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魂”,在教学之前,应深入、反复思考语文教学、本学期教学、本单元教学、本课教学乃至本课时教学应该让学生“获得什么”,即确定教学的目标与方向,方向正确了,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细节的推敲、教学艺术的追求才有价值。
当前,相当多的老师教学目标意识淡薄,对于语文教学究竟该让学生“得到什么”,不甚了了,没有引导学生进行丰富有效的语文训练或训练单一、无序,仅限于读背课文,抄默词语,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不到充分的培养与发展。部分教师研读教材时缺乏整体意识,孤立看教材,不能将课文放到单元、整册教材中去研究,导致教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为此我们在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阅读全套教材、钻研整册课文、明确总体目标和年段目标的基础上,为给予老师具体明确、可操作性较强的教学指导,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特编写小学语文单元(阅读)素养训练系列,这里以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单元的教学为例,呈现我们的思考。
一、单元目标
1.本单元素养培养目标。
①体会“神舟”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场面谈谈自己的感受,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了解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以及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与科学研究的精神,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②初步了解通讯报道的一般特点,体会场面描写的烘托作用。
③领会说明文中心突出、科学性强、条理清晰以及用词准确严密的特点。了解说明文的基本写作手法。
④初步认识设问、对仗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2.对应的课标年段目标。
①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②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③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基本的说明方法。结合单元学习进一步认识说明文的多种说明方法:除打比方、列数字、举例、比较等说明方法,还有描述性说明(想象、联想等)、分层说明等。
④结合课文学习认识多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比较、对偶等,揣摩其特点和表达效果,并练习运用拟人、夸张、排比写句段。
3.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五下的第二单元,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培养,学生已经逐步适应高年段的学习方法,因此,根据第三学段培养目标,结合本单元三篇课文的特点,重点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初步领会说明文和通讯的写作特点,学习说明文基本的表达方法,感受场面描写的作用,着力认识排比、对仗和设问的修辞手法,同时继续夯实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
【相应阐述】
我们基于《语文课程标准》,对相关年段目标进行具体化的陈述,在此基础上制定的单元目标,除关注单元主旨(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内容)外,重点结合本单元课文的特色,挖掘、制定本单元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训练、表达方法效果揣摩、学法指导、思维训练等目标,以期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等素养能得到有效的培养与发展。
二、基于单元目标的课时目标及教学建议
以下以《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为例。
1.内容简析。这是一篇介绍火星的知识短文。文章介绍了地球的“孪生兄弟”——火星的相关知识,指出火星上曾经有水、水的来源及其逃失的原因,推测了火星地表下可能有水并能孕育生命,这是科学家正在探索的火星之谜。
2.语言特色。
①运用设问,既给读者提示,又便于展开分析,文章纲目分明。
②介绍用词十分严密准确。作者在介绍火星情况时,用了“也许”“可能”“看来”“如果”等一系列表示推测假设的词语,使得文章表意更为缜密无间。
③运用比拟,形象生动。使原本严肃的科普文多了随和、温暖,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3.基本目标。
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学会本课4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结合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③了解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培养热爱科学研究的志向。
4.发展目标。
①引导学生认识设问和比拟的修辞手法,体会它们的特点和作用,继续夯实比拟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
②体会作者用词严密准确、层层展开的说明方法。
5.教学建议。
第一课时“火星与地球的相似处”的教学: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比喻入手,进一步感受排比句式的特点。
第二课时“火星与地球的不同之处”的教学:①此环节重点做到两点:一是引导学生感受设问使文章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贴合读者探究心理的好处。二是引导学生发现“曾经”“可能”、“也许”这些表示不确定的词语反而使文章的说明显得缜密无间、合理切情。②出示一段关于火星上曾经有过的水如何失去的文字描写,请学生读一读,并与课文比较一下,喜欢哪段文字,为什么?(教师出示根据课文改写的文字,注意引导学生发现两段文字的不同之处,感受到原文中“家常便饭”“胜利大逃亡”的贴切形象,试着将所给文字做修改,努力用上比拟的修辞手法,使文字变得生动,富有吸引力。)
【相应阐述】
基于单元目标的课时发展目标的设定注重与“语言特色”部分吻合,重点体现语言训练等方面的目标设定,如理清文章脉络、了解写作手法、遣词造句、表达手法等的目标,也包括语文学习方法、能力训练的目标,意在让老师明确作为语文学习,突显语文学科特性的目标究竟可以有哪些。对应呈现的“教学建议”不是教学全过程,而是围绕语言特色、发展目标这个主题给予的提示、建议,意在给老师一些启迪,告诉老师目的是什么,达成什么目标。
三、基于单元目标的作业设计
以下以《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为例。
1.写作借鉴。
①采用设问句既可以结构文章,使文章条理清晰,又可以步步设疑,激起读者进一步探究的兴趣。请摘录文中的两个设问句(只摘录设问句的问句部分)。
②科普文章虽然有很强的科学性,首先要强调准确严谨,但是如果用好拟人,也可以使文章生动不少,文中把火星和地球称作“孪生兄弟”就带有拟人的色彩。你能摘录文中的两个既准确又形象生动的拟人句吗?
2.知识积累。
①太阳系的九大行星是______。
②在太阳系中,太阳是______星,地球绕太阳转,地球是______星;而月亮绕地球转,月亮是地球的______星。
3.写作实践。
将来某一天,地球上人满为患,人类打算移民火星,你打算怎么开发利用火星,让人能够舒服地生活在本来荒凉寂寞的火星上呢?
【相应阐述】
基于单元目标的作业设计力求精简,关注语文知识与能力的训练,紧扣“借鉴”“积累”“实践”三大关键词展开,意在突显每课训练重点,突出单元训练目标,强化相关语文知识能力点的训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正确、灵活地运用语言,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学会表达。
上述呈现的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单元(阅读)素养训练,基于课程目标、年段目标以及我们结合本区域教学实际适当增加的目标而编制,立足于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在实际的教学中还需要我们的老师将上述中的“目标”,特别是“发展目标”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实践,有机、有序、有效地加以落实,让学生“意”“言”“法”兼得,获得丰厚的、长足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沧浪区教育局教研室)
当前,相当多的老师教学目标意识淡薄,对于语文教学究竟该让学生“得到什么”,不甚了了,没有引导学生进行丰富有效的语文训练或训练单一、无序,仅限于读背课文,抄默词语,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不到充分的培养与发展。部分教师研读教材时缺乏整体意识,孤立看教材,不能将课文放到单元、整册教材中去研究,导致教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为此我们在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阅读全套教材、钻研整册课文、明确总体目标和年段目标的基础上,为给予老师具体明确、可操作性较强的教学指导,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特编写小学语文单元(阅读)素养训练系列,这里以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单元的教学为例,呈现我们的思考。
一、单元目标
1.本单元素养培养目标。
①体会“神舟”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场面谈谈自己的感受,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了解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以及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与科学研究的精神,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②初步了解通讯报道的一般特点,体会场面描写的烘托作用。
③领会说明文中心突出、科学性强、条理清晰以及用词准确严密的特点。了解说明文的基本写作手法。
④初步认识设问、对仗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2.对应的课标年段目标。
①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②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③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基本的说明方法。结合单元学习进一步认识说明文的多种说明方法:除打比方、列数字、举例、比较等说明方法,还有描述性说明(想象、联想等)、分层说明等。
④结合课文学习认识多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比较、对偶等,揣摩其特点和表达效果,并练习运用拟人、夸张、排比写句段。
3.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五下的第二单元,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培养,学生已经逐步适应高年段的学习方法,因此,根据第三学段培养目标,结合本单元三篇课文的特点,重点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初步领会说明文和通讯的写作特点,学习说明文基本的表达方法,感受场面描写的作用,着力认识排比、对仗和设问的修辞手法,同时继续夯实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
【相应阐述】
我们基于《语文课程标准》,对相关年段目标进行具体化的陈述,在此基础上制定的单元目标,除关注单元主旨(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内容)外,重点结合本单元课文的特色,挖掘、制定本单元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训练、表达方法效果揣摩、学法指导、思维训练等目标,以期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等素养能得到有效的培养与发展。
二、基于单元目标的课时目标及教学建议
以下以《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为例。
1.内容简析。这是一篇介绍火星的知识短文。文章介绍了地球的“孪生兄弟”——火星的相关知识,指出火星上曾经有水、水的来源及其逃失的原因,推测了火星地表下可能有水并能孕育生命,这是科学家正在探索的火星之谜。
2.语言特色。
①运用设问,既给读者提示,又便于展开分析,文章纲目分明。
②介绍用词十分严密准确。作者在介绍火星情况时,用了“也许”“可能”“看来”“如果”等一系列表示推测假设的词语,使得文章表意更为缜密无间。
③运用比拟,形象生动。使原本严肃的科普文多了随和、温暖,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3.基本目标。
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学会本课4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结合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③了解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培养热爱科学研究的志向。
4.发展目标。
①引导学生认识设问和比拟的修辞手法,体会它们的特点和作用,继续夯实比拟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
②体会作者用词严密准确、层层展开的说明方法。
5.教学建议。
第一课时“火星与地球的相似处”的教学: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比喻入手,进一步感受排比句式的特点。
第二课时“火星与地球的不同之处”的教学:①此环节重点做到两点:一是引导学生感受设问使文章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贴合读者探究心理的好处。二是引导学生发现“曾经”“可能”、“也许”这些表示不确定的词语反而使文章的说明显得缜密无间、合理切情。②出示一段关于火星上曾经有过的水如何失去的文字描写,请学生读一读,并与课文比较一下,喜欢哪段文字,为什么?(教师出示根据课文改写的文字,注意引导学生发现两段文字的不同之处,感受到原文中“家常便饭”“胜利大逃亡”的贴切形象,试着将所给文字做修改,努力用上比拟的修辞手法,使文字变得生动,富有吸引力。)
【相应阐述】
基于单元目标的课时发展目标的设定注重与“语言特色”部分吻合,重点体现语言训练等方面的目标设定,如理清文章脉络、了解写作手法、遣词造句、表达手法等的目标,也包括语文学习方法、能力训练的目标,意在让老师明确作为语文学习,突显语文学科特性的目标究竟可以有哪些。对应呈现的“教学建议”不是教学全过程,而是围绕语言特色、发展目标这个主题给予的提示、建议,意在给老师一些启迪,告诉老师目的是什么,达成什么目标。
三、基于单元目标的作业设计
以下以《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为例。
1.写作借鉴。
①采用设问句既可以结构文章,使文章条理清晰,又可以步步设疑,激起读者进一步探究的兴趣。请摘录文中的两个设问句(只摘录设问句的问句部分)。
②科普文章虽然有很强的科学性,首先要强调准确严谨,但是如果用好拟人,也可以使文章生动不少,文中把火星和地球称作“孪生兄弟”就带有拟人的色彩。你能摘录文中的两个既准确又形象生动的拟人句吗?
2.知识积累。
①太阳系的九大行星是______。
②在太阳系中,太阳是______星,地球绕太阳转,地球是______星;而月亮绕地球转,月亮是地球的______星。
3.写作实践。
将来某一天,地球上人满为患,人类打算移民火星,你打算怎么开发利用火星,让人能够舒服地生活在本来荒凉寂寞的火星上呢?
【相应阐述】
基于单元目标的作业设计力求精简,关注语文知识与能力的训练,紧扣“借鉴”“积累”“实践”三大关键词展开,意在突显每课训练重点,突出单元训练目标,强化相关语文知识能力点的训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正确、灵活地运用语言,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学会表达。
上述呈现的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单元(阅读)素养训练,基于课程目标、年段目标以及我们结合本区域教学实际适当增加的目标而编制,立足于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在实际的教学中还需要我们的老师将上述中的“目标”,特别是“发展目标”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实践,有机、有序、有效地加以落实,让学生“意”“言”“法”兼得,获得丰厚的、长足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沧浪区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