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涯理论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探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y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高校辅导员遭遇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发展困境。本文从职业生涯理论出发,准确定位辅导员的职业身份,明确划分辅导员的职能体系,设计了辅导员的双重职业生涯的晋升阶梯。文章还就如何提高辅导员的职业发展水平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辅导员 职业生涯 职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87-02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2004[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这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道路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实施保障。如何在做好辅导员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实现辅导员个人发展目标的同时,又实现组织的发展目标,是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困境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高校辅导员这一本应受到羡慕和尊重的职业却由于多种外在和内在的原因,遭遇了职业发展瓶颈,产生了职业发展困境。
  1.辅导员职业认同感比较弱
  职业认同感是一个人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辅导员在高校从事的工作既不如科研人员那样可以通过科研成果获得成就感,也不如任课教师那样可以站在讲台教书育人获得满足,他们从事的工作既“虚”又“实”。辅导员一方面是培养学生品德、塑造学生人格的“虚”的工作,另外一方面又是在管理学生的学习、生活琐事等“实”的工作。工作内容繁杂多样、时间相对较长、显性成果较少的现状使辅导员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自我成功的感觉。各高校在实践过程中,对辅导员岗位职责划分、工作内容界定也不是十分清晰,辅导员从事的工作是行政管理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教师的工作综合体,使其自身也越来越质疑该职业的性质及发展空间。加之很多大学生对于辅导员职业的误解,认为这个人群就是他们的生活老师,让辅导员对自己职业认同感也大幅度下降。
  2.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比较弱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其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任何一个职业岗位都有相应的岗位职责要求,一定的职业能力则是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教育部在24号令明确提出了辅导员的八项职责,对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的职业发展进行了精确的定位,这样对辅导员的职业能力进行了新的要求。根据辅导员教育者、管理者和服务者的角色定位,要求其必须掌握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综合知识,要具有坚定的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品质、较强的业务能力、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面。现在的辅导员队伍中,大多非思政政治教育专业毕业,他们仅仅是通过简单的上岗培训就走上了工作岗位,在管理学、心理学等诸多方面还有所欠缺。他们在工作岗位的表现距离教育部对辅导员的工作要求,距离广大青年学生的人生导师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也是辅导员职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3.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路径还有待拓宽
  职业发展路径,概括地说就是组织成员都有从自己现在和未来的工作中得到成长、发展和获得满足的强烈愿望和要求。为了实现这种愿望和要求,他们希望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顺利成长和发展,从而制定自己成长发展的职业计划的实施过程。现在,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路径往往局限在两个方面,一是转到专业课教师岗位;二是转行到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但是由于高校发展对专业课教师岗位的学历和职称要求越来越高,辅导员长期从事比较琐碎的工作,学术成就和学术水平和其他专业老师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加之目前高校内还无法找到一项完整的制度和相关机制来实现转岗的长期性、制度性和规范性支撑,辅导员想要走这样的职业发展路径非常困难。同时,辅导员进入管理岗位也存在诸多障碍。通常情况下,高校都是规定“对于考核优秀的辅导员,根据学校的需要转入相应的管理岗位”,由于考核的非标准型和非科学性,所谓“优秀”就成了御用词汇。相反对于那些没有转岗的辅导员来说就成了不优秀的人员,从而挫伤了辅导员的积极性。另外,行政管理部门呈现典型的金字塔结构,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路径也受到很大的阻碍。
  二、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基本设计
  1.准确定位辅导员的职业身份。有了准确的职业身份,才能建立职业发展基本路径选择。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定位就是从事学生事务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发展指导的专门职员。也就是说,辅导员是高校教师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是具有自己专业领域、有特定职业身份的高校教师。因此,他们既不能等同于完全意义上的教师,也不是单纯的管理干部,更不是兼具教师和管理干部双重身份,而是教育职员这一学术职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2.明确划分辅导员的职能体系。清晰的职能体系建设,对于辅导员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结合我国国情,辅导员的职能可以分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发展指导和学生事务管理三个基本维度。思想政治教育是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合大学生特点的教育活动,抓好学生政治理论学习、形势政策教育,学生发展指导要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帮助学生做好大学生涯发展规划,学生事务管理就是学生的安全教育管理、学生学习生活事务管理等,这个清晰的职能体系建设为今后的辅导员专家化道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建立双重职业生涯的晋升阶梯。双重职业晋升阶梯是针对不同的专业人员,建立相应的职业晋升阶梯。即将辅导员与教师、管理干部相对区分开来,使辅导员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作领域、有一个相对合理的内部任务分工,从而引导辅导员在该职位发展,成为该领域的实践专家。
  三、基于生涯理论的辅导员职业发展建议
  舒伯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指出,生涯发展的实质,就是自我概念的发展、形成。自我概念是个人的遗传、身体状况、观察和扮演不同角色、评估角色、与他人互相学习等活动交互作用的产物。辅导员要在职业生涯中有良好发展,其职业性格、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和职业价值观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1.完善职业性格。高校辅导员应该有一个良好的性格修养。所谓性格,是指表现在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我们应该允许每个人有他独特的性格,但是培养良好的性格是高校辅导员所应该必须加强的修养问题。试想一个对人冷漠无情、动不动就大发其火、好训斥人的人,学生怎么会信赖他,怎么肯接近他?又怎么会把心里话对他说?那么他也不会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积极主动有针对性地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即使做了效果也不会好。由此看来,性格问题对高校辅导员来说,绝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个性问题。高校辅导员良好的性格,既是高校辅导员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也是一种工作手段。高校辅导员的性格,对工作对象有直接的感染作用,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力量,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学生。
  2.培养职业兴趣。职业兴趣是一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对工作的适应能力,表现为有从事相关工作的愿望和兴趣,拥有职业兴趣将增加个人的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感。霍兰德职业兴趣分类方法将职业兴趣分为六种类型:常规型、艺术型、实践型、研究型、社会型、管理型。其中辅导员职业最匹配的职业兴趣就是社会型。乐于助人和与人打交道,乐于处理人际关系。喜欢从事对他人进行传授、培训、帮助等方面的服务工作。愿意发挥自己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去引导别人。通常他们有社会责任心、热情、善于合作、善良、耐心,重视社会义务和社会道德。这对于辅导员来说,就是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态度,从热爱学生、热爱工作,从提升职能兴趣开始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为自己寻找到适合的职业发展路径。
  3.提升职业能力。辅导员职业能力包括辅导员工作要求的一般能力、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辅导员的一般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写作能力、教学技能、品德修养感化能力。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对专业能力提出了专门的要求,要能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职业发展与规划辅导、就业指导等。同时,辅导员这个岗位还需要关键能力,那就是解决学生困难和问题的能力,要结合学生成才实际需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开展工作,重视情感投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的实际问题,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贴心人”和“引航者”。
  4.澄清职业价值观。辅导员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于一身,在学生成长、高校辅导员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从根本上反映了高校一线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立场、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辅导员工作的主要途径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承担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其法宝是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而抓牢这一法宝的关键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做好辅导员的价值观澄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辅导员要对“自我身份”认同,辅导员就是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更加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其次,辅导员要对“自我价值”认同,辅导员要对自己的工作有崇高感,爱岗敬业,树立事业心、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再次,辅导员要对“发展方向”认同,辅导员的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就是未来辅导员的发展方向。自重、自省、自励,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辅导员的未来职业发展道路才能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1] 王珊, 马莹华. 高校辅导员职业价值观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J]. 科技信息 2010,(10)
  [2] 杨元妍. 基于SWOT法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探究[J]. 教育与职业 , 2011,(02)
  [3] 柒文英, 徐耀鉴.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培养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 , 2008,(S1)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61-02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育,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课本中设置了大量的练习、复习题,这些习题与教材内容紧密配合,作为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之用。数学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在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时候,必须有意识地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要鼓励学生善
期刊
【摘要】教师身为“社会人”,在与社会情境交互作用过程中,其学习活动必然受着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制度层面上相关政策、制度不完善;物质层面上教师学习资源匮乏;文化层面上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等。而要促进教师学习活动的开展,除却教师自身努力外,相应的制度、物质、文化层面上也需更加丰富、更加完善。  【关键词】教师学习 制度 物质 文化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期刊
【摘要】近年来,学习动力不足已经成为教学发展的瓶颈,初中生大多缺乏物理学习的兴趣。本文结合教学经验,以动手操作入手,利用充满趣味化的新课导入,以情境教学促进兴趣培养,创设有效问题激趣,强化赏识评价等方面作为探讨的对象,探索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兴趣培养的策略问题。  【关键词】初中物理 兴趣教学 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
期刊
【摘要】随着医学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及人们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医疗需求,对高职高专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阐述了在新时期,高职高专学生应该具备的几方面素质及能力,希望能对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新时期 高职高专 医学生 能力 素质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92-01  研究高职高专医学生应该具备的综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88-01  2012年,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在上海举办了“第三届班主任名家论坛”讲座,虽只有短短的四天时间,却使有幸参加的我受益匪浅。  这次的“班主任名家论坛”,的确是名家、专家云集,有洪建斌老师,于漪老师,王律言老师,叶文婷老师,魏书生老师,桂贤娣老师,张志刚老师,杨敏毅老师等。他们或睿智,或活泼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96-01  现在一谈起“培训”,有许多人头疼,甚至培训在多数人眼里快成了一个贬义词。因为太多的组织者流于形式,喜欢形式,也导致许多培训者跟着走形式,培训热热闹闹,过后除了浪费时间,几无所得。捉到培训这个字眼,很多教师的积极性,热情都不是很高涨。这是为什么呢?百思不得其解!培训不培训一个样,起不到什么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200-01  教师的工作,事无巨细,琐碎繁杂,每天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无时不在涌成潮汐,弹奏着一首永不停息的交响曲。西固二校由于地处城郊这样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这里成为不少外来民工的居住地,因此每个班级都会有一部分特殊的音符——农民工子女,这些农民工子女如同大树下的“花朵”,往往得不到阳光的普照。如何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99-01  在一个班级里,不仅有各方面突出的好学生,同时还有各方面表现一般的中等生,更有相对来说较差的学生。不论对待什么样的学生,教师都应给予同等的爱,这也是教育公平的一种体现,只有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在班主任眼中,每一个学生都应是丰富多彩的,都是百花园中的独特的一枝。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208-01  在农村小学的美术教学中,深感农村小学与城镇小学由于家长认识程度不同,学生受教育的方式不同,致使美术教学有着不一样的结果。如何根据当地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改革农村小学目前的美术教学现状,创新教学方法,现就本人在农村小学的任教经历,谈谈个人粗浅的认识。  创新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一种学
期刊
【摘要】学生自治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一面鲜亮的旗帜,是学生乐观人生、积极生活的昭示,是学校德育创新管理的重要手段。不过,实施学生自治要谨慎,毕竟学生的文化内涵、变通能力有限,因此中职学校德育管理应该有先进的管理文化和严谨的思想体系,否则很可能影响师生的共同发展,挫伤班主任老师的职业道德感,挫败学生的管理热情,挫低德育管理的整体效益。德育管理终极目标是人,培养有创造性、能发展并感受体悟生命丰富性和幸福快
期刊