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地方党报,如何守正创新,推进媒体传播力影响力提质增效,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广、更深入,这是一个事关媒体融合的重要课题。融媒体时代,《黔南日报》及所属新媒体践行“四力”,推进媒体融合的传播力影响力提质增效,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
关键词:媒体融合;传播力;影响力;提质增效
今年以来,黔南州宣传文化系统积极建设州(县)融媒体中心平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平台、舆情风险防控平台、以绿博会为引领的对外宣传发布平台,着力打造“好花红”民族文化形象品牌、“绿水青山新画卷、生态文明新标杆”绿色黔南品牌、“黔南骄傲”精神力量品牌、“山地宣讲轻骑兵”品牌、“西南影都”影视文化产业品牌,不断强化新闻舆论支撑、文军扶贫行动、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繁荣发展,汇聚正能量,提振精气神。
一、聚焦聚力重大主题报道,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引领
开展主题报道是地方党报媒体融合的工作重点。主题报道基本上都是围绕党委政府的重大部署、重大活动以及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的正面宣传为主的系统性报道,不仅政策性强,对创新性要求也很高。主流媒体要及时提供更多真实客观、观点鲜明的信息内容,掌握舆论场主动权和主导权。
如何把主题报道做得让受众喜闻乐见、深人人心、鼓舞人心,是主流媒体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课题。以《黔南日报》为例,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的决战决胜之年,却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侵袭,“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成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也给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更多困难和压力。“打赢两场战,夺取双胜利”无疑是我们新闻报道的重大主题。此外,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中国第四届绿化博览会这样的国家级盛会在黔南州举办具有更加特别的意义,对于宣传推介黔南乃至贵州,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这些都是我们今年必须重点关注和开展的主题报道。
因此,我们要加强整体谋划重点策划,统筹发挥全媒体平台优势,把主题报道做深做细做新,推出更多有影响力的“爆款”产品。从今年的宣传报道情况来看,无论是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还是绿博园建设的报道上,黔南日报社融媒体采访中心和各平台编辑部都采写编发了大量稿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还存在提升空间。采编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统筹策划,进一步深入基层,进一步挖掘提炼。比如黔南虽然属于疫情低风险地区,但在大力宣传报道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同时,依然要采编一定量的疫情防控内容,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比如脱贫攻坚报道,要更多关注克服疫情影响千方百计实现脱贫清零目标的生动事例,更多挖掘先进典型人物提炼总结成功经验;比如绿博园除了建设进度等动态报道外,要结合生态文明建设、文化旅游发展等推出全方位立体式报道。
聚焦聚力这些主题报道,用优秀的作品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是地方党报的使命担当,也能够使我们在这样背景下彰显媒体的品牌和价值。
二、开展媒体融合梯次提升,实现平台全方位新突破
在全国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大势下,中央级媒体凭借政策、资源、平台等诸多优势发展迅速,县级融媒体也借力中央的明确要求和省级强力推动,得到了相应的支持和发展。而处于市州层级的媒体由于没有明确和清晰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各地模式各有不同,目前也还缺乏可借鉴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如何高效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也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
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已无须赘言,没有互联网阵地和网上话语权,党报的影响力传播力就会减弱,就无法赢得更多受众。以黔南日报社为例,面对人财物多方面困难,我们不可能有大手笔的投入,不可能全方位地推进,必须分阶段、有步骤地重点突破、梯次提升。针对人员不足的问题,我们既要在能力范围内招引人才,又要整合优化提升现有人力资源,逐步向全媒体采编队伍过渡;针对系统匹配问题,我们既要借助外力如省级媒体技术力量和购买第三方公司服务,又要立足自身研发团队和技术人员,在推进“黔南宣传文化云”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和打造符合全媒体平台需要和使用习惯的系统;针对平台发展不均衡问题,我们要有计划、按梯次对各新媒体平台进行改版升级,比如抖音平台是我们的强项,去年有了一定的基础,今年我们重点打造“黔南发布”和“云黔南”两个抖音号,目前已实现了百万粉丝目标。下一步,还将把精力放在打造“云黔南”APP上,真正实现移动优先,实现党报声音在移动端的第一时间呈现。在重点突破取得实效的同时,再陆续推进其他平台建设,逐步使各平台向十万、百万甚至千万级的平台迈进,使内容建设和市场拓展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三、强化采编队伍素质提升,巩固壮大主流舆论阵地
“四全媒体”时代对传统媒体的采编理念、思维、流程、能力素质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老套路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新变化。不断学习不断提升求新求变,已成为现代媒体人的必修课。
面对“四全媒体”挑战,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全媒体时代,人才队伍是根本性、决定性的因素。从我们的现实状况来看,无论是年龄结构、人员素质还是规模数量都难以适应全媒体时代的要求。客观因素的制约我们难以改变,但是主观努力我们必须坚持,也应该能够有所作为。
首先,转变思维和观念,特别是从单一纸媒到全媒体的转变。其实单就纸媒来看也经历过挑战、竞争与变革,比如2000年左右纸媒的黄金时代,有一个很有名的提法是新闻采编要做到“新、短、快、活、强”。笔者认为这个要求同样适用于现在,只是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变化,比如对“快”的要求已经不是用天、用小时来衡量,而是分秒的竞争。
其次,要强化的是采编技能的提升,从过去单一的文字处理转向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素材在Pc端、手机端的设计、重构、整合、呈现。当然,对于大多数采编人员来说,并不需要也没有必要会编程懂研发,但是如果不能学习和掌握全媒体系统和相关软件的应用,就无法在全媒体时代站稳脚跟、適应变化和赢得挑战。同时,提升文字基本功很有必要,对于纸媒从业者,文字严谨、用语精当应该是我们的优势也应该经得起检验。
针对地方党报采编队伍年龄结构两头大中间小、断层严重的情况,需要进一步通过多种渠道招引人才,加强新老媒体人员双向交流,实行走出去请进来教育培训,开展常态化实操性学习研讨。同时,也要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完善符合全媒体时代的奖惩激励办法,常态化推进全媒体、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不断适应“四全媒体”的新要求,不断巩固和壮大主流舆论阵地。
关键词:媒体融合;传播力;影响力;提质增效
今年以来,黔南州宣传文化系统积极建设州(县)融媒体中心平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平台、舆情风险防控平台、以绿博会为引领的对外宣传发布平台,着力打造“好花红”民族文化形象品牌、“绿水青山新画卷、生态文明新标杆”绿色黔南品牌、“黔南骄傲”精神力量品牌、“山地宣讲轻骑兵”品牌、“西南影都”影视文化产业品牌,不断强化新闻舆论支撑、文军扶贫行动、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繁荣发展,汇聚正能量,提振精气神。
一、聚焦聚力重大主题报道,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引领
开展主题报道是地方党报媒体融合的工作重点。主题报道基本上都是围绕党委政府的重大部署、重大活动以及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的正面宣传为主的系统性报道,不仅政策性强,对创新性要求也很高。主流媒体要及时提供更多真实客观、观点鲜明的信息内容,掌握舆论场主动权和主导权。
如何把主题报道做得让受众喜闻乐见、深人人心、鼓舞人心,是主流媒体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课题。以《黔南日报》为例,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的决战决胜之年,却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侵袭,“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成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也给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更多困难和压力。“打赢两场战,夺取双胜利”无疑是我们新闻报道的重大主题。此外,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中国第四届绿化博览会这样的国家级盛会在黔南州举办具有更加特别的意义,对于宣传推介黔南乃至贵州,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这些都是我们今年必须重点关注和开展的主题报道。
因此,我们要加强整体谋划重点策划,统筹发挥全媒体平台优势,把主题报道做深做细做新,推出更多有影响力的“爆款”产品。从今年的宣传报道情况来看,无论是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还是绿博园建设的报道上,黔南日报社融媒体采访中心和各平台编辑部都采写编发了大量稿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还存在提升空间。采编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统筹策划,进一步深入基层,进一步挖掘提炼。比如黔南虽然属于疫情低风险地区,但在大力宣传报道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同时,依然要采编一定量的疫情防控内容,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比如脱贫攻坚报道,要更多关注克服疫情影响千方百计实现脱贫清零目标的生动事例,更多挖掘先进典型人物提炼总结成功经验;比如绿博园除了建设进度等动态报道外,要结合生态文明建设、文化旅游发展等推出全方位立体式报道。
聚焦聚力这些主题报道,用优秀的作品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是地方党报的使命担当,也能够使我们在这样背景下彰显媒体的品牌和价值。
二、开展媒体融合梯次提升,实现平台全方位新突破
在全国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大势下,中央级媒体凭借政策、资源、平台等诸多优势发展迅速,县级融媒体也借力中央的明确要求和省级强力推动,得到了相应的支持和发展。而处于市州层级的媒体由于没有明确和清晰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各地模式各有不同,目前也还缺乏可借鉴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如何高效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也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
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已无须赘言,没有互联网阵地和网上话语权,党报的影响力传播力就会减弱,就无法赢得更多受众。以黔南日报社为例,面对人财物多方面困难,我们不可能有大手笔的投入,不可能全方位地推进,必须分阶段、有步骤地重点突破、梯次提升。针对人员不足的问题,我们既要在能力范围内招引人才,又要整合优化提升现有人力资源,逐步向全媒体采编队伍过渡;针对系统匹配问题,我们既要借助外力如省级媒体技术力量和购买第三方公司服务,又要立足自身研发团队和技术人员,在推进“黔南宣传文化云”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和打造符合全媒体平台需要和使用习惯的系统;针对平台发展不均衡问题,我们要有计划、按梯次对各新媒体平台进行改版升级,比如抖音平台是我们的强项,去年有了一定的基础,今年我们重点打造“黔南发布”和“云黔南”两个抖音号,目前已实现了百万粉丝目标。下一步,还将把精力放在打造“云黔南”APP上,真正实现移动优先,实现党报声音在移动端的第一时间呈现。在重点突破取得实效的同时,再陆续推进其他平台建设,逐步使各平台向十万、百万甚至千万级的平台迈进,使内容建设和市场拓展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三、强化采编队伍素质提升,巩固壮大主流舆论阵地
“四全媒体”时代对传统媒体的采编理念、思维、流程、能力素质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老套路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新变化。不断学习不断提升求新求变,已成为现代媒体人的必修课。
面对“四全媒体”挑战,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全媒体时代,人才队伍是根本性、决定性的因素。从我们的现实状况来看,无论是年龄结构、人员素质还是规模数量都难以适应全媒体时代的要求。客观因素的制约我们难以改变,但是主观努力我们必须坚持,也应该能够有所作为。
首先,转变思维和观念,特别是从单一纸媒到全媒体的转变。其实单就纸媒来看也经历过挑战、竞争与变革,比如2000年左右纸媒的黄金时代,有一个很有名的提法是新闻采编要做到“新、短、快、活、强”。笔者认为这个要求同样适用于现在,只是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变化,比如对“快”的要求已经不是用天、用小时来衡量,而是分秒的竞争。
其次,要强化的是采编技能的提升,从过去单一的文字处理转向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素材在Pc端、手机端的设计、重构、整合、呈现。当然,对于大多数采编人员来说,并不需要也没有必要会编程懂研发,但是如果不能学习和掌握全媒体系统和相关软件的应用,就无法在全媒体时代站稳脚跟、適应变化和赢得挑战。同时,提升文字基本功很有必要,对于纸媒从业者,文字严谨、用语精当应该是我们的优势也应该经得起检验。
针对地方党报采编队伍年龄结构两头大中间小、断层严重的情况,需要进一步通过多种渠道招引人才,加强新老媒体人员双向交流,实行走出去请进来教育培训,开展常态化实操性学习研讨。同时,也要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完善符合全媒体时代的奖惩激励办法,常态化推进全媒体、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不断适应“四全媒体”的新要求,不断巩固和壮大主流舆论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