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通过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总结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在临床工作中,应及时查明出血原因,尽快补充血容量,止血,防止休克,尽早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护理方面需积极有效的对产后出血产妇身心进行疏导、指导和干预。
关键词:产后出血 预防措施 护理干预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194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179-01
产后大出血是产科棘手问题,出血难以控制,产后出血一般发生在三个阶段:第一时期为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第二时期为胎盘娩出至产后2小时;第三时期为产后2~24小时。前两个时期病死几率最高,调查显示,产后出血是临床产妇死亡首要原因,占分娩总数的2%~3%[1]。临床上主要处理措施为:保守治疗、子宫切除、结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及髂内动脉,而护理干预在整个产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1 产后出血的原因
1.1 术式选择因素。临床发现孕产妇对分娩往往缺乏自信,尤其初产妇普遍存在恐惧心理,对疼痛较为敏感,另外考虑产后体形的美观等原因,往往要求采用剖宫产。剖宫产术后大出血较阴道分娩高。国内报道,剖宫产的子宫切除率高度0.45%~0.61%[2]。
1.2 产程中产妇因素。多项研究表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是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其中前两项是位居产后出血原因的首位[3,4]。
1.3 医护方面的因素。随着分娩的进行,产后出血势必将延长产程,产妇体力的不断消耗,严重影响母婴健康,产妇和胎儿的病死的风险相对增大。若不及时发现产妇出血征兆,救治不到位,严重威胁产妇生命安全,另外医护人员忽视心理疏导等护理干预,未给产妇及时的疏导,也将影响产程进行。
2 处理措施
2.1 产前预防及监测。在孕早期,对既往有高危妊娠病史、血液病史、心脏疾患病等疾病不宜妊娠者,应尽早劝告孕妇及其家属终止妊娠。孕中期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增加检测次数,对于高危评分5分以上的孕妇,应进行专案管理,定期进行产检,2周检测1次。对于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病史的孕产妇,在定期检查凝血功能监测的同事,予以膳食指导,进行保健教育。孕后期,应注意胎位监测、胎儿大小、胎心监测、骨盆测量、阴道检查以及肛诊,做好记录,对于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有效预防产后出血。
2.2 产程的预防和监测。①第一产程:应密切观察胎心、宫缩等情况,定时做肛诊,了解宫口、胎先露下降等情况,及时发现处理产程延缓以及停滞情况,如若发现有出血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若孕妇使用缩宫素应有专人陪护,严格严密监测。②第二产程:对于第二产程,其检测的重点在于胎心检测,积极指导产妇合理的用力,分娩注意保护产妇会阴部分,防止软产道损伤。第二产程用时不易过长,胎儿娩出后在刺激胎儿呼吸的同时监测产妇出血,预估出血量。③第三产程:应识别胎盘剥离征象,避免过早牵拉脐带粗暴揉挤子宫,正确协助胎盘娩出,仔细检查胎膜是否完整。胎盘娩出后要认真检查软产道是否有裂伤,及时缝合。④监测产后出血量,监测时间至少2个小时,若出血量大于200ml,应寻找原因,及时给予相应处理。监测产妇生命体征、宫缩和阴道出血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产后出血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为其主要原因,应根据其不同原因,进行有效的处理措施。
2.2.1 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出血的预防、处理。多项研究表明,子宫收缩乏力为产后出血最主要原因,而其处理措施中最主要应加强子宫收缩,临床常产用按摩子宫、给予缩宫素等处理措施[5]。
2.2.2 胎盘因素的处理。近年来,由于初产妇行宫腔操作的比率增高,子宫内膜炎和内膜受损的几率增加,瘢痕子宫的形成是导致前置胎盘及胎盘粘连的诱发因素,建议推广计划生育以及避孕节育方面的宣传和教育,以减少前置胎盘的发生。
2.2.3 其他方面原因引起的出血及其处理。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也是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子宫收缩力过强或产程进展过快等因素的影响下,常易导致产后软产道裂伤,如果检查时未及时发现,或者缝合不彻底,则可能引起产后出血的发生。因此产后检查尤为重要,检查应认真、细致,避免疏漏。另外在手术过程中对存在血小板减少、妊高症及宫内感染等产妇应重视,及时诊断、处理,避免产后出血的发生。
2.2.4 产后出血的急救护理。①若出现产后大出血,应指定一人负责指挥,其他人员分工合作,使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②保持产妇呼吸道的通畅,及时有效地给予吸氧措施(双鼻导管流量:4~6L/min)。③遵照医嘱,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输注止血剂、缩宫素。密切监测产妇生命体征、皮肤颜色、表情、尿量等情况。期间应注意避免静脉滴注速度过快。④按摩子宫底,刺激子宫收缩,协助医生进行抢救,并查找出血原因,做好各项检查,并抽血,做好交叉配血的相关准备。⑤为利于产妇下肢静脉血的回流,产妇取平卧位,必要时取头低足高位。给予保暖措施,预防并发症。⑥充分完善的术前准备和由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施术是防范术后大出血的重要环节。⑦详细告知产妇及家属剖宫产手术的目的和适应症,手术的必要性和可能遇到的危险性,麻醉风险及其防范,对可能发生各种问题的防范等。
产后大出血是产科棘手问题,临床上主要处理措施为:保守治疗、子宫切除、结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及髂内动脉,而护理干预在整个产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工作中,除及时查明原因,及时补充血容量防止休克,有效止血,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外,护理方面还需积极有效的对产后出血产妇身心进行疏导、指导和干预。
参考文献
[1] 张喜连.剖宫产术中、术后大出血的处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0,16(3):56-57
[2] 曾荔苹.产科急症子宫切除41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4,20(4):255
[3] 黄瑾,顾美皎,方玲,等.难治性产后出血干预性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6):345
[4] 张喜连.剖宫产术中、术后大出血的处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0,16(3):56-57
[5] 梁海莹.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应用改良B-Lynch缝合的疗效[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0):123
关键词:产后出血 预防措施 护理干预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194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179-01
产后大出血是产科棘手问题,出血难以控制,产后出血一般发生在三个阶段:第一时期为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第二时期为胎盘娩出至产后2小时;第三时期为产后2~24小时。前两个时期病死几率最高,调查显示,产后出血是临床产妇死亡首要原因,占分娩总数的2%~3%[1]。临床上主要处理措施为:保守治疗、子宫切除、结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及髂内动脉,而护理干预在整个产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1 产后出血的原因
1.1 术式选择因素。临床发现孕产妇对分娩往往缺乏自信,尤其初产妇普遍存在恐惧心理,对疼痛较为敏感,另外考虑产后体形的美观等原因,往往要求采用剖宫产。剖宫产术后大出血较阴道分娩高。国内报道,剖宫产的子宫切除率高度0.45%~0.61%[2]。
1.2 产程中产妇因素。多项研究表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是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其中前两项是位居产后出血原因的首位[3,4]。
1.3 医护方面的因素。随着分娩的进行,产后出血势必将延长产程,产妇体力的不断消耗,严重影响母婴健康,产妇和胎儿的病死的风险相对增大。若不及时发现产妇出血征兆,救治不到位,严重威胁产妇生命安全,另外医护人员忽视心理疏导等护理干预,未给产妇及时的疏导,也将影响产程进行。
2 处理措施
2.1 产前预防及监测。在孕早期,对既往有高危妊娠病史、血液病史、心脏疾患病等疾病不宜妊娠者,应尽早劝告孕妇及其家属终止妊娠。孕中期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增加检测次数,对于高危评分5分以上的孕妇,应进行专案管理,定期进行产检,2周检测1次。对于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病史的孕产妇,在定期检查凝血功能监测的同事,予以膳食指导,进行保健教育。孕后期,应注意胎位监测、胎儿大小、胎心监测、骨盆测量、阴道检查以及肛诊,做好记录,对于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有效预防产后出血。
2.2 产程的预防和监测。①第一产程:应密切观察胎心、宫缩等情况,定时做肛诊,了解宫口、胎先露下降等情况,及时发现处理产程延缓以及停滞情况,如若发现有出血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若孕妇使用缩宫素应有专人陪护,严格严密监测。②第二产程:对于第二产程,其检测的重点在于胎心检测,积极指导产妇合理的用力,分娩注意保护产妇会阴部分,防止软产道损伤。第二产程用时不易过长,胎儿娩出后在刺激胎儿呼吸的同时监测产妇出血,预估出血量。③第三产程:应识别胎盘剥离征象,避免过早牵拉脐带粗暴揉挤子宫,正确协助胎盘娩出,仔细检查胎膜是否完整。胎盘娩出后要认真检查软产道是否有裂伤,及时缝合。④监测产后出血量,监测时间至少2个小时,若出血量大于200ml,应寻找原因,及时给予相应处理。监测产妇生命体征、宫缩和阴道出血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产后出血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为其主要原因,应根据其不同原因,进行有效的处理措施。
2.2.1 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出血的预防、处理。多项研究表明,子宫收缩乏力为产后出血最主要原因,而其处理措施中最主要应加强子宫收缩,临床常产用按摩子宫、给予缩宫素等处理措施[5]。
2.2.2 胎盘因素的处理。近年来,由于初产妇行宫腔操作的比率增高,子宫内膜炎和内膜受损的几率增加,瘢痕子宫的形成是导致前置胎盘及胎盘粘连的诱发因素,建议推广计划生育以及避孕节育方面的宣传和教育,以减少前置胎盘的发生。
2.2.3 其他方面原因引起的出血及其处理。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也是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子宫收缩力过强或产程进展过快等因素的影响下,常易导致产后软产道裂伤,如果检查时未及时发现,或者缝合不彻底,则可能引起产后出血的发生。因此产后检查尤为重要,检查应认真、细致,避免疏漏。另外在手术过程中对存在血小板减少、妊高症及宫内感染等产妇应重视,及时诊断、处理,避免产后出血的发生。
2.2.4 产后出血的急救护理。①若出现产后大出血,应指定一人负责指挥,其他人员分工合作,使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②保持产妇呼吸道的通畅,及时有效地给予吸氧措施(双鼻导管流量:4~6L/min)。③遵照医嘱,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输注止血剂、缩宫素。密切监测产妇生命体征、皮肤颜色、表情、尿量等情况。期间应注意避免静脉滴注速度过快。④按摩子宫底,刺激子宫收缩,协助医生进行抢救,并查找出血原因,做好各项检查,并抽血,做好交叉配血的相关准备。⑤为利于产妇下肢静脉血的回流,产妇取平卧位,必要时取头低足高位。给予保暖措施,预防并发症。⑥充分完善的术前准备和由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施术是防范术后大出血的重要环节。⑦详细告知产妇及家属剖宫产手术的目的和适应症,手术的必要性和可能遇到的危险性,麻醉风险及其防范,对可能发生各种问题的防范等。
产后大出血是产科棘手问题,临床上主要处理措施为:保守治疗、子宫切除、结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及髂内动脉,而护理干预在整个产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工作中,除及时查明原因,及时补充血容量防止休克,有效止血,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外,护理方面还需积极有效的对产后出血产妇身心进行疏导、指导和干预。
参考文献
[1] 张喜连.剖宫产术中、术后大出血的处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0,16(3):56-57
[2] 曾荔苹.产科急症子宫切除41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4,20(4):255
[3] 黄瑾,顾美皎,方玲,等.难治性产后出血干预性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6):345
[4] 张喜连.剖宫产术中、术后大出血的处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0,16(3):56-57
[5] 梁海莹.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应用改良B-Lynch缝合的疗效[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