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0-0020-02
教学实践智慧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应变能力,其核心点在于教师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所表现出来的实践“能力”。
以下片段为笔者在执教人教版一上《静夜思》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句的教学片断。
一、案例:霜的秘密
师:李白看到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为什么会觉得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生1:因为明月是圆的,霜也是圆的。
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科学家能证明霜是有固定形状的,而你却如此坚定地认为霜是圆的。【师沉默片刻……】好吧,假使霜真是圆的,那李白为什么不写“床前明月光,疑是脆大饼”呢?大饼一定比霜更圆!
师:【出示“霜”图】你们看,这就是霜。霜一般都出现在冬天,摸起来很冷的。那现在你们能说说李白为什么会把月光洒落在窗户纸上的情景,说成可能是地上泛起了一层霜吗?
生2:因为外面风很大,所以李白觉得好冷,就怀疑是地上的霜。
师:【若有所思】那李白为什么不写“床前大风吹,疑是地上霜”呢?
生3:那是因为李白睡在床头,离窗有点远,风并不怎么吹得到,但因为月光实在太亮了,所以哪都能望见。
师:说得在理。我们知道霜是冷的,李白看到明亮的月光,为什么会觉得像看到了冬天的霜一样冷呢?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在冬季吗?
生:中秋节。
师:既然是中秋节,并不是冬天。那为什么李白看到月光会觉得是地上泛起了霜呢?其实天气并不冷啊。想一想,中秋节的時候,你会做些什么?
生4:中秋节的时候,我会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吃饭,然后还会赏月、吃月饼与听故事。
师:是啊,爸爸妈妈都很爱你们,所以你们心里很温暖,是不是?你能想象下李白当时怎样的心情吗?
生5:他心里很孤独。
师:对了,我们知道霜是很凉很冰的,很符合李白当时很想回家,心里很凄凉的心境。所以,他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生6:我有个问题,既然李白这么想家,他为什么不回家啊?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看,这就是李白的家到那里的距离。【在地图上点出李白家与长安的距离。】现在坐火车应该也要一天一夜。但那时候有火车吗?
……
师:对啊,有的只有一双脚,或是马车。但马车速度并不快,马儿也经常要饿,需要要休息,所以回趟家不容易。
生7:他为什么不打电话啊?
……
师:李白看到了中秋节的良辰美景,觉得心里很悲凉,像霜一般冷。
生8:那我感到很奇怪,李白既然这么想家,为什么要离开家呢?
师:他要读书要工作呀!他可能要好几年才能回家呢!怪不得他会覺得心里冷!怪不得他一看到床前明月光,就会想到——
生:疑是地上霜。
二、反思:争创“窗前白日光,定是智慧光”
教学实践智慧,作为教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应变能力,并非取决于教学经验的多少。教学实践智慧不是有无之分,只有多少之别,这更多需要教师在特定情境下灵机一动所表现出来的智慧与能力。
在执教人教版一上《静夜思》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句诗时,我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了自身蕴藏的教学实践智慧,但更多地,则是对“教学实践智慧该如何合理施展”这一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从教学片段的学生的回答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的实践智慧存在一定的断层与错位:一、学生对霜并不了解。因而,要让学生越其本义去感受李白借霜所表达的内心悲凉之感,则更存在了难度。二、学生对月亮这个意象一无所知,他们无法理解明月的含义,更没有思乡的感受。所以即使学生早就注意到月亮的存在,中秋节的特殊点,但对此并非会抱有高度的敏感度,而是需要教师一再提醒才能正视这些关键点。三、学生对诗歌本身、对李白的行为存在一定的不解,同时也饱含兴趣。如提出:“既然李白这么想家,他为什么不回家啊?” 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因此,教师在以上案例中都进行了及时的补救,以帮助学生更为通畅地理解。教师用上了很多反诘法来引导孩子想象画面,如:“为什么不写‘床前明月光,是疑脆大饼?’” 、“为什么不写成‘床前大风吹,疑是地上霜’”等等来帮助学生感同身受地理解李白、理解他的心境,虽然也为此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诗歌的意境。但无可厚非的是,教师的课堂彰显了适量的教学实践智慧,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达成理解与体悟的能力。因而,李白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们教师则是“窗前白日光,定是智慧光” 。
教学实践智慧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应变能力,其核心点在于教师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所表现出来的实践“能力”。
以下片段为笔者在执教人教版一上《静夜思》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句的教学片断。
一、案例:霜的秘密
师:李白看到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为什么会觉得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生1:因为明月是圆的,霜也是圆的。
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科学家能证明霜是有固定形状的,而你却如此坚定地认为霜是圆的。【师沉默片刻……】好吧,假使霜真是圆的,那李白为什么不写“床前明月光,疑是脆大饼”呢?大饼一定比霜更圆!
师:【出示“霜”图】你们看,这就是霜。霜一般都出现在冬天,摸起来很冷的。那现在你们能说说李白为什么会把月光洒落在窗户纸上的情景,说成可能是地上泛起了一层霜吗?
生2:因为外面风很大,所以李白觉得好冷,就怀疑是地上的霜。
师:【若有所思】那李白为什么不写“床前大风吹,疑是地上霜”呢?
生3:那是因为李白睡在床头,离窗有点远,风并不怎么吹得到,但因为月光实在太亮了,所以哪都能望见。
师:说得在理。我们知道霜是冷的,李白看到明亮的月光,为什么会觉得像看到了冬天的霜一样冷呢?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在冬季吗?
生:中秋节。
师:既然是中秋节,并不是冬天。那为什么李白看到月光会觉得是地上泛起了霜呢?其实天气并不冷啊。想一想,中秋节的時候,你会做些什么?
生4:中秋节的时候,我会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吃饭,然后还会赏月、吃月饼与听故事。
师:是啊,爸爸妈妈都很爱你们,所以你们心里很温暖,是不是?你能想象下李白当时怎样的心情吗?
生5:他心里很孤独。
师:对了,我们知道霜是很凉很冰的,很符合李白当时很想回家,心里很凄凉的心境。所以,他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生6:我有个问题,既然李白这么想家,他为什么不回家啊?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看,这就是李白的家到那里的距离。【在地图上点出李白家与长安的距离。】现在坐火车应该也要一天一夜。但那时候有火车吗?
……
师:对啊,有的只有一双脚,或是马车。但马车速度并不快,马儿也经常要饿,需要要休息,所以回趟家不容易。
生7:他为什么不打电话啊?
……
师:李白看到了中秋节的良辰美景,觉得心里很悲凉,像霜一般冷。
生8:那我感到很奇怪,李白既然这么想家,为什么要离开家呢?
师:他要读书要工作呀!他可能要好几年才能回家呢!怪不得他会覺得心里冷!怪不得他一看到床前明月光,就会想到——
生:疑是地上霜。
二、反思:争创“窗前白日光,定是智慧光”
教学实践智慧,作为教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应变能力,并非取决于教学经验的多少。教学实践智慧不是有无之分,只有多少之别,这更多需要教师在特定情境下灵机一动所表现出来的智慧与能力。
在执教人教版一上《静夜思》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句诗时,我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了自身蕴藏的教学实践智慧,但更多地,则是对“教学实践智慧该如何合理施展”这一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从教学片段的学生的回答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的实践智慧存在一定的断层与错位:一、学生对霜并不了解。因而,要让学生越其本义去感受李白借霜所表达的内心悲凉之感,则更存在了难度。二、学生对月亮这个意象一无所知,他们无法理解明月的含义,更没有思乡的感受。所以即使学生早就注意到月亮的存在,中秋节的特殊点,但对此并非会抱有高度的敏感度,而是需要教师一再提醒才能正视这些关键点。三、学生对诗歌本身、对李白的行为存在一定的不解,同时也饱含兴趣。如提出:“既然李白这么想家,他为什么不回家啊?” 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因此,教师在以上案例中都进行了及时的补救,以帮助学生更为通畅地理解。教师用上了很多反诘法来引导孩子想象画面,如:“为什么不写‘床前明月光,是疑脆大饼?’” 、“为什么不写成‘床前大风吹,疑是地上霜’”等等来帮助学生感同身受地理解李白、理解他的心境,虽然也为此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诗歌的意境。但无可厚非的是,教师的课堂彰显了适量的教学实践智慧,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达成理解与体悟的能力。因而,李白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们教师则是“窗前白日光,定是智慧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