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解读学校团体辅导

来源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rikof1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学校团体辅导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所以辅导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学校中。但是笔者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辅导效果不是理论上那么理想。为此,笔者尝试以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为指导,围绕该理论的两个主要概念——场域、惯习来对学校团体辅导过程中的各方因素进行分析及研究。本研究文试图,以期为学生的改变提供可能和成长的机会,为学生在发展中其他方面能力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为学生的顺利成长指引方向。
  关键词:团体辅导;场域;惯习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中国发生着巨大的社会变迁,这使得处于学校教育阶段的青少年面临许多冲击和适应问题,如果缺乏适当的支持、引导和培育,非常容易引发情绪障碍、性格异常或行为偏差,甚至酿成严重后果。学校是预防及处理青少年问题的重要防线,可是现有的学校教育没有办法完全地解决这些问题或满足青少年需要。学校教育者也在某种程度上意识到学生的问题不能被搁置和忽视,必须得到良好的解决才能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在学校教育者和团体辅导者的共同努力下,近些年逐渐将团体辅导工作方法引入校园,他们运用专业理念与方法开展工作,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可是,实践中团体辅导效果并不像理论效果那么理想。为了探究这种阻力引发的原因以及作用机制,本研究使用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结合实际经验,分析成因,寻找根源。
  二、场域——惯习理论视角的引入
  布迪厄将场域定义为:位置之间客观关系的网络或图式。在布迪厄看来,场域可以被看作是机构的东西,但不等于机构。它有以下几个特点,场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是一个由客观关系构成的系统,场域中充满了竞争和斗争。在提出场域概念的同时,布迪厄还提出与之密切联系的又一概念“惯习”,并将其解释为如下几层含义。第一,惯习是持久、稳定但仍可变化的具有倾向性的系统。第二,惯习是与客观结构紧密联系的主观性。第三,惯习来自于社会制度,又寄居在人的身体之中(或者是生物性的个体中)。[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171页]
  三、理论解读
  (一)学校场域与辅导场域之间:空间斗争与资源争夺
  根据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可以将学校看作是一种场域,这个场域是在教育制度下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在学校场域内的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其他人员之间的关系就构成的该场域的客观关系系统。虽然这些关系系统之间在某种程度上保持着稳定,但同时又充满了竞争和斗争。比如,教师和学生之间永不停息的博弈,就是教师为了让学生提高成绩,学生为了获得更多的自由之间而展开的。学校场域虽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场域,但也不是孤立存在的,也是与其他场域有着相互关联的,这种场域之间的相互关联,随着二者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发生着变化。就像在学校中开展团体辅导,这时辅导场域就可以被看作是学校场域的一个子场域,作为子场域的辅导场域的力量必然要比学校场域的力量微弱许多。它要与主场域斗争,争夺资源,获得权力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同时,学校场域为了保存自身的力量和地位,是不会轻易允许辅导场域“肆意”发展的。因此,“寄生”于学校场域下的辅导场域想要发展,势必会受到学校场域的制约。但是,当团体辅导脱离学校环境开展时,那么就可以将辅导场域看作是一个独立的场域,这时它的力量就要强大许多。
  总之,就像布迪厄所认为的,场域的发展、演变是通过各种冲突、矛盾和斗争来实现的,冲突是整个场域的动力源泉,冲突的产生源于场域中各种权力和利益的争夺。这也正是学校场域与辅导场域在不同情境下进行斗争和作用的根源。
  (二)学校惯习与辅导惯习之间:相互独立与彼此影响
  “惯习”是布迪厄提出的与场域相对应的概念,并且认为在任何场域中都存在着与之密切联系相吻合的惯习。也就是说,不论是在学校场域,还是在辅导场域,都存在着与之相对应的惯习。布迪厄认为惯习是持久、稳定但仍可变化的具有倾向性的系统。惯习是每个人根据自身的生存条件和社会经历以无意识的方式内化为自身的系统。这种内化可以逐渐改变,但由于其已经深深地根植于个体的生命中,个体对于改变是非常抗拒的。就像学校场域经过多年的形成和发展已经具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趋于完善的惯习,这种惯习具有非常强大的制度性力量,即使是可变化的,但因其根深蒂固,却也难以撼动。惯习来自于社会制度,又寄居在人的身体之中(或者是生物性的个体中)。[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171页]可以说,惯习既与相关的场域有关联,又与存在于场域中的个人有关系。因此在学校场域中的惯习,虽源于学校制度,但也深刻影响着学校场域中的人,这就使得学校场域中的个体具有了符合学校要求的惯习,这表现在思想、行为等各个方面。
  辅导场域虽然时而是学校场域下的一个子场域,时而是独立存在的场域,但它都具有与辅导场域相匹配的惯习。当学生进入辅导场域时,就必然受其影响,并且要根据情况来调整甚至改变自己原有的惯习来适应辅导场域的惯习,使之达到“吻合”。但这种适应和改变,必然对原有惯习产生影响,即是对学校场域的一种挑战。而这种“挑战”的难度高低,会随着辅导场域与学校场域之间的关系变化而不同。因此,直接反映出来的就是辅导效果的不同。
  四、解决方法:正视学校场域不足,促进辅导效果持续
  (一)团体与个案的结合
  我们期望利用团体辅导方法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但随着辅导的深入,往往会有学生出现与团体目标不同的个人需求,这些问题没有办法在团体中获得解决。置之不理,是对当事学生的忽略与伤害。当下处理,会造成对多数学生的冷落与误导。为此,我们采取团体辅导与个案辅导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将团体中无法解决的个体问题进行单独个案辅导,同时保持团体辅导与个案辅导的平行推进。这种团体与个案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在团体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保证对个别需要的及时关注与回应。
其他文献
摘要:攻击性行为是指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近年来校园攻击事件增多,情况令人担忧。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不仅对其身心、人格与学业等具有极其消极的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关键词:儿童;攻击性行为;控制  一、个案描述  那是周一下午的一节英语课,我走进一年级某班教室的一刹那,眼前的一幕让我吃了一惊。我看到一个小女孩正握着拳头,怒目圆睁地盯着一个小男孩,脸涨得
期刊
摘要 : 调查结果显示:高一年级65%,高二年级近50%使用手机后有非常或比较明显的感觉到沮丧和自责,手机成为了同学们社交的必要工具。对于抵御手机诱惑能力各有不同,高二同学能力整体高于高一同学。可见手机对同学们眼睛的伤害最深,高一年级、高二年级,都有80%左右的同学躲避家人使用手机。提高学生对自我行为的自控能力,学生内心自发主动地合理使用,成为较重要的成长关键因素之一,部分同学容易受到别人使用手机
期刊
摘要:小米是一所非常有名的重点高中文科试验班的高三学生。初中成绩优异的她进入高中后渐渐找不到学习上的绝对优势,不能适应高中新变化的她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被医院诊断为焦虑症。到了高三,她几乎不能承受学习上的压力,让她萌生了休学的念头。咨询老师通过沙盘作品与小米进行对话,初步帮助小米梳理了她当下的困惑,在对话中她找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以后适合自己的选择。  关键词:焦虑;休学;高三;压力;沙盘  一
期刊
摘要:根据我校学生情况,在初一新生入学适应之后进行生涯教育,促进学生生涯意识,通过对未来的设想,仰望星空,增加积极动机;通过对现实案例的分析,脚踏实地,增加行动力。结合SMART原则树立近期目标——初一目标,让学生将理想与现实相结合,培养人生责任意识。  主题词:初中;生涯教育;SMART原则;生命线;积极  学生现状分析  步入初一,学生感受着来自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外在压力,自身也压力倍增,需要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一则课题微调研入手,挖掘了被教师们忽略的教育生活里诸多的“小幸福”、“小遗憾”,促进教师走入学生的心灵生活,增加教师的职业敏感性。本文指出:微调研挖掘了一个良好的视角,使我们窥见学生生动的心灵生活。在关于教育生活“小幸福”的觉察里,本文从两点概括了孩子的心声:1.学生的小幸福来自教师对学生的关爱。2.学生“小幸福”来自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在对教育生活里“小遗憾”的觉察里,本文以如下三点
期刊
摘要:绘画心理学是了解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手段,绘画和语言一样都是我们人类的一种表达方式,因此借助于学生的绘画作品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内心状态,以期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认清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本文是作者在心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应用绘画心理学一些知识的实践尝试和教学感悟。通过这些尝试,逐渐找到了适合本校学生心理特点的心理课堂教学方式。  关键词:绘画心理学、心理教学、教学方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
期刊
摘要:“平时写作业,做练习或小测验成绩非常好,可一到考试孩子的成绩就大幅下滑”,不少同学都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这是怎么回事?应该如何更有效地面对?本文分别从知识建构、模拟练习、总结分析三个方面探讨了其中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知识建构;模拟练习;有效分析  一、案例  北京某报纸编辑转来一封家长读者的来信:我的孩子今年马上就要中考,平时写作业,做练习或小测验成绩都非常好,可一到考试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情感教学,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和自信的获取。因此,教师应当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观,时时处处为学生创设最佳情感条件。作为“形成性评价”的重要形式,学生的日常作业评定几乎天天发生。如何在有效评价的同时又能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笔者近两年的实践表明,运用简笔画表情符号评定记录学生的作业是个非常好的方式。本文将具体说明操作过程,并通过分析学生的反馈,阐明其在激励学生形成良好学
期刊
[内容提要]  沙盘游戏是一种以荣格心理学原理为基础,由多拉·卡尔夫发展、创立的心理治疗方法,是运用意象进行治疗的创造形式。沙盘中所表现的系列沙盘意象,营造出游戏者心灵深处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持续对话,以及由此而激发的治愈过程和人格发展。  为了更好的通过课程培训帮助小学心理教师掌握沙盘游戏辅导技术,规范地运用沙盘游戏开展小学心理辅导工作,提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性,开展了本课题研究。经过三年的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家长、教师关心中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从而忽略了与中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明确中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到家庭、学校、社会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方式和途径是至关重要的。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和造就21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健康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  1999年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