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本解读与能力训练相结合的阅读教学模式

来源 :教育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lp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文本解读与能力训练相结合的阅读模式包括文本解读、提炼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设定教学流程四个大方面,本文就其中步骤提出以下见解。
  一、文本解读
  文本解读的操作方法:第一,从文字的题目入手。文章的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一般来说也是这篇文章的精神凝聚之所在。可惜对这么一个与解读文章有重要意义的环节,在实际的解读文章过程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要回归自然阅读,就应该从解读文章的题目开始。第二,进口文本的子句进行释读。作者要表达的意思,都是由具体的词句段承载的,要想探究作者的本意,唯有从词句段涵义的释读入手,才能准确地得知作者的真实意图。第三,细致分析表达方法和修辞技巧。表达方式和修辞技巧,是作者用语言来把握主客观世界的独特方式和手段。也就是每一个表达方法和修辞技巧都是作者在用特殊的语言方法表达自己本意的手段。所以要把握住作者的意图,必须把这些表达方法修辞技巧背后的意思挖掘出来。我们要回归自然阅读,这是必须要做的。第四,层层解剖文本内在的脉络和走向。作者在文本中的语句都是为了表达他的真实意思而有意安排的。他们必须服从一个相对完整的构思的指派,各自承担着这个完整构思的不同规定任务。而这各个局部之间是以严密的思维轨迹串联在一起的。我们只有不但弄清楚每个局部在哪里分界,而且弄清他们之间是怎样串联在一起的,才可能洞察作者的整个意思。我们要回归自然阅读,理清作者的思维轨迹是至关重要的。第五,再此基础上,去全力发现作者要发表的意思,也就是文章主旨。
  二、提炼教学内容
  我们所说的“提炼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师完成语文阅读教学流程的第二个环节,在这个环节,教师对各种可以教的语文教学内容进行阅读理解为核心的梳理、取舍和整合。进而整理成几个可以使学生得以达到最终理解文本主旨的提示内容。这些提示内容的实质是教师对学生理解文本所做的方向引导。对学生的阅读来说,这些提示内容就是教师所做的阅读方向“指示牌”,它的“最终指向”,从本文的规定角度来讲,就是文本的主旨,从学生的与阅读行为角度,就是学生阅读应达到的目的地,理解文章,作者通过文本告诉读者的“意思”,即理解文本的主旨。既然这提示内容在于引导理解,所以它一般是以“问题”为表现形式的。为方便起见,我们可以把这些用作阅读提示的内容成为“提示问题”。提示学生沿什么样的路线达到理解文本主旨的“问题”。既然这些提示问题的内容最终的指向是文本的主旨,那么,这些提示内容问题,便具有了关照全局的品质,所以他就区别于老师课堂上随即追问的那些问题,因此它的数量必不能太多,对一篇课文为理解文本主旨的提示问题,一般不能超过两三个,而文本内容又是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表现的,那么它一旦展示出来,就会立即指向文本的某些具体的语言文字,或指向某个范围的语言文字,这些“提示问题”的直接作用就是引导和促进学生去研读、咀嚼,体悟文本的某些语言文字,理解这些语文文字蕴含的意义,使用这有限的几个问题就是为了引导和促进学生去做“定向”阅读,通过这样的阅读训练,不但理解了这篇课文的意思,同事也养成了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使他们逐步培养起带着问题读书、使自己提出问题读书的良好习惯。
  三、确定教学方法
  教师能够依据与解析出的内容对应的文字和学生阅读理解的特点确定出具有既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又能使他们得到听、说、读、写、思五种能力综合训练的方法。语文学科学习者阅读与写作文字文本的语文实践不是无所依傍的自在“自主”行为。而是教师组织与干预下的“自主”行为。语文学科目标,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文选篇目的学习让学生亲历对文本阅读理解的实践过程,在文本理解过程中接受思维的、听的、说的、读的、写的种种有效历练,逐渐形成根据实际应用母语理解、表达、思维能力。
  四、设计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教材内容的特点,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辅助设备,巧妙设置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探究状态。
  2.精讲多练,培养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讲与练的有机和有效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读书、多做题、多思考。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练习题目和训练任务,多为学生创设思考的情境。教师设计的题目和任务以及创设的情境,不能促进学生多读文本,而且有助于學生理解文本,更要兼顾学生听、说、读、写、思能力的训练。题目和任务的设置要注重层次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突出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语言基本能力的训练。
  3.多元互动,全面全体。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要注重学生与教材的互动;要注重教师与媒体的互动。在互动中互相启发、互相探讨,通过交流讨论,学生能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开阔思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要面对全体学生,努力给每一个学生创造参与课堂表达的机会,最大程度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学习。
  4.巩固提高,拓展延伸。学生在基本完成本科学习任务之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通过一定的题目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又发展了学习的能力,在此阶段,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以教材为准,把学习内容和活动进一步拓展延伸,通过观察、调查、查阅文献资料,观看影像资料和上网等形式,去获取更多的知识。
其他文献
语文新课程中明确指出“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构建出这样阳光灿烂的课堂呢?  一、教师注重教态,以亲切可感的外在形象营造课堂气氛  教师的教态有先入为主的作用。当教师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教师教态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上课的情绪,这种先入为主的方式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教师要用亲和、自然的教态去
期刊
兴趣是学习动力的源泉,是推动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因素,没有兴趣的读书,让学生感到是一种负担。因此,培养学习兴趣对枯燥抽象的数学来说尤为重要,在数学中只有不断地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始终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才能达到预期目的,我在数学教学中,很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结合几年的数学教学实践,我谈一下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从宏观角度积极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特别
期刊
摘 要: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我们的教育目标不能仅仅只是停留在应付考试上,要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收获更多能够有所启迪、有所感悟的知识。本人结合《归园田居》(其一)的诗歌教学让学生通过陶渊明的归隐生活,体会诗人诗意的生活状态,从而明确今后自己可以选择的生活态度。  关键词:工具性 人文性 归隐 诗意生活  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都知道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也就是说语文其实要
期刊
当今社会科学与技术飞速发展,竞争更加激烈、变化更加迅速、创新更加层出不穷,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壮大就要培养成千上万的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我们的教学由指导学生继承性学习向引导学生创新学习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培养创新人才更是时代的要求。物理是一门综合性强的自然学科,它的特点决定了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营造氛围,培养学
期刊
刚刚接触数学中的无限、无穷大等知识的学生对无限等感到困惑,教学中本人举了这样的例题,解答后学生兴趣大增。  著名的德國数学家希尔伯特曾用这么一段话叙述了关于无穷大的性质:  我们设想有一家旅店,内设有限个房间,而所有的房间都已经客满。这时来了位新客,想订个房间。“对不起,”旅店主说,“所有的房间都住满了”。现在再设想另一家旅店,内设无限个房间,所有的房间也都住满了。这时也来了位新客,想订个房间。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师生合作式,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在新课程理念下,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合作探究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方式 合作探究、  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首先必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改革。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采取如下措施,收到了很好的语文教学效果。  一、建立平等
期刊
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某种程度上取决教师的活动策略,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活动环境是培养学生物理思维的关键。所谓活动环境,是指为了探索和掌握有意义的物理问题,所提供的时间和空间以及具体活动的背景材料,而且包括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师生相互配合共同探讨问题的活动氛围。为此,我们既要在宏观上把握好指导课堂活动的思想和原则,又要在微观上科学操作课堂活动的控制环节。  一、指导课堂教学活动的理论思想  
期刊
摘 要:生物学课程是一个结论丰富的知识体系。它要展示生物科学的基本内容,要让学生习得生物学的知识,它是以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目的的学科课程。生物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生物实验教学是达到生物课程目标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生物实验教学 重要性 出现的问题  一、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生物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各种生物体的结构必须通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并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那么,如何加强口语交际教学,落实课程标准精神,提高口语交际教学实效。下面就此结合教学谈一点本人的认识和体会。  一、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交际情境  生活就
期刊
在中学语文的学习中,教师设定教学目标都要用到“了解”、“体会”或“理解”这些词汇,那么怎么才算“理解”到位了呢?在课堂学习中,我们也经常见到某些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特别积极,但一到具体运用时,却形不成努力的正比效果。以上问题,究其根源,就是学生不能把学到的知识迁移到实践中去,也就是课堂学习中的“科技”转化不成实际应用中的“生产力”,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一、善于总结规律  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