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环嵌套的规整圆形,从边缘朝向中心有序地隆起山脊和浅谷,脊线排列均衡周密,又曲折有致。从上空俯瞰,它简直像一件完美的艺术品。难以想象,它位于大海底部,诞生于腥咸的海水中,仿佛随时可以被洋流推动旋转起来的巨大齿轮。更难以想象,它的设计和建造者,是一只长不盈尺的日本河豚。
两者的体量,落差巨大。圆轮是这只日本河豚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劳作的成果,历时一周才得以完成。它仿佛具有卓越数学计算才能和精确构造能力的工匠,在汪洋深处秘密地创作使用沙粒,最脆弱的建筑材料。最终,在深海的底部,涌流不息的海水必将抹平一切起伏有致的曲线。在建立与消失之间,日本河豚有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需要依赖圆轮去完成。
黑色的瞳孔仿佛镶嵌在椭圆的贝壳上,带着几分惊惶的意味转动着。上半部细密的灰白斑纹,纯白色腹部,近乎透明的鱼鳍。在色彩斑斓的海洋鱼群中,日本河豚其貌不扬,若卧伏于沙砾中,泰半消隐不现。其势也弱,尽管遇到危险,它有鼓起气囊、浑身张刺的自救招数,但在险象环生的海洋里,这点武器实在微不足道。这圆轮,可能是它一生最大的奇迹。它赤手空拳,能够凭恃的工具,只有弱小无骨的透明鱼鳍。依靠高频地抖动腹部的双鳍和尾鳍,翻腾起滚滚尘暴一样的沙雾,改变细小沙粒的排列组合,在沙地上犁出一道道曲线,那是巨大圆轮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绝不是一时兴起,率性而为。它甚至用嘴捡拾贝壳,精确地放置在山脊的交汇处,仿若刻意的装饰,一枚,又一枚。
不能说是初次遇合,却是初始真正的“看见”。他看见了那些石头。
石头们嵌在或庞大或单薄的山体中,有的裸呈在天光下,有的被泥土、植被围裹,他得拨开树枝荆棘草叶,才能看清石头的真实面目。它们有时像放大的书页般严谨排列,有时像潦草画笔的涂抹,有时像备受摧残的老妪的脸,有时像单纯无辜的孩子,有时呈现斑驳诡异的色泽,有时干净如云如霜如雪,有时泄露一只动物遗骸的局部,有时抛出贝壳的残躯那与千里之外的海洋牵连的线索,有时被一株树根活生生地穿透或把持,两者无奈又和谐地共生在一起……
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花岗岩、辉绿岩、闪长岩……奥陶纪、泥盆纪、二叠纪……古新世、渐新世、更新世……石头们隐含了太多关于久远时空的讯息,像已被修改多次的电报密码,他不知道自己能破译几分。他只是满足于探看的过程、追究的过程,从纷繁杂乱的线团中试图理出头绪和线索,却因自身局限的绝望无援而又乐此不疲。还有——用手去触摸的过程,他喜欢指尖与石头粗糙或光滑的表面触碰那一瞬间的感觉。有时,他被石头的锐角划伤。
他的房间里积聚起越来越多的石头。他以写生的名义,带着学生翻山越岭,前去与更多陌生的石头相遇。关于石头,他面对学生侃侃而谈,仿佛比他的专业绘画更加在行而深入。
并非一直如此,那种迷恋不是由来已久。哪怕是去年,他来南昌见我先生时,包括以前的许多次会面,他从未聊起过石头。
疫情拖延了入疆支教的时间,全省两百多位老师在秋季才动身。大部队经停南昌,他按惯例联系了先生。他们是读师范时的同学,越过近三十年的长途,当年一个班三十多个学生,如树枝分杈,即便同根同脉也已渐行渐远。先生的油画技艺搁浅半途,再未拾捡,而他,在一家中学当美术老师。偶尔,他将国画近作发给先生,可以感觉笔墨间些微的“变”与“进”。相对于画作,生活的折变突兀而猛烈。
他离开了妻子和十来岁的儿子,度过一段沉寂无声的日子。再次出现在先生面前时,他欲言又止,似乎新恋情进展得不顺利,而面对儿子的纠结心态也未舒缓。艰难时段,通常具有显影剂的效果,让生活中积淀多年的不甘与疲惫浮现而出,刺目,椎心。
去新疆支教是他的主动选择,不知有无远避他乡、脱离困境的考量。在新生活尚未敞开之前,谈资停留在已经成为过去时的日常。忽然,他谈起了石头……石头比风流云散的生活坚固,也持久吗?
与圆轮关联的使命,关乎生生不息。
那里將是一只雄性日本河豚寻偶的独特舞台,那里将是两性交配的温床,那里将是新生命孕育成长的花园。
据说日本河豚是肉中至味,世间的至美之物泰半是天使和魔鬼的合体,仿佛这是造物秘而不宣却一再运用实践的“真理”。河豚之毒浸润在肝脏、血液、卵巢、眼睛、鳃、皮肤中,简直无处不存,想想都难以剥离,哪怕再高端的处理手段。其毒性之烈,几无药可解,一旦中招,便直驱死亡之境,仿佛从生之味蕾的极端体验到死之黑暗虚无的无缝对接——光速般的直达列车,没有半途中止或逃脱的可能。可不管不顾的人类,依然蜂拥前往,如赴一场错过便遗憾终身的盛宴,哪怕必得走过陡崖,那命悬一线的边际。
不可思议的组合,也体现在日本河豚丑陋的外表和让人惊诧的创造能量上。那是否是造物对弱小生物体垂怜,给予必要的补偿?用一种不可思议的出色,填补愚陋的缺损,两相结合,撬动天平,从而达到整体性的均衡,在我们的目力之外?
这部由英国广播公司拍摄的纪录片《生命的故事》,讲述了动物族群从生到死的诸多离奇景象。离奇,乃因我们有限的目力难及,局限的想象难至。繁衍后代、延续族群的本能,被造物无一例外地根植在生命体的躯体与意识中,那是一股异常蓬勃汹涌的驱动力、创造力。
雄河豚全心全意铸造了生命中的奇迹——海底的圆轮图案,为了吸引一只腹中储满鱼卵的雌河豚到来。这圆轮似乎让雌河豚十分满意,在欣赏完圆轮造型后,两只河豚达成了秘密的约定。一夜漫长的等待中,想来孤身守候原地的雄河豚,内心一定潮汐涌动。它还有工作需要完成——抚平最中心圆环上的山脊与浅沟,将最柔细的沙粒铺在最中心的位置。
第二天,雌河豚翩翩而来,停留在圆轮中心。雄河豚用鸟喙状的齿轻轻咬住雌河豚的脸颊,生命震动,鱼卵纷纷受精坠落沙土。雄河豚用鳍抖动沙粒,将之隐埋……待所有的受精卵隐身于沙粒中,雌河豚离去,留下雄河豚独自守候。
这时雄河豚的内心恐怕既饱满又虚空,既热切又忐忑,它比任何生命都渴望海水汹涌,尽快摧毁它的杰作,让隐埋着万千鱼卵的沙粒,变得和别处的沙粒一样平朴无奇。它依然激动地游动着,不时转动看上去惊惶不安的黑眼珠,那些在沙粒中暗暗蓄力生长的后代们,才是属于它的真正“奇迹”。
我的先生,对某一事物的强烈沉迷,常常截然收束。学生时代他沉迷于画画,极度地沉迷,胜过班上学画的任一同学。后来,他沉迷诗歌,随之对绘画之迷迅疾隐退,直退得无迹可寻,十数年未曾摸过画笔。他在乡村任教时,在那个静谧的山冈上度过的无数个寂寞夜晚,都埋首在对诗歌的狂热中,仿佛岩浆奔涌的灼烫。再后来,他开始写散文,诗歌又退隐,隐成偶尔为之的淡色背景。一度他沉迷书法,天天指端沾着墨汁,衣袖洇着墨渍,一晚临千字都是寻常事,然后突然的一天,他又放开了那些笔墨纸砚,转而沉迷于其他事物。那种中断,毫无征兆,寻不到由头和线索。
我曾将其归因于双子座的心性,但这是多么肤浅而粗糙的归纳。一个人生命中,莫名而起的痴迷、无疾而终的转身,有多少是可以像数学方程式一样解析,答案单一明确的呢?那些我们永远说不清道不明之处,那些介于黑白清晰分野之间的灰色地带,收容了多少连我们自己都弄不透彻的因由、微妙复杂的情绪,以及洋流般莫测的情感?
并非个例,一位素来不喜山的朋友,突然为一座名叫羊狮幕的山谷倾注了七年时光,以朝圣般的心情写下十余万文字,拍摄了许多独独被她“看见”的瞬间。在她的讲述中,那是具有天启一般意味的机缘。从一座山谷,她打通了自身与自然的通道,在万物的细微褶皱中洞悉生命的隐秘。还有一位女诗人,在一次被动的远足后,爱上了独自奔跑。时常在日暮时分,绕山奔跑的路途上,她与一朵寂静开放的花、一只孤独的七星瓢虫相遇,她为它们耐心驻足,欣喜莫名……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因果,也如大自然一样,呈现千般万般形态。有的迷时,炙热地去迷,仿佛错过就是不可挽回的遗憾。有的别时,痛楚着断然放手,像从未相遇一样。也有的,一步三回头,看不见的丝线四下勾连,形成不可解的透明蛛网。
圆轮,未闭合的圆,逃逸而出的射线,莫测之变,滑出预期的圆满或残缺,爱或非爱,水泽般盈消的耐心,存在与消亡,孤独的无数形态……不知我先生的老同学,他与石头的缘分,这在我们看来貌似没有来由的迷恋,会否在某一天戛然而止,又或者持久下去,以至贯穿他的后半生。
谁能预知?
责任编辑:沙爽
两者的体量,落差巨大。圆轮是这只日本河豚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劳作的成果,历时一周才得以完成。它仿佛具有卓越数学计算才能和精确构造能力的工匠,在汪洋深处秘密地创作使用沙粒,最脆弱的建筑材料。最终,在深海的底部,涌流不息的海水必将抹平一切起伏有致的曲线。在建立与消失之间,日本河豚有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需要依赖圆轮去完成。
黑色的瞳孔仿佛镶嵌在椭圆的贝壳上,带着几分惊惶的意味转动着。上半部细密的灰白斑纹,纯白色腹部,近乎透明的鱼鳍。在色彩斑斓的海洋鱼群中,日本河豚其貌不扬,若卧伏于沙砾中,泰半消隐不现。其势也弱,尽管遇到危险,它有鼓起气囊、浑身张刺的自救招数,但在险象环生的海洋里,这点武器实在微不足道。这圆轮,可能是它一生最大的奇迹。它赤手空拳,能够凭恃的工具,只有弱小无骨的透明鱼鳍。依靠高频地抖动腹部的双鳍和尾鳍,翻腾起滚滚尘暴一样的沙雾,改变细小沙粒的排列组合,在沙地上犁出一道道曲线,那是巨大圆轮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绝不是一时兴起,率性而为。它甚至用嘴捡拾贝壳,精确地放置在山脊的交汇处,仿若刻意的装饰,一枚,又一枚。
不能说是初次遇合,却是初始真正的“看见”。他看见了那些石头。
石头们嵌在或庞大或单薄的山体中,有的裸呈在天光下,有的被泥土、植被围裹,他得拨开树枝荆棘草叶,才能看清石头的真实面目。它们有时像放大的书页般严谨排列,有时像潦草画笔的涂抹,有时像备受摧残的老妪的脸,有时像单纯无辜的孩子,有时呈现斑驳诡异的色泽,有时干净如云如霜如雪,有时泄露一只动物遗骸的局部,有时抛出贝壳的残躯那与千里之外的海洋牵连的线索,有时被一株树根活生生地穿透或把持,两者无奈又和谐地共生在一起……
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花岗岩、辉绿岩、闪长岩……奥陶纪、泥盆纪、二叠纪……古新世、渐新世、更新世……石头们隐含了太多关于久远时空的讯息,像已被修改多次的电报密码,他不知道自己能破译几分。他只是满足于探看的过程、追究的过程,从纷繁杂乱的线团中试图理出头绪和线索,却因自身局限的绝望无援而又乐此不疲。还有——用手去触摸的过程,他喜欢指尖与石头粗糙或光滑的表面触碰那一瞬间的感觉。有时,他被石头的锐角划伤。
他的房间里积聚起越来越多的石头。他以写生的名义,带着学生翻山越岭,前去与更多陌生的石头相遇。关于石头,他面对学生侃侃而谈,仿佛比他的专业绘画更加在行而深入。
并非一直如此,那种迷恋不是由来已久。哪怕是去年,他来南昌见我先生时,包括以前的许多次会面,他从未聊起过石头。
疫情拖延了入疆支教的时间,全省两百多位老师在秋季才动身。大部队经停南昌,他按惯例联系了先生。他们是读师范时的同学,越过近三十年的长途,当年一个班三十多个学生,如树枝分杈,即便同根同脉也已渐行渐远。先生的油画技艺搁浅半途,再未拾捡,而他,在一家中学当美术老师。偶尔,他将国画近作发给先生,可以感觉笔墨间些微的“变”与“进”。相对于画作,生活的折变突兀而猛烈。
他离开了妻子和十来岁的儿子,度过一段沉寂无声的日子。再次出现在先生面前时,他欲言又止,似乎新恋情进展得不顺利,而面对儿子的纠结心态也未舒缓。艰难时段,通常具有显影剂的效果,让生活中积淀多年的不甘与疲惫浮现而出,刺目,椎心。
去新疆支教是他的主动选择,不知有无远避他乡、脱离困境的考量。在新生活尚未敞开之前,谈资停留在已经成为过去时的日常。忽然,他谈起了石头……石头比风流云散的生活坚固,也持久吗?
与圆轮关联的使命,关乎生生不息。
那里將是一只雄性日本河豚寻偶的独特舞台,那里将是两性交配的温床,那里将是新生命孕育成长的花园。
据说日本河豚是肉中至味,世间的至美之物泰半是天使和魔鬼的合体,仿佛这是造物秘而不宣却一再运用实践的“真理”。河豚之毒浸润在肝脏、血液、卵巢、眼睛、鳃、皮肤中,简直无处不存,想想都难以剥离,哪怕再高端的处理手段。其毒性之烈,几无药可解,一旦中招,便直驱死亡之境,仿佛从生之味蕾的极端体验到死之黑暗虚无的无缝对接——光速般的直达列车,没有半途中止或逃脱的可能。可不管不顾的人类,依然蜂拥前往,如赴一场错过便遗憾终身的盛宴,哪怕必得走过陡崖,那命悬一线的边际。
不可思议的组合,也体现在日本河豚丑陋的外表和让人惊诧的创造能量上。那是否是造物对弱小生物体垂怜,给予必要的补偿?用一种不可思议的出色,填补愚陋的缺损,两相结合,撬动天平,从而达到整体性的均衡,在我们的目力之外?
这部由英国广播公司拍摄的纪录片《生命的故事》,讲述了动物族群从生到死的诸多离奇景象。离奇,乃因我们有限的目力难及,局限的想象难至。繁衍后代、延续族群的本能,被造物无一例外地根植在生命体的躯体与意识中,那是一股异常蓬勃汹涌的驱动力、创造力。
雄河豚全心全意铸造了生命中的奇迹——海底的圆轮图案,为了吸引一只腹中储满鱼卵的雌河豚到来。这圆轮似乎让雌河豚十分满意,在欣赏完圆轮造型后,两只河豚达成了秘密的约定。一夜漫长的等待中,想来孤身守候原地的雄河豚,内心一定潮汐涌动。它还有工作需要完成——抚平最中心圆环上的山脊与浅沟,将最柔细的沙粒铺在最中心的位置。
第二天,雌河豚翩翩而来,停留在圆轮中心。雄河豚用鸟喙状的齿轻轻咬住雌河豚的脸颊,生命震动,鱼卵纷纷受精坠落沙土。雄河豚用鳍抖动沙粒,将之隐埋……待所有的受精卵隐身于沙粒中,雌河豚离去,留下雄河豚独自守候。
这时雄河豚的内心恐怕既饱满又虚空,既热切又忐忑,它比任何生命都渴望海水汹涌,尽快摧毁它的杰作,让隐埋着万千鱼卵的沙粒,变得和别处的沙粒一样平朴无奇。它依然激动地游动着,不时转动看上去惊惶不安的黑眼珠,那些在沙粒中暗暗蓄力生长的后代们,才是属于它的真正“奇迹”。
我的先生,对某一事物的强烈沉迷,常常截然收束。学生时代他沉迷于画画,极度地沉迷,胜过班上学画的任一同学。后来,他沉迷诗歌,随之对绘画之迷迅疾隐退,直退得无迹可寻,十数年未曾摸过画笔。他在乡村任教时,在那个静谧的山冈上度过的无数个寂寞夜晚,都埋首在对诗歌的狂热中,仿佛岩浆奔涌的灼烫。再后来,他开始写散文,诗歌又退隐,隐成偶尔为之的淡色背景。一度他沉迷书法,天天指端沾着墨汁,衣袖洇着墨渍,一晚临千字都是寻常事,然后突然的一天,他又放开了那些笔墨纸砚,转而沉迷于其他事物。那种中断,毫无征兆,寻不到由头和线索。
我曾将其归因于双子座的心性,但这是多么肤浅而粗糙的归纳。一个人生命中,莫名而起的痴迷、无疾而终的转身,有多少是可以像数学方程式一样解析,答案单一明确的呢?那些我们永远说不清道不明之处,那些介于黑白清晰分野之间的灰色地带,收容了多少连我们自己都弄不透彻的因由、微妙复杂的情绪,以及洋流般莫测的情感?
并非个例,一位素来不喜山的朋友,突然为一座名叫羊狮幕的山谷倾注了七年时光,以朝圣般的心情写下十余万文字,拍摄了许多独独被她“看见”的瞬间。在她的讲述中,那是具有天启一般意味的机缘。从一座山谷,她打通了自身与自然的通道,在万物的细微褶皱中洞悉生命的隐秘。还有一位女诗人,在一次被动的远足后,爱上了独自奔跑。时常在日暮时分,绕山奔跑的路途上,她与一朵寂静开放的花、一只孤独的七星瓢虫相遇,她为它们耐心驻足,欣喜莫名……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因果,也如大自然一样,呈现千般万般形态。有的迷时,炙热地去迷,仿佛错过就是不可挽回的遗憾。有的别时,痛楚着断然放手,像从未相遇一样。也有的,一步三回头,看不见的丝线四下勾连,形成不可解的透明蛛网。
圆轮,未闭合的圆,逃逸而出的射线,莫测之变,滑出预期的圆满或残缺,爱或非爱,水泽般盈消的耐心,存在与消亡,孤独的无数形态……不知我先生的老同学,他与石头的缘分,这在我们看来貌似没有来由的迷恋,会否在某一天戛然而止,又或者持久下去,以至贯穿他的后半生。
谁能预知?
责任编辑:沙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