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课中“情境教学”模式的构建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stgaoyan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情境教学,就是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引入或创设与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实效。专家指出:“生动、逼真的情境创设极富感染性,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表达的强烈欲望。”只有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才能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激发他们表达、交流的欲望,才能使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怎样才能创设良好的情境来开展好口语交际教学呢?
  情境教学模式的结构是以主体体验为核心因素而形成的,其基本环节为:创设情境——亲历体验——探究感悟——拓展升华。
  
  环节一:创设画面,引入情境
  
  特定的语言环境是口语交际的基础,语言环境离不开一定的情境。因此我们注意精心创设有儿童特点的、符合儿童学习需要的情境,增强儿童的口语交际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学会一定的表达方法,并培养了良好的交际情感。这里用的手段主要有:言语创设、图画创设、实物创设、表演创设、音乐创设等。
  
  环节二:深入情境,亲历体验
  
  体验也就是让学生亲身参与情境的过程。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如何使口语交际括动成为儿童的主观需要是本模式努力的方向。根据儿童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规律,我们让儿童扮演现实生活中的角色,让儿童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全面活动起来。儿童进入角色的情感驱使着他们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学习习惯等都得到了良好的培养。
  
  环节三:情境交际、激发探究
  
  “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平等的互动交往的过程。”口语交际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要调动儿童参与讨论的热情,提高学生听的能力、说的水平。为了在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都有说话、讨论、评价的机会,我们在这个环节中注重设置交际情境,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鼓励每个学生都能大胆表达。
  
  环节四:归纳总结,感悟升华
  
  学以致用,这是学习口语交际的最终目标。对于包罗万象的语文,更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立足课文,又跳出课文,克服“一锅炒”“一刀切”“一言堂”的模式,把学生带到更广阔的课外世界。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社会,生活中,引导学生到广阔的天地里去探索,去摘取新的知识之果,去获取更大的创造能力,真正提高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摘要 不同的课文应采用不同的方法,抓住重点段落的语言文字进行品味赏析。抓住文章的关键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探究、积累、运用等语文活动走避文本、走近作者,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朗读经典 陶冶性情 洗礼心灵 感悟真情 健康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犹如“手心”与“手背”。教师抓住文章的关键处,引导学生通
阅读一直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费时也最多,但是,学生在阅读理解上仍有很多问题。阅读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这也是语文教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