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ifasoftwa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注定没法绕开叶圣陶。几代人中,读语文的孩子如此,更不必说教语文的老师了。读他的文章,似乎从来都了无负担,平平地读,会心地笑,朗吟,默念,几遍下来,差不多就可以成诵了,而且,那语气,文风,态度,会长久留在心底,也常常会是有心的孩子依样画葫芦的写作典范呢。《爬山虎的脚》如此,《荷花》更不必说了,再大些的孩子,学会欣赏《苏州园林》,《多收了三五斗》,是不衰的经典。
  叶圣陶为著名作家,编辑家,出版家,我们则仰之为“语文泰斗”,尊之为“中国语文教师第一人”,也有学者仿照对鲁迅“民族魂”的评价,称叶圣陶是“语文魂”。而其本人40年代于乐山应聘为武汉大学教授时,在经历栏中只写了四个字:“小学教师”;也曾在友人面前自我评价说“为人平平,为文平平”——人格风范,已不待言。
  1905年夏,叶圣陶还不满十一岁的时候,父亲就安排他报名参加考秀才的科举考试——当年9月清廷宣布废除科举考试——此经历颇得同龄人羡慕,虽不能说他是“末代秀才”,可也是后无来者的“末代秀才考生”。而对于当时的那个孩子来说,他乐于走进考场,非为荣华,却是因为抵挡不住马铃瓜的诱惑。父亲命他去贡院应试,他提出的条件是带两个甜香的马铃瓜。漏夜赶考,坐定之后,想的是先吃完瓜才好动笔。终于凑满三百零六字出得考场,只想着回家要求父亲再买两个马铃瓜——他以这样戏剧性的方式跨过了中国新旧教育的分水岭,同时,对童心的洞悉和细腻描摹(此段经历被他写成半自传体小说《马铃瓜》),也使他日后成为中国童话第一人和教育小说集大成者。
  1912年,叶圣陶五年中学毕业,任教于苏州言子庙小学,后受排挤去职,卖文为生。1917年任教畣直五高,1922年受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邀请任北大讲师,其间做过十多年教师,从小学教到大学。叶圣陶曾于《过去随谈》中说,“职业的兴趣是越到后来越好,因为后来几年中听到一些外来的理论和方法,自家也零星悟到一点儿,就拿来施行,而同事又是几位熟朋友的缘故”。而之后进入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等,所编所辑,也大都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
  于今,众人所知的叶圣陶编辑事业种种,大多与叶圣陶主文、丰子恺插画的1932年版《开明国语课本》有关。近两三年里,七八十年前的重印老课本广受欢迎,引发国人许多思考。
  叶圣陶回忆此事,“1932年,我花了整整一年时间,编写了一部《开明小学国语课本》,初小八册,高小四册,一共十二册,四百多篇课文。这四百多篇课文,内容和形式都很庞杂,大约有一半可以说是创作,另外一半是有所依据的再创作,总之没有一篇是现成的,是抄来的”。以知名作家、资深编辑身份而编小学课本,用心之苦,可见一斑。
  即以教材应有的求真的品质培养而言,同时代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言以蔽之:“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孩子求真知办真事说真话做真人,这是小学课本所应追求的。几年来浙江民间教育团队指摘小学语文教材中种种的“假”,叶开所著《对抗语文》直刺部分教材肆意改编之“痛”,一线教师多有感触。——似这样的课文,在《开明国语课本》里是一篇也找不到的。就算要教会孩子认识社会,也是这样引导的:“爸爸在园里种菜,弟弟问:‘为什么不种花?’爸爸说:‘先种菜,后种花。’”以这样的形象引导孩子认知“生存”,哪个孩子会不心领神会呢?
  这一年里,为了这12本480篇课文,他每天早上八点到下午五点半,天天要到造书的工厂去上班,忙的是红墨水,蓝墨水,校样,复写纸。一个夏天,既没有听到一声蝉鸣,也没有看到一朵荷花。
  有所为,亦有所不为。叶圣陶及夏丏尊共同给当时的开明书店立下五条社规:(1)礼拜六派的小说不出;(2)武侠小说不出;(3)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升学指南、辅导教材、复习题、解答题之类的书籍不出;(4)速成法之类的书不出;(5)描写词典不出。反观当今出版界,皆传曰“得教材得教辅者得天下”——而所得云何?利也。
  1940年11月22日至12月6日,刚应邀担任四川省教育厅从事中学教育研究工作的叶圣陶,作了一次十分特别的旅行:独自一人,主要依赖人力车、鸡公车等原始交通工具,宿小客栈及小学校教师宿舍,以面点为主食,每天奔赴新的地点,见新的人物,匆匆相见匆匆又别,虽非朋友关系却多共同语言。此次行旅,目的在于调查中学国文教学实际情况,作为研究和改进教学的依据。半月之内,计访学校十四五所,座谈十余次,听课二十余节,应邀演讲五次,代人讲课两节,内容即为叶自作文之《养蜂》。经考察,国文教学状况堪忧,无论师或生,大都既不明国文教学之目的,更不晓国文教学之方法,各地也无统一课程安排及教法研究等。察此弊端种种,也萌改良疗治的强烈愿望(同时叶圣陶还于此次考察后自省:这等调查的失误在于接触学生太少,听课看作文本只宜作为辅助,首先应视学生方面是否真有所得——所谓“君子责己也重以周”,而其观点角度,即今视之,犹使人深省)。
  此后,叶圣陶一面酝酿若干关于国文教学的切实意见发于《国文教学》月刊,一面心怀深虑,更谋良策。时好友朱自清任教于西南联大,得长假迁居成都,安家在望江楼对岸报恩寺中一幢小瓦房内。叶圣陶遂款门拜访。两人二十年前曾为浙江一师同事,曾共灯夜话,同游西湖,“击浆联床共曦月”,相处甚欢。此番再会,诗酒唱和之外,更合作同著《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两部,作为中学国文教师专业参考书,广受欢迎。1942年4月26日上午,在细雨濛濛中,叶圣陶又结识了时在华西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工作的吕叔湘。叶圣陶在上述两本阅读指导书之外,还拟出一本讲解文法的书,配套供中学教师参考。因吕曾在云南大学开设文法课,故亲往拜访,约请撰述。甫一会面,站在吕面前的“文学家”叶圣陶与他想像的颇有些不同:一把滴着水的油纸伞,一件旧棉袄,说话慢言细语,如一位老塾师。吕答应一试,随即收到叶让人送来的国语课本,供写书选用例句。半年后,《中国文法要略》即告完稿送叶审阅。叶圣陶所编包含以上三种在内的《国文教学丛刊》系列书籍四十年代曾多次再版,在全国影响深刻。   叶圣陶为语文教学深怀远虑,倾力奠基,在所从事具体工作上更严谨细致,亲力亲为。他在开明编写国文课本的同时,并主编《中学生》月刊(该刊1931年创刊,次年叶即接任主编)。1937年日寇轰炸上海,杂志被迫停刊,1938年5月,《中学生》改刊为《中学生战时半月刊》在桂林复刊,叶圣陶亲任社长兼主编(1981年1月,《中学生》再次复刊时,86岁高龄的叶圣陶再次撰文致祝,希望它“越办越好,今后永远不再停刊”)。1980年,朱光潜曾回忆该杂志说:“《中学生》这个刊物当时是最受欢迎的,除介绍一般科学知识和发表文艺作品之外,夏丏尊和叶圣陶两位主编特别重视语文教育方面的问题,曾特辟‘文章病院’一栏,以具体的例子,生动说明了官方报刊的公文和社论的思想和语文的毛病所在及治疗的方剂。这不仅讽刺了官样文章及其所表现的思想,也对当时的文风和学风乃至语文教学都起了难以估计的保健作用和示范作用。这个‘文章病院’至今还令我特别怀念。因为现在语文在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上的一些老毛病依然存在,而病院和医生却不易找到。如果现在那么多的报刊也多办几所‘文章病院’,少发些公式教条的空论,这对文风和学风都造福不浅。”朱光潜的感慨,距今又过三十年,文风,学风,以及报刊对社会以及对中国语言文字的责任感,改进若何呢?
  1938年末到1940年秋,战时武汉大学迁于乐山,叶圣陶受聘为教授,任教国文和写作。文学家苏雪林与其同事,尝回忆道:“叶氏做事非常负责,也非常细心。特别在批改学生作文课所定条例最多,所定符号有正负,竟有十几种花式。一天,听叶氏说学生国文程度实在欠佳,一篇文章光论错别字便有百来个,改起来真教人吃力。笔者闻而讶然。因请叶氏指示,始知叶氏于字体一以‘正楷’为主,‘讹体’、‘别字’当然算大错,‘俗体’、‘破体’、‘简体’及偏旁假借,点画略缺才,均须一一厘正。……”此一经历使江南才女苏雪林亦感“自己当了多年的‘别字先生’,误人子弟实在太多,自此留心正楷,把过去随笔乱写的字体矫正了不少”。
  当代作家肖复兴在其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中,也回忆1963年,自己的一篇获奖作文被叶老细致批改过,“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那篇作文简直像是动过大手术鲜血淋漓又绑上绷带的人一样”。后又以一个普通中学生的身份被叶圣陶邀请到家做客,交谈,一番“平等真诚又宽厚期待的谈话”。亦可见叶老于文章的细致严谨作风,对后生学子的责任和殷殷期待,数十年未尝更变。
  1954年,叶圣陶被国务院任命为教育部副部长,兼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总编辑。作为有着长期教师体验的教育家,更深知教师生涯的甘苦和作用之重大。同时,他仍是老师最贴心的长者和导师。1958年叶圣陶倡导教师写下水文,同时亲写一组文章《和教师谈写作》,帮助教师通晓写作规律,视教育写作为乐,养成良好的习惯。一次,听到某地小学教师被人侮辱轻蔑,竟放声大哭,声泪俱下,屡劝不止。对基层教师来信必亲自回复,一律毛笔恭楷书写,有时不及磨墨,就以笔尖在舌尖上舔湿疾书,堂堂副部长,满口余墨香,成为佳话(据称曾有普通教师收藏与叶老往来信件两百余封)。
  叶圣陶一生处世,恬淡自然,无论在开明期间,在苏州,或久居上海、北京等繁华地,一直有着乡居的习惯,晚九点睡,早六点起。留光头,穿家制布鞋布衣,多中式。晚饭爱喝点花雕,以半醺为度。喜写篆字,刻图章,听昆曲,会吹笛。院内少有空闲,满种花木。花开时辄邀友共赏,尽诚尽敬。其为人,为文,有着惊人的一致。如茅盾所言:和圣陶相对,虽然他无一语,可是令人消释鄙俗之心,读他的作品亦然。……作品中无惊人事,然而在无惊人处有他那种净化升华人的品格的力量。
  即今,《叶圣陶教育文集》对教育工作者而言,仍是常读常新,绝大部分文章仍富有现实意义。所言“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再学”,“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 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等等,以现实观照,仍然有着足以振聋发聩的意味。
  品读叶老一生,处处能感受到春风般的影子。借用陈之藩著名散文《在春风里》所言:没有人不爱春风的,没有人在春风中不陶醉的。因为有了春风,才有了绿杨的摇曳,有春风,才有燕子的回翔。有春风,大地才有诗,有春风,人生才有梦。——我们也正沉醉在叶圣陶先生其人和文字的春风里。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纪念中学三鑫双语学校)
  责任编辑 李 淳
其他文献
乔布斯:记住你即将死去  2005年,乔布斯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作了演讲——   “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箴言。它帮我指明了生命中重要的选择。因为几乎所有的事情,包括所有的荣誉、所有的骄傲、所有对难堪和失败的恐惧,这些在死亡面前都会消失。   大概一年以前,我被诊断出癌症。医生告诉我那很可能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癌症,我还有三到六个月的时间活在这个世界上。我的医生叫我回家,然后整理好
【摘要】教学中教师可以以问题为导向,以学具材料的创新应用为抓手,适度融入全科教学的理念,去尝试探寻数学拓展课内容开发的新路径。《测量地图上的面积》就是以测量某机场面积的现实情境为依托而设计的一节拓展课,以期打破学生对于面积测量的思维定式,尝试创造性地运用学习材料解决求不规则图形面积的问题,实现学生空间观念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材料创新;拓展课;实践  从数学教学的实际来讲,问题是驱动课堂
【摘 要】数学运算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理解运算的算理、合理选择简洁的运算解决问题这三个方面。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教师可将“讲理”与“明法”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总结算法,这样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核心概念,更好地实现“培养学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运算能力;情境;經验;操作;模型  
上学期在澳门举办的“中学语文两岸四地资深教师课堂”教研活动中,来自大陆、台湾、新加坡、香港、澳门的专家学者现场执教,一节《卖油翁》展示了境外学生怎么学、教师怎么教古汉语的情景,其课堂教学新意从以下一组文章中可窥一斑——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上一节课:《卖油翁》—— 把白话文翻译成文言文。这篇课文我们已经学过,为什么还要上一次呢?因为我们的重点在于“把白话文翻译成文言文”。我们先做一个小测验,
【摘要】本研究对湖北省武汉市25所幼儿园的620名大班幼儿携物动作进行测试发现,大班幼儿携物动作总体发展水平较好,男孩携物动作发展水平整体高于女孩,不同年龄段幼儿携物动作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者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大班幼儿;携物动作;现状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9)04-0032-06  动作发展是人类成长历程中的重要组成
【摘 要】“一个数除以小数”是小数计算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学中如何使学生能主动地运用商不变规律,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并能真正理解其算理。为此,教者在本课教学中精心创设了多个题组,让学生在这些题组的计算过程中动态地进行比较、迁移、概括算理,并让学生在这些题组的练习中进一步培养了数感和运算能力。  【关键词】小数除法 题组练习 自主解读  【课前思考】  “一个数除以小数”是在“
儿童道德教育是一个久远而凝重的话题,说它“久远”是因为它绵延几千年,传承着教育的智慧;说它“凝重”是因为现实的德育问题依然很多,德育的效率依然不高。且可用这样一个词组概括学校德育工作的状态:崇高的使命和无奈的现实。说“崇高”——它是关系人生发展、家庭幸福、民族存亡的大事、要事,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神圣的使命;说“无奈”——是因为政治德育、俗化德育、异化德育等因素的影响。德育非但无法崇高,反而陷入困惑,
正是儿童承袭了人类最初的诗性性格,他们的智慧既指向眼睛看到的地方,也指向心灵看到的地方。  ——题记    意境是诗所描写的生活图景和作者思想感情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常以意境的高下来衡量作品的成败,但往往由于过分强调作者个人的主观感受,流于玄秘,造成脱离现实的倾向。而今天的古诗教学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那就是清一色的串讲几个词句而已,无人再问意境之美,意境之深。如果只是浅
化解学生疑问的实践研究  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个体,是在不断产生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形成和发展自身能力的。实际上,在当前的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隐藏在学生内心深处需要教师去着力化解的疑问。这些疑问背后,承载的是知识更深刻的本质,是学生更深度的思考,也是教师更精准教学的方向。有鉴于此,近年来,浙江省海盐县的何月丰老师和他的团队,开展“学生会有什么疑问以及如何化解学生疑问”的研究。
夏季喝汤需得法    1. 绿豆汤  夏季当推绿豆汤。绿豆汤可清热解毒、止渴消暑,是中国传统的夏季解暑饮品。另外,绿豆汤中还可以加入少量冰糖食用,口感更好。  2. 银耳百合汤  银耳百合汤有滋阴,润肺,养颜,暖胃的功效,长期饮用银耳百合汤,可以达到调理肺、脾、肾三脏的作用。  3. 冬瓜海带汤  海带能增钙降钠,利于胆固醇的排泄,而冬瓜能清热解暑,两者搭配在一起做成很清淡的冬瓜海带汤,不但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