身心投入创业。同时,政府出台大量政策针对大学毕业生创业情况、提供鼓励以及直接支持。
3.先就业再创业。积累了一定的社会资本、初创基金,以及自身人脉;并且通过几年的就业思考,面对社会情况,了解自身情况真正想要做的是什么,更大的提高创业成功率。
(三)自主创业的合适行业
超过半数的人认为所学专业与未来创业有关系但是不大,在选择创业领域方面,64%的人认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18.5%的人会选择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相对较低的行业;而只有9.43%的人会选择与自身专业相结合的。根据对一定资料的收集,给出如下建议: 大学生自主创业,最好选择熟悉的行业,减少进入成本。大学生自主创业,最好选择资金需要少的行业,降低资金压力。大学生自主创业,最好选择感兴趣的行业,让创业艰辛得到乐趣。大学生自主创业,必须考虑市场实际情况,不能盲目努力。
(四)创业过程遇到的困难
在调查创业的客观因素中,资金、市场环境、人脉关系是人们认为最重要的三个因素,分别占89.7%、73.1%、65.4%。无疑,资金问题是大学生自主创业所面临的最大难题。
而在了解大学生心目中创业启动资金的最佳筹集方式时,77.1%的学生会选择寻找有资金的伙伴合作;57.1%的学生会选择申请官方创业资金;47.7%的学生选择自己积累;37.7%的学生选择银行贷款;28%的学生选择吸引风险投资;24.5%的学生选择向亲朋好友借钱。可见,在创业初期启动阶段,大学生的融资渠道较为均衡且多样。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资金支持,大大减少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资金风险,建议大学生在充分了解掌握相关政策的前提下,自主学习相关财商知识,使自身有足够的能力和掌握一定的资源为顺利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支撑。
二、服务营销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对策分析
互联网提高了买方和卖方的信息对称度,使决定权由供应商转到顾客。如何应对全球经济由实体经济转向服务经济所面临的创业挑战,了解服务营销很有必要。从服务营销视角即为客户需求导向价值创造的过程。以广东培正学院学生自主创业现状为例,提出以下两个层面对策:
(一)高校大学生自身层面
1.树立创业意识,提升竞争实力
注重价值创造。身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及早树立这样的意识:“无论日后是在企业工作,还是选择自主创业,你唯一的价值就是创造价值。”在新时代,这种价值的创造是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即满足什么需求。在过去生产什么,消费者购买什么的时代早已过去,因此,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并以此为方向努力。创业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对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也就是说,你所能把握的创业机会,很大部分取决于你所拥有以及能够运用的所有资源。这给我们的启发是,及早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学习掌握这方面的技能,是比他人更早成功的关键。
2.学习理论知识,了解相关政策
学会知识建树。每一门学科都是有它自身的框架,我们往往从最基本的根基开始学起,好像拼音的声母、英语的音标一样。身为大学生,首先是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同时利用网络、杂志、电视等渠道了解社会动态,主动系统学习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开始建立自己的知识树。第二方面,在访问调查中,大多数的人都知道国家政策对大学生创业有政策支持,但很多人却表示不了解、没有主动了解,认为现在暂时用不上,创新创业法律法规以及一些鼓励优惠政策在大学生看来是较远的,但一味地关注产品,很容易造成侵权行为以及错失机会,这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第三点是一种方法,学无止境,没有哪一种知识是我们学得完的,这也告诉我们在创业的过程中,可以边做边学,缺哪里突击哪里,也是一种方法。
3.培养创新精神,实践动手能力
实践出真知。服务产品开发包括核心产品与附加服务。其中,核心产品是顾客寻求的能够解决主要问题的要素,比如:交通服务解决了人们的空间位移,但在转移的过程中提供给顾客的是硬的座椅还是软的、人员服务的好坏则是附加服务。成为一名创业者,必然会提到你的产品,那么如何提供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将创新精神运用到产品服务的设计中,围绕核心产品开發、附加服务增值、以及准确传递服务展开。培养创新精神,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敢思考、敢质疑、敢去做。
(二)民办本科院校层面
1.完善课程体系,为学生开视野
民办高校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服务。这就要求着民办高校需要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提到高度位置。创业的道路布满荆棘,包含着方方面面的知识,从民办高校来看创业课程开设不足。其二,创业政策等虽不为高校学生的必修课,但为更好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帮助,民办高校也应将其纳入授课范围之中。具体做法有:深化课程改革,增加创业课程,在专业课程之外顺延创新创业课程;并审核添加系列网络学习课,提供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加入实践操作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美国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素质以及创业实务操作四类,内容丰富、体系完整,可以以此参考。
2.加强实习基地,为创业构平台
高校大學生的创业需要实践的土壤,其中包括培养能力的土壤、沐浴阳光知识的土壤、以及项目落地的土壤。比如说:广东培正学院的42个社团组织,便是培养学生不同能力的土壤,在举办活动和参加比赛中加强沟通与交往能力、实践与动手能力。民办高校联合校友会、校友企业提供实习岗位支持,双向培养人才。民办高校还应该协调、理顺外部关系,主动联合政府,把专家“请进来”,把最新的创业政策通过讲座等形式“引进来”。总之,为高校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平台,需要民办高校多出力,需要各方多合力。
3.引进专业知识,为师资注力量
师资力量是民办高校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力量,民办高校由于缺少资金和时间沉淀导致师资力量不足,从而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教授。因此加强民办高校师资力量建设成为重中之重,通过引进专业知识,请人系统培训、组织参观学习等方式,使师资力量得到提升、为师资注力量。同时,可借鉴“全程导师制”等形式,使导师指导力量更集中,减少力量不足的矛盾。
三、结语
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都是为了对现状问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改进建议。新的时代背景下,鼓励我们人人都要有创业意识、创新精神;信息化的发展,要求我们以需求为导向去努力,实现价值创造。大学生应当针对自身弱项,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创业政策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需要借助各方合力,以实现创新型人才的转变。
关键词:服务营销;大学生;创新创业;培正学院
据人社部统计,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795万,比2016年的765萬人数增加了29万人左右。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与国家创新活力发展需求,李克强总理公开发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激烈的服务市场上,服务营销的7Ps,即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过程、有形环境和人,不仅反映了服务的内在特性,而且能够确保企业制定出满足顾客需求、赢得利润的营销战略。在新时代,“顾客可能会参与服务生产”,所以,研究服务营销,从服务营销角度去观察大学生创新创业,即是关注以人为出发点,结合时代性,给大学生创新以及创业更多启示。
一、调查结果基本情况与分析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问、观察法进行数据调查,选取广东培正学院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不同人群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态度以及大学生创业现状。面向全校各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选取部分教师、毕业师兄师姐、有创业经验学生进行访问;样本覆盖面广、具有一定代表性。共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350份。
(一)创业准备
对大学生创业表示赞成的占77.1%,对创业感兴趣的占72.2%,有42.5%的人表示参加过创业辅导课程或创业大赛,65.1%的人在校期间从事过盈利性活动?(如勤工俭学、做小买卖等)。而谈及对创业的了解时,62.5%人表示仅有一点点了解,并且对创业的理解不一。
1.对创业的理解。16.5%的人认为创业就是成立企业,38.8%人认为要通过开店的形式,包括网店和实体店;而另外44.5%的人则认为只要能赚钱,无关什么形式。可见大家对创业的理解不一,除了我们众所周知的实体产业,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变革,出现了许多新潮的互联网企业,电商、微商等形式更是以低门槛高收入的优势吸引着大批的高校学生。从广东培正学院校园内外来看,创业氛围是很浓厚的,学院规划创新创业园区,提供给需要办公处理的学生;另外,校门口外的创业园区商铺,更是有许多有想法的学生在里面经营,如:经营正装服饰等的“十号当铺”,经营餐饮的“地下铁茶餐厅”等等。还有的是通过电子商务网店、微信朋友圈销售商品,提供衣食住行便捷服务都是大学生喜爱的方便的在校创业方式。可见对于创业的理解,人员不同、方法不一,但最终都是为了实现价值、开创事业。
2.创业知识技能的掌握。根据对创业主观因素的调查,人们认为最重要的是创新精神、市场意识、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分别占71.4%、68%、56%和48.8%。創新精神更多的是创新思维,包括三个层面含义:更新、创造新事物和做出改变。比如说,共享单车的成功改变的就是人们以往认为自行车私有的观念,提出共享思维,给予人们便利、满足需求,大获成功。雷军曾说,“只要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可见市场意识对于创业者的重要性,寻找市场需求,善于发现机会。在这个鼓励团队合作,合力共赢的时代,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所擅长的方向也是不同,合作意识和个人责任感则显得尤为重要。
在广东培正学院,浓厚的商业氛围得益于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通过设立创新创业学院、教授创业学科知识。其中《创业基础》等课程作为每一位培正学子的必修课。42个满足学生兴趣需求的社团组织,通过职责分工、组织策划,在实践中使自身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3.创业经验的积累。通过问卷调查,表示在校期间有过创业经验的次数为0到1次的占79.4%,从事过盈利性活动(如勤工俭学、做小买卖等)的占65.1%,参加过创业辅导课程或创业大赛的占42.5%。可见,在校期间一边上学一边创业的只是占少部分,并且大部分人认为这种创业是具有实创性的,并非简单的勤工俭学与做小买卖;相比之下,高校举办的创业活动、比赛则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青睐,吸引着大多数的同学参加。由此体现,在校大学生创业欲望强,但实际践行则少之又少,多数人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
(二)创业开始的时机
在调查中,普遍认为最佳的创业时机是工作1.3年后,占61.4%;其次是在校期间和自由职业1.3年后,分别占23.1%和9.14%。其中,认为在校创业的原因有67.7%是认同丰富自身经验,为以后就业提供优势。大学生的创业时机很重要,要结合自身情况和市场状况来选择,具体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在校期间创业。是最好的学习和实践时期,除了学业之外,有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将理论知识付诸实际,这个时候的试错成本是最低的。可以得到学校老师的帮助,边实践想法,边修正轨迹。但同时,资金要求和技术要求也是一大困难。
2.毕业后马上创业。避开就业高峰,也没有学业上的压力,可以全身心投入创业。同时,政府出台大量政策针对大学毕业生创业情况、提供鼓励以及直接支持。
3.先就业再创业。积累了一定的社会资本、初创基金,以及自身人脉;并且通过几年的就业思考,面对社会情况,了解自身情况真正想要做的是什么,更大的提高创业成功率。
(三)自主创业的合适行业
超过半数的人认为所学专业与未来创业有关系但是不大,在选择创业领域方面,64%的人认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18.5%的人会选择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相对较低的行业;而只有9.43%的人会选择与自身专业相结合的。根据对一定资料的收集,给出如下建议: 大学生自主创业,最好选择熟悉的行业,减少进入成本。大学生自主创业,最好选择资金需要少的行业,降低资金压力。大学生自主创业,最好选择感兴趣的行业,让创业艰辛得到乐趣。大学生自主创业,必须考虑市场实际情况,不能盲目努力。
(四)创业过程遇到的困难
在调查创业的客观因素中,资金、市场环境、人脉关系是人们认为最重要的三个因素,分别占89.7%、73.1%、65.4%。无疑,资金问题是大学生自主创业所面临的最大难题。
而在了解大学生心目中创业启动资金的最佳筹集方式时,77.1%的学生会选择寻找有资金的伙伴合作;57.1%的学生会选择申请官方创业资金;47.7%的学生选择自己积累;37.7%的学生选择银行贷款;28%的学生选择吸引风险投资;24.5%的学生选择向亲朋好友借钱。可见,在创业初期启动阶段,大学生的融资渠道较为均衡且多样。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资金支持,大大减少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资金风险,建议大学生在充分了解掌握相关政策的前提下,自主学习相关财商知识,使自身有足够的能力和掌握一定的资源为顺利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支撑。
二、服务营销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对策分析
互联网提高了买方和卖方的信息对称度,使决定权由供应商转到顾客。如何应对全球经济由实体经济转向服务经济所面临的创业挑战,了解服务营销很有必要。从服务营销视角即为客户需求导向价值创造的过程。以广东培正学院学生自主创业现状为例,提出以下两个层面对策:
(一)高校大学生自身层面
1.树立创业意识,提升竞争实力
注重价值创造。身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及早树立这样的意识:“无论日后是在企业工作,还是选择自主创业,你唯一的价值就是创造价值。”在新时代,这种价值的创造是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即满足什么需求。在过去生产什么,消费者购买什么的时代早已过去,因此,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并以此为方向努力。创业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对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也就是说,你所能把握的创业机会,很大部分取决于你所拥有以及能够运用的所有资源。这给我们的启发是,及早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学习掌握这方面的技能,是比他人更早成功的关键。
2.学习理论知识,了解相关政策
学会知识建树。每一门学科都是有它自身的框架,我们往往从最基本的根基开始学起,好像拼音的声母、英语的音标一样。身为大学生,首先是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同时利用网络、杂志、电视等渠道了解社会动态,主动系统学习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开始建立自己的知识树。第二方面,在访问调查中,大多数的人都知道国家政策对大学生创业有政策支持,但很多人却表示不了解、没有主动了解,认为现在暂时用不上,创新创业法律法规以及一些鼓励优惠政策在大学生看来是较远的,但一味地关注产品,很容易造成侵权行为以及错失机会,这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第三点是一种方法,学无止境,没有哪一种知识是我们学得完的,这也告诉我们在创业的过程中,可以边做边学,缺哪里突击哪里,也是一种方法。
3.培养创新精神,实践动手能力
实践出真知。服务产品开发包括核心产品与附加服务。其中,核心产品是顾客寻求的能够解决主要问题的要素,比如:交通服务解决了人们的空间位移,但在转移的过程中提供给顾客的是硬的座椅还是软的、人员服务的好坏则是附加服务。成为一名创业者,必然会提到你的产品,那么如何提供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将创新精神运用到产品服务的设计中,围绕核心产品开發、附加服务增值、以及准确传递服务展开。培养创新精神,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敢思考、敢质疑、敢去做。
(二)民办本科院校层面
1.完善课程体系,为学生开视野
民办高校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服务。这就要求着民办高校需要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提到高度位置。创业的道路布满荆棘,包含着方方面面的知识,从民办高校来看创业课程开设不足。其二,创业政策等虽不为高校学生的必修课,但为更好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帮助,民办高校也应将其纳入授课范围之中。具体做法有:深化课程改革,增加创业课程,在专业课程之外顺延创新创业课程;并审核添加系列网络学习课,提供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加入实践操作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美国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素质以及创业实务操作四类,内容丰富、体系完整,可以以此参考。
2.加强实习基地,为创业构平台
高校大學生的创业需要实践的土壤,其中包括培养能力的土壤、沐浴阳光知识的土壤、以及项目落地的土壤。比如说:广东培正学院的42个社团组织,便是培养学生不同能力的土壤,在举办活动和参加比赛中加强沟通与交往能力、实践与动手能力。民办高校联合校友会、校友企业提供实习岗位支持,双向培养人才。民办高校还应该协调、理顺外部关系,主动联合政府,把专家“请进来”,把最新的创业政策通过讲座等形式“引进来”。总之,为高校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平台,需要民办高校多出力,需要各方多合力。
3.引进专业知识,为师资注力量
师资力量是民办高校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力量,民办高校由于缺少资金和时间沉淀导致师资力量不足,从而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教授。因此加强民办高校师资力量建设成为重中之重,通过引进专业知识,请人系统培训、组织参观学习等方式,使师资力量得到提升、为师资注力量。同时,可借鉴“全程导师制”等形式,使导师指导力量更集中,减少力量不足的矛盾。
三、结语
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都是为了对现状问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改进建议。新的时代背景下,鼓励我们人人都要有创业意识、创新精神;信息化的发展,要求我们以需求为导向去努力,实现价值创造。大学生应当针对自身弱项,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创业政策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需要借助各方合力,以实现创新型人才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